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电影野草莓中关于时间的隐喻有哪些

电影野草莓中关于时间的隐喻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3 18:00:54

Ⅰ 伯格曼 野草莓中的象征

草莓是非常有诱惑的水果,它的春花夏果特点,鲜艳红润、多汁而含蓄的气质,都让人联想起青春的懵懂。
《野草莓》是伯格曼最经典的作品,用丰饶灿烂的野草莓象征了青春岁月的美好。在影片里,草莓的映象不断地呈现,引导主人公重温起记忆中的美好童年。在这部似乎半梦半醒的作品里,几乎每个事物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主人公医学教授博格自然成为了伯格曼本人的化身,他在记忆里怀想,在缤纷的梦中迷失;教授连绵的噩梦似乎象征生命的终结,没有指针的挂表和其他类似的计时工具也隐喻了时间的完结。当然,其中最大的象征就是反复出现的野草莓地,这是老人童年时代的乐园,承载了好多的美好回忆和快乐时光。老人回忆起自己在一颗老苹果树的树荫之下,一颗一颗吃着野草莓,突然他听见了优美的钢琴声,窗子被打开,里面传来了欢声笑语和动人的歌声,他看见了自己的初恋姑娘莎拉,她穿着金黄色的夏装,站在他身旁采草莓,但是那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姑娘,后来却嫁给了他的哥哥……
娇羞含蓄是草莓最迷人的地方,但是它却短暂而易烂,这种充满了青春和感伤的情调,是很难作为幸福和光明的简单象征,但是它在酸涩中甜美,又有着幸福和光明的内涵、至少混杂了些许成分。
伊瓦什凯维奇在《草莓》中写到,他在九月的田野里漫步,在林间草地上发现一颗成熟的很晚的草莓,他把草莓含在嘴里,一股香甜的感觉让作家联想起了逝去的时光,以及从若明若暗的青春到灰蒙蒙的成熟的思考。
这样一种简单的水果就是这样触碰到了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情感通道。

Ⅱ 电影《野草莓》讲的是什么谁拍的

《野草莓》是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该片讲述了年迈的医学教授伊萨克在去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回忆起自己过去的沉重往事,开启了一段心灵救赎之旅。

《野草莓》由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毕比·安德森主演的情感电影,于1957年12月26日在瑞典上映。该片获得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电影野草莓中关于时间的隐喻有哪些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伊萨克从医五十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老人,正准备在儿媳玛丽安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伊萨克曾经和堂妹萨拉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虚而入。

如今伊萨克坐在草坪上,忆起往昔,眼前浮现萨拉白衣飘飘的美丽模样。他与生俱来的冷漠理智的性格,注定了婚姻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无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寻求外遇。

这样的家庭气氛,加上遗传下来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萨克的儿子不愿生小孩,和儿媳关系决裂。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


Ⅲ 野草莓的电影剧情

七十九岁的医生伊萨克·伯雷在献身医学界几十年之久后终于获得人们所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于是开车前往多伦多。随行的还有他的家人。途中,当伊萨克从儿媳妇口中得知儿子竟恨自己自私的时候,他有所振动,坐在路边草坪上开始忘我地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表妹莎拉。由幻想清醒过来的伊萨克,望着站立在他面前的与莎拉长得十分相像的少女与两名青年,他们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伊萨克感悟并埋怨自己为了学问,将爱情等闲视之,时光水逝,美丽的青春和爱情一去不返。
他们抵达伦多城后,尽管颁奖的场面隆重无比,但伊萨克的脚步却十分沉重。当天晚上,他做了一场童年时的梦。那仍然年轻而感情弥笃的父母,那美丽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梦中的老人脸上浮出一丝笑容。透过回忆、幻觉或梦境,将不断出现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脑海里的孤独,描写得非常冷酷而又彻底。
本片是一位年迈的斯德哥尔摩医学教授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剧情发生在他去50年前毕业的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通过多段闪回画面表现出种种幻想和回忆。他跟儿媳妇同车,而此时儿媳已因为丈夫不愿要小孩而决定离开他。途中,他们在教授小时候生长的故居逗留,仿佛回到青少年时代,见到了心仪的女孩摘草莓送给失聪的爷爷。他被同一个女演员扮演的女孩叫醒,她想要带上两个男孩搭顺风车,后又因差点发生车祸,只好带上对方车里的一对夫妻,不料他们话不投机而被赶下车。中途,众人下车用餐,并讨论上帝是否存在。之后车子又来到教授95岁的母亲家,老人家抱怨太冷。在一段幻想戏中,教授进入一幢旧宅,他必须证明自己得奖当之无愧,但他并没成功。在真实世界中,教授拿到荣誉学位后回家,平静地接受了曾经跟他发生矛盾的人和事。

