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解放后人民生活写照电影有哪些

解放后人民生活写照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05 19:47:01

A. 红色电影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1.《闪闪的红星》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2.《小兵张嘎》讲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张 嘎子在 老钟叔, 罗金保, 钱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 八路军战士的过程。3.《上甘岭》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 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4.《红色娘子军》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B. 中国建国以后拍摄的所有电影的汇总列表

早期中国电影
(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编辑本段左翼电影运动
(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 ,与此同时 ,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编辑本段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37~1945)
在国民党统治区,1938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领导工作,直接地推动了抗战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制片厂在政治部三厅领导下,由阳翰笙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迅速投入抗战电影的摄制及其他工作。先后在武汉、重庆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塞上风云》、《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片,以及《民族万岁》等新闻纪录片。国民党直接领导的中央电影摄影场和1935年成立于太原的西北影业公司也拍摄了宣传抗日的故事片和新闻纪录片。
香港到1937年6月底为止,成立了南洋、大观等50多家拍摄粤语片的电影公司。随着抗日战争爆发,香港爱国电影工作者拍摄了抗战题材的影片。
从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进入上海租界为止,上海被称为“孤岛”时期。这一时期,1938年有新华、艺华、国华等私营电影公司拍摄影片。随着新华摄制的影片《木兰从军》上映后的卖座,形成了古装片拍摄浪潮。1941年,时装片取代古装片,新华、艺华、国华、金星等10几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时装片有60部。万籁鸣、万古蟾(见万氏兄弟)绘制完成的动画片《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较长的动画片。
在日本占领区,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8月21日在长春成立“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后在北平(今北京)成立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于上海成立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将新华等几家影片公司合并,成立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1943年5月12日将以上电影机构合并 ,成立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中联和华影在4年中拍摄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扬所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春江遗恨》等影片,为迷惑中国观众,也拍摄了不少以恋爱为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据地 ,1938年,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由延安电影团袁牧之担任编导,吴印咸、徐肖冰、吴本立担任摄影 ,用仅有的两部摄影机拍摄长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2年又完成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以及一些反映当时延安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新闻片。还建立一个放映队,在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前线一带放映电影。新四军淮北根据地于1942年购得16毫米摄影机 ,拍摄了有关新四军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长纪录片《新四军的部队生活》。
编辑本段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改组的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各厂,利用国民党的电影基地,拍摄进步影片;另一部分参加进步电影的基本阵地昆仑影业公司,对文华、国泰、大同等民营影片公司也采取团结、支持、争取和协作的方针,使之拍出进步影片。这样,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松花江上》、《夜店》、《还乡日记》、《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优秀影片。这一时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电影公司,拍摄了约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
在解放区,1946年成立延安电影制片厂 。1947年以该厂部分人员为基础,组成西北电影工学队前往东北。1946年10月在晋察冀军区成立华北电影队。1946年长春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满映”。1946年10月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17辑大型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以及木偶片《皇帝梦》、科教片《预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动画片《瓮中捉鳖》、翻译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北平、上海解放后,在北平、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国民党制片机构,分别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成立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担负领导全国电影工作的任务。
编辑本段新中国电影事业
(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这样,故事片的生产完全由长春、北京、上海3家国营厂承担。为了培养人才,上海、北京先后成立电影学校,北京的电影学校后成为中国唯一的高等电影专业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筹建了保定电影胶片厂,南京、哈尔滨、上海都建立了电影机械厂,以及八一电影机械厂和北京电影洗印厂等电影工业企业。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电影的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对《武训传》等影片的批判,挫伤了部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了创作拘谨、产量下降。1953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关领导提出改进领导方法,鼓励艺术家发挥各自长处,从各方面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实。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1951年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1957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优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对一些影片和艺术家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58年又拍摄了许多报道性宣传大跃进中某些虚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扰了电影的创作。不久,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对电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质量的要求,促使中国电影事业在1959年形成一个繁荣时期,拍摄了《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题材风格多样、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统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倾运动中,电影界又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加之三年自然灾害,胶片、器材等严重短缺,电影生产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重申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纠正了违背艺术规律,对文艺创作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干预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条例。使60年代初期的电影走入正轨,到1965年,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二个电影创作高潮,生产了《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农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杨门女将》等优秀影片,以及优秀美术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与此同时,电影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400多个发展到1965年的20363个 。到1965年为止,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发行1213部长短影片。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也已具备相当规模 ,可以生产洗印、录音、摄影、放映机等各种设备、器材,并基本达到自给。但在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 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 、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 ,重申执行双百方针。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其主要特点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C. 你认为最感人的一部国产老电影是哪部

