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电影影像有哪些特征

电影影像有哪些特征

发布时间:2022-06-29 05:05:20

Ⅰ 影视画面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影视画面特性1、电视画面的运动性nbsp;nbsp;nbsp;nbsp;“运动正是电影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电影语言》2页)同样,运动也是电视画面的特性,不过不是“独特”的,而是和电影共有的特性。运动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nbsp;nbsp;nbsp;nbsp;首先,电视画面是借助于摄像机的光学镜头聚集成像及其光电转换作用,把物体影像变成电信号,传送到显像端(电视机),经其电光转换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电视屏幕的图像每秒扫描(更换)25帧画幅(电影为24格/秒),这些动作各眼异的固定画帧记录了连续运动的对象,靠人眼的视觉残留作用,才构成了活动的幻觉画面。这个记录运动的过程和电影极为相似。即使是固定机位摄录静止物体,画面也是在不停的运动中(画帧的变化)来显示物体静止状态的。nbsp;nbsp;nbsp;nbsp;其次,电视画面能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由此它区分于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摄影等造型艺术,使其成为时空艺术。不仅能表现现实的三度空间,还能表现时间的流程,故称电视和电影为四维艺术。摄影只能表现动势故称为瞬间艺术。电视画面的运动性使其成为比其他艺术更加逼真的艺术(详见摄像艺术特性)。nbsp;nbsp;nbsp;第三,运动表现。运动表现也称运动摄像,指摄像机在运动中表现对象的静止或运动状态。运动摄影突破了固定画框的局限,延伸了画面空间,运动摄像可以在一个画面中得到不同景别、视角的变化,同时在运动中光线、色彩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使电视画面在再现现实方面,得到更加逼真的感受。nbsp;nbsp;nbsp;nbsp;2、分切拍摄组接叙述nbsp;nbsp;nbsp;nbsp;单一的画面,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作品,虽然每个镜头画面都有一定的涵义,但不能单独表达作品的主题。必须把许多不同内容、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画面通过蒙太奇手段组接起来,才能塑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nbsp;nbsp;nbsp;nbsp;电视画面是一个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一画面具有不完整性,在表意上往往是模糊的,或者是多义的。每个画面(即镜头)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不能独立存在,每个画面都是整个节目内容链条中的环节。因此要求每个画面无论在内容上,造型形式上(光线、色调、节奏……)必须与前后画面取得统一,取得承上启下的关系,这就要求摄像人员在构思摄录过程中,不能像拍照片那样,只考虑一幅画面的完整性,必须注意画面和画面之间的衔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影视画面的蒙太奇因素”。以电视剧为例,一场戏或一个段落,一般是用若干个画面来表现的。每个画面的构图不一定要求完整和均衡,应在组接以后,看完整效果。每个画面,人物不一定要摆正中,头也可被画框切去一些,视线前方也不一定留出过多的空白,光也不一定处处都打亮,应以生活光源为依据。总之,单一画面是不完整的,画面和段落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如过分考虑局部的完整将破坏整体的完整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电影是以活动照像的形式出世的。早期卢米埃尔拍摄的记录片,梅里埃的戏剧电影,严格说来都还不是电影,只是活动照片而已。卢米埃尔对生活片断的纪录也好,梅里埃对戏剧演出的纪录好也,其实质都是一种活动照像。和照像不同之处只是纪录了运动。电影的真正诞生始于:(1)摄影机解放了(运动摄影);(2)分切拍摄(不同景别的分镜头);(3)组接叙述(蒙太奇的运用)。影视作品不论多长,一般总是由许多段落构成,而每个段落又由一个以上的镜头画面组成,每个镜头画面长度不一,但都是分切单独拍摄的,因此它不是独立作品,只是完整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完整银幕形象的一个构成因素,所以分切单独拍摄的每个镜头画面,还必须组合起来“把运动的各个镜头在一定顺序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叫蒙太奇。”(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27页)这就是电影、电视画面的组接性,即单独分切拍摄组接连续叙述,这是电视画面的重要特性。。连接起来的镜头,不光是客观地再现被摄景物,而且镜头和镜头的组合、撞击还会产生新的含义、新的韵味。而这些新的艺术因素在原来单个镜头里是没有的。如,英雄走向刑场,在就义时插接上乌云、松树、大海咆哮……等镜头画面,就增添了壮烈的情绪和赞美的色彩。nbsp;nbsp;nbsp;nbsp;影视画面是影视摄影用于表现内容的手段,也是影视语言的基本元素。影视画面是影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画面也都是整个节目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求每个影视画面无论在内容上,造型形式上必须和前后画面取得统一,构成承上启下的关系。这一特点要求影视摄影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学会用蒙太奇表现手法