Ⅳ 哪些电视 电影中有 时间飞快变化的视频画面

春光乍泄。。他们二人在阿根廷的那个 。。 我猜测你是要剪辑片子用的 。。
我就想起一个。。。这个肯定很多的 。。会有答案的。。

Ⅳ 谁知道《野草莓》这部电影的影评

《野草莓》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经典剧作。这是一部被称为心理电影的现代主义作品。影片中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主人公伊萨克教授的三个梦,以及他重返老房子时对青年时代的回忆,叙述了他的一生。剧作把伊萨克一生的经历浓缩在一天里,展示了他精神世界的变化,最后终于实现了由冷漠到温情的精神回归。
影片用虚实变化的场景相互穿插。虚景包括两种:一种是梦境;一种是遐想回忆。这两种都是意识流动所构造出来的图景。在梦中,伊萨克是一个处于未知状态只能被梦境所左右的非自由体。梦让他感到疑惑、震惊。回忆中,伊萨克是一个自由状态的人,他仿佛是置身于事外的客观者,看着自己过去发生的一切,既不能进入事情当中进行干预,也不能完全超越其间,不被情感波动。
伯格曼这部电影中除了采用意识流手法外,还化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使影片给人一种奇谲迷离之感。影片开头是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伊萨克教授在街头迷了路,街上空无一人,到处是残损的景象。挂钟没有了指针,钟下两个眼镜的图案,有一个被砸碎了,街道的路口,冷色的墙砖,迷宫似的岔路。伊萨克转身,一个僵硬的尸体,面目全非,站在路旁,伊萨克走近一碰他的身躯,倾然倒下,头颅裂开。黑色的马车运着一口棺材经过,马车撞坏了路灯,车轮脱落,散架。一只轮子的马车继续前行,棺材掉了下来,伊萨克走近一看,里面的死人正是他自己。死人突然睁眼醒来,紧紧地拖住他的手。
这个让人匪夷而又可怖的梦,却包含了许多奇妙之处。死人是自己,而且紧紧拖住自己的手。一死一活相会,死的拉住活的,其中暗示了伊萨克的存活是行尸走肉式的。心里死亡的阴霾正追赶着生命的残余,勾摄着生命的灵魂。酿就死亡阴影的正是自己对待家人朋友的冷酷与自私、漠视的态度。这让生命的活力消失殆尽,一潭死水。伯格曼将心理对立的两部份分化成对象之外的一生一死的两个人。以死对生的逼切,让活人触动、惊醒、挣扎,直到转变为最后的忏悔。
梦里有一个坏了的钟,而在伊萨克看望母亲时,也出现了一个坏了的钟,一虚一实。钟的不正常缺损,正是象征着人生(时间)的缺漏,不完整。没有指针,钟轴仍然可以转,但是已经没有了方向和目的。钟是让人捉摸不透的钟;是与时间(生命)隔离的钟;是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意义的钟。梦里的钟,突然在现实中出现,让伊萨克感到震惊。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说,这并非是一种不可解释的现象。钟对于伊萨克而言,是一种潜意识的存在物。童年的玩具钟表,在成长过程中有一定时间的接触,但年久遗忘了。另外,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与时间度要求严格的医学实验者,总有一个时间的概念,钟的印象是隐性存在的。但是由于冷酷无情、自私又过于自我的情结,形成的压力——生活感到疲累,生命没有活力——折断了那一个生命时钟的指针。伯格曼故意使破损的钟的形象,出现在梦中和现实中,恰到好处地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用到片中的细微之处,巧妙的一笔,让电影增色不少。
剧中,伊萨克接受博士学位之衔。礼堂中,授奖时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伊萨克内心与之甚远的意识,与其说这是一次对成绩肯定的荣誉颁奖,不如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审判。伊萨克把一生的精力投入了医学事业,过于专注,造成了自己怪僻、冷漠、自私、自我的变态心理,而且影响了自己的儿子,也染上了这种心理痼疾。愈是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则愈是从另一个方面肯定了他这种变态心理的形成。伊萨克在拿奖时,并没有丝毫的激动骄傲之情,而是想到了很远很远以外的——自己的精神家园,内心终于有了回归之意。这就是奖励形式下的“审判”,他,忏悔了。庄严肃穆的仪式,一面是嘉奖,一面是心灵审判,这种双重的,既矛盾又合理的奖与罚,让影片更具思想张力,更加意味深远。
最后,伊萨克学会了请求原谅,和阿格达老太太之间,儿子、儿媳之间。缓和了家庭气氛,他回到了年轻时候,那种轻松愉快而又温馨的梦里。
在那老房子旁,有一片茂泽的林丛和草地,那里植衍着许多野草莓,其中含藏了童年的意趣,初恋的情愫,还有融融的家人的温情。

