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军教片有哪些
《军中芳草》(1952年)
《长风万里》(1958年)
《黄埔军魂》(1978年)
《成功岭上》(1978年)
《大地勇士》(1980年)
《天降神兵》(1981年)
《中国女兵》(1981年)
《动员令》(1982年)
《少年十五二十时》(1983年):中视电视剧
《成功岭上》(1983年):中视电视剧
《金门女兵》(1983年)
报告班长系列
《报告班长》(1987年)
《报告班长2》(1988年)
《报告班长3》(1994年)
《报告班长4 拂晓出击》(1996年)
《报告班长 女兵报到》(1997年)
《报告班长6 报告总司令》(2000年)
《天才小兵》(1988年)
《壮志豪情》(1989年)
《金马大兵》(1990年)
《成功岭2 全面出击》(1990年)
《少爷当大兵》(1990年)
《大兵日记》(1990年):华视电视剧
《长官好》(1991年):中视电视剧
《军官与淑女》(1992年):中视电视剧(长官好续集,军教片当中少数以海军为背景的作品)
《想飞 傲空神鹰》(1993年)(军教片当中少数以空军为背景的作品)
《大地勇士》(1993年):华视电视剧
《号角响起》(1995年)
《超级班长》(1996年)
《狗蛋大兵》(1996年)
《超级三等兵》(1997年)
《超级天兵之机车班长》(1998年)
《新兵日记》(2010年):民视电视剧
《新兵日记之特战英雄》(2011年):民视电视剧
《勇士们》(2011年):三立、台视电视剧
2. 我从没看过香港或台湾拍的抗日电影,各位大哥大姐给我推荐一部吧,谢谢
我超喜欢香港的电视电影的看来太多了 所以很想推荐给你一部 但回忆了一下好像港片很少有抗日题材的 电影倒是有一些 上面也极为推荐的 富贵兵团 就是一部 不是是一部搞笑的 还有一部也很有名的是 香港沦陷(下面有简介)
导演
钱文锜
编剧 陈庆嘉 王晶 演员 :
邱淑贞 叶玉卿 庹宗华
罗家英
陈国邦 谷峰
李华月 徐锦江 叶竞生 钱军 雷达 吴志雄
姚敏 陈少霞
制作人
刘伟强 李兆基 王晶
摄影 Cinematography:
曹万强 Maan Keung Cho
《香港沦陷》的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香港
Hong Kong 1994年12月29日 香港
Hong Kong 1994年12月29
[编辑本段]剧情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香港沦陷,开始三年零八个月的苦难。故事中的一家人,是当时香港市民的缩影,罗家英是一家之主,在港岛上环开设了一家当铺,是唯利试图的典型香港人,他有三个女儿,大女二女都是前妻所生,长女叶玉卿为了维持家庭团结,甘受后母虐待,妹妹邱淑贞性格刚烈,不平则鸣,常周旋于年轻男人之中,香港沦陷后,这家人的命运面临重大改变。
我几年前看的 看的时候觉得有点惨 心里不是太舒服 你自己看看吧
电视剧 我推荐 乱世佳人 这一部我没有看完 当时在网上看的时候好像是开始演珠光宝气了 后来就放弃了 不过朋友们都看完了 评价不错
乱世佳人War And Destiny(2007)
监制:庄伟健
编审:卢美云、梁恩东
乱世佳人主演:
陈锦鸿 Sunny Chan
胡杏儿 Myolie Wu
吴卓羲 Ron Ng
石修 Shek Sau
唐宁 Leila Tong
曹敏莉 Cho Mandy Lee
刘丹 Lau Dan
国家/地区: 香港
对白语言:粤语
发行公司: HKTVB ...
