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近十年电影特效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些方面
比如说,光线追踪渲染器普及--以arnold和各大公司自家的纯光线追踪渲染器迅速占领市场,对老RM造成冲击,渲染效果更加物理真实;精度更高--不论贴图模型毛发的精度随着计算机的性能提升越来越高,细节也越来越多;表情捕捉--动作捕捉已经是不算新技术了,近十年好莱坞成熟的表情捕捉大范围使用,让纯CG的角色的表演更真实(丁丁历险记很有代表性);数字造景--纯CG场景替代实拍和matte painting,导演们终于可以在CG的森林里面随意穿梭了;GPU--这是个好莱坞逐渐在普及的技术,MPC很早前就已经利用GPU解算流体了,风之子里面的火就是GPU解算的。目前渲染器也有GPU化的趋势,我们目前公司已经把渲染器全面换成了redshift流程,真的是效率大幅提升。特效--10年前,写实火焰,真实级别的CG爆炸,大规模的动力学水,船和水的交互都只是大工作室的顶尖技术,现在已经是普及技术了,区别在量级和经验。国内更有一家叫叠境数字科技的公司将光场技术应用到电影特效中,据说他们的光场建模在电影中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程度, 让人激动。。。
② 电影技术
电影技术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6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正因为这种视觉暂留现象,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电影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最先揭示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的一位医生帕里斯。他用一张硬纸卡片,正面画上一只鸟,反面画上一只鸟笼。当迅速转动卡片时,两个图像重叠,使人看到鸟就象是关在笼子里一样。 但是,真正的电影摄影的原理是英国人麦布里奇发明的.。1872年,麦布里奇为了证明马在奔跑时四蹄的状态,采用了24台照相机横排在跑道一侧,各台相机的快门上系有一根线,拉在跑道上。在马跑过各台相机的位置时,将线拉断,使相机曝光。从而记录下了马在运动时的形态,也为电影摄景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 麦布里奇为了将其拍摄的照片重现出来,还发明了一种连续幻灯机。他首先将照片一张张地洗印在一个可旋转的玻璃盘上,配合一个控有槽口的圆盘作反向运动使画片隔开,画片轮流在槽中出现,并使用氢氧聚光灯照明,把每组照片依次连续地投射到屏幕上,使人能看到一组组连续动作的图像。 1882年,法国科学家马雷在麦布里奇的指点下,也开始探讨记录动态的摄影技巧。并于同年试制出了一种利用感光玻璃盘的摄影枪,该摄影枪每分钟可拍12张照片,曝光时间约为1/720秒。5年后,马雷又设计了一种软片摄影枪,他用几米涂有感光剂的纸带,使其通过镜头的聚焦处,摄影枪中的两个抓勾固定住纸带,使画格依次分别曝光。不久,美国伊斯曼发明了赛璐珞胶片取代了纸卷。随后,马雷对他的摄影枪进行了改进,使其可在9毫米宽的胶片上以每秒60帧的频率进行拍摄。1890年,马雷取得了动态摄影机的专利权。1893年,他又研制出了一台塑料片基放映机,也取得了专利权。他的两项发明,成为了现代电影器材的前身。 与此同时,爱迪生也在考虑电影的发明。早在1885年,美国的古德温发明了赛璐珞胶卷后不久,爱迪生就想到将这种胶卷用于电影。他首先制作了一台摄影机,能用胶卷拍摄一分钟的分解动作画面,其基本原理和现在的摄影机大体相同。1894年,他又发明了一种用于放映画面的活动电影观赏机。该机如一只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长50英尺左右胶卷的滑轮。投入硬币,启动马达,即可放映半分钟左右,供一人观看。他还在1896年用留声机为他的活动电影观赏机配上了声音和音乐。 此后,世界各国的几十位发明家都为电影的发明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最终的成功者却是法国的鲁米尔兄弟。在一大批前辈科学家努力建造的大厦上,这两兄弟填上最后一块砖。 1895年 2月,鲁米尔兄弟为他们所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他们的电影机是由一个暗箱组成,里面装有35毫米凿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旋转机构,并装有一个摄影镜头和放映镜头。装上摄影镜头时,可以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获得负片。取下摄影镜头,将曝光后的负片与另一条未曝光的胶卷贴在一起曝光后转成正片。