Ⅵ 电影野草莓剧情

本片是一位年迈的斯德哥尔摩医学教授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剧情发生在他去50年前毕业的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通过多段闪回画面表现出种种幻想和回忆。他跟儿媳妇同车,而此时儿媳已因为丈夫不愿要小孩而决定离开他。途中,他们在教授小时候生长的故居逗留,仿佛回到青少年时代,见到了心仪的女孩摘草莓送给失聪的爷爷。他被同一个女演员扮演的女孩叫醒,她想要带上两个男孩搭顺风车,后又因差点发生车祸,只好带上对方车里的一对夫妻,不料他们话不投机而被赶下车。中途,众人下车用餐,并讨论上帝是否存在。之后车子又来到教授95岁的母亲家,老人家抱怨太冷。在一段幻想戏中,教授进入一幢旧宅,他必须证明自己得奖当之无愧,但他并没成功。在真实世界中,教授拿到荣誉学位后回家,平静地接受了曾经跟他发生矛盾的人和事。

他们抵达伦多城后,尽管颁奖的场面隆重无比,但伊萨克的脚步却十分沉重。当天晚上,他做了一场童年时的梦。那仍然年轻而感情弥笃的父母,那美丽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梦中的老人脸上浮出一丝笑容。透过回忆、幻觉或梦境,将不断出现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脑海里的孤独,描写得非常冷酷而彻底,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也是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代表作,曾获得柏林电影节的国际电影奖。七十九岁的医生伊萨克·伯雷在献身医学界几十年之后,终于获得人们所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于是开车前往多伦多,随行的还有他的家人。途中,当伊萨克从媳妇口中得知儿子竟恨自已自私的时候,他有所振动,坐在路边草坪上开始忘我地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堂妹莎拉。由幻想清醒过来的伊萨克,望着站立在他面前的与莎拉长得十分相像的少女与两名青年,他们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伊萨克感悟并埋怨自已为了学问,将爱情等闲视之,时光水逝,美丽的青春和爱情一去不返……他们抵达伦多城后,尽管颁奖的场面隆重无比,但伊萨克的脚步却十分沉重。当天晚上,他做了一场童年时的梦。那仍然年轻而感情弥笃的父母,那美丽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梦中的老人脸上浮出一丝笑容。故事发生在现在时态的大约24小时的一段时间中,表现一个78岁的医学教授波尔格在他儿媳玛丽安的陪伴下,驱车前往一所大学接受荣誉学位。一路上他们重访了故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使老教授进入对家庭往事和过去情人沙拉的回忆。而在现实中他也遇到了一个长相与死去的沙拉相似的女孩。对往事的回忆和在噩梦的刺激下老教授开始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反思……七十九岁的医生伊萨克.伯雷在献身医学界几十年之久后终于获得人们所颁赠的荣誉博士学位,于是开车前往多伦多。随行的还有他的家人。途中,当伊萨克从媳妇口中得知儿子竟恨自已自私的时候,他有所振动,坐在路边草坪上开始忘我地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堂妹莎拉。由幻想清醒过来的伊萨克,望着站立在他面前的与莎拉长得十分相像的少女与两名青年,他们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伊萨克感悟并埋怨自已为了学问,将爱情等闲视之,时光水逝,美丽的青春和爱情一去不返……