上映日期:2007年3月12日 香港
官方网站:http://tvcity.tvb.com/drama/war_and_destiny/
更多外文片名:Leun sai gai yan
类型:历史/爱情/战争
片长:30集
故事大纲
一九三七年,中国东北已被日军占领,平安与孝义均均在东北乡间长大,孝义自幼丧母,平安母亲秀莲遂将孝义养育成人,孝义更视秀莲亲生母亲般看待。虽然平安知道生父在南京是个富有米商,但见秀莲似乎不想多提,故也识趣地不多问。平安与孝义青梅竹马,在平安心目中,更视孝义为未来的另一半。
乱世佳人后来秀莲病重,遂决定往南京找平安生父顾万齐,希望万能在自己过身之后,照顾平安及孝义。平安与孝义带着病重的秀莲到达南京后,却被万齐的原配容玉华从中作梗,令平安无法接触万齐,后来又遇上欲染指万齐米行的奸商潘世昌,时间一再被阻,最终秀莲在临终前也无法见到万齐最后一面,为此,平安与孝义均对世昌痛恨不已。
万齐虽愿意照顾平安,但因碰巧自己要娶郑月凤为四姨太,红白相冲,暂时不便留平安在大宅中居住,在平安心目中,万齐是个只顾传宗接代,毫无夫妻感情的人。平安与孝义更遭玉华赶往米行落脚,玉华更冷言冷语侮辱秀莲,平安不忿母亲被辱,决意打工赚钱还给万齐。平安在办毕秀莲的丧事后,便在一间餐厅打工,后来才发现老板竟是世昌,由于平安已向餐厅借了粮,唯有忍气吞声地继续工作。
喜事过后,平安与孝义终于回到大宅居住,孝义却然发现四姨太月凤竟然是个十八出头的少女,于大宅惨受欺凌,由于二人年纪相若,话题渐多,二人更成好友,由于相对日久,孝义与月凤竟然暗生情愫,奈何月凤已为人妇,二人只好将爱意埋藏于心中。时值七七事变,日军快将攻入南京城,世昌更藉万齐米行出现经济危机,提出收购,却被万齐断言拒绝,但世昌却死心不息,精密布局下,世昌利用平安的身份,巧施妙计,将米行据为己有。万齐百年基业一朝丧,震怒之余,遂将平安逐出家门,更因此一病不起。
楼主注意了 这部是香港的 不是大陆的 大陆也拍过一部 是恬妞 汤镇宗演的 我也看过 不能说不好 连着看也也不错 可就是有点太啰嗦了有点差强人意
还有一部 也是小时候看的虽然跟抗战没有太大关系的 但是也有一点涉及战争的 我觉得真的很经典 如果你有时间又喜欢可以看看 是陈秀雯 马景涛 邓萃雯的 再见艳阳天
电视剧【再见艳阳天】1996
英文名:the good old days
制作公司:Asia Television Limited (ATV) [香港]
发行公司:Asia Television Limited (ATV) [香港] (1996) (Hong Kong) (TV)
主演:
陈秀雯、马景涛、邓萃雯、商天娥、林韦辰、李香琴、秦沛、黄仲昆、林伟
剧情简介:
故事以两个不同性格女人的遭遇,贯串中国二十至四十年代的离乱,中间以两女的角度,穿插了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故事。此剧无论在制作至选角皆非常严谨,除由杨绍鸿担任监制之外,更云集了一班演技精湛的演艺界精英份子如:陈秀雯、马景涛、邓萃雯、商天娥、林韦辰、李香琴、秦沛、黄仲昆、林伟等参与演出。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为观众带来96年的经典钜制。
谢秀巧(陈秀雯),一个外柔内刚、刻苦朴实的农家女儿,在命运之安排下嫁给地主方世藩(秦沛)之长子方贺生(马景涛),但在省城求学的生却早心有所属,未能忘情于恋人张文凤(邓萃雯),与巧的婚姻只为完成病重母亲玉卿(南红)的心愿而已。
及后,革命的巨浪如洪流般涌至,燃起生的爱国情操,毅然从军,参加北伐。当凤得悉此事大怒,深觉生漠视自己,二人关系恶劣,反之,巧知振兴中华大业是生的理想,遂鼓励生站起来,为理想,为国家奋斗。二人感情大增,并渡过了短暂的甜蜜岁月后,生便毅然上路,临别前更誓言永不相忘。
生从军后,巧独力持家,竟也头头是道,甚得藩欢心。此时,凤怀着生的骨肉,在村中被村民发觉,并坚持执行家法以治「淫乱罪」,但性格刚烈的凤,决不向恶劣的现实低头,咬紧牙龈,接受处分。但同属女性的触角,巧深信凤所怀的确是生之骨肉,于是在危急关头挺身相救,并把她带进方家;凤虽心存感激,但倔强与妒恨令她仍视巧为情敌。
期间,众人对凤处处杯葛,巧为保凤胎儿而不慎令自己小产,凤终诞下一女,写深觉内疚,与巧化敌为友,然而这段友情,始终纠缠于爱恨之间,贯穿于离乱之世,备受考验。
巧有一闺中好友石佩佩(商天娥),为地方治安厅长之女,出身良好,心地善良,唯与巧之舅杨学轩(巫奇)相恋,因身份匹配问题,备受各方反对,最后由于懦弱性格,恋情亦无疾而终。更甚者是她屈服于父命,委身下嫁军阀作妾并诞下一子,其后因时局动荡,惨遭遗弃,最后只好投靠好友巧。其间佩尽受方家上下闲气,但却逐渐与藩建立了一份忘年的感情。不知是为报恩,还是为亲儿取回一个名份,佩终肯首下嫁藩作填房,并与巧共同努力维持这个家园。三个女人怀着三个希冀,一直默默耕耘,希望阳光灿烂的日子能够重来。
