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于蓝去世,从影60年为何仅仅留下十几部电影
于蓝是《长影》中著名的电影演员和电影表演艺术家。他演过《龙须沟》和《那些女人》等影视作品,其中她演过的《烈火中永生》中角色江姐最为人们喜爱,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终身成就奖。可以这样说,于蓝一生都在演戏。她非常喜欢表演和电影。她的离开是中国电影业的巨大损失。
婚后,田方和于蓝清相亲相爱,手拉手走了30多年,但1974年,田方在北京因癌症去世。丈夫之死对于蓝影响很少大。丈夫死后,她再也没有结过婚,也很田方很早就结婚了,他的前妻高淑珍因病去世。1940年,田方与19岁的于蓝结婚,育有三子,第三子是导演田壮壮。参与拍摄。综上三个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于蓝把一生都献给了电影事业,却留下了很少的作品。从2019年的《白衣战士》到《一切如你》,留给观众的作品只有十多部。
回顾于蓝的历程,回顾他把青春献给电影事业的历程,可以说他无怨无悔。他的儿子田壮壮也是第五代导演中被大家认可的成功导演。我相信于蓝能够自信地走。对于网民和粉丝来说,除了从远处传递悲伤,他还可以重温他的电影,在屏幕上感受她的声音和微笑。
⑵ 于兰电影演员
电影演员是于蓝。于蓝生于1921年的东北,父亲曾是当地法官,自然读过不少书。于蓝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随父亲接受着文化熏陶。
大学期间,于蓝积极地参加学校的演艺活动,并因此爱上了表演。由于在河北成长的经历,使得籍贯东北的于蓝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以早早入选了鲁迅艺术文学院剧团,正式从事演绎工作,登台表演话剧。
而在踏上演艺道路之前,于蓝的梦想,是成为一工程师。这个梦想与演员,可谓是相去十万八千里。
但在兴趣使然下,她大学期间不断参与演绎活动,并在其中体会到了,演绎活动对于唤醒人们抗战意识,催人奋进,有着极大的作用。她对待表演才渐渐从兴趣,转为事业,最后转化为人生追求,并始终坚持至今。
于蓝第一次登上大荧幕是1949年出演电影《白衣战士》。于蓝在其中扮演医疗队队长庄毅,带伤救治伤病员,帮他们恢复健康。
最终,电影在伤员们与庄毅庆功会上相约为祖国继续奋斗中落幕。由于多年在话剧舞台上的沉淀与历练,于蓝出色的演技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并被调往北京制片厂。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是于蓝电影演绎生涯的高光时刻。这段时间的于蓝在电影界一时风头无两,许许多多经典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而其中最值得称赞的,便是《革命家庭》与《烈火中永生》了。
其中《革命家庭》里,展现了主角周莲,从青年,到老年,从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的全过程。这些,都在于蓝精湛的演技下得到最好的诠释。
对演绎有所了解的人或许知道,时间跨度大的电影并不好演,如何拿捏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状态,又不显得割裂,是十分考验演员功底的。但这些,于蓝做得都非常好。
也是因为这部片子,她获得了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奖项,这是那个年代,鲜少几次中国演员国际上露脸的机会。总理接见于蓝的时候,还特意提及了这部片子,足见对其的喜爱之情。
而《烈火中永生》,这部片子有多么优秀,单凭它穿越五十多年,江姐的故事依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便足以证明其出众。
于蓝因为“江姐”这个角色而火遍全国,因此有不少人,将她看做江姐的化身,在生活中无数次向她表示崇敬之情。可于蓝分得很清楚,生活中的她是那么清醒谦逊。
于蓝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是江姐,自己只是将这段故事传播出去,担不起这样大的敬爱。人们喜欢这个角色,只是因为江姐的精神境界高尚,而不是自己有多优秀。
于蓝先生的一生实在是为中国影视行业奉献的一生。从舞台到荧幕,从台前到幕后。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于蓝先生为之奋斗的身影。这样的艺术家实在是可亲可敬可爱。
2020年6月27日,新中国早期著名表演艺术家,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于蓝先生去世,享年99岁。生命的流逝,让人唏嘘,优秀艺术家的逝去,让人惋惜。
⑶ 于蓝是谁,个人简介如何
于蓝我国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她是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
1、演艺经历
1951年,在剧情电影《翠岗红旗》中饰演红军家属向五儿。
1952年,主演剧情电影《龙须沟》 。
1959年,在剧情电影《林家铺子》中饰演张寡妇 。
1965年,主演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
1974年,主演战争电影《侦察兵》 。
2009年,出演喜剧电影《寻找成龙》。
2018年,出演剧情电影《那些女人》。
2019年,主演家庭电影《一切如你》。
2、获得荣誉
1961年,凭借剧情电影《革命家庭》获得第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62年,当选中国文化部推选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
1992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劳动模范”称号 。
1993年,获得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 。
1995年,获得中国文化部、广电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世纪奖”优秀女演员奖。
2005年,于蓝获得第10届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于蓝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19年9月“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
(3)于兰演过哪些电影扩展阅读
于蓝老师去世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老师昨天(2020年6月27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她的小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确认了这个消息。