他们抵达伦多城后,尽管颁奖的场面隆重无比,但伊萨克的脚步却十分沉重。当天晚上,他做了一场童年时的梦。那仍然年轻而感情弥笃的父母,那美丽平和的大自然,使得睡梦中的老人脸上浮出一丝笑容。透过回忆、幻觉或梦境,将不断出现而又消失在接近死亡的老人脑海里的孤独,描写得非常冷酷而又彻底。

Ⅶ 《野草莓》与英格玛·伯格曼讲述了什么

1956年秋,38岁的瑞典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驱车来到乌普萨拉大学城,他曾在这里阿祖母一起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他站在祖母的旧居前,手扶门把,突然想到:如果推开门,还能够回到童年时代吗·这一突乎其来的念头,便是他在1957年拍摄影片《野草莓》的最初动因。

要准确复述出这部影片的故事,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一个能够回到往昔、能够重复已有体验和能够召回死去的人的影片。伯格曼在这部影片中,借用了小说中意识流手法和技巧,摆脱了传统的剧情结构模式的束缚,打破了正常的时间顺序和叙述逻辑,把现实、回忆、梦幻、想象、体验、意念交织在一起,通过生动的银幕形象,真实地揭示了一个孤独、冷漠的老教授的内心。因此,《野草莓》所着重表现的,与其说是老教授的一生,还不如说是他对人生的探索。这就形成这部影片非常复杂的结构。

在现实层面上,剧情是横向发展的。老教授驱车离开斯德哥尔摩前往隆德,去接受那儿的大学授予他的荣誉学位。这一路上,便成为他人生旅途的象征。途中他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先是两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他们的三角恋爱使老教授想起过去的爱情生活;后来是一对争吵不休的夫妇;在加油站,又遇见了另一对夫妇,他们动情地回忆起他过去的事。老教授还一路重访了过去熟悉的各个地方。这些人、这些事和这些地方,重又勾起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眷恋。这样,故事便在某些关键时刻暂时停顿下来,而进入老教授的内心世界,结构变为纵向展开,描述他整个的一生。最后,他参加接受荣誉学位的盛典后回到家中,试图改变同家人和周围其他人的关系。影片以他的一个温暖的美梦结束,与开始时的恶梦遥相呼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英格玛·伯格曼不仅自己以电影的形式去探索、阐释、思考人与生命、残疾、宗教、老年、妇女等各种富有哲学意义的理性问题,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将整个瑞典电影引上了一条被欧洲影评界称为“灵魂的电影”的创作道路。作为现代电影的创作者,伯格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导演艺术家之一,称他为世界现代电影的“一代天骄”。

Ⅷ 电影《野草莓》的名字有何寓意

《穆赫兰道》《八部半》《野草莓》《第七封印》《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樱桃的滋味》《天堂的颜色》《会飞的乌龟》《霸王别姬》《秦颂》《黑暗中的舞者》《刺猬的优雅》《黎巴嫩》《生之欲》《乱》《地球之夜》

Ⅸ 跪求电影 野草莓 电影剧本

意识流手法虽然是从文学传给电影的,伯格曼却让《野草莓》却显示了独特的、电影的意识流特色。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因为倘若只是简单照搬二十多年前就大行其道的文学意识流手法,影片就无甚意趣了。