Ⅱ 电影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画面运动性,观赏时限性,视觉形象逼真性

Ⅲ 结合电影影象的"物象性"特征,谈谈你对电影艺术审美主体性的理解.

(这是理论!)我们教材上的电影实例好多,我打字不行。有《秋菊打官司》、《开国大典》《人到中年》、《超人》、《红高粱》,《红衣少女》、《野草莓》《罗生门》《辽沈战役》《大决战》《人生》等等。我们教材用了100多页讲这个。你自己看过什么,就写什么吧。我们的教材是《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 ,没有推销书,毕竟卖书我又没钱。

(一)电影影像的审美物象性

电影影像是直观的物质视像,电影影像与文学中的内心视像具有同样的逼真性,但又有其不同的特性。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传神的文学描写,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然而其逼真性主要通过内心视象的联想性而达成,是古典文论所说的“传神写照”、“境生象外”的逼真,即以语言文字符号逼似现实物象而达到概括性的形象表现。电影影像是对现实物象的艺术复现,因而所展现的是具有审美意味的物象。在对物质对象和物体行动的表现方面,影视艺术胜过其他一切艺术,与现实距离最近,与实地经验距离最近。即使是异常空灵、出于玄想的电影影像,也具有这种与“物象”、与“现实”、与“实地”的亲近性。因此,电影作为叙述性的艺术,它的形象性问题不再是逼真不逼真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直观动态的影像实现对某种思想、情感的反映,从而达到概括性地表现的问题[6]。机械地复制现实物象是影片缺乏艺术性的突出表现,从艺术性的要求来说,电影影像是对现实物象艺术性、创造性的复现,而不是对现实的机械复制。因此,简要地说,电影影像的形象特性就在于其审美物象性。这意味着,电影艺术不是要以一种符号去逼似现实物象,而是要将现实物象转化为一种艺术符号,从而达成其独特的审美概括。因此,电影的阅读是对“影像”的阅读,而不是文学式的阅读,其过程是从直观到想象的直接转换过程。因此可以说,审美物象性是电影影像逼真性的根基之所在。

电影影像具有“实录现实”与“审美现实”双重复合的特征,电影影像对客体的反映是全部实录的投影呈现。电影影像能原封不动地呈现客体的全貌,使得观众可以依托于其丰富的包孕展开其审美想象,甚至可以无视或超越于作者的主观倾向,依电影所展现的客体生发和展开自由的联想。[7]由具体的人、物、景、光、色、声音等元素构成的电影影像,既作为直观的对象,又作为有意味的符号而存在。影像作为一种符号,具有一种超出自身而指称某种意义的功能,[8]也就是说,电影影像决不是对现实物象的机械复制,而是一种审美创造的结果。

Ⅳ 影像中的造型元素都包含哪些内容要素

影像的造型元素主要有光、色彩和构图这几种要素,影视艺术就是通过光、色彩和构图这几个元素来表现人、物和环境,从而塑造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1、光

世界著名大师维多利奥·斯托拉罗就说过:“摄影师也是作家,只不过他是用光写作。”影像是通过光而成像的,影视即是光写的剧本。从某些方面来说,光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基调,比如我们要表现一部内容向上、阳光积极主题的影片,我们都会采用明亮的暖色调,而当一部始终都围绕着沉重、压抑的主题展开的影片,一般会采用比较冷静的冷色调来表现。

