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本香港电影谁知道啊
喜马拉雅星
Ⅱ 有没有谁收集的凌波主演的黄梅戏电影
直接传到网络上传附件,绝对没有密码、完全免费
如觉得好,请及时下载,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进你的知道,进你的提问,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钟搞定。谢谢
Ⅲ 凌波的个人经历
凌波,香港六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著名女演员。1949年进入香港电影界,艺名小娟,最初拍闽南语片和粤语片出身,多达99部,但成就不大。1962年加入香港邵氏公司,初名沈雁,后又更名为“凌波”,顿有轻灵逍遥之感。凡是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因为她也是令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特别是她的反串魅力。
出生于汕头,幼年被转卖至厦门当养女,改名君海棠。1949年和养母逃难到香港。50年代在香港,以艺名“小娟”拍厦语片闽南片。
1961年,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开始演出国语片,并幕后代唱如《凤还巢》,《红楼梦》等多部黄梅调电影。初名沈雁,以此名拍摄《红娘》一片,饰演崔莺莺。但此片后来因她在梁祝反串走红而罢拍。至1965年重拍,改演张君瑞。
后于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改名为“凌波”,顿有轻灵逍遥之感。后凌波因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受李翰祥导演赏识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该片令她一举成名,并荣获金马奖“最佳演员特别奖”。最佳演员特别奖因为评审不知该颁给反串男主角的她男主角奖还是女主角奖,因而巧立名目,奖励她出色的演技。
1963年初次访台,造成万人空巷,众人排队争睹,出动军警宪维护秩序。台北因此被封为”疯人城”。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主演多部邵氏电影。
1964年以《花木兰》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1967年以《烽火万里情》正式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80年代移住台湾,自组电影公司拍摄《新红楼梦》《金枝玉叶》等电影,均由凌波主演。在台湾也曾演出《七世夫妻》《金粉世家》《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多部电视剧。
1988年移民加拿大。2001年,罹患乳癌,手术后复原良好。2001年至2003年期间,举行多场“梁祝”音乐演唱会。2005年7月22日,于台湾北中南开始举行“梁祝”音乐剧及黄梅调精选演唱会。
Ⅳ 默片时期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要五名
阮玲玉、乐蒂、夏梦、蓝苹、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戏。
化妆间,一个人对着镜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画眉。
从后台一路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虎度门,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了戏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戏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闸路沁园村9号,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里,也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八宝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药,她选择的是永远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宁。
阮玲玉是整个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她的一颦一笑中散发了当时上海的优雅气息,从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先后拍摄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中,阮玲玉以6179票当选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巨星胡蝶也仅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这些没有给阮玲玉带来所谓的幸福。
25岁的阮玲玉最终死在舞台上,没有能从虎度门退回来。“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她把遗书留给了下来。她活在公众的目光中,活在媒体的报道里,活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唯独没有活在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认识这些人么?你见过这些电影画报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过80,并且曾经做过追随时尚的年轻人,相信你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们都是解放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乐蒂、蓝苹……一代名伶,估计不少都已经香消玉殒,这里留下的是她们人生最美的时刻。
乐蒂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以31岁的芳华离世,她从影的15年间,共计参演过44部电影。虽然短暂了些,但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古典韵味及精湛演技,影坛至今仍无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与世长辞几十年后,仍能令无数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魅力,可谓永不停格的一则传奇。
夏梦
有“上帝杰作”之美誉的夏梦,曾经是长城电影公司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在中国内地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主演的《抢新郎》《董小婉》和《故园春梦》无疑成为了代表作。而与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丽高贵且多才多艺的夏梦至今无人能敌。
蓝苹
在三十年代,一个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但她自己却经历了被捕和婚变等戏剧性的变故,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也改变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员的时候叫蓝苹,她去了延安后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缓时,估计许多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出生。
蓝苹给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风光》、《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五部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这些电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黄梅调歌唱电影的代表人物。十四岁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厦语(即闽南语)电影,外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