文学以文字为媒介,电影以画面为载体,二者有重要差异。早期电影未脱文学桎梏,往往并未发挥出画面特长,只追求表达出文字能传达的意思。伯格曼却是一位地道的电影人,他不但不唯文学马首是瞻,而且时常刻意驱除文字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画面表现力。“我们要避免根据书本来拍摄电影。文学作品中的非理性境界,它的生命胚胎,常常是无法改变成为视觉形象的——反过来,它却破坏了电影所特有的非理性境界。”对于伯格曼,电影不是从剧本文字转为画面,而是应当“把韵律、心情、气氛、紧张、场景、情调和气味,改变为对白字句,而形成一部可以理解的电影剧本”。《野草莓》摆脱了过去电影依附于文学或舞台戏的传统,用特色鲜明的电影手法表现人物的意识流。

《野草莓》最大的优点,就是幻境与现实的过渡非常自然,梦幻、记忆和现实交融无间。伯格曼充分运用了电影的画面优势来达成这一点。譬如第二个梦,伊萨克入梦前坐在草地上凝望童年旧居,那是座空寂的房子,然后画面渐变,正门上多出一幅门帘、屋前添了一口水井,树影开始摇曳,房屋焕发出生机;伊萨克的内心独白伴随画面渐变而响起:“我不知道是怎样发生的,但这天是活生生的现实,融入在更加清晰的回忆想像中、在我眼前闪现……”——在音画的柔和过渡下,旧日景象复活了,梦境开始。

此片更为新颖之处是:在梦境中将现在时与过去时、现实中的人与梦幻中的人并置于同一画面——第二、三、四个梦中,老年伊萨克都在草莓地上遇到年轻时的萨拉,并且在后两个梦中还与她对话。若按一般电影的常规手法,伊萨克在梦中回到过去时也应当变成青年,但在《野草莓》的梦境中,他始终垂垂衰老,与他青春妙龄的爱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手法体现了意识流的理论主张: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充分发挥心理意识可肆意纵横于时空之间的特点,自由地将往昔与现在、梦幻与现实、记忆与想象等融为一体。在《野草莓》中,观众每每忘记梦境与现实的边界,就是因为时空界限的模糊,老年伊萨克,或者更确切地说:老伊萨克的“反思意识”始终贯穿每一个梦境与现实的片断,成为全片的隐形主角。

此外,后三个梦境中老伊萨克与少女萨拉的对话——换言之,“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是一步步渐进的:第一次伊萨克呼唤萨拉得不到回应,他能够在她身旁看到、听到她的行动和话语,但她看不见、听不到他。第二次,她能与他说话了,但这次交流让他很痛苦——她举镜照出他苍老的面容,告诉他自己要嫁给他弟弟。第三次,她才终于跑来,并且扶着他,欢快地带他去找父母。这步步推进是与伊萨克的醒悟程度有关的:他不曾对自己的冷漠有悔意时,便触不到她,直到他彻底醒悟,与儿子儿媳、老管家沟通和解之后,梦中的萨拉才从草莓地上向他跑来……这样的情节设置,亦是以主人公的反思意识为主线,反省与了悟每推进一步,梦境便美好一分。

当然,时至今日,上述《野草莓》的剪辑手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手段,许多后来的电影将纪实与虚构片断自如穿插的方法,更要自如和巧妙得多。但是,任何技巧的最终目的,是使影片的意蕴得到最好的表达,在以电影技巧表达深刻的哲理思考方面,伯格曼永远不会过时。

阅读全文

与电影野草莓中关于时间的隐喻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爷打乒乓球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755
什么兵团的盗墓电影 浏览:788
你最喜欢什么电影 浏览:707
合肥万达电影乐园票价多少钱 浏览:268
香港古装好看电影排行榜 浏览:108
外国导演电影有哪些 浏览:401
哪些软件可以看vlp电影 浏览:751
越囧电影免费提供 浏览:831
超好看的电影推荐国产 浏览:202
林正英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叫什么 浏览:611
电影温暖的抱抱免费手机在线观看 浏览:938
电影院如何处理顾客投诉 浏览:310
好看的小众电影国产 浏览:982
平分100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67
这个电影超级好看 浏览:675
有没有很好看又很冷门的电影 浏览:186
动漫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72
惊险好看的动作电影 浏览:148
中国最好看的古装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689
如何用电视看囧妈电影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