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哪些电影电视剧

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哪些电影电视剧

发布时间:2022-11-16 14:36:13

『壹』 中国现在有哪些电影公司,并且分别介绍一下!

1中影集团2上影集团3八一制片厂4上海制片厂5长春电影集团

中影全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简称“中影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是以影视产业为依托,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国内一流的大型电影集团。 中影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创造品牌、占领市场、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拥有50多年历史、拍摄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中影集团奠定了影片制作品牌的基础。1999年组建以来,集团创作生产了《横空出世》、《张思德》、《花妖新娘》、《无极》、《云水谣》、《我们俩》、《六月男孩》、《看车人的七月》、《宝葫芦的秘密》等200多部影片,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制片人才和多家国内外著名公司加盟合作。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国家电影数字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也是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之一,被列为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工程项目,可满足各种影视制作需求,为全世界的影视制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的服务。
中影集团拥有完善的市场发行体系和丰富的影片营销经验。《张思德》、《云水谣》等多部重点影片的成功发行,《无极》、《功夫》、《满城尽带黄金甲》、《霍元甲》、《夜宴》、《十面埋伏》等商业巨片超亿元的票房佳绩,进一步确立了中影集团在影片发行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中影集团通过参股的方式,组建了七条电影院线,签约加盟影院达400多家,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左右。目前,中影集团正在组建一条控股院线,目标是百家影院、规范化管理、规模化运作、优质化服务,提高控制力和影响力。
中影集团是全国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电影机构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中影集团还致力于国产影片的对外输出,其每年举办的“北京放映”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产影片的国际展销市场,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影集团的成员单位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CCTV-6),是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影频道,每天播出10部中外故事影片和各类动画片、纪录片、专题片。近年来,该频道承办了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大型电影庆典活动,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等国际重大电影颁奖典礼当天做全程转播。1999年,电影频道开始组织拍摄数字电影,用于电视播映,产量达每年110部左右。
中影集团的发展目标是,突出主业、做大做强、以影视制片、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发行放映、院线投资、电影进出口、电影频道等为支柱,全面带动洗印加工、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等多种产业综合发展。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电影制片厂
中国电影企业。以生产故事片为主 。1949年6月 ,中国共产党接管了国民党在上海的中央电影企业总管理处及其一厂、二厂,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影场和上海实验电影工场等机构,由夏衍等负责在此基础上筹建电影厂。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 。1950~1952年 , 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昆仑影业公司 、文华影业公司 、国泰影业公司等8家私营电影企业联 合组建 为国营 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 。1953年 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与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合并 ,仍沿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名。此后它成为中国影片生产基地 ,拍摄了许多优秀影片,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 》、《女篮五号》、《林则徐》、《聂耳》、《红色娘子军》 、《 枯木逢春 》、《 李双双 》、《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苦恼人的笑》、《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秋天里的春天》、《芙蓉镇》等。
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曾一度改为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下设3个电影制片厂 :江南电影制片厂 、海燕电影制片厂和天马电影制片厂。不久,撤销江南厂,上海电影制片公司改建为上海市电影局。1973年后,海燕厂(当时名为红旗电影制片厂)和天马厂(当时名为东方红电影制片厂)重新合并为上海电影制片厂。
补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美术电影制片基地,成立于1957年4月。她是融美术片、儿童片的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及图书、杂志、音像制品、多媒体产品的出版、发行、销售;版权授权经营与开发:儿童卡通服装、玩具、文具礼品的开发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影视文化机构。
这里汇集了蜚声动画影坛的编剧、导演、美术设计师、摄影师、作曲家和技术专家,具有较强的影视动画片创作、制作和衍生产品研发实力。
50多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童牛奖”等在内的200多个奖项。在致力于发展中国民族动画片的同时,还和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合作拍摄了《狐狸列那》、《诺亚方舟》、《不射之射》、《环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酱》、《鸭子侦探》、《天才发明家》等影视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具有较完善的影视发行网络。所创作的影视动画片发行至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电视播放栏目《卡通王》在全国近30家电视台播出。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拥有上海亿利美动画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卡通王》杂志社和上海美术电影专修学校等实体,以动画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为社会各界提供影视片、广告片的制作、形象设计、卡通产品的研制开发、制作和动画片创作人才培养等服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 占地面积392.1亩。1951年3月,以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该厂于1952年摄制完成的第一部电影为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1952年完成第一部纪录片《荆江分洪》,1952年译制完成第一部汉语教学片《神经系统和条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产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国第一部立体纪录片《漓江游记》,1982年起摄制第一部电视剧《考场》,1988年起开始摄制美术片。
八一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2年8月1日,以拍摄军事题材影视片为主,是一个具有摄制故事片、军事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国防科研片、电视片和电视剧等多片种生产能力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
半个多世纪以来,八一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拍摄各类题材电影作品2400余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余部: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回民支队》《战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战》《野火春风火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巨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的诞生——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异彩纷呈的电影画面,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画廊增添了光辉一页。
进入新世纪,八一厂又摄制完成了《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情暖万家》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来,在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重大庆典纪念活动中屡有建树: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推出了《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在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时,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击》等一系列屡获大奖的优秀影视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是八一电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曾经缔造了无数辉煌与荣耀的八一厂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八一厂一定会奋发努力,始终不渝的坚守主流文化阵地,坚持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讴歌英雄,展示崇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谱写新的篇章。