但考验不会因此而停下来。一天,一个名洛平(黄仲昆)的人到来,为方家带来噩耗,就是生已战死沙场的消息。众人晴天霹雳,巧与凤的一切盼望与等待已化为乌有,生唯一剩下的只有一本日记,而当中的一字一句均是对巧的思念,原来生一生中最爱乃巧,凤得悉此事万念俱灰,于是把心一横,决到省城闯天下,后更结识了有名的买办韦世邦(林伟),并决定与之结婚,全力协助邦的百货业务。可惜后来邦被诬告与日本人勾结,终在一场暗杀事件中牺牲。
另边厢,生之弟方贺文(林韦辰)虽为庶出,但一直照顾方家不遗馀力,且对巧之坚强佩服万分,遂与巧同心合力扩展方家业务。至于感情方面,平及文均分别对巧产生了微妙而又含蓄的感情,但为了生,为了方家,巧却先后回绝了他们的爱,而平亦只好告辞。
在众人均以为生阵亡之时,唯有巧仍深信生会回来与之重聚,履行他的诺言。事实果如巧料,生原来仍生存,只是在战场中受了重伤,以致失忆未能返家。此时,温柔、富理想的军护丁敏(邵美琪)一直在生旁照顾,二人因此产生深厚感情。
一日,偶然间,生与巧街中重逢,敏方知巧原是生之原配夫人,并是生一生中最爱。敏唯有毅然离开生,孤身来了上海,并认识了同在报馆工作的平,两人后来更同心为抗日行动而身陷险境。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是太喜欢马景涛的戏 可能受他早期琼瑶作品的影响 可是楼主放心小马在这部戏中的表现真的很谨慎的 而且这部戏是为数不多的ATV拍的战胜TVB的戏之一 所以真的值得看 不过有点长 呵呵
说了这么多 希望能帮到你
台湾拍得战争片,最好的肯定是《赛德克·巴莱》,首先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台湾经历的现代战争太少,本身就限制了他们战争片的拍摄。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级战争片,导演魏德圣此前最有名的电影是《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光筹划就有十二年之久,参与演出的演员超过2万人。
那么,《赛德克·巴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部电影分上下两部,上部叫《赛德克·巴莱:太阳旗》,下部叫《赛德克·巴莱:彩虹桥》,大陆上映的时候合二为一。个人感觉上部最好看,第二部有些拖沓,大陆上映版挺好,时间短了,节奏更加明快。
4. 爱国电影推荐
我看过的爱国电影推荐如下:《铁道游击队》,《地道战》,《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战狼》,《金刚川》,《八佰》,《举起手来》,《中国医生》,《我们的新生活》,《厨子戏子痞子》,《吕梁英雄》,《南京东1937》,《金陵十三钗》,《红海行动》,《开国大典》,《我和我的父辈》,《一个都不能少》等等。
我看过的爱国电影大多都是和战争年代有关,展现战争年代的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我们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才有了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每看一次都会为我们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而震撼和感动,也为我们现在的生活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展现和平年代的爱国电影,主要展现的是我们现代的美好生活,我们伟大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守护我们的祖国家园的决心和勇气。
5. 爱国影片的简介
1、《平原游击队》苏里、武兆堤执导,郭振清、方化、张莹、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的战争片,于1955年1月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根据邢野舞台剧《游击队长》改编。讲述了在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与敌人机智、巧妙的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