田壮壮导演在朋友圈写道: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你以前从未经历过,现在经历的一切,这即是佛。
田壮壮导演表示:感谢所有关心妈妈的人,我想独自安静今天。”
⑷ 于蓝去世,你对于蓝哪一部作品印象最深
电影导演江平日前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本月3日是于蓝的生日,因为疫情没有像往年那样去探望。“自从我2002年调到北京工作以来,在这些年里,老太太们过生日.基本上被每个人包围,切蛋糕,吃面条,唱歌。多年来,这首歌一直没有变,那就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没想到,今天有个坏消息。红星记者获悉,在《烈火中永生》电影中扮演经典角色“江姐”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今天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她的小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里证实了这个消息。谈到对蓝老师的印象,马绍惠说:“于蓝老师很平易近人。例如,像其他一些年轻的演员,有时他们很紧张或什么的,于蓝会给他们指示,帮助他们理解角色。然后,于蓝来和我们聊天,在我们的心中于蓝老师就是我的指路明灯。
⑸ 水华执导谢添于蓝等人主演的电视剧是什么
电影《林家铺子》由夏衍编剧,水华执导,谢添、林彬等主演。该片以1931年中国江南杭嘉湖地区某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小店铺林源记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该片1959年上映后,曾掀起过观影热潮,之后。曾获得过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中国电影90周年十大优秀影片等荣誉。
一部好的电影,既离不开好的故事,也离不开好的制作,更离不开优秀演员的倾力诠释。
该片中,主要演员方面,谢添饰演林源记林老板、林彬饰演林老板妻子、马薇饰演林老板女儿林明秀、张亮饰演伙计寿生、于蓝饰演张寡妇、韩涛饰演商会余会长。
⑹ 江姐扮演者于蓝去世,她还有哪些经典值得铭记
昨天(2020年6月27日)夜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生于辽宁。于蓝,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曾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值得铭记的经典作品包括《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其中,饰演影史经典《烈火中永生》里江姐一角,她为几代观众所熟知。她获得过很多荣誉,“最美奋斗者”,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等。
⑺ 由于是之于蓝牛犇等人主演的电影龙须沟是根据谁创作的
由于是之、于蓝、牛犇等人主演的电影龙须沟,是根据老舍的作品创作的。
电影《龙须沟》是冼群编导的剧情片,由于是之、于蓝、张伐等人主演,于1952年上映。该片根据老舍的同名话剧改编,《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原本是为配合时事和政策宣传而创作的戏剧,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
剧作完成于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焦菊隐导演。《龙须沟》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
创作背景
《龙须沟》的诞生,缘于当年轰动北京的整治北京下水道。龙须沟在天坛北边,解放前是外城的一条排水明沟,城市污水和雨水都经龙须沟汇集,因为缺乏整治,这里成了北京最大的一条臭水沟,也是北京最大的贫民窟。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春,北京人民政府决定修沟,这也是龙须沟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改造。除了环境改善外,龙须沟周边陆续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轻工业小厂,这些厂子吸纳了附近居民中的大多数劳动力,更让那些很少走出家门的底层妇女,有了全新的社会角色。
⑻ 由于是之于蓝牛犇等人主演的电影《龙须沟》是根据谁创作的
由于是之、于蓝、牛犇等人主演的电影《龙须沟》,根据老舍先生创作的同名话剧改编,东北电影制片厂1952年出品。
龙须沟本是京城南部一条水道,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民国时期,政府疏于管理,龙须沟逐渐变成了一条污水沟。当时,全国各地逃荒逃难的穷人很多都聚居于此,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散发着恶臭。
解放后,尽管政府财政困难,却仍于1950年拨款整修龙须沟,当年秋天就告竣工,两岸的劳动人民真正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1951年,老舍根据龙须沟解放前后的变化创作了话剧《龙须沟》。1952年,话剧《龙须沟》由北京人艺搬上舞台,获得成功。
内容梗概:
北京一条水沟旁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解放前,北京龙须沟是条臭水沟,沟旁住满了各式各样卖力气、耍手艺的下层劳动人民。这些居民经常遭受国民党、恶霸、流氓的迫害和恶劣环境的威胁,生活凄惨。
为人耿直正派的老艺人程宝庆,原在一家茶馆里唱单弦,因拒绝到恶霸黑旋风家唱堂会,被其爪牙打伤,逃到龙须沟居住,靠妻子程娘子摆烟摊过日子。程宝庆满怀忧愤,但人们不理解他,都叫他疯子。只有程娘子忍辱负重,希望丈夫能等到再出头的日子。
小恶霸冯狗子抢了程娘子的烟。同院的三轮车工人丁四也受到恶霸欺凌。正直的泥瓦匠赵老头为他们打抱不平,无济于事。丁四的女儿小妞子掉进了脏臭的龙须沟,被淹死了。
北京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平抑物价,抓地痞流氓,修自来水,办合作社,装电灯,使人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所长,积极投身建设。
“程疯子”担任了自来水管理员赵老头不再受疾病折磨,而且有了活儿干,担任了区人民代表;丁四夫妻不再吵架了;二嘎子也不再拾煤球,找到了工作;二春也高高兴兴地进了工厂。
在龙须沟上的人们终于走出了旧生活的阴影,把程宝庆卖艺遭毒打、程娘子卖烟糊口遭欺侮、丁四小女儿妞子被污水沟吞没的伤痛都抛到了脑后,积极帮助政府彻底修了臭沟,把臭沟变成了公路,过去贫穷肮脏的贫民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