『贰』 北京怀柔中影基地怎么样条件如何

北京怀柔中影基地——揭秘中国电影“好莱坞”

好莱坞一直是世界电影的“梦工厂”,那里云集了全球顶级的影视工作团体,每年好莱坞制造的影片风靡全球。那么大洋彼岸的中国是否也有自己的电影“梦工厂”呢?

近日,在通往位于怀柔区杨宋镇的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的道路上,国内外的电影人络绎于途。本月11日,中国电影集团与好莱坞克莱斯特公司共同成立的年产1.5亿张DVD/CD的合资公司华韵公司将进驻怀柔中影基地。

什么“魔力”让中影基地成为了众多影视巨头的关注点?日前,本报记者特地前往怀柔中影基地,揭秘这个中国电影的“梦工厂”。

整体规模:5000平方米的世界第一大摄影棚

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年制作80部故事片电影、100部数字电影、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和动漫影片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第一,世界最集中、最大的影视前后期制作基地。

总投资20亿元、一期工程占地523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16座摄影棚、最大摄影棚5000平方米、年产故事片电影80部、数字电影100部、电视电影200部、电视剧500部(集)……这中间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中国电影业的一个新的纪录。
进入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枯燥的数字变成了现实。

虽然正在施工中的一幢幢建筑还被绿色的施工防护网包裹着,但是置身于由20多座体量巨大的单体构成的建筑群中,眼前的一切只能让你用“壮观”这两个字来形容。

虽然此前已从中影基地项目经理田增顺的介绍中对这个亚洲最大的电影基地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一旦身处其中仍不免产生一种震撼的感觉。

5000平方米摄影棚坐落在基地的一隅,正在进行棚顶最后几个桁架的吊装。这座面积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摄影棚,长100米,宽50米,高22米,其面积与一座足球场相当。

为何要设计建造如此之大的摄影棚呢?中影集团总工程师陈飞说,目前,国内最大的摄影棚是北影厂的1700平方米摄影棚。由于摄影棚的面积不够大,许多影片拍出来的效果不理想。重拍《夜半歌声》时,剧组里面只能搭建一座“缩水”的歌剧院,即使这样,许多参加影片拍摄的歌剧演员还是感动得哭了,因为他们一生的梦想就是能在一座真正的歌剧院里演出。

陈飞说,这座5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建成后,可以为导演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的空间,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场景和特大场景拍摄的要求,使拍摄出来的影片真实感更强。剧组既可以在里面搭建一整条街景,也可以搭建剧院等大场景,这样剧组拍摄可以不受白天和黑夜及刮风下雨的影响,能大大地缩短影片拍摄的时间。“五一”过后,已被列入“人文奥运工程”的《梅兰芳》剧组就要进入基地开机拍摄,将在5000平方米摄影棚里再现一个完整的老北京戏园。

陈飞介绍说,基地建成后,将具备年制作80部故事片电影、100部数字电影、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和动漫影片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第一、世界最集中、最大的影视前后期制作基地。另外,占地面积252亩、计划投资2.1亿元的二期工程外景地将于近日动工,为《梅兰芳》等剧组搭建永久性的外景。

