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歌颂教师的电影有哪些
歌颂教师的电影还是有很多的,下面列举一下十大关于老师的经典电影:
10、听见天堂
9、摇滚教室
8、心灵捕手
7、弦动我心
6、天堂电影院
5、死亡诗社
4、蒙娜丽莎的微笑
3、街头日记
2、叫我第一名
1、放牛班的春天
2. 除了《老师好》还有这几部老师题材的电影,你看过几部
这几部是我认真看过的,排名不分先后
1:《心灵捕手》
观后感:看完瞬间觉得,任何人都不应该浪费自己的才华和时间,所以我放下了筷子,马上玩了一会 游戏 。
2:《地球上的星星》
观后感:米叔的作品,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去发现。
3:《一个都不能少》
你小时候可能在电影院看过,你不如放下手机再看一遍,会有另一番风味。
4:《放牛班的春天》
这么多年一直遗漏的电影,最近才看,感觉自己对不起这作品了....结尾的时候,真的没看够。
5、《嗝嗝老师》
真是酸甜苦辣的一部作品,印度电影真的不容小视。
6、《听见天堂》
最好是放松的时候,仔细欣赏这部电影,触动人心。
7、《美丽的大脚》
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袁泉扮演的老师与张美丽的磨合,让人看到了农村老师的憨厚诚恳和朴实。
你喜欢哪一步? 还请推荐一下更多关于教师作品的电影~
更多教师阅读材料,请点击左下角~
3. 中国的,关于教师题材的电影有哪些呢
烛光里的微笑》,《苗苗》,《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草房子》,《我的教师生涯》
美国的《音乐之声》,《简爱》其中的家庭教师太经典了。 》、《一个都不能少》、《凤凰琴》、《男人四十美丽的大脚》《一个都不能少》。。。。
4. 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影片
1、《乡村女教师》
《乡村女教师》是由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于1947年出品一部剧情片,由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0年7月译制。该片由马尔克·顿斯柯伊执导,薇拉·马烈茨卡雅、德·萨迦耳、普奥烈聂夫、德·派符洛夫等领衔主演。
影片时间跨度很大,经历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苏联卫国战争,讲述了一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在经历了大半生的时间最终桃李满天下,展现出的不平凡的精神。
2、《烛光里的微笑》
《烛光里的微笑》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儿童故事片,由吴天忍执导,宋晓英、丁嘉元、杨津主演,于1991年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女教师王双铃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以感人的人格力量教育和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使他们健康成长的故事。
3、《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故事讲述了一名河北省赤城县镇宁堡乡中学学生魏敏芝,被任命到一间偏远学校去做代课老师。前任老师临走前吩咐魏敏芝不要失去任何一个学生,最后一个都没少。
4、《热血教师》
《热血教师》是由Randa Haines执导,普林斯通·特那、玛瑞萨·维加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2006年上映。影片讲述了罗恩·克拉克在纽约哈莱姆学校教学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5、《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
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5. 关于老师的电影
1、《死亡诗社》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心愿,美国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是不得不说,我们的社会,就是需要像约翰这样的教师,如春风化雨一般,洗净铅华。
作为老师的你或许更能明白,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也能碰上这样的老师多好:带着学生反思人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侃侃而谈。
但是,这样的场景,也许只会存在你的梦里。死亡诗社,最后约翰离开时,学生们跳上课桌大喊:Captain,my captain!这段场景将注定被载入影史史册。
2、《美丽的大脚》
一个人,一座村庄,山村女教师在坚守着,美丽的大脚丈量着脚下的黄土地。城里来的教师坐着车,缓缓地开往那一片充满着孩子的梦想的黄土高原,她要帮孩子们拉近梦想的距离。
这是一部关于爱与守望的故事,当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如鸿沟,当张美丽看见城里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时,更坚定了他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的决心。实现孩子的梦想,是一场接力赛,是一场有良知的人参加的接力赛。
3、《地球上的星星》
伊夏,一个有阅读障碍的男孩。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责骂。就在他的人生可能就此毁灭的时候,他遇见到一个用爱去感化,用心去教学的美术老师,从此他的人生走上了正轨。
