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八百的名言
12、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13、面对看似巨大的打击,不要逃避。你将惊讶地发现,恐惧正在节节消退。
14、没有人可以做你的双拐,你必须学会独立去闯荡。
15、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小时候吹过的牛逼!
16、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
17、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18、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19、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20、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2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22、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23、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24、如果你还可以努力可以付出,就不要轻言停止和放弃。在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之前,一切都还没有什么真正的结果。
25、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Ⅱ 有哪些明星是湖北人,最好是湖北潜江滴。
湖北籍明星明星户籍大调查 湖北老乡何其多 被冠上“明星”头衔的人,就一般感觉来说,离我们十分遥远,其实他们在成为明星以前,就跟普通人一样,生活在你我身边。近日,由网易娱乐、武汉晨报主办的“寻找明星老乡”活动正式启动。截至6月15日,在网易“湖北省最受欢迎的明星老乡”榜单上的湖北明星已经达到82位。 在下面名单中,你也许会发现,有不少明星好像从来没听说他们是湖北人:任贤齐、李玟、苏慧伦也就罢了,像范晓萱、卜学亮、庹宗康、秦祥林等等一批港台明星竟然也是湖北的,这可是你闻所未闻的吧? 湖北明星老乡榜单: 武汉:刘亦菲、徐帆、任贤齐、李玟、缪杰、朱雅琼、朱桦、徐小凤、黄格选、撒贝宁、李翊君、伏明霞、魏斌、杨臣刚、高枫、李琼、田原、周继红、高凌风、朱轶、李佳琳、俞小凡、乔红、田秉毅、曾子墨、陈静、李婷、周莉、胡佳、高崚、杨维、巴戈、肖海亮、张珊珊、陆鸣、黄橙子、胡戈、张明智、柳大华、周小燕、王玉珍、沈丹、莫艳琳 黄石:娃娃、苏慧伦、程菲、左宏元、陈数 襄樊:卜学亮 荆州:袁泉、曾黎、范晓萱、蔡琴、周传雄、李小双、陈星、庹宗康、庹宗华、吉新鹏、梦鸽、杨威、池莉、李大双、王惠 宜昌:史可、胡杨林、金波、邰丽华、严晓频、王强、陈瑞 荆门:胡杨林、陈超
Ⅲ 八百里面全部演员表有哪些
1、老葫芦(黄志忠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成员,来自湖北省保安团士兵,端午及小湖北之叔叔。
2、端午 (欧豪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来自湖北省保安团士兵,老葫芦之侄,小湖北之兄。
3、小湖北(张俊一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老葫芦之侄,端午之弟。
4、羊拐(王千源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
5、老铁(姜武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
6、老算盘(张译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来自浙江省保安团士兵。
7、谢晋元(杜淳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指挥官。
8、上官志标(俞灏明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一连长。
9、朱胜忠(魏晨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一连班长,陕西人。
10、齐家铭(李晨 饰)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
《八佰》(英语:The Eight Hundred)是一部于2020年上映的以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为题材的电影,由管虎执导,黄志忠、张俊一、欧豪、姜武、张译、王千源、杜淳、张承、张宥浩、魏晨、李晨、余皑磊、俞灏明、郑恺等出演,以群像进行叙事。
影片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驻守在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士兵抵抗日军进犯上海、奋战四日四夜的英勇事迹,是亚洲首部全程采用阿莱Alexa65毫米IMAX摄影机的影片。
(3)电影八百里面哪些人是湖北人扩展阅读:
剧情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对外以声势为意称共800名官兵,故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闸北的四行仓库,即四行仓库保卫战,亦为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
影片以湖北保安团进入上海市区支援淞沪会战为开场,以国民革命军524团整建制退入租界为结局,以天(日)为单位切割叙事及影片时间轴,分别讲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间所发生的事件与战斗。