开国大典,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那一刻,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我们终于站起来了。

最感人的电影我相信大家心里肯定都有不少,但是给我感触最深的绝对是《阿郎的故事》每每在大街上听到这首歌的主题曲都会勾起我的回忆让人伤感,发哥演的爸爸和我老爸是真的太像了,痞里痞气看似一事无成,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心里满满都是爱。不过我爸爸也在去年去世了,以前年轻不懂事总是冲撞爸爸,就和电影里一样,俩父子就没有好好在一起谈过一次话吃过一顿饭,总觉得是仇人。也许只有失去以后才懂得这种感觉吧。

不说我的事了,我先介绍下这部电影,希望没看过的朋友能多多了解下。

阿郎(周润发饰)是一个出色的赛车手和放荡不羁的浪子。他的女友波波(张艾嘉饰)对他一往情深,无视他的缺点,并不顾母亲的反对和他结了婚。结婚之后,阿郎依然只顾着自己,甚至出手殴打已经怀孕的妻子,在妻子临盆之际,他依然选择去参加非法赛车,结果因比赛中撞死警察而被捕入狱。波波的母亲串通医生谎报婴儿夭折,带波波去了美国。阿郎出狱后,面对妻离子散的结局无比追悔。他从孤儿院领回了儿子波仔(黄坤玄饰),靠开货车抚养孩子。十年后,阿郎陪波仔参加一项单车比赛,恰好比赛是由波波为美国一家时装公司推销童装而举办的,夫妻相见,无言以对。后波波得知波仔是自己的儿子后,想带走波仔。阿郎为争回波仔及表达复婚决心,执意参加了即将举行的车赛,不想,旧病复发,人车蹈入火海。波仔和波波看到后连忙翻出围栏去救火可是已经为时已晚。音乐响起,全剧终。

希望大家看完以后能好好懂得珍惜眼前人,亲情始终是亲情,是斩不断的。愿天下父母都健 健康 康,儿女都是孝孝顺顺,所以有人都不留遗憾。

英雄儿女,感染了一代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成为了当时的最强音

个人认为《唐山大地震》电影所彰显了人文关怀,让我数次动容。

基本上从开始哭到结尾,尤其是做了妈妈后,感悟很多,没有孩子时,替方登不值,有孩子后,觉得元妮一辈子最可怜!一辈子被痛苦和悔恨折磨着!

自然灾害永远都是那么无情,它可以瞬间摧毁无数个家庭,让原本美好的一切,瞬间毁灭。 电影中,母亲也是无奈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想救自己的女儿,但是那个情况,如果不做出这个决定,一个都活不了,谁能体会那时母亲的痛苦,明知道女儿会恨自己,会怪自己,快最后结尾的那个母亲,也是同样的,不能因为自己女儿的腿而害了一群救援战士,那刻的痛楚也许真的只有体会过得人才能明白。 女儿回家的时候说,我怎么感觉来过这,对,无数次梦见过这个地方,亲人永远是亲人,妈妈还是永远记得你爱吃西红柿,都洗好给你了,妈不骗你。成天的惦记着你,不愿意搬家,就怕你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家人更亲的人,没有比回家更近的路……

个人认为是《开国大典》

我观看后心情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

一、感叹新中国来之不易。为了推倒“三座大山”,争取人民得解放,成千上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才迎了了胜利的曙光。

二、重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业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 历史 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的肺腑心声。

三、领袖的魅力和思想的光辉。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毛泽东同志是时代的巨人,非凡的领袖魅力和伟大的思想光辉。

四、开国大典,是中国新民主革命的一个缩影。那创新超越的28响礼炮,是不忘 历史 的纪念,是陈旧腐朽的结束,是崭新秩序的建立。

最感人的一部国产老电影就是《开国大典》,毛主席站在天安门搂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看了《开国大典》,无比激动,自豪。中国人民终于在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当家做了主人,人人有地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自力更生,经过二十几年的奋斗,由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

我认为最感人的是《开国大典》。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当时的心情十分激动,眼泪盈眶。如果没有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子弟兵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艰苦卓越的奋斗。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没有我们现在的国泰民安和全国人民的幸福美满生活。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不能去前线卫国,就做好一个尊纪守法的公民!