放映时,正片装入机内,点燃灯泡后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静止的画面以极短的间隔依次高速地通过片窗,使影像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暂留,观众便可看到一组活动的画面。 1895年12月28日,这俩兄弟在巴黎的一个咖啡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终于使电影投入了实用阶段。虽然,此时的电影还是无声的,但影片的摄影机和放映机已经齐备,现代的电影设备终于完成。 尔后,世界各国不断地有人继续从事电影的研究工作。 1905年,德国人鲁莫尔成功地解决了声光信号的转换问题,能将声音转变成光录在胶片上。 1906年法国人罗斯特已能把声音直接录在影片的胶片上,其原理与今天的有声电影相差无几。然而,有声电影最终还是由美国人弗雷斯获得了成功。他把电子管用在有声电影的录音设备上,于1923年使录音式电影问世。录音式有声电影是把声音变化成为光的强弱变化,在胶片上形成明暗的变化。还有一种是将声波的变化变成光的振动,在胶片上印出光的波形。
宽银幕电影是1949年由美国的沃勒工程师研究成功的。
③ 近十年电影特效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些方面
抛开IMAX,七毫米胶片,200FPS,云渲染这些基础的硬件升级不说,纯粹从CGI(数字特效)角度来讲进步已经很惊人了。有一部叫做《百年电影特效发展史》的小短片就对2010年之前的电影进行了技术比较,推荐对技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从同一系列的电影来看其实很容易看出,但我无法准确的把技术升级的范围定义在十年内。1993年《侏罗纪公园1》的恐龙,当时皮肤皱褶是无法通过3D模型来实现的,因此暴龙袭击汽车内的孩子的时候恐龙的头实际上是用遥控的恐龙模型来进行拍摄的,虽然机械模型的皮肤可以通过各种化学材料拼凑出毫无瑕疵的细节,缺由于机械结构限制,实际恐龙很难有太多的表情,实际就是个面瘫。1997《侏罗纪公园2-失落世界》开篇就出现了剑龙的皮肤特写镜头,实际上那时候的3D技术开始支持“凹凸贴图”,就是在皮肤表面用一层黑色的影子描绘来展现皮肤表面的凹凸感。但这种技术只能做出深度模拟,就是可以通过加深阴影模拟出皮肤凹陷的深度,但是没办法准确对光线做出反应,所以你会觉得模型和场景的融合似乎有一点点牵强。2001年《侏罗纪公园3》的时候,比凹凸贴图更具真实感的法线贴图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这种紫色的贴图其实是模拟出了光线从3个角度照射向模型的时候的高光和阴影效果,再通过通道分离出:红黄蓝三个颜色通道贴图,合并成了一张看起来是紫色的三个光照角度通道。此时的法线贴图技术让迅猛龙能够非常好的适应所有光线的场景,几乎毫无违和感。而从这时候起,表面贴图的处理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技术的升级全部专注于对细节的制作能力而不再是展现方式。再说说合成方式:以州长的《终结者》为例,1991年《终结者2》机器人的表现不可谓不精彩,但液体人的合成就非常差强人意。除了当时的环境贴图技术只能支持静态,镜头不能运动反求这样的硬伤之外,模型和场景合成的时候无法单独处理每一层材质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④ 目前电影最先进效果是什么4d,5d还是VR
目前电影上最先进的效果包括IMAX技术、120帧技术、新的音效技术等。
4D、5D这些都是虚的,目前的VR技术也不适用于真正的电影。
⑤ 拍电影有哪些技术手法
手法: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白描手法 、象征手法、电影写实手法 专业手段:哥特,蒙太奇,罗曼史 一、关于主题和题材的选择 剧本的主题思想,即所谓的 “ 灵魂 ” 和 “ 主脑 ” 。是作者在作品中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是剧作者对生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也是剧作者用电影思维对所写的素材进行选择、剪裁、提炼后得以体现的。另外,剧作者在确立主题思想时,要考虑主题的个性、即它的独特性。剧本的题材,即是所描写的事件和内容,是经作者加工的服从主题思想所需要的素材。 二、关于素材的搜集和提炼 搜集素材的中心和目的是为了刻划剧本中的中心——人物。因此,搜集的素材应该是最能集中、有力地揭示人物心理、刻划人物性格、表达人的思想。对生活中的事件经过选择、加工和改造,使它变为从艺术要求的典型化,变为符合美学欣赏的要求。这就是提炼的作用。 三、人物性格的塑造 人在电影剧本中是最重要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构成电影艺术形象的主体。