影片中所叙述的四行仓库所在的位置面向当时已经沦陷的上海,背对上海公共租界的苏州河南岸,以苏州河为界,已到无路可退之局面。电影以国民革命军524团以及沿途收拢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视角描述了四行仓库内部所发生的事以及回击日本军队进攻;
以苏州河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记者及英国士兵从第三视角叙述了战场的整体情况和各种不同职业、性别、国籍之人士的视角;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视角叙述了日本军队对四行仓库的进攻以及偷袭。
Ⅳ snh48成员谁是湖北人
NII的赵粤 湖北武汉人 又叫会长
Ⅳ 据说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中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是真的吗
是真的。
湖北省通城县档案局股长冯立群说: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而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则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参战的中国士兵史称“八百壮士”。‘八百壮士’其实只有400多人,其中一半是通城籍。
历史系教授丁一考证:1937年9月,通城县保安大队一、三中队200余人被整编入湖北保安五团。当年10月,湖北保安五团奉命开赴淞沪前线,整建制补充伤亡惨重的88师524团,通城的两个中队编入一营,成为震惊中外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的中坚。
(5)电影八百里面哪些人是湖北人扩展阅读:
查实姓名者87人均已离世:
通城县档案局原局长曾步贤,是正在编修的《平民国魂——通城与八百壮士》一书的主编,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八百壮士”中通城籍壮士的寻访里程。1980年,通城县政府组织撰写《通城县志——人物卷》,编修人员搜集资料时,从县档案馆发现了民国通城县参议会在1947年编的《通城县抗战史料》,其中有《通城县参加上海四行孤军四十九壮士姓名一览表》、《参加上海四行守军通城籍四十九壮士合传》。通城有“八百壮士”的历史信息这才被披露出来。
2013年10月,湖北省著名作家、原省文联主席沈虹光来到通城县调查通城籍“八百壮士”的情况,之后撰写了报告文学《壮士无言》,并于2014年上半年在省文史馆《馆员建言》上刊发。不久后,通城县成立“八百壮士”工作小组,再次新发现壮士名单11人。“排除一人多名、重复交叉的错误,形成了现在通城籍87名‘八百壮士’名表。”曾步贤说,还有百余名壮士的姓名待查实。
Ⅵ 三国演义里哪些人是湖北的
很多,我知道的荆襄士人有9个:1、黄承彦,汉末三国时期襄阳名士,诸葛亮岳父,黄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讽的女婿;2、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3、庞德公,字尚长,襄阳人;4、蒯越(?-214年),字异度,襄阳中庐(今湖北襄阳西南)人;5、蒯(kuǎi)良,字子柔,南郡中庐人;6、蔡瑁(生卒年不详),字德珪,襄阳蔡州(今湖北襄阳)人;7、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人;8、黄祖,江夏太守,应是江夏望族/9、刘巴(?-公元222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
Ⅶ 八百有人活下来吗
历经数次撤档风波、挑起了大家观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经公映了。《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在四行仓库坚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将士们的故事,当时坚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实际兵力420人。
因为团长谢晋元为了迷惑敌人,在接受采访称其兵力有八百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的说法。电影记录了八百壮士的浴血奋战,可是却没有告诉我们他们后来怎么样了,今天借着这部电影,来讲讲关于这些壮士的结局如何。
团长谢晋元,黄埔军校毕业,本是八十八师二六二旅的参谋主任,后来到五二四团当了副团长,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奉命坚守在第88师原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掩护主力撤退。
当时四行仓库两面是租界区,两面被日军占领,和我军所控制的地盘是完全被隔开的。这支小部队从此开始了孤军奋战。在激战了四天四夜后,八百壮士毙敌二百多人,伤敌无数,而自己的伤亡只有三十余人,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依然不能占领四行仓库,就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出面和守卫部队谈判,而这些壮士们因为孤立无援,无法获得补给只能接受停火条件,谁能想到,放下枪支才是这些勇士悲惨结局的开始。
本来英军答应掩护孤军撤退,却根本没做到,在撤退的路上孤军又伤亡了三十多人,基本上和前面几天血战的代价一样大。到了租界区,英军还把这些勇士的武器给收缴了,然后又违背了当时让八百壮士返回部队的诺言,把他们圈禁在一个我们称为“孤军营”的地方,生活条件非常恶劣,还受到白俄士兵的欺压。
谢晋元自被圈禁起,依然坚持治军,每天带战士们做操、训练,每天升国旗。生活虽然困苦,谢晋元却依然很乐观。