《开天辟地》《开国大典》《毛主席和杨开慧》,讲述毛主席早年舍小家,为大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一生,为新中国创建,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不朽业迹,我们永远缅怀毛主席!

影片中的王成,是千万个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战士的杰出代表,他慷慨就义为国献身的高大形象,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影响了好几代人,情节感人至深,画面令人震撼,他就是英雄的化身,正义的象征,中国人的标志。所以每当背景音乐响起时,我们都会向英雄致敬,更为英雄落泪。

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王成。王成告诉他妹妹王芳也在军中。后来王成英勇牺牲,全军开展了学习王成的运动。文工团员王芳承担了宣传英雄唱英雄的任务。当王文清见到王芳时,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影响王芳,他克制住感情,没有马上认女儿,而是鼓励她向哥哥好好学习,情节也很感人。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们的感人故事,和为了祖国英勇献身的可贵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来人。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人生的苦和甜 淡淡的感动,浓浓的爱

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场做了小半辈子牧马人的小学教师许灵均(朱时茂)一路风尘来到北京饭店,与30年未曾谋面的父亲、旅美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刘琼)见面。此次归来,他有心带许灵均回美国继承事业。 交谈中,许灵均不认为将自己融在集体中、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行为是思想陈旧的表现,对于父亲的舒适生活,他并不艳羡。 回顾自己几十年来所走的道路,虽有幼年成为弃儿、青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牧场的悲惨经历,却也数次从牧区质朴、善良的乡民身上感受到人间温情,而在艰难岁月中与四川苦命女李秀芝(丛珊)结为夫妻后,许灵均更是尝到苦尽甘来的心酸与甜美。他认为,国家在好不容易迈过“文革”这个大坎之后,个人更应该同亲朋一起,不离不弃地跟着她走向新生。

孤独的许灵均

电影采用倒叙和蒙太奇的手法,在许灵均去北京和父亲相处的过程中穿插回忆他在敕勒川的生活。在许灵均和父亲隔了三十多年的第一次见面里,他欲言又止,那一声“爸爸”终究没有出口, 既期待,又胆怯

父子之间既熟悉,又陌生,这一切都源于许灵均幼年时其父许景由不满与许母的婚姻,不顾一切的离开了妻儿。后来,母亲病重而亡,父亲又因资本家的身份远走美国,彻底抛弃了许灵均。这也就是为什么许灵均是孤独的、缺爱的,这个心结伴随了他三十年。

集体中的许灵均

许父带着许灵均在首都的繁华之地吃喝玩乐,有意且无意的宣扬美国的“个人荣誉”以及他庞大的商业帝国。他明确的表示出想要补偿许灵均,想要弥补这份 缺失了三十年的父子之爱

1957年,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他 曾无数次的想到自己的父亲 ,渴望得到父亲的保护,但是没有。

那时,他感到孤独、绝望,曾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还是活下来了。是大自然纯净了他的思想,是劳动陶冶了他的感情,是质朴、善良的牧区人民温暖了他的心。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牧场的那些岁月。他解除劳教后,因无家可归,被留在牧场放牧。老牧民董大爷给他钉上门帘子挡冷风;董大娘送来了热腾腾的面条。十年动乱中,郭谝子等牧民想方设法保护他免遭横祸。在他们之中, 他找到了父亲和母亲 ,找到了那份自己失去多年的父爱母爱,他的人格也在逐步完善,他对父母的爱成了他对国家、对集体的爱。