中影基地提供了2亿元购买设备的专项资金。在基地将要购置的1537台(套)影视设备中,90%以上的技术设备实现了完全数字化。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的硬件将有一个量级的提升。”陈飞兴奋地说。“基地将配套买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在基地将要购置的1537台(套)影视设备中,90%以上的技术设备,包括摄影、灯光、录音、编辑剪接、数字制作等设备都要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引进,把原来的模拟技术设备全部更新,实现完全数字化。”

目前,中影集团现有最好的摄影机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从技术上已落后了好几代,而且配套的镜头还不足,根本无法满足拍摄的需要。陈飞总工程师说,“这次我们计划购进10台德国阿莱牌最新一代的摄影机,并且每台摄影机要配10只以上的镜头”。

中影基地还将引进最先进的制作数字特技效果设备和软件,为制作高水平的数字特技效果提供有力的保证。目前,由于受技术和设备的影响,一些国产的大片都到国外洗印,日前,北影洗印厂经与柯达公司合资成立了华柯公司,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陈飞说,中影基地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设备的先进性上都奠定了其在中国电影业的“旗舰”地位,同时基地也为导演和剧组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为大师级的导演和可能成为大师的电影人构建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平台。

制作能力:影视前后制作一条龙服务

剧组只要拿着剧本和钱进入中影基地,就可以拿着拷贝出门,甚至可以在这里把影片刻录成DVD。一句话,电影前后期制作的全过程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这几年,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同样称为“基地”,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何不同呢?

陈飞介绍说,那些基地不管大小其实只是一个外景地,中影基地则是一个真正的工厂化、现代化的STUDIO,是一个从构思剧本到刻录光盘,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剪辑无所不包的,具有世界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配套设施的花园式片场。剧组只要拿着剧本和钱进入中影基地,就可以拿着拷贝出门,甚至可以在这里把影片刻录成DVD。一句话,电影前后期制作的全过程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中影基地内建有摄影棚、服装道具库,摄影、照明器材库,化妆用房,置景车间,剪录业务用房,影片资料及数字电影制作中心,网络配送中心,动画漫画制作中心,影视作品传播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和公用配套设施,将形成融影视创作生产、院线建设和数字电影制作、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发行放映、电影器材经营和营销、电影产品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联营、广告制作、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主业突出和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中国最大影视基地。

2008年7月,中影基地一期工程将全面投入使用,中影集团旗下13家子公司中除发行公司和电影频道外,国内数字特技效果制作的“龙头老大”华龙公司等11家子公司将悉数迁入怀柔中影基地。

届时,还会有包括制片公司、影视器材租赁公司、服装道具租赁公司、后期制作公司、动漫制作公司等几十个相关公司集聚到中影基地。

优惠政策:成为北京首批文化创意集聚区

中影基地从建设之初即受到了北京市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可谓是“生逢其时”。用中影集团怀柔基地项目部一位工程师的话说,这个项目从征地到开工建设,从怀柔区政府到杨宋镇政府甚至当地老百姓都十分支持,让我们的工作超乎寻常的顺利。

中影基地从建设之初即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先是被列为“国家电影数字工程”,继而国家又为其提供了2亿元的设备购置专项资金。北京市把“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正式认定为北京市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

《北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使其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此,北京市政府决定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3年投入5亿元,用于支持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怀柔区依据《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研究制定了《怀柔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初稿),编制了“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发展研究”,正在着手编制影视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实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产业的战略实施方案。

另外,怀柔区不断加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投资6.3亿元,建造10条道路,同时进行道路附属设施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由市政设计院完成了可研性报告,并已办理了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审批手续,即将动工。
目前,怀柔影视基地已经有中影集团、飞腾影视公司、百汇演艺学校、中视腾飞文化交流公司等近10家影视公司入驻。

未来规划:承接全国一半以上影视制作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建成后将占全国影视生产能力的60%,并承担全国1/2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任务。

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中心将可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至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这个建成后将占全国影视生产能力的60%,并承担全国1/2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任务的中国电影“梦工厂”落户怀柔,使怀柔骤然成为世界电影界注目的焦点。

