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国人最早在华拍摄的电影是什么
外国人来华拍摄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刚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过纪录片,只是这些影片的名称和内容现在已难以考证。
1898年,美国爱迪生电影公司的一名摄影师在周游世界过程中曾在香港和上海拍过一些素材,后来被编入《香港码头》、《上海街景》等6部短纪录片中。4年后,另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根据其摄影师在北京、天津拍摄的素材编辑发行了《北京前门》和《天津街景》两部短片。
1908年,在上海从事电影放映活动的意大利人劳罗也开始了拍片活动,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强行剪辫》等片,而在北京拍摄的《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纪录了一个古老帝国的两位统治者的葬礼。
1909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的摄影师来北京拍摄风光片,也拍摄了纪录一些京剧名角(如杨小楼、何佩亭)的演出片断。同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起初拍摄的大多是纪录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等。
1925年,苏联导演史涅伊吉诺夫与一名摄影师随同开辟莫斯科—北京远程航线的苏联飞机来到中国,在张家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拍摄了一些素材,被编入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的国内战争》,此片后来更名为《东方之光》,作为苏联在国外上映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在西欧诸国放映。两年之后,另一位苏联导演雅可夫·布里奥赫来中国拍摄了新闻纪录片《上海纪事》,影片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上海的情形,于1928年在苏联上映。
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个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联合考察队开始对中国的西北部进行了持续8年之久的考察活动,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电影资料,曾在北京放映。1920年末期,另一位瑞典人,考古学家安特森用电影纪录了自己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见闻,影片对塞外的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饰等都有所反映。
战争岁月的记录者
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用一台16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1936年,斯诺在访问延安期间拍摄的一些素材,纪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红军步兵和骑兵的操练、检阅和野战演习,八一运动会的球赛及部队的文娱生活,这些素材也成为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继斯诺之后,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海姆也辗转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反击》。
1938年,又一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罗曼·卡尔曼来到中国拍摄了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中》和《在中国》。同年,荷兰纪录电影工作者尤里斯·伊文思历尽艰险来到中国,他拍摄的《四万万人民》曾在不少国家上映,对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相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华拍摄的日本纪录片不仅被用作鼓动日本民众和军队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手段,更成为日本政府推行军国主义的外交手段。1937年8月21日,就在“七七事变”一个多月后,“大日本电影协会”在中国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大肆制作宣扬伪满“国策”的影片。从1937年至1945年,该协会在中国拍摄了600余部影片,其中半数为系列新闻纪录片,如《新闻周报》、《大东亚战争特报》等。
从1938年到1943年,日军曾经对重庆进行过200多次空袭,出动战机9000余架次,投掷炸弹两万多枚,炸死炸伤市民数万人……这段被称为“重庆大轰炸”的史实曾经被纪录在长达6个小时的电影资料片中,摄制者包括日本航空队的随军摄影师、德国驻华大使馆新闻记者以及原国民党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摄影师。这些资料片在二战后曾经被美军缴获,后来几经辗转才流入国内。2001年6月4日,根据这些资料片剪辑而成的51分钟的关于“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在重庆试播,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60年前那场劫难的纪录片。