凌波於1962年开始演出国语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她亦因此成为此类电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凌波因此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装演出,不便领取「最佳男主角奖」,於是评审当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别奖」名目以赠。时至今日,台湾传媒提到凌波,无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余威犹在。
凌波也拍过不少非黄梅调电影,著名的有:《万古流芳》(1965)、《烽火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哑巴与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兰》及《烽火万里情》两部电影荣登金马奖影后宝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坛,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丽华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电影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电影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著名演员兼导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历史上最著名的国语片女演员。1934年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来港定居,翌年被星探发掘,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成为基本演员。1951年,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风格、形式截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林黛曾与多位圈中人恋爱,1961年与曾任云南省长龙云的儿子龙绳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林黛与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三十岁。当时她尚有两部电影《宝莲灯》(1965)及《蓝与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林黛的最后遗作。
主要作品:
《金莲花》(1957)
《情场如战场》(1957)
《貂蝉》(1958)
《云裳艳后》(1959)
白虹
尤敏
Ⅳ 我刚刚看了香港老电影《三笑》等的女拌男装的男主角是凌波扮演的,她还女拌男装演过很多的香港经典老电影
星光俏佳人就是说凌波的,她是那一拨女星里最早退出有幸福的婚姻的。
Ⅵ 电视剧大时代里头的那个叫凌波的记者这个演员以前是不是做过小童星啊
是的,《大时代》里饰演凌波的演员叫姬晨牧,他曾是一个童星。
姬晨牧4岁时出演了个人首部电视剧,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这也为他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5岁时与段红、李世江、刘晓华合作主演儿童电影《应声阿哥》,在片中饰演男主角京京。
2016年,当时39岁的姬晨牧出演蒋家骏执导的古装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饰演朱聪
Ⅶ 静婷的作品介绍
静婷的歌唱变化非常的多,而她幕后代唱的电影明星有早期的于素秋、刘亮华、林翠、丁宁、锺情,到黄梅调时代的林黛、乐蒂、尤敏、方盈、丁红、李丽华,再到山歌对唱时期的李菁、杜娟、叶枫;至於民初、时装影片中的时代曲,包括凌波、秦萍、李香君、张仲文、胡燕妮、郑佩佩、何莉莉等影星。几乎所有50年代与60年代香港电影界的著名女明星都被她代唱过,除了葛兰。从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的邵氏电影,十有八九是静婷幕后代唱。种类之多,潦不可数。电影导演喜欢她是因她的歌声能随著演员、电影的情剧而变化。她是歌坛界的千面艺术家,电影往往因有了她的歌声而更生色。不过可难倒了众多的演员,有了静婷,原本唱时代曲叶枫要用静婷幕后代唱。凌波被限只能唱黄梅调,所有凌波演出时代电影都是静婷幕后代唱的,歌坛和演艺界前辈李丽华也得靠静婷幕后代唱。 根据郑佩佩当年在邵氏电影,每个女明星都争着要静婷为她们幕后代唱,因为有静婷幕后代唱的就是第一女主角。
静婷是许多著名歌曲的原唱者,她所唱的歌曲之多也冠中国歌唱界的记录,她至今一共唱过近万首歌,根据最新的记录,单单在1963年至1966年3年而已,静婷已经灌录了7百多首的歌曲。她的一些名曲为《戏凤》、《扮皇帝》、《毋忘我》、《我的心里没有他》、《寂寞》、《红与蓝》、《明日之歌》、《痴痴的等》、《花田错》、《温柔乡》、《多情河》、《青山对我笑》、《豆腐西施》、《昨天》、《痴情泪》、《夜香港》等等经典名曲.
在中国歌坛历史上静婷创下了不朽的记录,她是最多样化和最多产者,灌录时间最短而且素质都保持高水平。在电影史上,她创造了与黄梅戏不同的“黄梅调电影”的风格唱法;幕后代唱次数最广和最多次数者,和代替最多明星唱歌。她的第一次灌录歌曲和唯一的广东歌,最近被选为香港五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广东歌,更是另一奇迹。
Ⅷ 静婷的个人经历
静婷投身电影歌曲演唱是在1957年,在《黄花闺女》一片为于素秋代唱插曲〈春五娘〉,又於《小野猫》一片为女主角丁莹代唱〈摇船曲〉等,为李翰祥导演赏识,进而邀约她参加香港创作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的摄制工作,为女主角林黛代唱。在1959年,因为幕后代唱林黛的电影《江山美人》歌曲,成功开始了黄梅调流行歌曲的潮流而开始著名与电影和歌坛界。《江山美人》插歌之一《戏凤》与《扮皇帝》至今仍然是东南亚非常流行的歌曲。邵氏电影为了避免静婷到其敌对公司电懋电影幕后代唱,也因此与静婷特别签约,使静婷成为邵氏电影主要的歌唱歌星,也是电影公司唯一签约固定御用的歌星。
1963年静婷幕后代唱乐蒂在李翰祥电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静婷的歌声与乐蒂的演技天衣无缝的合作,令人留下深刻影响。静婷也因此与凌波带动了黄梅调之潮流的高峰期。这部电影在2006年被选为中国电影一百来最佳的电影之一。静婷当年的酬劳也远胜电影最红的明星,例如她唱两首歌等于亚洲影后凌波一个月的薪金。在百代唱片中文歌曲全盛时期,静婷也被称为“香港首席歌后”,居众著名歌星之首,当时百代旗下有潘秀琼、崔萍、、刘韵、蓓蕾,顾媚、方逸华、潘迪华等人。
静婷在1972年电影盛行武打片後,退出歌坛到美国照顾其独生女儿,在1980年代复出歌坛灌录了永恒唱歌公司之三张唱片,而销售非常盛行,获得金唱片奖。1990年再次灌录二张唱片。至今还有做娱乐性的演唱。如1997年百代唱片百年诞辰之际的金光灿烂耀舞台演唱会(和刘韵、崔萍、吴莺音一起),以及1998年金光灿烂再耀舞台演唱会(和刘韵、蓓蕾、吴莺音一起),2005年张伟文唱好自己演唱会(做嘉宾),2007年静听静婷50年演唱会,2009年最激静婷演唱会等。
Ⅸ EVA的剧场版<真心为你>里,在凌波把所有人杀了的时候的插曲叫什么
没有日语和英语版,只有德语版
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C0%B4%B0%C9%CC%F0%C3%DB%B5%C4%CB%C0%CD%F6
Komm,süsser Tod (来吧甜蜜的死亡)
词:庵野秀明(日文)、Mike WYZGOWSKI(英译)
作曲/编曲:Shiro SAGISU(鹭巢诗郎)
主唱:ARIANNE
铃木恭一录音
关于这首歌,喜欢EVANGELION的朋友不会陌生,就是
剧场版《The END of EVANGELION》中Rei巨大化时的一
段插曲.版主无意中发现了这首曲子和它的来头:最早这是巴赫根据一位德国诗人的诗歌而作的一首"康塔塔"
(cantatas,类似于宗教性质的大合唱)原名是:Komm, suesser Tod, komm, sel'ge Ruh! 德文意为:来吧,甜美的死,来吧,幸福的安宁!(作品编号BWV478)庵野秀明重新填词并翻译成英文后,鹭巢诗郎将其改为了一首流行音乐,而鹭巢诗郎就是平井坚《流星雨》的制作人,在日本是个很牛的音乐制作,也曾经为高达编过曲,许冠杰的《茫茫前路就是翻唱他的作品.
Komm,Susser Tod
作者:Lost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