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别人的抖音视频经过二次剪辑后再发会有影响吗
有影响,最好是自己做原创的。
剪辑(Film editing),即将影片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从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拍摄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因而产生了剪辑艺术。
剪辑既是影片制作工艺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再创作。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戈达尔:剪辑才是电影创作的正式开始。
首先,大家要知道,二次剪辑视频看似简单不用真人出镜,但是,实际上真正的二次剪辑,却是视频自媒体里面最为繁琐的一种类型,它绝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只用去截取一段视频,然后加一段音乐,或者加个片头和片尾就轻松搞定,然而,并不是这样。
往往你去做一个二次剪辑的视频,是非常消耗时间的,至少需要四到五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个作品。因为当你完成一个二次剪辑作品的时候,你的作品里面的视频素材,一定不是来自于同一个视频,而是多个视频的片段组合的。
而且,现在各平台对于二次剪辑的审核标准是越来越严,所以说每一段的视频片段时长,尽量控制在十秒以下5秒左右,如果说你取得这个视频片段的时长过长的话,很容易,就给平台认定为重复视频或者搬运视频,不会让你通过原创的。
2. 53家影视公司表示不让进行二创,为什么会有这一措施
继多家影视公司决定提高会员收费后,又联合发表一项声明,此声明中明确提到要求自己版权下的所有影视作品未经同意和授权不得进行二次创作,这次维权声明也给现在的网络影视平台带来新的改革。
一、影视剧的版权纠纷
很多观众一直好奇的事情就是,电视剧通过哪种渠道去获得收益,其实版权就是最主要的方式,各种各样的电视台通过购买热播剧的版权来吸引收视率和赞助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影视剧版权不仅拘泥在电视台上,也发展出了网络平台这个新颖的形式。
而另一个主要的收益就是会员收益,很多平台为了吸引客户,开通了会员特权,很多影视剧都会有独家网络播出的特殊情况。这对于投资商和平台都是一种有效保护版权的方式。
但是也有一部分网友的智慧超群,利用开通会员或者其他方式获得一手的高清影视资源,然后利用这些资源剪辑进行二次创作,为自己吸引大量的人气和粉丝。
这种行为相当于侵犯到了影视公司的版权收益,因此这次多家影视公司宣布声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很多专家也从商家和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适度的二次创作对于影视剧公司还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双方应该友好协商,打造良好健康的影视剧平台。
3. 现在一些短视频平台对已经上映的电影进行二次剪辑二次创作,然后发布出来。这样的做法算侵权吗
看干啥了,商用不商用还是有区别的,而且现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版权️了
4. 短视频不能再剪辑影视作品,是不是又是资本家的垄断游戏
短视频不能再剪辑影视作品我认为不是资本家的垄断游戏,毕竟原创拍摄都是需要时间还有成本的,而现在太多的二次创作把原创内容改得一塌糊涂,只是为了追求流量,追求曝光,所以我认为获得授权也是对原创的保护。
新版《网络短视频内容标准细则》规定:短视频节目等不得出现“展现‘饭圈’乱象和不良粉丝文化,鼓吹炒作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狂热追星、粉丝非理性发声和应援、明星绯闻丑闻的”“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等内容。
其实以前对于版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以前刷短视频的时候也会去看一些比较好的影视作品,包括电影和电视剧,但是经常会发现看一看之前的内容就被删掉的情况,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没有版权,然后平台给视频删除了,我认为这种情况虽然很多视频作品都看不到了,但是我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原创都是很困难的,二次剪辑相对来说要简单了很多,如果不保护版权随意的去剪辑的话,那么谁还会去原创呢?原创的作品和影视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大家都看不到更加优秀的作品了。
我认为短视频要获得授权才能二次创作并不是资本家的垄断,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原创,并且抵制“不良粉丝文化”,所以我认为其实是必要的。
5. 53家影视公司联合声明禁止电影剪辑账号,剪辑电影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这已经是几天前的新闻了,现在不光是长视频平台和发行方发出了这样的声明,还有赵丽颖、杨幂等500多位艺人也共同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内容如出一辙,也都是针对短视频未经授权就剪辑、切条、搬运影视剧等行为的。同时还倡议相关短视频平台加强对未经授权内容上传的审查,也就是不推送不批准上传呗。
其实针对影视剧二次创作的短视频和长视频之间,应该是共生共赢的关系。影视剧需要短视频进行推广宣传,短视频创作者也需要影视剧提供素材,搞成现在这样,其实是没有赢家的。
长视频平台要玩垄断,最后再慢慢收割消费者,但消费者也不傻,大家会用脚投票的。
6. 《好莱坞往事》无缘中国市场,为何其导演拒绝二次剪辑
10月25日,本该在中国内地上映 《好莱坞往事》,但中途横生变故,宣布临时撤档。其原因被大众猜测和议论。
