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假结婚》反映了美国什么价值观
影片《假结婚》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美国爱情喜剧片,由安妮·弗莱彻执导,彼特·查瑞尔编剧,桑德拉·布洛克和瑞恩·雷诺兹领衔主演,贝蒂·怀特、玛丽·斯汀伯根和格雷格·T·尼尔森出演配角。影片由曼德维尔影业制片,于2009年6月19日由试金石影业在北美发行。
剧情主要围绕一位名叫玛格丽特的加拿大移民和她工作的美国公司工作下属安德鲁展开。玛格丽特由于签证过期而即将被驱逐出境,而她不想失去现在公司高管的职位。于是找来安德鲁假扮自己的未婚夫,并且为了避免移民局识破,两人一起到帕克斯顿位于阿拉斯加州的老家去给他奶奶祝寿[1] 。
中文名
假结婚
外文名
The Proposal
其它译名
爱情限时签(台译)、求婚的恶魔(港译)
出品时间
2008年
出品公司
试金石影片公司
发行公司
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
制片地区
美国
制片成本
4000万美元
拍摄地点
美国马萨诸塞州
拍摄日期
2008年3月至2008年4月
导 演
安妮·弗莱彻
编 剧
Pete Chiarelli
制片人
桑德拉·布洛克、大卫·郝伯曼
类 型
爱情
主 演
瑞安·雷诺兹,桑德拉·布洛克,贝蒂·怀特
片 长
108分钟
上映时间
2009年6月19日
票 房
$317,375,031
分 级
USA:PG-13
对白语言
英语
色 彩
彩色
imdb编码
tt1041829
主要奖项
金球奖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提名
Ⅱ 有没有人提供一步电影反应美国人的价值观的啊
<<阿甘正传>>
<<心灵捕手>>
Ⅲ 电影2012体现了哪些美国社会文化价值
电影《2012》中体现出的美国传统价值观念与文化
(一)典型的“美国梦”
我们所谓的美国梦,指的是一种在美国国家中只要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地奋斗,就能够获得美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与决心才能获得成功,而不是依靠特定的社会阶层与其他人的外援。虽然一部分人批判这种美国梦是过于强调了现代物质财富对于衡量人们胜利与愉悦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多数美国人认为,这种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在其他国家是难以寻找到的。这是因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社会中人们流动性较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获得成功。在这里,每个人拥有的机会都是平等客观的,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能不能成功就在于他能否抓住机会,或者有没有能力去把握挑战。
电影中有两个主要角色都能够体现出典型的美国梦特征:小说家杰克逊与印度科学家阿德里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杰克逊是一个失败而不突出的小人物,他的小说不畅销,有着严重的家庭危机,妻子与他分居两地,他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而且妻子身边不乏对其追求的男性。面对这些窘迫的遭遇,杰克逊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虽然妻子一直不支持,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写作生涯,对于他来说,写作是自己的梦想。他创作的小说得到了印度科学家阿德里安的认同,这为两人共同努力拯救美国群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杰克逊在带着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他无意中知道了地球即将毁灭的消息,接着努力去拯救自己的孩子与妻子。这部电影作品为我们呈现了毁灭性的自然灾难的场景,但是也为杰克逊后来拯救自己的家庭而奠定基础,也正是由于他一次次临危受命,经受住了生命的考验,成功地救了自己的妻子与孩子,并且挽救了婚姻与家庭,从此成为一个大英雄。这也侧面反映出小人物能够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完成了从梦想到现实的转变。
电影中的另一个主角——科学家阿德里安,是他最早发现了太阳黑子的不正常运动,也是发现地球危机的第一人。他的这次发现,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成为与总统对话的英雄人物,并且成为拯救全世界的主要负责人。面对一次次艰难的选择,他用尽全力说服船长开启了舱门,让更多的人登上了方舟,进而拯救了更多的人。在实施营救过程中,他的英勇无畏赢得了总统女儿的芳心。故事最后,阿德里安成为英雄并且获得完美爱情的结局无疑诠释了美国梦的意义。
(二)个人主义
如果我们不能了解美国人的个人奋斗与独立精神,就不能深入理解他们这种行为模式。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是价值观的核心,我们通过对美国群众的个人主义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民众的种种行为。
个人主义一词最早是出现在19世纪的法文中,在当代不同词典中有着不一样的解释。在2010年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个人主义是被这样定义的:认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应当拥有权利做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被政府机关所控制。在现代英语语言字典中,个人主义被人们这样定义:对人类个体的重要性与独立,个体独立性的信仰。
作为美国民众最主要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在美国人们生活与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物行为中呈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 由于美国曾经是一个殖民国家,因此对于当地群众的性格心理有着很深的影响。在通过限制国家政府、宗教权利与排除贵族群体,群众创造出一种更加注重个人主义自由的环境。美国人逐渐将这种个人自由心理深刻在脑海中,因此成为美国民众价值观中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作为个人主义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个人自由在美国民众的思想价值观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在《2012》中,主人公的行为始终体现出美国群众思想价值观念中的个人主义中的个人自由心理,他们将这种心理强调在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
Ⅳ 有反映美国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电影吗
accept 教育
阿甘正传 价值观 人生观
Ⅳ 美国电影中的价值观渗透例子
有一个,是你说的“美国电影中的价值观渗透例子”,知名度很高,可不是“美式价值观渗透”的,是中国苏联给美国大兵洗脑的美国电影——《满洲里候选人》。要吗?
网上有介绍,评论,中文字幕,电影片段,知网里有几篇论文。你去找吧。
Ⅵ 电影阿甘正传中所反映的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有哪些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Ⅶ 有没有能反映出美国人典型的的价值观的文学作品或电影
经典的来说 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 荒岛余生 朱诺 当幸福来敲门 华尔街 什么的
文学作品:美国的名著都是啊 像 飘 老人与海
Ⅷ 当幸福来敲门电影反应的是美国的什么文化
美国文化价值观美国文化价值观是指美国社会中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的传统,包括很多方面,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平等,推崇个人奋斗以及宗教理性观。首先,美国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主体,注重突显自己的个性,崇尚的是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的个人主义。其次,追求自由平等也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就这样提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Ⅸ 《阿甘正传》《心灵捕手》《美国往事》电影体现了美国人怎样的文化价值观 好的追加分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勇敢的活 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