而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是人物性格描写,其主要大核心问题是人物性格的典型性问题。 四、情节构思和矛盾冲突 电影中的情节是由一系列体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并显示这种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在情节构思中,对情节线的铺设,主要情节线和副情节线之间的配合、陪衬关系都得有一个得体合理的安排。在电影剧作中,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正是通过矛盾冲突,才能更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质。同时,通过矛盾冲突刻划了人物性格、品质,塑造起人物形象。 五、语言的运用和特征 电影剧本的语言分成两类:一类是叙述性语言,具体表现在剧本里以文字为媒介、描述声画结合的银幕形象。另一类是有声语言,指独白、旁白、对话、解说等。 六、剧本的基本叙述形式和艺术手法 1 、各种叙述形式:电影剧作的叙述形式一般分顺叙、倒叙、中间插叙等。不同的叙述形式形成了不同的剧作结构。 2 、各种剧作艺术手法:剧作者在作品中常常采取各种艺术手法。比较常用的有对比、夸张、比喻(明喻和隐喻)、重复、铺陈、排比等。剧作者是通过以上这些艺术手法,使影片变得更生动、艺术、感人。
⑥ 有哪些科幻电影的技术在现实里是有实现的
60年代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里面出现了视频通话。平板电脑一样的东西最早貌似也是出现在《2001太空漫游》,但现在的平板电脑其实更大程度是模仿《星际迷航》里面的类似设备。
⑦ 现在电影采用什么技术
电影放映形式 超大银幕电影采用70毫米的电影放映技术,因其银幕巨大而称超大。其银幕高度为21米,宽度为30米,相当于七层楼的高度。银幕之大而成为世界之罕见。它具有画面稳定、清晰、色彩还原正常等特点,银幕上景物真实而恢宏的场面,给人以美的欣赏与动的感受,随着远近镜头的推拉,将把您带入富异国情调的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动感球幕电影厅采用70毫米放映设备,半球形银幕趱直径达18米,观众观看电影时,整个画面布满球体,视而不银幕边缘,透射型的金属银幕,六声道的立体声效果,使观众享受变化万千,栩栩如生的万千气象。影厅内的动感平台,是集液压、电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动画为一体的高科技系统工程,当您坐在平台载体上,整个载体能上下升降,左右倾斜,前后俯仰,即可摸拟航天器去邀游太空,也可摸拟潜水器,饱览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随着逼真的画面和平台载体的活动,让人不由自主的进入角色,造成十分真实和惊险刺激的特殊感觉,球幕动感电影填补了国内空白。 水幕电影与一常规电影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高压水泵通过特制的喷头,将水自下而上喷出,使水雾化并形成扇面形银幕。此银幕与自然界的夜空连成一片,人物出入画面,忽而腾起飞向天空,忽而又从天而降,产生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似海市蜃楼。目前,水幕电影在我国还很少见。 环幕电影: 环幕电影也称360度圆周电影,厅内呈圆形周边是由九块银幕组成一个环形银幕,由九台放映机同时放映,观众观摩时,站在圆周中心位置,前瞻后瞩,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画面景象壮观,气势磅礴,加上多声道立体声效果,一种身临其境的强烈感觉,将呈现在您的面前。 立体电影是利用光学原理与人眼的视差相配合产生的一种奇特的空间影像和立体效果,当您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就会感到银幕上的一切景物和大自然一样,存在着远近前后不同距离,有的景物近在眼前,似乎垂手可得,当某一物体朝你快速推进,你会感到物体猛地向头部袭来,使你大吃一惊 没答错吧?
⑧ 目前现在电影院最先进的技术是什么是imax吗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按照目前的电影行情来看
IMAX是技术最先进
效果世界公认最好的放映系统
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⑨ 科幻电影中,有哪些技术我们已经实现了
激光武器,这个虽然是绝秘,但已经实现了,不仅实现了激光武器的制造,而且,激光已经普遍应用在民用医疗当中。以前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智能AI,现在已经实现了,网络大脑就已经能做到人声的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