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特点是什么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特点如下:
1、色彩运用鲜明。
张艺谋导演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是其他同代导演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对红色,更是情有独钟。
2、彰显女性的个性。
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中,女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早期影片尤其彰显女性的个性与魅力。每部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不同性格不同身份女性的代表。
3、电影风格有活力。
早期的张艺谋电影风格都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活力,也是因为这种特别的活力,才能让张艺谋导演拥有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使得张艺谋能够冲破以往电影风格来寻找新的电影语言。
人物评价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电影集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文化寻根和电影创新于一体。他执著挖掘电影语言的潜力、追求构图的力度、意想的丰富和色彩的饱满,通过反常规的银幕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独特的艺术境界。
㈡ 著名导演的风格
张艺谋:色彩为主,内容和色彩一样,用炙热表达故事核心
陈凯歌:有底蕴,有思想,厚积薄发。
冯小刚:紧扣时代,市场为主导,观众看什么拍什么
陆川:低调,片子少而精,新生代的反思。
田壮壮:悲苍,冷静,孤独感十足。骨子里的看透世态炎凉
宁浩:玩世不恭,思维活跃,小人物表达世界。
㈢ 介绍你所熟知的导演的电影风格
岩井俊二影视作品年表 1991年 《无名的孩子》 《来杀人的男人》 1992年 《鬼汤》《OMELETTE》 《蟹肉罐》《MARIA》 《一个夏至的故事》 1993年 《烟花》《无名地带》 《雪的国王》 1994年 《爱的捆绑》《梦旅人》 《疯狂的爱》 1995年 《情书》 1996年 《燕尾蝶》《月亮骑士》 1997年 《空之镜》 1998年 《四月物语》 1999年 《想从另一个透视观看烟火的孩子们》 2000年 参演《式日》 (庵野秀明导演哦) 2001年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又名“青春电幻物语”) 2002年 《ARITA短片》 2004年 《花与爱丽丝》 2006年 《虹之女神》[岩井担任制作人] 《市川昆物语岩井俊二(Shunji Iwai,日文:いわい しゅんじ),日本电影导演,作家及记录片导演。日本新电影运动棋手,被誉为日本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日本王家卫”。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电影复苏,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日本新电影运动”。除了今村昌平、熊井启、筱田正浩等老一辈导演继续有佳作问世外,而北野武、岩井俊二、周防正行、竹中直人等一批中青年导演也都由于他们优秀的电影作品开始为世界所知。其中以影像清新独特、感情细腻丰富著称的岩井俊二堪称日本年轻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岩井俊二出生于1963年1月24日,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人。(仙台?!对,还记得《藤野先生》吗,仙台也是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的地方!)。从小爱好广泛的岩井俊二学生时代已经爱上电影、美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1987年岩井俊二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在横滨国立大学时期,他便开始了尝试8毫米电影的拍摄。由于在1985年拍摄的《米娜传说》等作品不被看好,因而不满日本电影界的束缚,在1987年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电视行业。其后的几年中,他一直从事MTV、广告以及有限电视节目的导演工作。这阶段所拍摄的大量的MTV和广告对他日后电影的影像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91年,岩井俊二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视剧处女作。 1993年他为富士电视台拍摄了《人鱼传说》,其中由浅野忠信扮演的喜爱龙鱼的杀手一角所展现出的那种悲凉形象,成为了日后《燕尾蝶》的源头。同年他又为富士电视台的《IF……》系列节目拍摄了儿童题材的电视短片《烟花》,受到了普遍好评。并由于岩井俊二出色的编导才能,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破例把他评为当年的最佳新人电影导演。这是第一次非电影导演获奖。 1994年他拍摄的电视短片《爱的捆绑》继续好评如潮,不但被制作成电影发行,还赢取了1995年柏林电影节的NETPAC奖。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该影片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像首先在日本国内引起空前轰动,而影响很快就波及到整个东南亚甚至欧美,成为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第二次高潮的先导。这部美丽动人的《情书》不但成为众多亚洲影迷心中的最爱,更被众多影评人视为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随着这部电影的成功,岩井以前制作的录象短篇等也陆续被公映,《PiCNiC》还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新闻审查员奖。 