2、《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3、《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4、《南征北战》为1974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荫、王炎执导,王尚信、 张勇手、鲁非、白志迪、田宝富 等出演。
该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电影,讲述了解放战争中,在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5、《洪湖赤卫队》由谢添、陈方千、徐枫执导,王玉珍主演,于1961年春节开始在中国公映,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
该片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的同名歌剧改编,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
6. 请问台湾有没有什么的革命题材的好看的电视剧或电影
《八道楼子》,香港的,“支那七勇士”的故事
《八百壮士》,四行仓库阻击战
《英烈千秋》,张自忠传记
《笕桥英烈传》,反映国军空军的
《海军突击队》,国军鱼雷艇的
《梅花》,抗战末期台岛民众的爱国故事
《异域》,内战末期国军在金三角的孤军的,共两部
以上六部是台拍的
《大捷》、《铁血昆仑关》、《喋血孤城》、《血战台儿庄》、《浴血疆城》、《七七事变》、《生死千里》、《愤怒的孤岛》、《双栖间谍》都是讲正面战场的大陆电影
7. 台湾有什么抗日的影视剧
八百壮士
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为牵制日军,掩护国民党军队后撤,率领四八○ 青年军官号称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达三个月之久,军人英勇杀敌,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给守军输送食物、医药,当牵制任务完成,守军越过苏州桥后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与《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于几成孤岛上海的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数百国民党军人与包围的日军的阵地战。导演根据一些史实,利用四行仓库周围有英法租界,苏州河对面又是国统区,苏州河两岸战争与和平不同环境造成的戏剧冲突,表现了爱国军队抗击侵略者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热烈声援国民党守军的时代气氛。
影片评价
就影片本身而言,明星云集的电影,自然带入了浓厚的商业气氛。但就历史本身来说,无论是八百壮士的史诗壮举,还是电影中那激越的雄魂,都是我辈当顶礼致敬的楷模。影片由著名影星柯俊雄主演,而且扮演杨惠敏的就是日后红遍华人世界的著名女星林青霞。此片曾经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如1976年在韩国首都汉城第22届亚太电影节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8. 有关热爱祖国的电影
1. 《湄公河行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在金三角的湄公河上,两艘中国商船遭到袭击,中国船员被诬陷贩毒逃亡,但是十三具惨遭杀害的中国船员尸体很快被人发现,中国警方为了将杀人凶手绳之于法,远赴泰国,深入最危险的地方与贩毒分子对决......本片表达了中国警方对侵犯我国公民利益的罪犯,虽远必诛的决心。这是一群拼命保护我们的人民警察,相信会给你带来深深的感动和崇拜。
2. 《红海行动》是林超贤导演挑战极限之作,故事讲述了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在恶劣的环境之下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并且蛟龙突击队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营救中国公民的故事。场面极其震撼,表现了中国军人不顾艰难,誓死营救中国公民,坚决维护祖国的高尚情操,细节感情方面处理得非常细腻,保证让你热泪盈眶,燃起满满的自豪感!
