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评价《绿皮书》这部影片
如何评价《绿皮书》这部影片?
《绿皮书》是一部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
志同道合的人很容易成为朋友,而截然不同的人要结下不朽的友谊,非要靠一个难得的机缘,让他们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互相付出和支持。 这部影片的温暖,就在于它给我们展示了这种极其珍贵的友谊。人这种社会动物,其实无时无刻不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赞许,才能感觉自己存在的意义。 能有一盏温暖的灯照亮和陪伴人生坎坷不平的路,也就足够了。
2. 《绿皮书》与同类型种族题材电影相比有哪些不同
《绿皮书》若是作为一部公路片,我可以给五颗星,底层的白人混混和著名的黑人钢琴家——旅伴的选择就决定了这会是一部好片。但是作为一部想要揭露更深层的矛盾的片子,我觉得还是太过温和,即使这种温和是导演的刻意而为。唐博士在电影里有一段情绪爆发的独白:"I am not white enough, not black enough and even not man enough. Then tell me, who I am?"他是需要被消除歧视的一类人,却也是被政治正确倾向着的人。导演还是在用普世价值观感动着观众,而没有从黑人视角来看待种族歧视的问题。
3. 电影《绿皮书》为什么会大获好评
电影《绿书皮》的导演是彼得法拉利,这部影片一共包揽了奥斯卡三项大奖,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这部电影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节,化解了种族之间的矛盾,让我们看到了跨越种族的友谊,让人觉得温馨感动。
4. 《绿皮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放下偏见,人与人,人与社会时代,人与自己的矛盾和反思。
电影《绿皮书》以意大利白人托尼·利普视角,讲述60年代的美国,以黑人雪利博士南巡演出为主线,反映当时社会中黑人的生活状况。这是一部讨论种族歧视的喜剧电影。
电影《绿皮书》讲的就是两种人生的故事。过第一种生活的是个黑人音乐家唐雪莉博士,有才华,有钱,但是没有朋友,充满了孤独。过第二种生活的是托尼,没有钱,没有地位,却有家人,有欢乐。
我们大多数人过的都是托尼的生活,虽然我们没有住城堡,有时还为了房租而出卖体力;我们也没有光鲜亮丽的身份,走在大街上,没人敬仰。可是,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活得简单而快乐。
主要剧情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黑人博士钢琴家唐,他拥有极好的艺术才能。可他在拥有了一个自己单独的演奏厅和每天数百名的观众后,却请了一位叫托尼的失业白人做司机,开始了历时两个月的南方巡演。
整个过程中他基本上每天都在演出,但观众的掌声,嘉宾对他的称呼,大家对他的尊重,都只存在于舞台上。一下台,唐在白人眼中仍是老黑,甚至是当时欧洲盛行的黑奴。
托尼作为他的司机,免费看了他的每场演出,也亲眼目睹了唐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在台上受人尊敬的钢琴家,下了舞台不能进白人的厕所,不能进白人的餐厅,甚至不能进入正常的更衣室。托尼既为别人对唐的态度而气愤,又为唐放弃了安稳而受人尊重的演出厅,而来做巡回演出而不解。
终于,在影片的最后,托尼在唐的一位搭档口中明白了唐这次巡回演出的目的。原来他这次巡回演出是为了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为黑人争取更多的尊严,也让黑人受到应有的尊重。
5. 据说《绿皮书》是好莱坞今年最好的黑人电影,好在哪
这部影片最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是它的节奏非常合适,每个片段都饱满有力、张弛有度,既能让你看到所有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又不会因为拖沓精力分散。这部电影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极其隐晦的谈话来突出人物形象。在不断深入南方,与托尼的友情不断深入,种族歧视的行为和内涵也更加隐晦和深入,博士的理念和托尼的理念也在朝着问题的本质不断深入。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混杂了很多的情感。看完之后很平静,也很享受。在这个时代,它或许是平凡的,因为我们对这个时代太熟悉不过,反而不会意识到杰作的诞生。
6. 《绿皮书》充满了反种族主义色彩,剧中钢琴家的人物复杂性是怎样体现的
觉得钢琴家唐这个人物不复杂,他想消除种族歧视,对自己有要求,另外是比较孤独。
白人愿意听唐弹钢琴,但在接待上却没有给唐礼遇。
托尼是白人,唐是黑人,俩人在各方面有不同,甚至是反差。巡演这一路下来,互相关系却走向融洽。
俩主角关系的转变就显现了电影主旨,反对种族歧视,黑人和白人能友好相处。
7. 电影绿皮书反映了中国和美国什么样的文化差异
影片体现了美国种族歧视与包容,而种族间的矛盾在中国是不存在的,而且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大,不会出现如此强烈的排斥情绪。
8. 《绿皮书》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从深层意义来看,《绿皮书》也代表了当时的黑人举步维艰的社会地位。
该片由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一个著名的黑人钢琴家想要改变人们对黑人的歧视,雇佣了一个正好缺钱的白人司机去南下巡演的故事,南方地区种族歧视严重,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路途中建立的跨种族、阶级的友谊。
电影情节搞笑又令人发醒,人们连饭店、旅馆,黑人都要有所不同,无不体现了社会种族歧视主义所带来的的黑暗。
《绿皮书》,本意是一本指南,上面列着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是只限白人。没有绿皮书,黑人寸步难行,其实从深层意义来看,绿皮书也代表了当时的黑人举步维艰的社会地位。
经典台词
台词中,有一句印象最让人深刻的话,“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那我是什么?”这是来自黑人钢琴家发自内心的拷问,虽然白人花大量的金钱来请黑人钢琴家演奏。
但黑人钢琴家一旦脱离舞台,依然是那个被白人所鄙夷的“黑鬼”,作为一个生活中时刻保持“上流阶级”习惯的钢琴家,在他作为一个黑人的时候,连演奏酒店里用餐和上厕所的权力都没有,那这样的自己算什么呢?
“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别人可以瞧不起我们,但我们要瞧得起自己,一方面我们可以去做得更好来改变他们的看法,另一方面我们要堂堂正正做自己,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无需让着别人、迎合别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9. 许多观众都爱看《绿皮书》,他们在看什么
观众看的是美国的种族歧视的问题,其实《绿皮书》是一部很好的反应美国种族歧视,美国现状的电影,观众可以在其中收获很多的东西
10. 第 91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在剧情上有哪些亮点
托尼说,我很清楚我是谁。我是一辈子都住在布朗克斯区的人,和我母亲父亲兄弟,现在还有我老婆孩子。就这样,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才是那个急吼吼的人。每天要去赚饭钱。你,大人物先生,你住在城堡的顶部,周游世界为富人演出音乐会,我住在街上,你坐在宝座上。所以,是的,我的世界比你的黑得多。
唐下车站在雨里说,是的,我住在城堡里。托尼,一个人。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弹钢琴,因为这使他们感到有教养,但我一离开那个舞台,我不过又是一个黑鬼,这才是他们的文化所在。我独自忍受这种煎熬,因为我不被自己的人所接受,因为我和他们不一样。所以如果我不够黑,如果我不够白,如果我不够男人,那就告诉我,托尼,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