『壹』 观看完电影后,普通人与专业的影评人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我们喜欢影评
有新电影上映?什么类型?谁拍的?不知道好不好看,先去看看影评吧。——这可能是现在大部分人在观影之前的os。去年万众瞩目的迪士尼巨制《花木兰》终于上映,在决定看电影之前,我简单翻了翻b站,发现了不下十个吐槽视频。每个人吐槽的点还都不一样,有的不满妆造,有的揪住各种细节做了系列表情包,还有人画出了花木兰的行军路线,顺势科普了一波南北朝战争……吐槽视频连在一起比《花木兰》本身都长,也算是一种奇景。
专业影评人:周星驰电影有一种全新的、地域杂糅性探索的特色意味,无厘头式的语言和行为透过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这种独特的搞笑和解构方式是对传统喜剧的一种颠覆。你看,专业影评人不会只停留在个人感受或是单纯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而是要把电影放在整个电影发展史、传媒史乃至人类史中进行剖析、讨论。Sight and Sound的主编Nick James认为,影评人需要:告诉人们一部电影是否值得看、发掘好作品、在历史的纵深维度给电影一个评判、提供技术方面的建议、揭露营销谎言等八个职责。但无论如何,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影评中保持独立的思想、公平客观的触笔,用敏锐的触角帮助观众去检验影片的真伪、好坏。
『贰』 电影爱好者怎样才能成为专业影评人
我是一位电影爱好者,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曾经问过一个影评社区的总编:怎样的影评才算专业影评?她回答说:没有统一的标准。
可我总是在想,业余影评人和专业影评人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带着这个问题,结合个人业余的影评实践,也翻了一些看上去比较专业的影评,谈点个人的理解:
首先,不是说业余写影评就是业余影评,专职写影评就是专业影评。我比较看重作品的本身,专业影评人应该是建立在作品本身,无论是评价作品的客观性,深刻性,视野的广度和深度,甚至作品的可读性,都应该要超越业余影评人。
那么,基于上述的理解,电影爱好者如何成为专业影评人?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进阶段位:
段位一:能欣赏电影的剧情构思
影评人首先也是一名电影爱好者,一部电影下来,最直接的就是对剧情的接受度。比如大家看完电影,常常吐槽一些狗血剧情。对一些没来头,没惊喜的剧情感到非常失望;对一些非常入理入情,惊喜不断的剧情赞赏有加。
那么,影评人首先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影迷,能够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进行评价。其次,还能够进一步研究剧情构思手法,就像一篇文章一样,是顺叙、倒叙、插叙,线性还是非线性,它们对电影的表达效果带来什么影响。
段位二:能欣赏电影的角色表演
一部电影有了剧本之后,那就要选择合适的演员,去表达好每场戏,突出主角,塑造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关系并推进剧情演进。
影评人评价一部电影,在了解电影故事以及导演着力表达的意图的基础上,要能够评析表演角色,是否到位自然,栩栩如生,能否使影片情节更加充满张力。在评电影作品的时候,甚至可以着重围绕一个角色的表演进行深入剖析和点评,比如:去年上映的《老炮儿》,有人专门从冯小刚饰演的六爷入手评析这部电影,也有人重点点评许晴饰演的话匣子。
段位三:能欣赏电影的镜头语言
一部电影,有了剧本,演员也到位了,如何呈现出来,靠的就是大量的镜头语言,表现人物活动,表现场景的推进……并通过有目的地运用灯光、剪辑、声音等电影化技巧,推进情节、塑造人物。
所以,能够欣赏并点评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就非常重要。比如侯导的《刺客聂隐娘》的镜头语言就非常有特色,大量的长镜头,大量留白,极具中国的美学内涵。又比如:《天生杀人狂》大量黑白镜头与彩色镜头快速、毫无规律的互接令人目眩不已。
段位四:能解读电影的深度背景
就一部电影评析一部电影,还不足够,作为一位专业的影评人,应该有非常大的阅片量,了解很多不同类型电影的表现手法以及众多导演的特点,知晓一些电影背后的相关背景知识。
如果是有这样的熟稔程度,那么点评起一部电影来,就非常有知识含量,有广阔的视野,有深入的解剖,容易产生独到的见解,也能够把这部影片的内核和外延放大给读者,让人体验到一个比电影本身更丰富的世界。
段位五:能解构电影的综合价值
到了这个段位,应该是比较专业的一个影评人,对电影的构思,演员的表演,镜头语言,以及电影的内核和外延,都会有比较全面的把握以及客观专业的评价。
这个境界看似简单,实则是需要假以时日进行修炼的。不仅需要长期对电影进行反复的赏析研究,还应该有无论从电影专业或者对相关知识都有非常广泛的涉猎。
段位六:能对电影进行二次创作
为什么要加上这个段位,因为我尝试过写一些影评,有收到读者说“你行你上啊”。我在想,影评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当然可以“我行我上”。演而优则导,那完全可以“评而优则创”“评而优则编”甚至“评而优则导”。
我知道,这个很难很难,但影评人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应该是能够在看完一部电影的基础上,可以很好评析电影的得失,并能够进行超越原电影作品的二次创作。
很愿意看到这样的会进行“二次创作”的专业影评人,推荐给我吧,希望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影评作品。
……
六个段位说完了,无论哪个段位,无论是电影爱好者还是专业影评人,前提是对电影的执爱,对电影专业的执着,以及持续不断的创作欲……所以,作为影迷的我,要完成向专业影评人的进阶,不知道还需要恶补多少东西。
以上,是我是个人认为电影爱好者向专业影评人进阶的一些方向,非常希望专业影评人给我指点给出更好的建议。
『叁』 编导专业 影评问题