3. 《战狼2》是《战狼》的续作,比起第一部,第二部使用了更多大型武器和装备,吴京在片头水下对决的戏份令人拍案叫绝。故事讲述被开除军籍的冷锋突然被卷进一场非洲国家叛乱之中,在中国公民撤离的时候,单枪匹马冲回战乱区域,顽强营救同胞的故事。冷锋在危难时刻,始终不曾丢失自己军人的使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掌声。
4.《冲出亚马逊》是2002年的电影,但这丝毫不影响让我看了之后对祖国产生满满的自豪感。讲述了中国特种兵王辉和胡小龙远赴拉美的亚马河流域,坚决捍卫祖国荣誉,接受各种考验人体极限的挑战,最终通过智慧和勇敢拯救了危局的故事。祖国的荣誉与尊严在他们眼里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相信你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会有强烈的共鸣。
5. 《紧急迫降》讲述的是在一次民航客机上,机长李嘉棠发现飞机无法正常降落,面对这种紧急情况,全体机组人员齐心协力完成紧急迫降的故事。而最近完成生死迫降的川航客机,让我们见识到了机组人员的专业,与这部影片一样,可以让你看到中国飞行机组人员的敬业和勇敢,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
9. 爱国电影名称三个
一、《八百壮士》:
制作: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导演:丁善玺
领衔主演:柯俊雄 徐 枫 林青霞 黄家达 闻江龙
1937年8月在上海中日“813”之役,八十八师五二四团谢晋元团长率领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英勇杀敌的故事。
二、《英烈千秋》:
导演: 丁善玺
演员: 柯俊雄 、甄珍
特别介绍: 第21届亚太电影最佳导演/剪辑奖
1975年金马奖最佳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
剧情简介: 描述抗日战争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英勇抗日壮烈殉国的
可歌可泣史实.
三、《我的一九一九》:
导演: 黄健中
编剧: 黄丹 唐娄彝
主演: 陈道明 许晴
出品单位 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制片厂
摄影单位 西安电影制片厂
奖项 199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编剧奖 优秀故事片奖第二
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剧情介绍 影片重现了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我国以顾维钧为代表的外交官
员,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权益,置北洋政府丧权辱国之令于不顾,
与列强们展开的唇枪舌战,以及他们在全国人民和巴黎留法学生、
华工的促使下,拒绝在宰割中国的“和约”上签字的辉煌一页。
《我的一九一九》其实不过是“应制”作品,不好。不过陈道明表现不错~
10. 台湾的历史影片
日治时期
日治时代台湾自制日语电影《莎勇之钟》,李香兰主演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丰治郎率领日本摄影师等一行人在全台湾北、中、南一百多处地点取镜的《台湾实况绍介》。电影内容涵盖城市建设、电力、农业、工业、矿业、铁路、教育、风景、民俗、征讨原住民等题材[16]。第一部台湾人制作的剧情片《谁之过》于1925年由刘喜阳、李松峰等人组成的台湾映画研究会制作。不过即使剧情片,仍有相当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传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丰治郎于台湾定居,开始在台湾北、中、南七大都会建戏院放映电影,并与日本及欧美的电影公司签约,建立制度化的电影发行放映制度。1924年后,台北的放映业者由日本请来一流的辩士(电影说明者),电影放映业愈加蓬勃起来。1935年10月,日本领台40年举行台湾博览会,以及隔年台北与福冈间开辟航空通运,这两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时期台湾电影放映业的鼎盛时期[17]
民国时期
台语电影兴起
主条目:台语电影
台语电影《旧情绵绵》,洪一峰主演。1955年,麦寮拱乐社歌仔戏团团主陈澄三与何基明导演合作,拍摄该团的拿手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成为二战后第一部台语片,一直到1981年最后一部台语片《陈三五娘》为止,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台语电影时代。根据统计,台语片的总产量将近两千部,产量最多时一年高达120部作品问世。《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当时台湾社会引起大轰动,皆创下当时票房纪录,[18],引来一窝风的台语歌仔戏跟拍风。
健康写实电影
1960年代,台海情势逐渐稳定,中央电影公司提出健康写实的制作路线,兼顾欧美写实主义电影下,聘请李行拍摄《蚵女》与《养鸭人家》两片。两片均颇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导演李翰祥来台发展,并香港电影技术带进台湾。此阶段所拍电影类型除了初期的黄梅调,尚有历史宫闱片《如西施》及文艺片,其中以琼瑶原著为蓝图者占了8部。