紧接着的1996年也是岩井俊二创作颇丰的一年。首先,他以反映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短片《梦旅人》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第二部小说《燕尾蝶》(《suwarouteiru》)搬上银幕。该片在公映前就被传媒界注目,非常卖座。著名音乐人小林武史为该片配乐。深刻的主题、复杂的故事情节、五百万美圆的巨额投资以及众多明星的加盟使得《燕尾蝶》成为岩井俊二至今为止最具震撼力的影片。 1998年导演了由松隆子主演的《四月物语》,并独自花费8个月时间剪辑整理-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由此可见。 2001年岩井俊二再次与小林武史合作拍摄描写高中生生活的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小林武史为片中虚构的歌手莉莉周写了多首歌曲(实际由日本歌手Salyu演唱,这些曲子因为影片的上映而广受好评(同时影片中出现的一些德彪西的钢琴曲也大受欢迎),之后也真正出版了名为《呼吸》的专辑。 2002年他拍摄了一部名为《ARITA》的短片(收录在《果酱短片集》中),在该片里他首次为自己的影片作曲。 2004年岩井俊二导演了《花与爱丽丝》,这是他的首部喜剧,该片的音乐也出自他本人之手。其作品一次次的在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岩井俊二接下来的计划是在他创作剧本的电影《Bandage》中出演角色,该片由北村龙平导演,将在2006年末上映。很多影迷质疑为何他不导演自己的电影。 岩井俊二不仅精通影视编导,还写作小说、散文,对于绘画、音乐也同样颇具功力。至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情书》、《燕尾蝶》、《华莱士的人鱼》、《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四本小说以及《垃圾筐里的戏剧》、《现在和那时的岩井俊二》两本散文随笔。另外,他还创作了多部电影的绘画分镜头剧本和《情书》、《燕尾蝶》的漫画,在《四月物语》中的吉他与钢琴配乐,都是他亲自创作并演奏的。 http://yentown.co.jp 岩井俊二电影总结 岩井俊二,1963年生。电影《情书》导演,日 本新电影运动棋手,被誉为日 本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日 本王家卫”。
㈣ 中国顶级电影导演的创作有哪些特点如何评价他们的地位和对电影史的贡献
提到中国顶级电影导演大家首先应该就会想到张艺谋,除此之外还有冯小刚和徐克,他们都是中国的顶尖电影导演。这些导演在创作的时候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并且也各有所长,但每一位都对电影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娱乐圈中每一个导演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影响力,而且在拍摄作品的时候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导演出来的作品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徐克导演在导演作品的时候有一股非常独特的江湖气息,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徐克所导演出来的作品充满了浪漫色彩。徐克导演的作品算得上是许多观众的情怀,而且也成了很多人难以忘却的童年。徐克导演以前导演的作品拿到如今这个市场上来看,依旧是经典,所以徐克导演在拍摄作品的时候很有自己的想法。
㈤ 导演风格是什么一个导演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导演在一部影片中有两种生存状态,一是除了导演别的事也干,二是除了导演什么都干不了。电影的风格我认为有三种释义,一是电影的广义价值,也就是影响力,包括关怀、价值观、事件投注等;二是个人理念表达,情怀二字足以表述;三是纯粹的艺术价值。问题中的风格导演,通常指“除了导演别的事也干”的导演+情怀,侯孝贤、贾樟柯、阿莫多瓦、科恩兄弟、许鞍华等(上面的举例是随意的),对他们来讲,有些是自己写剧本、找投资、找演员的,有的是找寻契合自己认知理念的剧本然后去拍片子,但很多时候剧本只是一根引子,导演会将自己的理念不断的融入进电影,在摄影、表演的各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文化解读通常都有一厢情愿的份儿,也许某导拍个啥片子完全啥都没想,信手拈来,但评论界还是能给他扣个帽子,这不属于意外之喜,纯粹的是目前影视评论的精神病众多的源泉。
㈥ 谁能详细介绍下张艺谋导演的创作风格
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觉的、合适的拍”。“我只想拍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种清新、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东西。” 张艺谋认为,有些拍得好的商业电影有一定的艺术性,艺术电影也有一定的商业性。张艺谋把自己的影片归结于艺术类影片。但是,和一些第六代导演不同,张艺谋的电影总能在市场上激起反响,要么在国外拿奖,要么在国内上座,这就是张艺谋高人—筹之处。从他执导第一部影片《红高粱》到现在,他拍的影片从来没有赔过钱,这也是到现在张艺谋自豪的事。影片《—个都不能少》又以1200万元的价格被中影公司收购,让投资方心满意足。 现在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10多年来从未因缺少拍片资金而发愁。“作为一个导演,我一向有个原则,那就是不让投资人赔钱”,所以张艺谋大多拍一些小制作的电影。不过,张艺谋的影片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好看,他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民族,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也许、这就是张艺谋影片受观众欢迎的秘诀,也是投资人看好张艺谋的原因吧!