也正应念了那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一位好老师,就是孩子前进道路上的指路灯。
4、《浪潮》
本片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但却是由德国人拍摄的。根本无法想象,一群懵懂的小青年,变成极端分子仅仅只需要五天。
这些生活在“民主”国家里的孩子因为一时的蛊惑而成为了狂热分子,那么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孩子在接受这样的教育时,又会是怎样的反映。教育,就是要给孩子希望,给人类希望。
5、《生命因你动听》
音乐家霍兰先生,他的梦想是作一首留芳百世的交响乐,却为生活无可奈何选择了音乐老师的职业,其后更是将三十多年的青春奉献于“平凡的教育事业”,后来才惊觉自己的成就原来是那么大。
他启发并改变了数以百计的学生,生命因你而动听,音乐可以改变世界。当霍兰先生退休那天,他教过的学生们都来为他送行,坐满了整个礼堂,而他也指挥演奏出这一生最伟大的乐章。看完才发觉,桃李满天下原来可以如此让人向往。
6. 老师的十大经典电影
关于老师的十大经典电影
生活中,总有找不到方向、暂停或消沉的时候,这时,电影成为一种追寻、消遣或出游的时间片断,有关教师的十大经典电影值得一看再看,这里有生活的影子,也有一份格外强大的信念。
1、放牛班的春天
2、叫我第一名
3、街头日记
4、蒙娜丽莎的微笑
5、死亡诗社
6、天堂电影院
7、弦动我心
8、心灵捕手
9、摇滚教室
10、听见天堂
我很庆幸其中有大半是我看过的,并且曾给一师的学生放过《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推荐过《天堂电影院》与《蒙娜丽莎的微笑》——现在想来,我仍为自己做的这件违反一师校规的事情感到骄傲。说实在话,如果作为一个教师,不把以上四部电影放给学生看——至少也得给他们强烈推荐,那才是真的渎职。《心灵捕手》看过很久,剧情不大记得了,但凭印象是一部好电影。剩余的几部我愿用空余时间一部部去看完。因为用一个朋友的话说,现在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了,看好电影这件事不能丢下。加之马上是教师节了,虽然我不是老师,但也曾做过外聘老师,并且对教师这职业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想将来我还是会从事教书这个行业的,因为我太爱教师这个职业。或许这些电影能为身为教师的前辈与同辈带来些许快乐。
;7. 可敬的老师电影时长多久
可敬的老师电影时长86分钟。
《可敬老师》影片以“感动中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为素材,叙述了张丽莉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用亲情教书、用爱心育人的动人故事。
影片以“感动中国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为素材,再现了张丽莉以爱心育人的教学场景、奋不顾身救人的英勇瞬间及手术后坚强乐观的康复生活。影片由刘抒鹃执导,张聪迪主演。
《可敬老师》影片特色
《可敬老师》再现了张丽莉的日常工作生活、英勇救人的瞬间和康复期坚强乐观的精神。影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张丽莉带领青春朦胧期的学生们成长,一条是张丽莉在事故后超越自身,坚强地完成精神提升。“两条线索组成一个和弦、一个复调,演绎了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责任的最美时代故事。”
影片的一大特色是张丽莉本人出镜,扮演正在康复期的自己。张丽莉对影片给予了热情肯定,“能够在电影中出演自己非常高兴,因为通过影片向观众展示自己坚强乐观的康复过程以及生活现状,实际上是表达对所有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们的感谢。”
8. 关于教师的一部老电影
没有这样一部电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教师题材影片主要有《希望在人间》、《孔夫子》、《哀乐中年》、《不了情》、《表》等,但几乎都没有直接涉及现实教育中的教师形象。
用电影塑造教师形象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如50年代的《祖国的花朵》、《朝霞》、《春催桃李》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表作《早春二月》、《园丁之歌》和《决裂》,但此类影片在塑造教师形象上开始呈现出模式化、脸谱化的特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师题材影片逐渐丰富起来。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的《苗苗》,对教师题材电影的发展具有突破意义——从《苗苗》开始,教师题材影片越来越受电影界重视。当时反映教师生活的代表作有《春晖》、《晨曲》、《闪光的彩球》、《泉水叮咚》、《虹》、《九月》、《多彩的晨光》、《孩子王》等。这些作品“歌颂园丁”的共同基调,对传播高尚师德、塑造教师职业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题材影片曾长期存在题材单一、人物类型化的问题,何群、刘宝林的《上一当》、何群的《凤凰琴》,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等都为突破这一难点作了努力。现在的教师题材电影,更注重在时代背景中演绎教师的个人命运。比如《美丽的大脚》对教师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主人公张美丽那段甜蜜又苦涩的“第三者”爱情赋予了人物更多的人性。《我的教师生涯》和《冯志远》也由于更加注重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从而使影片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厚重的感人力量。