1、是的,最好多看一些电影,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积累
2、影评在编导专业考试中比较重要
3、影评写作常规思路
一、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住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人物声音的变化、道具的运用、色彩的配置、镜头的运动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三、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住要点,由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寻找现实意义;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四、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对影片作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
五、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关于编导方面的专业知识,你可以查看“艺通网”,上面有很多实用性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生命隐没在《可可西里》陈述式的题目 太平淡,无法引起考官的好感及高分条件。可以改为《生命隐没的史诗》————浅评影片《可可西里》银白的雪地,象征着内心的纯洁;巍峨的高山,象征着内心的刚毅;黝黑的脸庞,象征着内心的朴实。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给他们的生命特征,他们就是生活在可可西里地区的“守护神”——巡山队员。 排比式的开头挺不错,很有可读性,这必定是加分的要点《可可西里》中的叙述方式是以时间为主干,情节为枝条,真实再现在可可西里地区里,那些保护藏羚羊的巡山队员。导演陆川用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物,用生命的存在与消逝,重新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内心的顽强与执着。 排比式开头之后 提出论点 论题并加以概括 这是专业影评的写法。但是建议下面再加一段,比如可以简单描述下剧情,作为第二段,也可以起到一个 综合分解你的观点,提出观点,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保护神”的平凡光彩 同样是题目的问题,太平淡,比如你第二个论点-----出发意味着别离 则更是平淡,你可以改为“出发=别离?”加个问号 则可以在你写剧中情节,主人公的残酷的工作环境 及高度的危险性的时候 提升你的论点,也就是出发不等于别离,虽然日泰队长死了 但是他们的精神会延续下去,他们的事业依然会在某些人身上延续下去!另外 你既然提出分论点。那么在考试的时候要把这分论点 居中写,这样会让人感觉你段落很明晰,很有条理性。 一般来说如果你要提出分论点 则要不少于三个。具体你可以参考《艺考必备》中范文部分:《看上去很美》这篇影评。看他的论点的设置及写作《可可西里》中的主角之一,巡山队的队长日泰。他是来自真实的故事,他与高原地区的人民一样,黑得发亮的皮肤,穿着略显臃肿的棉袄与皮夹。导演将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塑造的富有顽强的生命力。日泰初次与刘栋见面时的情形。“我就是日泰”,………“介绍信”,“对不起,我没时间”…..日泰刚想转身走掉,记者再次开口“请等等,听说你正在筹建可可西里保护区,我是为这件事而来”….镜头不停在两人之间转换,在日泰的特写镜头中,他的表情凝重而严肃,一方面是队员死亡,内心的悲凉,另一方面带着含有质问的语气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个严肃冷酷的日泰油然而生,带给我们一种威严的感觉。让人体味到在那种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防御也是一种本能。另一段让我们重新认识日泰的情节。你像这种语言,会让你感觉你仅仅是再陈述和分析,而不是自己的观点。所以有时候变换下句式是很有用处的,比如 可改为“……………………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泰队长的另一面”巡山队员和刘栋在山脚下聊天,由谈论关于女性的话题到解释可可西里的含义,话语中夹杂着玩笑的意味,日泰也在冷酷的外表下展露出真挚笑脸。展现他们虽然生存在恶劣的环境中,但内心依然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最后日泰面对盗猎头目时,毫不畏惧地说“把枪交上,人跟我走”,…….此时枪声在空旷的山间回荡,日泰倒在血泊中。没有强烈的哭嚎,只有烈风和沙尘飞舞在我们的耳膜间,盗猎分子远走的背影,剩下悲凉的生命结尾。在这三段中的情节处理中,导演运用人物的对话和镜头切换,以及自然声音的扩张,没有过多的心理描写,以巡山队抓盗猎分子的故事叙述中,却真实在现了一个顽强,恪尽职守的主人公形象。导演善于通过讲故事来表达哲学命题,激发我们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 其实不仅仅局限在巡山队员的身上,其实你可以看出,导演对盗猎分子(可以说是扒皮子 被逼的那群人)的情节也是不少的。甚至来说没有站在一个特别歧视或者痛恨的立场。甚至一定程度上还有导演对他们的怜悯。如果你能在文章中写道这一点 那很可能就是你的得分点,因为大部分考生是想不到的。现在的学生 综合影评水平都不低 所以又时候 就是看谁有创新意识 能写的更有创意 思路更加的独特。二.出发意味着别离 影片运用时间的叙述方式,大部分是巡山队员驾车出发和停下的脚步。有一段画面中,巡山队员告别阿旺后,又一次踏上追捕的路程。此时镜头以俯拍视角为主,画面中的主体是在右上方渐渐远去的车队,和左下方的是阿旺的的小屋升起袅袅的炊烟,背景是路两旁的巍峨高山,显得阴暗而挺拔。