总的来说,影像中的造型元素就包含光、色彩和构图这三方面的内容,而实质上,这些元素都是为了将内容更恰当地表达,同时又不能丧失艺术美感。

Ⅳ 电影有哪些艺术特征

电影艺术的特点
1、综合性。
电影既不是戏剧,也不是绘画,也不是文学,也不是音乐,它包含了这些艺术的共性,而同时又表现了它们全部的差异。
2、运动性。
反映的是运动的画面、镜头、运动的故事情节。
3、逼真性。
电影艺术通过摄影等现代化手段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景、事、真实地再现出来,使观众消除了距离感,感觉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有逼真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赋予了逼真性必备的条件:摄影机、录相机为纪录现实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电影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的技术进步,逐步实现了完整地还原现实的目的。影院放映由普通银幕到宽银幕,更接近于人的眼睛观察事物的视角,使人能获得现实中观察事物的实际感受。
你看一幅画面,你会说这并不是现实,不过是幅艺术作品。而在摄影面前你却不能这么说,你意识到相片上的形象就是现实,无法否认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4、蒙太奇性。
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二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巧。

Ⅵ 电影艺术的特征

吴锦西的课…………老兄这怎么

Ⅶ 电影的特点

电影艺术近年来热度非常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些好的电影,电影的题材也多种多样,能揭露社会现象、能刻画人性光辉、更多展现战争的残酷,所以现代生活,电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今天妙戏教育就为大家分享关于电影的特征。

首先,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电影的特征。根据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感知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时间艺术(如音乐)、空间艺术(如绘画);造型艺术(如建筑)、语言艺术(如文学)、舞台艺术(如戏剧);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电影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一种感官(视听)综合艺术,同时还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具有运动中的造型的特点。

其次,从电影的思维特性来理解电影。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文艺形式的形象思维,因为电影艺术的形式规范的特殊性,不仅制约了形式本身,而且还简介的影响了思维的活动。电影思维基本的方面表现在它的视听特性、蒙太奇性和造型特性。

1.视听特性

在电影思维中,视觉论和听觉既是感知的方式,组合某个形象和画面,而且还成为思维操作的工的视听信息在人脑海中不仅仅用来具对影片的欣赏除了形象和形象的活动之之外,还从画面中线条的排列、面积的对比、位置的经营、光和色的处理、、声音的使用,以及运动和运动的组合中运用视听来思 维和理解。

2.蒙太奇特性

其一,叙事的蒙太奇思维。镜头的切换主要服从于叙事的逻辑。影片的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人物的活动和冲突通过故事情节来实现的。蒙太奇思维的方式表现在寻找和揭示镜头之间的叙事联系。无论是条或多条叙事线索,叙事的蒙太奇思维通常按时间线性贯穿在镜头之间。前后的镜头服从事件的延续或情节的因果律。面对银幕上镜头的频繁切换,叙事的蒙太奇思维主要被用来对镜头按照一定 的逻辑来整理和节重新排列。其主要有: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

其二,表现的蒙大奇思维。镜头之间的频繁交切不是时间线性的延续,而是空间关系的并列所造成的影像叠加,直接在切换的镜头之间寻找和揭示用来表情达意的联系。其主要有:对比蒙太毒隐喻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等。

3.造型特性

如果说电影思堆的蒙大奇特性更代表着电影艺术传统的话,那么它的造避性何电影的当代进展的一个显著标志。传统电影思维主要以形象的再现和情节的延续为核心。造型并不是指如何把刷本中的人物和故事转化为银幕形象,而且 节的时间延续运用电影艺术表现的方法,手段和技巧,使形象的特征得到强化。主要包括:摄影造型、美工造型、演员形体动作,以及由镜头组接而产生的蒙太奇含义的造型效果等方面。