㈦ 中国第六代导演纪实风格的电影有哪些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陆川的《南京!南京!》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王小帅的《日照重庆》、张元的《儿子》、管虎的《金刚川》、娄烨的《苏州河》等。
相关介绍:
这一群体成长于经济复苏的改革开放年代,此时正值中国建设市场经济初期,他们在相对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并接触到大量国外电影理论。
第六代亲身感受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给中国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动,经历了电影从神圣的艺术走入寻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现实过程。
所以,他们的观念和作品内容都较前几代导演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影片没有通过制造幻觉的快感向市场妥协,而是更多地关注那些出于禁忌而"不可言说"的社会现实,更显出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真诚。
在题材选取上,他们关注当下都市、边缘人物,小偷、妓女、无业青年这些边缘人频繁在影片中亮相;在叙事策略上,他们常常在剧中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经历,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
㈧ 导演三巨头的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他们的导演风格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陈凯歌的电影关注现实,但电影拍摄的不是真实的。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就是比较磅礴大气画面感很美。冯小刚的电影更接地气,更世俗一些。
陈凯歌《霸王别致》之后的少年意气,张艺谋的《红高粱》的一鸣惊人。冯小刚《甲方乙方》嬉笑怒骂,如近在眼前,却又如昔日黄花。90年代他们的如日中天,进入新千年,冯小刚从2001年《大腕》之后,张艺谋从2000年《幸福时光》后,陈凯歌:从2002年《和你在一起》后,他们开始刷新中国电影的是票房纪录,开始更加的迎合市场,却在电影本身的水平上一泻千里。尤其几乎成了半个大师的张艺谋与陈凯歌,在《三枪拍案惊奇》和《无极》之后,彻底将大师之名从自己头顶之上的光环中灭去。而如今,半路出家的冯小刚终于步入他们的后尘,用《私人定制》狠狠地将自己拍下本就岌岌可危的神坛。
他们终究都是差点就成了大师的人。
㈨ 中国第六代导演纪实风格的电影有什么
中国第六代导演纪实风格的电影有《北京的风很大》、《疯狂英语》、《小武》。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第六代导演只有把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延续传统电影真实美学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技术加强电影的真实性表达才能创作出好的电影。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贾樟柯《小武》、张元《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王超《江城夏日》、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张杨《爱情麻辣烫》、王全安《图雅的婚事》等。
中国第六代导演纪实美学的发展
第六代所追求的纪实美学风格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艺术环境有关。第六代导演把镜头对准处于社会底层的边缘人,不再把视角放在历史和人物传记,更多的是反映个人,追求自我。
他们用摄影机真实记录边缘人的生活,最大限度还原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拍摄最真实的原生态电影,在影片中力求客观冷静,不追求表面形式。
新生代导演用自然、简单的创作手法真实记录个人生活,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就是表现现在社会各个阶层,追求个体表达,而且表达手段相对自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六代导演
㈩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张艺谋导演的风格其实主要分为三个重要特点,其主要就是张艺谋导演对待大小演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他非常注重每个演员的表情细节。另外张艺谋导演对于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都会进行前后呼应。其次张艺谋导演拍摄的每一部影视作品都会着非常独特的内涵。
二:故事情节的前后呼应
张艺谋导演的影视作品拥有的最为显著的风格,那就是影视作品会有明显的前后呼应。在观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相关作品之后,很多观众朋友们都会惊讶地发现这部电影作品的结尾其实在一开始就已经暗示过了。
三: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的有意义
张艺谋导演负责拍摄的每一部作品,其实是都会向观众朋友们展示一个核心的价值。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核心价值的存在张艺谋导演的每一部作品都显得非常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