有家的许灵均

在一个瓷器店购物时,许父和女秘书买了一个800元的仿钧窑花瓶,而许灵均只为妻子买了一个四块五的泡菜坛子。许景由之后感叹“ 婚姻是一种条约和义务,不管你和妻子有没有感情,都要把这种条约恪守到底,否则,就会良心不安 ”。这既是对许父的绝妙的讽刺,也是引出了许灵均的婚姻和爱情故事:

从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场的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

善良的郭谝子一句“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儿给你送来 ”。

结果一个备受迫害的“老右”,一个背井离乡的逃荒者,就这么结成了夫妻。先进家,后认识;先结婚,后恋爱。没有复杂的 情感 纠葛,只有两颗同样善良的心慢慢靠近、吸引、交融……就这么结成了简单真诚,质朴的而又牢不可破的 情感 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突然闯进了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了多年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她对我是那么的信任,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好多年 ”。“ 我把心都扒给他了,比钱贵重的多 ”(哦!爱情!这美好的爱情!这妙不可言的酸臭味!)

许灵均遇到秀芝之后他的人生是圆满的,他不再孤独,不再缺爱。

许灵均的爱

他的对父母的爱是不完整的,他没有享受过父母之爱,也就无法感受到爱父母是一种什么感觉。在集体的生活中长大,有了爱人,他感受到了爱,自然也就学会了爱别人,爱集体,爱国家。

当许灵均去找他爸爸时,秀芝说:“ 你去呗,那里有洋楼住,有小 汽车 坐,还能跳光屁股舞 。”不过这也只是说说而已,秀芝似乎早就看穿了结局,灵均纠结的时候她满是淡定:“ 你走不了,我心里有数 。”灵均感到她过度自信:“ 你是不是觉得我离不开你 ?”秀芝淡然说:“ 我可没那么大本事。但是这里有你深爱的草原,深爱的工作,还有她。

所以,灵均走了,秀芝淡定地对孩子说“ 你爸爸就是风筝,飞的再高,线头也在妈妈手上 。”

到了最后,许灵均的心路历程终于明了,他等了二十年了,他看到祖国的希望,他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了二十年的汗水和眼泪,他怎么会放弃自己深爱的一切?他怎么会走呢?

许父说许灵均是个坚定的 社会 主义者。但是,有血有肉的人,无关于主义、仇怨、政治和 历史 ,没有什么宏大的政治理想,只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家之间、人与国之间最真挚的 情感 。

许灵均最终还是回了家,回了那个他与秀芝的家

D.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有哪些.

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在中国老百姓还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的时候,红色电影就陆续上映,代表作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岩》、《红色娘子军》《南征北战》等等。
这些电影作品的主角包括赵丹、于蓝(电影《烈火中永生》),谢芳、于洋、秦怡(电影《青春之歌》),祝希娟、王心刚(电影《红色娘子军》)、王晓棠(电影 《野火春风斗古城 》)等等,无一不是当时领尽风骚的帅哥靓女,堪称那个时代的"偶像"演员。他们的装扮、发型无一不是当时的时髦青年追逐模仿的对象。及至20世纪80年代《小花》等红色题材捧红的唐国强、陈冲、刘晓庆等亦是当时的偶像级人物。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一些经典红色电影,如众人所知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董存瑞》《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狼牙山五壮士》《渡江侦察记》以及经典儿童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一系列电影作品。如此经典的红色电影,在2011年,照样在电视台上出现。如《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在CCTV6上逐步上映。

E. 红色经典电影都有哪些

《铁道游击队》、《开国大典》、《集结号》等等。

总之,红色经典文化是值得中国人民的重视的,并且它不仅仅存在于《铁道游击队》、《开国大典》和《集结号》之中,还有更多的红色经典电影等待着我们的感受。

F. 求 关于上山下乡的电影或者是反映60到80年代的人民生活的国产电影

《反击》(北影76年 《决裂》的姊妹片,于洋主演。最具代表性的“文革”电影)

注:1977年后上映的部分影片,也有拍摄于1976年的,有的稍做修改,冠以1977年出品的不在上表之列。
“文革”后期,“四人帮”把《春苗》、《决裂》、《第二个春天》、《战船台》、《难忘的战斗》五部影片树为样板电影,把预计在1977年元旦上映的《反击》作为重磅炮弹,“新时代的献礼片”。