Ⅷ 什么是电影中的影像

1、影像指拍摄对象留在胶片上的正像或负像。被摄体通过摄影机镜头形成光学图像,聚焦在摄影机里的胶片上,通过曝光形成潜影,再经过冲洗,在胶片上形成由银粒或染料组成的被摄体负像,负像经过复制在正片上便得到正像。负像和正像都叫影像。
2、影像又称图像。指非摄影成像传感器成像方式,其本质是摄影像片的外延。像片通常指光学摄影成像并记录在感光胶片上,是被动式遥感成像。影像则可通过光学—机械、光学—电子或天线扫描接收来自地物的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和微波信息,记录在磁带或通过电光转换记录在感光胶片上。与像片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范围更广。用“影像”来包括(而不是取代)“像片”,是航空摄影侦察发展成为遥感,摄影术(photography)发展成为成像术(imagery)的结果。
广义影像可分为3种:①摄影影像。包括各种航空、航天和地面摄影获取的全色、红外、彩色、彩色红外和多光谱摄影影象。大都属静态遥感成像,地物电磁波能量分布是连续二维函数并记录在胶片上,是一种瞬时面积成像;②扫描影像。包括各种航空、航天扫描仪以物面扫描或像面扫描方式获取地物光学影像、热影像或微波影像。如多光谱扫描影像、红外扫描影像、雷达影像和全景扫描影像等。这种影像沿扫描线是连续的;而扫描行与行之间是不连续的。属动态扫描成像,即逐点逐行成像类型;③数字影像。由间接扫描成像而得到。一种由模拟影像(如摄影像片)通过重采样进行扫描数字化获得;一种由数字影像磁带回放扫描成像。