正如怀柔区副区长周东金所说,怀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1995年建成的飞腾影视城,目前已累计拍摄《大宅门》、《纪晓岚》等100多部影视剧。中影基地的落户为怀柔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资源。2006年12月14日,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中国(怀柔)影视基地”被正式认定为北京市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怀柔区三次党代会、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设“文化新都、宜居名城、和谐怀柔”的奋斗目标,建设“文化新都”目的之一就在于立足自身优势,加快以影视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影视基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做出我们的贡献。

周东金还介绍说,怀柔将围绕影视基地包装一批重点的配套功能性项目。一是影视版权交易中心,主要提供影视版权登记、确认、维护、展示与传播、交易等相关服务。二是怀柔影视文化评审交流服务中心暨影视酒店,提供影视研讨、影视交流、影视庆典,以及商务、办公、休闲等为一体的复合型、综合性主题酒店服务。三是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中心为制片人提供优质的生活、工作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制片人来此生活、工作。四是北京电影学院动漫学院,专门培训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专业人才。五是与康鸿集团公司合作建立国际动漫基地。

到2010年,“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中心、动漫基地、影视教育培训基地、影视旅游中心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其中,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中心将可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至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位于雁栖湖西岸的电视创意产业园,占地近200亩,总投资将超过15亿元,是中国(怀柔)影视基地集聚区辐射区的重点项目。电视创意产业园是以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孔子》制作为基础,集演员培训、电视剧制作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电视剧制作基地。经颇具影响的“红楼选秀”活动选出的500多名演员将来怀柔进行培训,电视创意产业园将与中影集团影视基地形成“南影北视”的格局。
恶心的消息,天津盘山亚洲华人影视城比北京这个大的不能再大了~
北京人的帖子一向恶心。...~~~~~~~~
YOU比那帖子还恶心,我都不想说了~
台风姐今天来**了?
这帖子跟你没关系,少在这儿废话
搞笑啊 北京人希望 全世界都在北京

YY
是不是很多人还没听说过横店啊??
还中国的好莱坞, 火星人啊你??

天津盘山亚洲华人影视城定位是“亚洲好莱坞"规模亚洲第一,北京那个根本算不上什么~也就小打小闹的~
北京人守旧的头脑早晚害了他们自己
中国人太不自信了

动不动就XX的"好来屋"

看来我国的电影事业距离发达国家还很远.

来比比规模吧~让你先死心!
蓟县将成“中国好莱坞”
亚洲规模最大 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 形成以影视传媒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

主要功能定位“两中心+两基地”

影视展览交易中心

娱乐休闲体验中心

影视创作制作基地

历史文化景观基地

本报讯(记者陈忠权通讯员王卫刚 张旭)目前亚洲规模最大、以影视、动漫为主题的华人影视城项目签约仪式,日前在蓟县渔阳宾馆举行。据悉,该项目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盘山西麓、许家台乡北部,预计投资100亿元,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

蓟县地处燕山南麓,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天津后花园的美誉。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县确定了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和文化产业,一些大项目相继落户。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北京华人文化集团看好蓟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区位自然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拟用十年时间开发建设亚洲最大的以影视、动漫为主题的华人影视城项目,其主要功能定位是“两中心+两基地”,即:影视展览交易中心,娱乐休闲体验中心,影视创作制作基地,历史文化景观基地,形成了影视传媒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项目建设所在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盘山,是中国历史上十五大名胜之一,自然风光秀美,历史积淀厚重,为华人影视城项目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华人影视城项目属于国内最大的文化设施,其中将有印度堡莱坞、韩国拍摄基地、法国戛纳影视城的部分投资,对于该县构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承接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文化产业辐射和转移,形成环渤海经济圈的文化产业中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那村儿里才20亿?别打肿脸冲胖子了,给纳税人省点血汗钱吧~吸血鬼们~
盘山西麓,将建设世界知名、亚洲第一、全国最大的华人影视城,形成以投资300亿元的华人文化产业园区项目为标志的文化产业中心。盘山华人影视城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它将承接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文化产业辐射和转移,形成环渤海经济圈的文化产业中心。
LJBJ

水之!