上海沦陷后,形势越来越恶化,日伪方面多次想要劝降谢晋元,都被他骂了出去。汪伪政府成立后,想要用高官厚禄诱惑谢晋元,再次失败,日本人痛恨如此有气节的谢晋元,就想到了卑鄙的暗杀,他们收买了四个上等兵,在1941年4月24日把谢晋元给杀害了。
谢晋元遇难后被追晋为少将,雷雄担任代理团长,依旧带领士兵继续与日伪军作斗争,一直到1941底,日军彻底占领了租界区,孤军营就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这些壮士们一部分,被日军送到浙江等地为他们做苦工,一部分被送到南太平洋的荒岛服苦役。
服苦役的这部分幸存者非常少,据幸存者田际钿老人讲,他那一队160人的苦力,幸存下来的只有三十多人。抗战胜利后,田际钿等人回到国内,也没有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后来因为拒绝打内战,他们都解甲归田回到了故乡,回到家乡也是一贫如洗,没有什么家财,建国后才生活得好一点。
Ⅷ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是形容湖北人的什么
天上有九头鸟,地下有湖北佬,说的是湖北人狡猾,这话期初是贬义性质的。后来这句话演变成表示湖北人聪明、能干、和老到。
“九头鸟”的贬义自然是说其阴险,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容易吃亏;另一含义则是说湖北人喜欢窝里斗,好比九个头相互争食,但胃只有一个,其实哪个头吃都一样。
“九头鸟”也好,“湖北佬”也罢,天地之间特色各异。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三个湖北佬,抵不上一个九江佬",说的就是九江人的精明。
(8)电影八百里面哪些人是湖北人扩展阅读
湖北人有很强的兼容性,具有全国大部分地方人的特点。湖北居中,接待的是南来北往的客,吃的是天南地北的菜,什么衣服好看就穿什么衣服,喜欢谁就认谁。冲撞之后是包容和改造。所以湖北人既有北方人的率直,也有南方人的精明。
现代湖北人都把“九头鸟”作为自己品牌标志。
在广州环市路上就有家九头鸟饭店,上桌,的是典型湖北菜,热于面,豆皮应有尽有。其实,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九头鸟饭店”,“九头鸟”成了湖北人的一张名片。人们还能记起一图书的品牌,就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九头鸟”丛书。
“九头鸟”与湖北人扯上关系却是因为明朝的大臣张居正。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在万历元年出任内阁首辅。在任期间,他雷厉风行的整顿吏治、巩固边防和改善财政,对当时的政治、经济都进行了改革,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新政。
当时有九大御史一起参奏张居正,最终张居正没事,九大御史却进了监狱;又说张居正曾向皇帝举荐了九个湖北籍的监察御史,他们做事认真负责,大公无私,受到整饬的贪官污吏们对他们痛恨到了极点,于是咒骂道“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Ⅸ 八百电影评价
对于很少进影院和果粉这些非资深非主流观众来说,《八佰》前半段的激战和中场的护旗,足以成为犒赏他们视觉和情绪的饕餮盛宴。
作为有一定艺术审美基础,有个人独立思考,和对历史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观众,比如我,对影片则是感到失望。
工业化技术度方面是华语电影绝对一流水准,曹郁的摄影也完全有实力问鼎甚至是横扫明年三金奖杯。
最糟的恰恰是导演编剧管虎,是他把一个难得的好题材拍成了一桶半熟的爆米花。将战斗场面升级做夸大渲染,并不为过。射杀战俘,也是华语电影里珍贵的一次血性飞扬,不必理会圣母婊的聒噪,这样处理既真实也理所应当。你死我活的战场,杀敌就该理直气壮。
真正的错误是价值观的混乱和缺失,没有对历史的尊重和负责之心,反而让人看出其中有点卑劣的商业算计。
首先,珍惜生命不等于贪生怕死。对懦弱的逃兵新兵着墨太多,此类人物会有但绝非战场主流,电影里对姜武、张译、包括欧豪和那个小湖北的怯战描写太多太过,也是创作者人文意识的泛滥与意淫。
其次,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来龙去脉,被编导做了个人喜好化的骟割。以怯战小兵视角,切入这个历史事件也可以接受。但是,撤退到租界和其后孤军营生活以及谢将军的结局,不应该有个如实的表现吗?这不是八佰这个集体和这场战斗完完整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吗?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这才是给观众负责任的讲述自己要说的历史。截取事件一段高光时刻,掐头去尾夸大煽情之余,又以畏死来曲解反战的含义,离佳作和史诗的门槛实在是百步之遥。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总体写意,局部写实的比例,明显不适合表现历史战争题材,尤其是华语电影创作和观赏环境,也与影片宣传定位相悖。
银幕上那匹白马,就是管虎创作上的一颗私心。我不是讲述历史,是自己说书。谢将军和日本将领骑白马相见,说为各自的荣誉而战时,这电影已经彻底垮了,那座四行仓库已经轰然崩塌成废墟了。
如果不做商业计算的煽情,楼顶护旗一场和前半段接近写实的战斗拍摄风格一样,情绪的冲击和情感的升华只会更真实深刻。而不是现在这般强行煽情无休无止,让人感到疲劳尴尬。
可能导演只怕观众不知道,我这电影就因为这场戏而审查受阻的。毋庸讳言,审查真的不尽人意。但有些导演的本事和脑子,还真不一定是审查这口锅给砸坏的。
自己屁股坐歪了,摔倒了不能怨椅子。
《八佰》电影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它的上映,能让一些年轻人知道了哪怕是十分轻浅的历史事件和爱国感情,也是一件功德之举。至于电影的艺术品质,那就另当别论,真的不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