1949年9月底,25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来到中国,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两个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分别被编入了两部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影片于 1950年7月17日全部制作完成,上映后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均获得了“斯大林奖”一等奖。这两部影片大概也是外国人在华拍摄的最早的彩色纪录片。
1955年,法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了《北京的星期天》,享有法国“新浪潮之母”盛誉的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作为艺术顾问一同前来。1958年,已经定居巴黎的伊文思再次来到中国,拍摄了纪录片《早春》,反映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江南农村景象。
1971年,伊文思与罗丽丹花费5年时间拍摄了由12部影片组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集《愚公移山》。1976年3月初,这些影片在巴黎的四家艺术影院同时上映。也许是由于满足了西方人了解“封闭锁国”已久的中国的需求,此片仅在法国的映期就长达6个月,后来又在西德、比利时、巴西等国播映,受到广泛好评。1980年代中后期,他们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在中国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风的故事》更成为纪录电影史上的杰作。1938—1988年,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这部影片让安东尼奥尼和他的电影在中国遭到全国性的批判。一位加拿大纪录片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些影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冷淡,从来没有成功地与他们进行过密切的交流,只是一些由观光客拍摄的旅行日记般的有关中国的印象而已。然而这部影片却真实地记录了幸福中国,与现在人们所想象的"史无前例"完全不一样的中国。
❷ 谁能推荐几部国外拍的有关中国的电影(特别是美国)
《末代皇帝》—
《太阳帝国》-斯皮尔-伯格(故事全部在中国发生)
《中国姑娘》-戈多尔
《拉萨七年》
《阿甘正传》也有一部分
❸ 成龙和外国人演的上海滩,外国人偷玉玺的,是电影,问一下那个电影叫什么
《上海骑士》 片名:《上海骑士》Shanghai Knights 类型:动作、喜剧、续集 主演:成龙 欧文-威尔逊 范文芳 甄子丹 艾登-吉伦 导演:戴维-多布金 美国公映日:2月7日 首映周票房:1980万美元 剧情介绍 1887年,当中国清王朝的皇家玉玺在紫禁城里被盗,其看护者也即王冲(成龙 饰)的父亲被人暗杀时,王冲却浑然不觉地在美国内华达的卡森市做着他的警官,其在《上海正午》里的搭档罗伊(欧文·威尔逊 饰)则在纽约落魄到做起了餐厅跑堂。在接到小妹琳(范文芳 饰)从追杀嫌凶的途中传来的噩耗之后,王冲立即奔赴纽约寻找罗伊,请其一同去进行新一轮的冒险。在目的地伦敦,他们一方面与以英国王室排序第十的王位继承人罗什本(艾登·吉伦 饰)和清朝乱党吴(甄子丹 饰)为首的试图颠覆维多利亚王朝及清王朝的阴谋分子进行着殊死拼杀,其间也有着一系列扭曲时空的与某些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人物的滑稽遭遇……
❹ 哪部外国电影是在上海拍的,是在高楼大厦上,背景有,中行大厦、建行大厦、太平洋保险大厦等
影片《碟中谍3》,汤姆·克鲁斯主演。
http://www.lotour.com/snapshot/2006-7-24/snapshot_43046.shtml
❺ 描写上海的电影,比如《苏州河》《夜上海》,还有什么,近代的,多推荐些
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雷雨,大桥下面,夜半歌声
上海滩(刘德华电影版),海上花
大城小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日出,人约黄昏
❻ 所有有关上海的电影有哪些
简直是太多了。每年都有几十部。
想看时尚点的,那你去看《地下铁》,虽然是台湾的漫画。但故事发生地在上海。也是在上海拍摄的。
❼ 哪一部电影有上海的城市镜头
《夜.上海》
《谍中谍3》 有陆家嘴的镜头
❽ 求一部好象外国人是主角的上海滩的经典电影
象是《谍海风云》
约翰·库萨克、周润发,巩俐主演。
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OTY3MjQ0.html
❾ 想找几部美国人在中国的电影
《碟中谍3》
阿汤哥的动作电影,60%在上海和杭州拍摄
《古墓丽影2》
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劳拉,探宝旅程来到了中国,有洛阳、上海、香港。
《绝境逢生》
国产电影,讲的是二战期间一队美国士兵流落到中国,并与中国民众共同抗日的电影,超级搞笑~!
《黄河绝恋》
国产电影,讲的是二战期间以为美国飞行员被八路军救下,转往延安的途中要渡过黄河,由于汉奸告密,在黄河边上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女八路军战士护送美国飞行员在渡黄河的过程中,被子弹击中,沉入河底,美国飞行员安全到达对岸。多年以后,年迈的飞行员站在黄河边,不禁回忆起当年情景,老泪纵横。
《太阳帝国》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在中国上海拍摄。讲的是一个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家庭,由于日军攻占上海,男孩与父母走散,踏上了寻找父母的路途。后来被日军抓住,关在集中营里,在那里忍受着苦难却发掘了真诚的友谊。而这种友谊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更显尤为珍贵。(推荐看原声版本的,不要看中文配音版本的,因为中文配音版本的那个小男孩的声音被配的超级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