Ⅸ 《黄土地》影片的影像特点及时空形式是什么

画面构图在陈凯歌的每部影片中都是十分讲究的,他十分注重人为空间的设置,我这里想着重分析一下《黄土地》。《黄土地》的艺术手段与其前的影片相比是新的,电影的特点是表现运动,《黄土地》从形式上看它利用了图片造型结构手法、技巧,但表现出来的整体银幕形象却是电影化的,这是当时电影处理的一个新的开拓。如顾青要走那场戏,翠巧一个人坐在门外,这是用长镜头处理的:用景小全,方位、角度固定不变,没有推拉摇移和变焦,而是从头到尾静止不动,对话极长,然而银幕形象并不因为处理简单画面静止而显得枯燥,相反却十分感人。这场戏是通过一个人在镜头前,一个人在画外,一隐一现的表演来表现的。翠巧的情绪波动,通过演员细腻的表情动作及对白中语调的节奏变化生动揭示。这里用全景、固定不动的拍摄,除了表述外,似乎是冷漠无情的环境的化身。对人们的喜怒哀乐,摄像机似乎都无动于衷,漠然置之。再如翠巧见媒婆一场。翠巧担水途中,看见顾青教憨憨唱歌,很受感动。前一场犁地送饭,顾青的行为及谈论已在她心中掀起波纹,她也想有朝一日像延安的女孩子一样念书写字,掌握自己的命运。美好的未来激励着她,她脸上露出笑容,两只水桶也轻了许多。她快步如飞地推开家门,一眼看到媒婆在家坐等,她一下子呆了,欢快激越的心绪顿时荡然无存,进退不得,木然伫立。这时的画面是以同样的节奏突然跳成一个中近景,静止不动。画外是她爹用深沉语调絮叨的声音。翠巧听着听着,思绪万千,但最后还是忍痛应允。这里的一切表现手段都变成了形象的银幕语言。影片制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下列四种造型因素:[1]选用恰当的景别,中近景能看清演员的表情,物距对头;[2]静止拍摄,没用推拉,具有表意作用;[3]有效利用了光线。该片整个内景处理的调子是较低的,一般在中灰以下二级或二级半左右。拍摄对象最暗的部分刚刚看得见。这个画面处理在一脚门内一脚门外的位置上,因此它的亮度比内景高,这个亮度层次对看清演员细致表演是最理想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个画面被处理在室内,脸上的亮度起码应在中灰级以下,那就会因为室内过于阴暗而影响表演效果。由于画面一脚门内一脚门外,这给用中灰级亮度提供了现实依据,光效也没有变化,加上静止的镜头,恰当的物距等各种戏剧造型因素结合在一起,把她那种经过痛击之后产生的惊恐、痛切、哀怨、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及客观环境的冷漠、沉滞生动地展示出来。这里的一切构图因素都变成了一种形象的艺术语言。⑷《黄土地》的画面构图,就单个来看似乎是不平衡的,但从总体来看却是完整的。如犁地一场,翠巧爹蹲在犁起的地垅旁,面对画面边缘。这样的构图方式前后出现过两次。单看这两个画面本身是堵塞的,但是若同上下镜头连接起来单个画面的堵塞感就消失了,因为整场戏的构图是完整的。在翠巧爹眼里顾青无非是个公家后生,是个动嘴不动手的读书人,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还会犁地,这引起了老头的深思。把人物放到这里,和翻开的土地线条进行对比,加上前后镜头的衔接,形成了构图上的注意中心。这个堵塞只是总体中的个别处理,这个个别处理把这段戏所负载的情绪如实地表达了出来。因此它是个完整形象语言的有机部分。如果这场戏就只有这两个镜头构成那就不完整了。这组独特结构的画面之所以是电影的,就在于该具体情况下它给予观众视觉上的一种运动镜头无法表达出来又无法代替的美感。
然而,这部影片在拍摄上并不是十分到位的,它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拿“腰鼓”这场戏来说。“腰鼓”出现在翠巧不幸婚姻之后,蒙太奇的合理剪辑使它看起来很有气势和冲击力,表现了一种精神力量和力度,但在构图处理上仍让人感到有些许不足。既然这场戏要从写意中表现一种力度,一种可以冲破一切的骠悍精神,那摄影就应该用尽一切手段将此种意图具体表现出来。尽管摄影师也运用了手提摄影机跟拍、摇甩等技巧,但仍有两方面做得不足,使原来立意的力度没有达到应有的极限,即没有达到“切点”限度,显得差那么一点点。一方面拍摄角度的变化太小、太平。正常视角看对象,表现的是正常的透视关系,对象必然以原本的面貌显现,如果角度大俯大仰,必然出现能展现力度的变形效果。第二方面是景别变化不够。电影画面中很少有大的打腰鼓人的穿行闪过和前景中不同景别的变换。如果景别有强烈变化,电影画面中的人物反复穿行、遮挡,前景中不时有几个打腰鼓人局部的大动作占据画面,其效果远比一直用全景强烈得多。低角度、镜头前闪过、用广角镜头夸张形象和动势会更有效地增强其粗犷豪放之势。如果再增加一些造型手段可能会更好。
《黄土地》是陈凯歌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上面所说的不足可能在当时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局限,这种状况发展到《荆轲刺秦王》就基本上得以改观,里面对秦国的战争场面的拍摄就活了许多。在他后来的几部影片中,他开始运用夸张、对比、隐喻等手法,最后终于形成了构图稳重中又变化、运动中见个性的特征。

Ⅹ 什么是电影影像特点

可分好多种比如情节,场景,明星等等

阅读全文

与电影影像有哪些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奇艺vr电影怎么调单屏 浏览:735
电影院里有人大声说话如何劝说 浏览:712
标准电影的比例是多少 浏览:109
悬疑惊悚电影免费 浏览:945
日本大尺度r级情欲电影有哪些 浏览:73
变形金刚3电影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土豆网 浏览:721
如果一部电影成本2亿多少回本 浏览:906
免费一级电影大全 浏览:3
欧美好看的感人爱情电影推荐 浏览:302
十诫哪一部电影好看 浏览:402
巨蟒好看电影大全 浏览:753
傻冒经理电影免费版 浏览:362
什么古装电视剧好看爱情电影 浏览:276
1997年有哪些动画电影 浏览:993
爆炸剃头匠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648
聊斋艳谭系列电影好看站 浏览:282
陌陌手机直播间怎么放电影 浏览:342
曙光电影院舞厅怎么样 浏览:998
孙悟空大电影非常好看 浏览:151
鬼灭之刃无线列车电影免费 浏览: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