运用对角线的构图方式和背景映衬,凸显了队员之间别离的伤感,也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做铺垫,暗示着前方道路危险重重,高山彰显了巡山队员的执着与顽强,给我们带来一种恐惧与不安。第二个分论点 明显有点虎头蛇尾,所以应该大胆的展开论述。因为你这篇文章字数也不多,甚至来说是不够字数的、所以分析还要深入 论点还要更加的清晰和深刻一些。可可西里的意思是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姑娘,藏羚羊是可可西里中最美丽的风景线,而残酷的拍摄环境中,重新审视了关于“存在”的思考。但在影片的背后却依然留给我们严峻的问题,资源滥用,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空洞的,它意味着藏羚羊能维持多久,人们如何去保护藏羚羊,保护属于人类的资源。结尾注意去呼应开头,总结和升华自己的论点即可 字数也感觉有点少。其实结尾你可以安排两端 去收尾 那样就不会显得太突兀、
『肆』 影评人算是一个职业吗 他是怎样赚钱的
影评人,顾名思义,就是给电影写评价的人,平日里面看电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放松,毕竟大多数时间都在上班,也只有节假日才能惬意的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
影评人就是每次看完了电影之后给电影写专业评价的人,请注意了,专业评价哦,一般一个合格的影评人一个月观影场次在100部以上,也就是说平均下来一天至少需要看三部电影。要做影评人也是不容易的哦,每天都得蹲着看定影,但是影评人的报酬也是非常丰厚的,一篇影评的价格便宜的几十上百,贵的甚至能到几千块。
二、自媒体
现在“自媒体”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大家都熟知的“抖音”“快手”“头条”等等,都是属于自媒体的一种传播媒介。
而且现在这依靠这些媒介火起来的网络红人数不胜数,可以这么说,一个网络粉丝量达到几百上千万的网红,他们的影响力和吸睛量甚至不会低于一些二三线的明星,而且网红当中也不乏有许多转型成为明星的例子,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哦。
当然了,大部分的人还是没有那样的机遇的,但是也能够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面发布一些自己擅长的事的文章,慢慢积累人气,当有了一定的粉丝量后,你也可以开始赚钱了,比如帮人转载文章,或者打打广告。
『伍』 影评人是什么
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的人。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
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5)电影专业评价人有哪些问题扩展阅读:
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或它的社会意义,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
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论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
由于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陆』 做一个影评人的影评标准是什么
1 看过的电影够多、对电影史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写影评的时候可以对比以往或者类似的电影,得出新结论
2 对电影制作以及其中使用的技巧比较熟悉,知道哪些是3D技术,这样可以从技术的角度评点电影
3 感情够丰富,不然看电影都看不懂还写啥啊
4 客观公正。不因为电影的主角是自己喜欢的明星 就特别偏爱,在文章中大肆吹捧。
以上纯为个人见解
『柒』 影视评论为什么要分析人物
在最近的一出戏中,第一个扮演角色的演员是分析人物,并写传记。传记是什么?它是一种基于人物对剧本人物描写的分析,符合人物和逻辑的分析,并在人物故事之外书写人物的生活。
只有观众对角色产生共鸣或思考,才会像真人一样对待他。一部值得观众分析的戏剧/电影/文本是一部好作品。它充满了那些能在一只眼睛里看到它的人的作品,而对观众的影响只受感官的刺激。我们说过,人才是支撑影视作品的唯一因素。当电影欣赏这个主题,我们如何绕过角色的分析和欣赏整个电影,因为我们想欣赏这部电影?
『捌』 影评人与电影评价之间有怎样的必然联系
我想这便是影评人存在的必要性,一个行业需要一个标准。当百花奖那样令人作呕的事情被人们视为正常现象时,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影评人,你凭啥对着屏幕说三道四?”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敢于说真话,因为他们把控着电影艺术大门的通行证。
我想黑泽明应该不会想和郭敬明坐在一个桌子上讨论电影。
『玖』 评价一名影视演员的演技,应从哪些方面来进行
我觉得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从对方的表现来看就可以了,如果观众看得时候觉得这个演员演的很假,明明是哭戏,但是就随便乱喊几声一点都没有哭的样子,让人一看就感觉出戏,那很明显演技有问题。如果一个演员演戏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之后,反应很自然,就跟观众脑补的情景一样不做作,是真实应该表露出的反应。那就可以说演员的演技没问题。
『拾』 影评人评电影,和一般人有何不同
影评人是电影批评家,从电影专业角度去评价;而一般人评价是文学批评家从观众观影角度托物感怀直抒胸臆的。如今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经受着变革,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