附上目录----1975年10月1日----
《春苗》(上影75年)
《第二个春天》(上影75年)
《战船台》(上影75年)
《长城新曲》(长影75年)
《红雨》(北影75年)
《小螺号》(珠影75年 黑白)

----1976年1月1日----
《决裂》(北影75年)
《金光大道·上集》(长影75年)
《黄河少年》(长影75年)
《碧海红波》(西影75年)

----1976年1月31日----
《沸腾的群山》(北影75年)
《难忘的战斗》(上影75年)
《沙漠的春天》(长影75年)
《阿勇》(西影75年 黑白)

----1976年3月8日----
《节振国》(长影65年 京剧)
《年青的一代》(上影75年重拍)
《雷雨之前》(八一75年)

----1976年5月1日----
《牛角石》(北影76年)
《阿夏河的秘密》(长影76年)
《长空雄鹰》(长影76年 黑白)
《金锁》(上影76年)

----1976年5月23日----
《开山的人》(西影76年)

----1976年7月1日----
《欢腾的小凉河》(上影76年 双银幕)
《枫树湾》(珠影76年)

----1976年8月1日----
《南海风云》(八一76年)
《雁鸣湖畔》(长影76年)

----1976年10月1日----
《山花》(北影76年)
《芒果之歌》(长影76年)
《新风歌》(上影76年)
《锁龙湖·上集》(长影76年)
《南海长城》(八一76年)
《青春似火》(北影76年)
《山村新人》(长影76年)
《江水滔滔》(上影76年)
《寄托》(峨影76年)
《山里红梅》(珠影76年)

----1977年1月1日----
《征途》(上影76年)
《海上明珠》(北影76年)

----1977年2月18日----
《金光大道·中集》(长影76年)
《主课》(广西76年)
《连心坝》(上影76年)

----1977年4月----
《春潮急》(峨影76年)

----1978年6月----
《南疆春早》(北影76年)

G. 有没有比较新的革命影片

刚出不久的,《南京!南京!》,讲叙南京大屠杀的,也许比较符合你的要求。
还有《拉贝日记》。

H. 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 影视作品

我是生于80后的,个人觉得《渴望》是部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电视剧,本片通过揭露文革那个社会动荡,是非颠倒的年代,讲述了两对年青人复杂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部反映男女恋情的电影《庐山恋》也是部经典之作。在那个年代,该电影很好的解释了什么叫爱情。
住上面不得不提到《蜗居》,也许你也看了这部电视剧,住房成为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行方面,央视早期推出一部纪录片《长江》,反映中国大地的各地民俗和风土人情,其中冉阔了衣食住行等方面。值得一看。
应该还有很多反映衣食住行变迁的作品,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说的不全,请见谅。

I. 中国解放之后表现中国发展过程的电影有哪些

很多啊 我先给你介绍几部我妈妈比较喜欢看的 呵呵《阿玛尼》《小花》《奇迹》《冰山上的来客》...

J. 建军90周年的献礼影片有哪些

1、亮剑:革命题材连续剧

8月1日清晨2时,叶挺亲自指挥战斗,朱德所部也参加战斗,贺龙指挥将红旗插上敌司令部内鼓楼上,南昌起义取得了胜利。

阅读全文

与解放后人民生活写照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的故事就是最好看的电影下载 浏览:168
免费vip电电影 浏览:60
2017什么科幻片电影好看 浏览:103
好看的电影广播稿 浏览:19
华策影视发过哪些印度电影 浏览:888
什么好看星空电影下载 浏览:118
前端时间好看的电影 浏览:228
这不是d电影结束多久了 浏览:386
千年蜈蚣电影免费观看全集 浏览:116
好看的黑帮粤语电影 浏览:698
诺言是哪些电影主题曲 浏览:486
优酷看电影怎么跳过片头片尾 浏览:737
怎么发送电影给别人看 浏览:126
武汉日夜完整版电影免费看 浏览:943
人神鬼国语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628
有什么好看的报酬电影 浏览:665
免费下载电影哪吒 浏览:541
赘婿电影免费 浏览:341
如何取消小电影马赛克 浏览:599
以前看过的老电影有哪些 浏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