9. 找一部关于老师的国产电影
有30年的历史。该片讲述的是上海棚户区女老师王双铃,在接收了一个全校有名的乱班之后,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教学经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信任,从而使班级情况焕然一新的故事。
影片最后,体弱多病的老师王双铃,因过度劳累而病逝,孩子们自发的在班里为老师举行了追悼会,从而使影片得到了升华。虽然这是一部老电影,但是细细品味之下,依然对现在的社会,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非常值得一看。
电影《凤凰琴》
第二部:《凤凰琴》
《凤凰琴》上映于1994年,根据刘醒龙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李保田、王学圻等人主演。这部电影虽然是描写人民教师的,但是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无限的拔高,而只是单纯地描写了每一位乡村教师的平凡生活。
这些在大山深处的代课老师们,没有什么渊博的知识,也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从民办教师转成正式教师。为了这一目的,他们也曾弄虚作假,也曾勾心斗角。但因为影片真实的再现了民办教师的辛酸苦辣,所以更加感人。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部:《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是国师张艺谋在1999年执导的一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堪称张艺谋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主要讲述了十三岁的代课老师魏敏芝,为了贯彻高老师回家探亲前留下的“一个都不能少”的叮嘱,在发现学生张慧科辍学打工后,独自一人踏上了进城寻人之路。
这部影片为了展现出农村人的那股质朴,演员全部起用的是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业余演员。甚至连演员的名字,都使用的是自己的真实姓名,他们的身份也大部分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一致。就是这样一群非专业演员,却演出了一部在中国影视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影片,还在国内外的电影节上,拿奖拿到手软。
电影《美丽的大脚》
第四部:《美丽的大脚》
《美丽的大脚》是倪萍、袁泉、孙海英等人主演的一部励志片,于2003年上映,描写了一位农村妇女张美丽,不愿意被生活的苦难打倒,主动承担起“老师”的角色,竭尽所能的想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加顺利,取得更大的成功。
虽然最后张美丽因为一场事故去世,她的言行举止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学生们,以及那个从城里来的志愿者夏雨。这部电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笑料,初看还以为是个喜剧片,然而当看到最后,没有几个人能忍住不落泪,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电影《我的教师生涯》
第五部:《我的教师生涯》
2007年教师节前夕上映的《我的教师生涯》,是梁家辉、秦海璐等人主演的一部文艺爱情电影。虽然是讲爱情的,但却详细描述了梁家辉饰演的乡村教师陈玉,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用四十多年的时间做好了一件事情,教育好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这部影片整体节奏十分舒缓,叙事不急不慢,就像溪水一般缓缓流淌,没有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只有朴实无华、水到渠成。整部影片没有给观众讲什么人生大道理,但在看完之后,总能有所收获。
电影《冯志远》剧照
第六部:《冯志远》
电影《冯志远》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影片,由张嘉译主演,上映时间和上文的《我的教师生涯》前后脚。冯志远是2005年“感动宁夏”十大人物之一,他在宁夏农村教书育人42年,培养出了一万多名学生,后来却双目失明,晕倒在讲台上。
这部影片一改以往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时的“脸谱化”形象,没有将冯志远描述成一个完完全全伟光正的人物,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农村教师。然而他却用自己的真心和信念,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孩子。
电影《天那边》剧照
第七部:《天那边》