『叁』 我想问一下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怎么样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又名中影旅游城,隶属于国家广电总局下属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中国“好莱坞”和亚洲最大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基地”。基地总占地面积800余亩,投资20亿元人民币,形成了影视制作中的摄影棚及外景地提供、影视器材租赁、置景、化妆、服装、道具、后期制作等电影工业生产的“一条龙”。
自2008年开业至今,在中影基地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的影视作品300余部,包括《梅兰芳》、《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及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等。中影基地凭借其丰富的影视文化资源和特色底蕴,构筑起北京乃至全国影视文化旅游的示范景点。
中影基地的旅游资源包括服装道具博物馆、摄影棚观光区和外景地体验区。
服装道具博物馆包括服装展厅、红楼梦展厅、民国展厅、明清展厅四种风格各异的参观展厅,收藏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用十八K金物料人手缝制的龙袍和凤袍,《建国大业》中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使用的话筒,《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特制道具,《孔子》、《赤壁》、《三枪拍案惊奇》等国产大片使用的服装、家具、字画等经典道具。
摄影棚观光区有《三枪拍案惊奇》中“麻子面馆”的拍摄体验项目,有以冒险体验为主题的“魔幻森林”项目,还有以影视布景、配音为主题的影视奥秘探索体验项目。
外景地体验区为民国时期的老北京街区,曾拍摄过《梅兰芳》、《苏乞儿》、《狼烟北平》等影视作品,游客在近距离体验影视拍摄魅力的同时,还可以参与游戏互动项目。服道化观光游为游客揭开了影视拍摄的神秘面纱,让游客身临其境,解密心仪影视剧背后的故事。
更多关于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11425161561981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肆』 “红娘子”天门山口在哪里

取景点四川省内分别是重庆江津中山古镇,由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投资的电视剧《红娘子》,主创人员王珞丹、刘威一行近百人,在眉山洪雅瓦屋山景区,经过为期9天的拍摄,圆满完成在瓦屋山景区的拍摄场景,《红娘子》拍摄地四川昭化古城,昭化古城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素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的美称,并被峨眉电影集团授予“影视拍摄基地”,本人从网上搜资料为参考.

『伍』 中国电影集团发行公司的简介

中影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创造品牌、占领市场、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拥有50多年历史、拍摄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中影集团奠定了影片制作品牌的基础。1999年组建以来,集团创作生产了《横空出世》、《张思德》、《花妖新娘》、《无极》、《云水谣》、《我们俩》、《六月男孩》、《看车人的七月》、《宝葫芦的秘密》等200多部影片,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制片人才和多家国内外著名公司加盟合作。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国家电影数字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也是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之一,被列为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工程项目,可满足各种影视制作需求,为全世界的影视制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的服务。
中影集团拥有完善的市场发行体系和丰富的影片营销经验。《张思德》、《云水谣》等多部重点影片的成功发行,《无极》、《功夫》、《满城尽带黄金甲》、《霍元甲》、《夜宴》、《十面埋伏》等商业巨片超亿元的票房佳绩,进一步确立了中影集团在影片发行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中影集团通过参股的方式,组建了七条电影院线,签约加盟影院达400多家,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左右。目前,中影集团正在组建一条控股院线,目标是百家影院、规范化管理、规模化运作、优质化服务,提高控制力和影响力。
中影集团是全国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电影机构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 中影集团还致力于国产影片的对外输出,其每年举办的“北京放映”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产影片的国际展销市场,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影集团的成员单位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CCTV-6),是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影频道,每天播出10部中外故事影片和各类动画片、纪录片、专题片。近年来,该频道承办了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大型电影庆典活动,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等国际重大电影颁奖典礼当天做全程转播。 1999年,电影频道开始组织拍摄数字电影,用于电视播映,产量达每年110部左右。

