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时代我们讨厌的作家有哪些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每当老师让背诵某某作家的文章时都会惹得我们一阵头疼,甚至心里骂骂咧咧奇怪他们把文章写那么长干嘛。下面这几位作家,相信是最让大家头疼的。
1.屈原
一篇《离骚》又长有拗口,读起来都困难更别说背诵了,结果老师要求背诵好几段,不会背就要受罚。当时我们甚至会想,屈原啊屈原,你没事干写这玩意儿干嘛?你写了不要紧,却坑了千百年后的我们。
2.李白
李白的作品虽然大多不长,但是从小学到大学都让被他的诗。什么《静夜思》、《送汪伦》、《蜀道难》、《将进酒》个个都得会背诵,当时心里对李白的怨恨非常深。
3.杜甫
这位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也是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没有少过。你说诗歌短吧容易背诵,但是他偏偏来了个《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让人那个头疼啊。当时老师要求全文背诵,到现在笔者还不会背呢。
4.苏轼
苏轼可是个全才啊,诗歌、散文都上了课本让学生背诵,《赤壁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时要求背诵它们的时候大家心里有没有过对苏轼的“仇恨”呢?
5.孔子
从小学老师就要求背诵论语里的经典语句,高中时甚至还专门整出了一本书让大家背诵,当时就在想,孔子你说那么多话干嘛?还有你那些闲着没事儿干的徒弟们非要一一记录下来,你们不需要背诵,可是却害苦了我们啊!
6.诸葛亮
一个被《三国演义》神化了的人物,蜀汉的丞相,闲着没事写了个什么出师表,没想到传到今天却成了名篇,结果学生们必须得会背诵,丞相要不要这样?
当然了这都是当时不想背诵的理由,如今回头看看它们还是有用的。谁都有害怕的东西,就像笔者害怕英语一样,哈哈。
2. 作家沈从文有拒绝觉电影开发商把著作《边城》改编成电影《翠翠》吗
现在看的版本是沈经过改写剧本的,然后按照原著拍摄的电影。凌子风导演的。
在这个电影之前,也有制片厂找到过沈,但剧本里改的乱七八糟,连地主老财都出来了,沈宁愿不拍也不同意这样修改就作罢了
3. 韩寒、郭敬明两位青年作家纷纷进入电影行业当导演,其作品毁誉,对他们的电影创作的看法。
韩寒的还好吧,郭敬明的就算了 感觉电影版的小时代适合小学生初中生看
4. 为什么作家、导演、艺术家都讨厌评论家
也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讨厌评论家,其实很多人都在讨厌着。
我不依附对作品的任何揣测。评论家说到底,还是一个能评出个道理的评论者。
我喜欢写作画画,但并不是专业学习的。常常开心了就随手一画发个朋友圈之类的,记录一下,也算是一种求围观。大多数人的评论都是:“哇,好漂亮”之类的话。但是也总有几个:“眉毛这里太重了。”,“嘴巴都歪了。”
请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
要知道一个作品话费的是作者的心血和努力,评论家夸夸还无所谓,一句批评就会让一个刚孕育新作的作者心如死灰,请带着憧崇敬的姿态看待作品,同时让观者自己去发现作品的美或是不足,这才是对作品的尊重。
对于评论家,只支持一种,那就是认认真真在研究了作品之后得出结论并且吸纳各方意见的评论家。除此之外的,难怪作家导演都不喜欢评论家,因为他们深爱自己的作品。
5. 有哪些让人看了很讨厌的电影角色
《长江七号》里的槽主任,这是个毫无爱心,不识人间烟火的人,他特别嫌弃周小迪,总是用有色眼睛看他,有一次他的钢笔掉了周小迪帮他捡起来,他用纸巾包住钢笔一直吹,看到这我心里很替周小迪抱不平,教师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见曹主任是一个眼睛长在头顶的青蛙,我觉得这类青蛙十分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