《天那边》是一部描写大学毕业生义务支教的影片,于2007年上映。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对大学情侣,在毕业后志愿前往山村支教,从最初的新奇和自由,到后来的烦恼与争执,并最终做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演员,在当时而言都不怎么出名,而且由于制作成本较低,再加上宣传、题材上的因素,上映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但并不能因此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该影片除了反映现实社会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的现象与问题,更是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重视。
电影《蓝学校》剧照
第八部:《蓝学校》
《蓝学校》上映于2011年,讲述的是一个来自北京的85后大学生张盟,在毕业后前往内蒙古西北部的乌拉特后旗支教,那所学校交通十分不方便,全校仅有五个学生,刚来的时候他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地方,所以在教课的时候能混则混,完全没有当成一回事。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盟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立下了教书育人的目标。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老套,也没有什么新意,但导演却老老实实的为观众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或许不感人,但却很真实,看完之后也很有感悟。
电影《可爱的你》
第九部:《可爱的你》
由古天乐、杨千嬅共同主演的香港电影《可爱的你》,于2015年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名校女校长在退休后,准备和丈夫一起环球旅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即将倒闭的幼儿园。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杨千嬅决定推迟旅行计划,并接手幼儿园,目的就是为了让仅有的五名孩子不至于无书可读。
这部影片同样是取材自真实事件,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导演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但亲自探访原型人物,还将影片的场景选在发生故事的那所幼儿园拍摄,而且影片中的五个小演员,是从四百个小朋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十分推荐这部电影。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
第十部:《一个人的课堂》
《一个人的课堂》上映于2018年,是由孙海英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即使在面对最后一名学生时,仍坚守教学岗位,并帮助其完成学业的故事。
据导演所说,这部电影的创意是在一个绿皮火车上。早些年,导演回家时因为没买到坐票,就蹲在过道上和一个五六十岁的干瘦老头聊天,老头说自己是民办教师,教了三十年书,后来学校没学生了,所以就出来打工。导演大为触动,决定要把他写进电影里,于是就有了《一个人的课堂》。
10. 教师题材电影推荐
教资考试本依是帮不上任何忙了,但还是想为大家丰富业余生活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刚巧今个儿是教师节,各位想必未来也一定能成为十分优秀的教师,那本依就借着这个好日子,分享几部教师题材的电影,歌颂这个伟大的职业吧!
1.《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上映于2004年的经典法国电影,以音乐为核心,讲述了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了一座老旧的辅育院任教的故事。
他面对的并不是一群普通的孩子,而是大人眼中的问题少年,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无药可救,可马修却不这样认为。尽管遭受了孩子们嘲笑和不尊重的对待,马修依然对他们的未来充满着希望,直到某天,他发现孩子们都很爱唱歌,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辅育院成立了合唱团。用音乐改变孩子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他慢慢发现孩子们的本性不坏只是缺乏大人的理解,于是马修便开始帮助孩子们与父母沟通,为他们争取更好的教育与未来。
2.《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导演拍摄,根据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一部没有高昂特效,却拥有更强大力量震击观众灵魂的影片,其主题是关于贫穷农村大量文盲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富裕平和的城市,享受着高知教师传授的知识,却无法想象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年仅13岁的小魏,担起“小泉小学”教师的职责,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确保班级中28名学生都能上学。
为了这个诺言,她吃尽了苦头,搬砖攒去城里的学费,凑不够就步行去城里;身上钱一分也不敢乱花,渴了就喝自来水,饿了吃别人的剩饭;为了登寻人启事,在电视台坐上一天半。而支撑她如此坚持的,只是和另一位老师许下了“一个也不能少”的短短诺言。
简单普通的一句话,却撑起了一位教师的信念,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影片的最后小泉小学收到了来自各界的资助,条件慢慢的好起来了...