『陆』 中影集团数字电影发展有限公司的成就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7年生产故事片54部;发行国产新片120部,全年实现票房10.1亿元,占全国院线国产影片票房的81%;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排名前20部的影片中,中影集团参与发行的有17部;中影集团控股、参股院线票房超过10亿元,占全国院线市场票房份额的42.9%……一组数据表明,2007年中影集团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稳坐中国电影行业第一把交椅。
1999年成立的中影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端,成为带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火车头”。2008年2月,“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推荐活动的名单公布,中影集团榜上有名。正如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所说:“如何在机制上更具活力,提高中国电影的市场份额,是我们一直推进的目标。”
转企改制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影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将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揽入旗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作、生产、发行都各管各的,没有内在的关联。”韩三平说,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中影集团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中影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凤凰涅盘,专攻不同领域的8家单位合并以后通过优势互补,表现出惊人的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
在增强自我造血机能的同时,“资本补进”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又一显著特征。“中国电影产业需要大量资本进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面对中国电影高速成长的现状,韩三平认为中影集团目前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向资本市场“要钱”,在牢牢控股的前提下,大胆吸纳来自海内外的投资与先进管理优势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创造品牌 增强核心竞争力
2007年,中影集团公司加大对制片环节的控制,成立了制片分公司。对这一举措,韩三平表示,制片是中影集团最核心的资源,现在中影需要迅速建立自己的制片品牌。贺岁档热映的《投名状》、《长江七号》和即将推出的《赤壁》、《梅兰芳》等影片制作精良,成为中影制片品牌的生动注脚。
中影集团2007年的另一个大动作是被誉为打造梦工厂的8部重点国产影片制片计划。中影集团希望凭借《青藏线》、《王选》、《胡同里的阳光》等类型各异的国产主流电影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国产重点影片品牌。韩三平强调,我们必须承担弘扬主流意识、拍摄主流影片以及弘扬主流道德观世界观的责任。
在这8部影片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安占军导演的《胡同里的阳光》。2007年,中影集团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中国媒体基金合作设立5000万美元的中国传媒基金,用于扶持中国青年导演,《胡同里的阳光》成为第一个受益者。除了资金支持,中影集团在扶持青年导演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2007年,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香港英皇、香港寰亚等公司共同出资的“中影集团青年导演电影制作计划”将培养青年导演的过程细化成三步走,为青年导演的成才之路保驾护航。
除了保持以往商业大片、主流影片的制片特色外,中影集团还提出了“作家电影”的概念。刘震云编剧的《我叫刘跃进》在贺岁档激烈竞争中以500万元的成本赢得1300万元票房,打响了“作家电影”的第一炮。
齐头并进 打造健康产业链
“制片业虽然是龙头,但不是全部。”韩三平认为,后期制作、院线放映、发行等“旱涝保收”的产业在中影产业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07年,中影集团分别组建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营销策划分公司与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机制上“兵分多路”保障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在硬件建设上,韩三平格外强调中影集团的国企责任感,很多制作环节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利润却很少,这些其他企业不愿做也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中影集团必须做。目前,由中影集团与柯达公司合作成立的华柯电影洗印公司已经投入使用,过去投资稍大的影片都要拿去国外洗印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我国的底片样片洗印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是中影“人无我有”的又一产业大动作。该基地2008年奥运会前正式运营,年生产能力将达到胶片故事片电影80部、数字电影100部、电视电影200部、电视剧500集,几十个相关配套公司将为全世界的影视制作人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满足各种影视制作要求。
此外,中影集团进一步细化完善产业链。2007年集团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开发建设国有控股影院,已开业和即将开业的有9家,56个放映厅,1万个座位。2007年,中影与首钢共同组建中影首钢环球数码数字影院建设有限公司,计划在2008年年底前建设2000个数字影院。中影集团还重视后产品开发,成立了后电影开发公司,开拓了电视播映权的授权、音像制品的出版等业务,累计引进、出版、发行海外影视音像节目多达三千个品种。
在谈到中影集团公司今后的规划时,韩三平说:“中影集团在整个中国电影产业中,实力最强、门类最全、影响力最大。我们将把这些资源用好用足,为中影集团的强大而努力,还要为整个电影产业服务。”
中影集团数字电影发展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4日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柒』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的基本介绍

2008年,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将建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配套设施的花园式电影梦工场。届时,几十个相关配套公司(包括制片公司、影视器材租赁公司、服装道具租赁公司,后期制作公司、动漫制作公司等)将为全世界的影视制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的服务,满足各种各样的影视制作要求。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年生产能力将达到:胶片故事片电影80部、数字电影100部、电视电影200部、电视剧500部(集)。

『捌』 北京有影视基地吗

关于北京的影视基地和影视城,主要都有哪些?