胡金铨与新武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开始制作新派的武侠片,其中的两位主要导演胡金铨与张彻后来都来台湾发展。胡金铨于1967年为联邦公司编导武侠片《龙门客栈》缔造了绝佳的票房纪录[19],从此武侠、功夫、武打类型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没落。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中国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
功夫片兴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门》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热潮,而台湾武侠主流自此就转化为功夫片、武打片继续在台湾流行。接著张彻在卲氏公司幕后支持下,于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卫、狄龙等来台成立的长弓公司,也让功夫武打片,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的要角。
爱国政宣电影
197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了一段台湾电影的爱国政宣片时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岭》、《战地英豪》、《女兵日记》、《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香火》、《黄埔军魂》、《成功岭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双十》、《血战大二胆》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种则有如《汪洋中的一条船》的自我勉励写实片及如《一个女工的故事》的文艺片。
学生电影类型
之后,李行、宋存寿、屠忠训等导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鸟之爱》、《欢颜》等清新的小品。之后,导演林清介则在《一个问题学生》卖座后,连续拍摄相同类型,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学生电影,这些类型电影包括《学生之爱》、《同班同学》、《男女合班》、《台北甜心》、《毕业班》等。而这波电影尚有《拒绝联考的小子》、《年轻人的心声》、《不妥协的一代》。此阶段学生电影成为台湾新浪潮电影出现以前的重要台湾电影类型。这些低成本独立制作方式,也让新导演有了拍片的机会。事实上,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也在此阶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等两部片子。
台湾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与没落
台湾电影“现代主义”化,可说是始于三支短片合而为一的黄春明原著改编电影-《儿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苹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顶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发的《台湾电影宣言风波》外,中影公司大胆启用新人拍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确立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实上,于《儿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启用杨德昌、柯一正、张毅、陶德辰拍摄了《光阴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与《小毕的故事》。这些电影也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更因票房卖座,让台湾新电影成为主流[16]。
《儿子的大玩偶》制作完成后,突破当时台湾政治与电影保守势力的抵制,于舆论、口碑与市场的支持下,为往后台湾电影的创作自由创造一片天空。其后,包括侯孝贤、杨德昌、张毅、万仁、柯一正、陈坤厚、曾壮祥、李佑宁、王童等也确定了以导演为主;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意识前进的台湾新电影。
一般来说,此波新浪潮电影中较重要的作品计有《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青梅竹马》、《杀夫》、《恐怖份子》、《恋恋风尘》、《桂花巷》。
该新电影绝大多数是由台湾政府所属的中影所投资拍摄,主要的推动者为中影主事者明骥与中高阶层的小野和吴念真。此三人,可说是促成台湾新电影的主要功臣,也对当时低迷的台湾电影产生重大影响[16]。
在此影响下,台湾业内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状,也将此潮流引进商业电影境地,此种以乡土小说为类型的商业电影,计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室男》、《嫁妆一牛车》、《孤恋花》、《孽子》等。不过因为产量毕竟有限,1980年代台湾电影仍以如许不了主角的喜剧,与其他如著赌博片、犯罪片的商业电影。
另一方面,因为香港电影的成功,让台湾舆论上也开始出现对台湾新电影的批判声音。以艺术电影为主轴的台湾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此因素,让集体的台湾新潮流电影方朝终于1980年代末期结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为失利。不过,相对的,此艺术电影,却同时间大受国际影展与各国艺术电影市场上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