3.《死亡诗社》
听闻是治愈系影片,毫不犹豫就点开了,结果开篇的压抑气氛让我一度怀疑被人骗了。影片中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就像是地狱版的高中一样,学校推崇凝重压抑的教学理念,一味地追求高升学率,毕业班的学生也都毫不意外地为升入名校而日夜苦读。
而新学期转来的文学教师约翰·基汀为电影带来了转折,他如同阳光照射后的春风,带着温暖和希望走进了校园。一反其他教师的死板严肃,他用独特的自由式教育方式让学生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带着学生们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人生的意义;让孩子们大声的宣讲自己内心真实的理想;鼓励学生们站在书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
学生们在“疯狂”中学会了思考和规划自我,他们鼓起了勇气追求自己渴望的人生道路,甚至挑战权威,违反门禁时间,成立死亡诗社。
影片最后的结局,在学校古板的高层反对这样开放式的教育下,基汀老师被辞退离开了学校。但临行前,学生们再一次站在桌子上,目光沉沉的送走他们的恩师。未来也许不会再见,但基汀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洗礼,却会相伴一生。
1.《老师·好》
一开始看见于谦的名字,我是抱着烂片的心态去看的,但却意外的被打脸。其中于谦饰演的苗宛秋老师最令我惊艳,当他走进教室一个个点名,揪出其中“私藏夹带”的学生,让他们在班级的一角罚站,这些举动是不是都像极了记忆中的年级主任。
电影的剧情略显老套,讲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斗智斗勇”,学生之间的“爱恨情仇”,老师之间的“勾心斗角”,但每个故事都十分贴近生活,让人不自觉地回想起学生时代,尤其是说教过我们的老师。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至少出现过一位好老师,我们对他们说了无数次“老师好”,却唯独没有当面称他们一声“好老师”。
2.《青春派》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夸大幽默的细节,就是一部描述了中国式考生真实写照的电影。但片中对高中生活压抑的部分描写甚少,更多的还是讲述了学生们之间的稚嫩爱情和纯洁友情,让观影人在高压、残酷、绝望的青春中感受到了一份属于年轻人的鲜活,收获了不少人的好评。
当然,这部影片成功的还要归功于一个角色,就是秦海璐饰演的撒老师,刻板的头发,凌厉的目光,死板的教育思想,满嘴的口号,简直就是全国所有高三老师的缩影。当她站在讲台上语气严厉的问“干嘛呀?很高兴是吗?”,这个片段竟让我不自觉地汗毛竖起,回忆起那些年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惧。
而最后转身温柔的一笑,表现出了她严肃的外表下暗藏着对学生们的浓浓的爱,就像我们自己老师一样,平日里严厉批评,离别时却微笑祝福。
3.《夏洛特烦恼》
在喜剧中感悟人生道理,这是优秀戏剧的共同点。作为开心麻花团队的第一部荧幕作品,剧情方面没有任何不明就里,反而精彩的令人叹服。
每一位人物设定都合情合理,各有各的特点,不会混淆人设。这其中一位出场不多的角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由田雨饰演的王老师。
相比较前面的几位老师,这位王老师可有些争议了,他以成绩判人,双标对待学生,贪财还虚伪;但却在夏洛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救他于危难中,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令观众感到不可思议。
但全片看下来,他虽然一身的世故,看着油腻不堪,但当他说出“I am a teacher”时,会惊叹原来作为教师的道德标杆还立在他的心中,并没有动摇。功过相抵,说不上好但也不算坏,只能说是成年人被社会毒打后的真实写照吧!
《闻香识女人》
这部片子乍一看,和教师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其实它暗含着教育的意义,特别是对容易迷茫和骚动的年轻人。
两位主演,一位是双目失明的退伍军官,脾气暴躁怪异;一位是得罪了学校同学和校长的,面临失学的大三学生。两个对生活的充满绝望的人凑在了一起,本该是一部抑郁风的电影。却在他们冰与火一般矛盾的生活中发生了转变,学生挽救了想要自杀的退伍兵,而退伍兵则带他体悟人生,希望在绝望中重生,两人互诉衷肠,互相勉励,最终产生了亦父亦友的情感。
我们常说教育的基本是“传道受业解惑”,但具体定义是什么?是简单的教书育人,还是传授育心的方法?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在互相救赎中,唤起了对生命的热情,学会了在自我原则和成人社会原则间找到平衡,与自己和解,放下心防,积极享受人生,这应该也算是“传道解惑”的一种吧!
今日的电影分享就到这里,您的学生时代是否也有记忆深刻的老师呢?可以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