影视基地是各类剧组拍摄取景的地方,其主要服务于剧组,目前,北京是国内影视基地最多的地方,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和影视城,大概有几十个,同时,还有至少几百上千个摄影棚。

目前在北京,各类剧组取景拍摄时,常选的影视基地主要有:

一、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

二、星美今晟影视城

三、八一影视基地

四、北普陀影视城

五、平谷飞龙影视基地。

六、唐自头影视拍摄基地

七、中国电影旅游拍摄基地

八、双埠头影视基地

九、八爪鱼影视基地

十、一线天大峡谷影视基地

以上就是在北京,各类剧组拍摄时,常取景的影视基地,仅供新人演员入行参考,谢谢


--小瓶子解析---更多相关了解-关注公号众:小瓶子人力资源工作室--北京长期从事影视演员人力与选角服务。


『玖』 北京有几个影视拍摄基地,,我想去北漂,请真心给个建

说到影视基地,人们首先想到拍电视剧,拍电影之类的,

想象中影视基地每天场面可能是导演、演员、剧务、群演忙忙碌碌、熙攘喧嚣的拍摄现场。

从目前了解到,国内只有横店影视城才有专门的为各类剧组提供群众演员、特约演员、武行演员和经验丰富的技工、场工、杂工等人力资源。北京目前没有,但是横店当演员得需要办演员证。

目前北京京跑群演,特约,角色演员主要门路有:

一,认识圈内靠谱的副导演,群头,领队等人员,他们主要是给剧组筹备演员,他们手里有拍戏具体用人通告,每天会根据剧组拍戏进程和用人需求在圈内通告拍戏信息,作为演员,基本是每天去接他们拍戏通告!

二,自己手里有能够接戏通告的渠道门路(例如圈内演员通告群,或者是带队,经纪和副导演的微信,他们朋友圈发的用人通告)!

(pS: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小瓶子人力资源工作室】——北京提供演员,提供拍戏通告信息服务,更多关于北京跑演员渠道和门路相关文章可搜索与关注公众号)

『拾』 北京怀柔影视基地可以参观吗

可以。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又称中国影都,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兼具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2005年,投资20亿元兴建而成(截至2016年底,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累计投资60亿元)。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主要景点有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星美今晟影视城等多余处后期制作和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由后期影视制作为主的办公楼群和影视拍摄为主的仿古建筑群联合组成。

在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取景的有电视剧《大宅门》、《铁齿铜牙纪晓岚》、电影《无极》、《霍元甲》等作品。

(10)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哪些电影电视剧扩展阅读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由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星美今晟影视城联合组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为核心,将其周边1公里左右范围作为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示范区范围包括杨宋镇建设区及其周边地区,示范区面积18平方千米,示范区辐射面积56平方千米。

示范区外围是影视基地辐射区,范围包括庙城镇、雁栖镇、怀柔镇等镇的部分区域和怀柔新城一部分区域。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涉及文化经营活动的企业有1560余家,主要分布在影视拍摄、休闲旅游、包装印刷、广告会展、文化娱乐、艺术创作等领域。

阅读全文

与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哪些电影电视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好李焕英电影主要讲什么 浏览:895
抖音链接查看电影名称怎么挂 浏览:508
好看的厨师电影和电视剧 浏览:875
姜秀智演了哪些电影 浏览:695
我的滑板电影名字是什么 浏览:280
电影歌曲love有哪些 浏览:405
2021春节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浏览:884
电影什么子弹头 浏览:140
古代武大电影有哪些 浏览:233
毒舌电影的封面是怎么制作的 浏览:151
微光看电影怎么调亮度 浏览:924
剪映如何调出电影风格 浏览:404
电影怎么发明 浏览:946
一场老电影什么歌 浏览:59
1905电影网怎么安装 浏览:674
电影如何用英语读 浏览:41
电影零下100度免费看 浏览:349
有七个时王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600
人类与装甲车的较量是什么电影 浏览:761
好看的篮球电影名字大全 浏览: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