舆论以为,主要原因是片中李小龙形象问题。媒体称,疑似李小龙女儿李香凝曾向电影局上诉,要求修改电影中其父李小龙的段落。
李香凝以为,该片歪曲了其父李小龙的形象,并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昆汀虽然做出解释,但李香凝不认同其观点。
另外,昆汀在拍摄《好莱坞往事》时,显得很傲慢,根本就没有联系过李小龙家人,当然也没有联系过李香凝。
7. 如何看待短视频不得未经授权剪辑影视剧
《成都商报》官方账号
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该《细则》在2019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除了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泛娱乐化、低俗庸俗媚俗等问题,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完善外,还对“短视频不得未经授权剪辑影视剧”进行了明确。近两年来,长短视频之争烽火四起,尤其是在今年4月份,先是15家影视行业协会、53家影视公司以及5家视频网站发布声明谴责短视频侵犯版权,后是更多机构联合514名艺人发布联合倡议书,呼吁短视频平台推进版权内容管理,清理未经授权的内容。不少网友也对这场纷争发表意见,有网友支持长视频维权,也有网友认为短视频具有“评论”属性,有其存在合理性。
不乏有声音建议,长短视频平台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双赢,比如长视频提供部分公开的素材,这部分素材可以供短视频创作者使用,使用的方式也可以分为免费使用和付费使用,如果产生收益的话,分成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合作能在一个公开透明的规则环境下正常运转,的确对双方都是好事,但从后期的状况看,长短视频平台似乎并未对此进行尝试谈判,虽然未再爆出大的新闻,但很多人相信,双方的较力一直没有停止。
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协会组织发布的《细则》,算是给长短视频平台之争,发给了一个清晰的裁判信号——既然相关企业没法达成合作协议的话,那么明确的规定,未尝不是平息“战火”的一种办法。“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将会被认定为违规行为,这种无论从字面意思还是深层次了解,都能够清晰得到结论的要求,无疑将会在接下来的纷争当中起到指导作用,但长短视频之争是否就此会尘埃落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
可以肯定地是,《细则》对于影视版权的保护,是有帮助的。影视作品长期以来的确受盗版、未经授权使用等方面的困扰,正当权益得不到很好地保护,久而久之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具体到短视频平台的未经授权使用方面,的确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比如短视频平台认为:网友上传的根据长视频剪辑的短视频,侵权责任自负,短视频平台会在接到投诉或举报后删除。这也是其它互联网平台的常见做法。如果想要对影视版权进行更彻底的保护,还需要明确未经授权使用的内容,在追责时,究竟是平台还是创作者承担责任,抑或双方都承担责任。
在《细则》修订版推出之后,还需要有一定的落地时间,要有真实的案例或判例,来为短视频侵权与否,给出更多、更详细的标准。首先,海量的短视频创作者,不会因为新版《细则》的推出,而彻底消失,他们仍然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五花八门的表达,在没有触碰法律红线的前提下,他们会为了满足自己创作欲与展示欲,对长视频带来挑战;其次,不排除有长视频方,绕过《细则》与短视频创作者建立合作,通过短视频剪辑来达到宣传、制造话题的目的,对待这样的合作,长视频一方该怎么看待,也需要明确态度,给出界限。
2005年,短视频制作者胡戈凭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走红网络,《无极》导演陈凯歌对此极为不满,在当时,胡戈赢得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放在今天,《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出炉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如果片方以“未经授权使用电影片段”起诉胡戈,那么在相关条例的保护下,起诉方有大概率获胜。
像胡戈这样犀利的短视频制作者,已经不大可能会诞生了,《细则》修订版的推出,会让短视频创作者以及网友自发制作的短视频内容,都形成一定的压力。
8. 国外的reaction可以二次创作吗
不可以。
二次创造的定义要求创作者必须利用原作品进行创作,这必定会涉及到原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客观而言,对影视公司的作品进行剪辑,制作成视频并上传网络,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具有侵权的嫌疑:首先,除了Reaction视频之外,各种同人剪辑视频,解说视频、剧情二次加工视频等二次创作大多都涉嫌未经授权二次利用视频资源,他们中的有些创作者甚至直接下载盗版视频进行二次创作,这毫无疑问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早在2017年,已经有影视公司将某电影解说up主告上法庭。
9. 二次剪辑视频违法吗
法律分析:具体要看你如何剪辑。如果只是单纯剪辑,直接把剪的片段发到网上牟利,那应该就算是侵权了。但如果你融入了自己的配音,自己的字幕,以及自己的理解,那就不算了,因为是自己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把最新上映的电影剪辑了,并且获取了利益比较大,就有可能被电影制作方控告侵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