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1.长城影视(002071):长城影视传媒集团系国内知名的社会影视传媒机构,年产电视剧100多(部)集,年产电视纪录片2000集。拥有国家颁发的国内最高资质的电视剧制作甲种许可证。 集团下辖北京长城天马影视、北京长城环宇影视、浙江长城影视、浙江长城纪实、东阳长城影视、东阳蓝海影视、长城影视国际动漫创意产业园等多家全资公司。
2.上海电影(601595):目前,上影股份在全国范围内经营33家影院,不仅拥有上海影城、上海永华影城等一批技术先进、经营良好、票房领先的影院,还拥有“上影国际影城”及“海上国际影城”两个连锁影院品牌。 上影股份还拥有深厚的院线资源。全国最大的电影院线之一“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影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3.横店影视(603103):2016年3月末,公司下属已开业影院243家,其中资产联结型影院188家。 2015年,横店影视的院线票房总收入达19.77亿元,票房收入同比增速达86.53%,占全国票房总收入的4.5%,跻身全国院线前8强;按影院投资公司票房收入排名公司位列第4位,票房收入同比增速达86.18%。
4.金逸影视(002905):广州金逸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2017年10月16日,正式在深交所上市。 金逸影视拥有行业领先的硬件设备,影院装备IMAX、MX4D、豪华VIP厅、巨幕厅、激光厅、独特床厅,采用先进的电影放映技术,致力于打造完美、舒适、精致的观影环境和震撼的视听体验。
5.中视传媒:中国第一家兼营影视制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上市公司,拥有无锡影视基地和南海影视城两大影视拍摄及旅游景区。 公司成功实现以影视旅游为主、影视制作为辅,转变为面向传媒业以影视制作为主业,影视旅游、影视技术服务为次主业转型,其中中央电视台的大力支持是公司成功转型的重要保障。
拓展资料
电影股票
电影股票,是指有关电影投资方面的股票,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欲拓宽电影发展渠道,促进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已经具备了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条件,而在这样的尝试中, 冯小刚走在了前面。拍摄 《夜宴》、《集结号》时,银行都投入了摄制贷款。除了吸引金融机构投资之外,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组建电影投资公司,甚至可以向中小企业发行电影债券。投资渠道多了,中国电影“不差钱”,未来也可以拍出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
Ⅱ 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名称
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报价单位 涨跌 涨跌幅(%) 上市地点
JOBS 51job 15.140 美元 0.100 0.665% 美国纳斯达克
LONG e龙 13.530 美元 0.010 0.074% 美国纳斯达克
TOMO TOM在线 12.420 美元 -0.190 -1.507% 美国纳斯达克
UTSI UT斯达康 8.010 美元 0.380 4.980% 美国纳斯达克
BIDU 网络 77.400 美元 0.600 0.781% 美国纳斯达克
NCTY 第九城市 26.490 美元 0.990 3.882% 美国纳斯达克
FMCN 分众传媒 59.350 美元 -0.540 -0.902% 美国纳斯达克
HRAY 华友世纪 5.580 美元 0.170 3.142% 美国纳斯达克
JRJC 金融界 5.420 美元 0.010 0.185% 美国纳斯达克
NINE 九城集团 4.800 美元 -0.020 -0.415% 美国纳斯达克
KONG 空中网 7.130 美元 0.210 3.035% 美国纳斯达克
LTON 灵通 4.130 美元 0.090 2.228% 美国纳斯达克
XING 侨兴环球 10.980 美元 -0.340 -3.004% 美国纳斯达克
SNDA 盛大网络 15.920 美元 -0.150 -0.933% 美国纳斯达克
SOHU 搜狐 21.680 美元 -0.070 -0.322% 美国纳斯达克
NTES 网易 17.010 美元 0.240 1.431% 美国纳斯达克
CTRP 携程 51.440 美元 0.920 1.821% 美国纳斯达克
SINA 新浪 23.510 美元 0.300 1.293% 美国纳斯达克
ASIA 亚信 4.200 美元 0.050 1.205% 美国纳斯达克
CHA 中国电信 34.140 美元 -0.120 -0.350% 美国纽约交易所
LFC 中国人寿 70.260 美元 -0.680 -0.959% 美国纽约交易所
CN 中国网通 33.690 美元 -0.190 -0.561% 美国纽约交易所
CHL 中国移动 32.050 美元 0.090 0.282% 美国纽约交易所
CHINA 中华网 5.500 美元 0.250 4.762% 美国纳斯达克
SMI 中芯国际 6.400 美元 -0.090 -1.387% 美国纽约交易所
VIMC 中星微 10.440 美元 -0.010 -0.096% 美国纳斯达克
Ⅲ 在纽约拍得电影有哪些
《后天》《我是传奇》《哥斯拉》《曼哈顿灰姑娘》《变形金刚》《蜘蛛侠系列》《纽约大逃亡》《金刚》《慕尼黑》(它是在纽约的故事哦)《小鬼当家之纽约失踪》《美国黑帮》《这个杀手不太冷》《穿普拉达的女巫》《爱在布鲁克林桥》 《纽约火山》《倒霉爱神》 《勇闯16街区》《一线曙光》 《倒霉爱神》 《时尚女魔头》 《保姆日记》 美版《我的野蛮女友》 《魔法奇缘》 《曼哈顿女佣》 《超人》 《博物馆奇妙夜》这些
Ⅳ 关于华尔街的电影有哪些
8几年的《华尔街》和今年的《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
Ⅳ 美国的电影公司有哪些
环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 Co.) 电影制片公司。1912年美国独立电影公司的老板C.莱默尔把他的公司和N.鲍尔斯等六七家小电影公司合并,组成环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之一。莱默尔于1914年在好莱坞北面建起了摄影棚和供拍外景用的场地,命名为环球城。1915年3月环球城正式启用;当年生产影片250部。30-40年代生产了大量低成本影片,其中大多是西部片、音乐片、恐怖片和滑稽片。如B.卡洛夫主演的恐怖片,D.窦萍主演的音乐片,B.阿博和L.卡斯特洛主演的滑稽片,都有很高的票房价值,赢利颇丰。在它的产品中,象《西线无战事》(1930)那样的严肃作品极少。1946年环球公司和国际影片公司合并为环球国际公司。1952年德卡唱片公司购得了环球国际公司的大部分股票之后,恢复了旧名。以后该公司又归美国音乐公司(MGA)所有,直到80年代。50年代一改过去大量摄制低成本片的做法,采取少拍片以提高技术质量的方针。同时采用资助独立制片人拍摄影片的方法,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斯巴达克斯》(1960)。60年代,公司集中全力提供电视片和供电视放映的影片。同时还把环球城作为好莱坞的一个旅游中心向旅游者开放而利润倍增。70年代摄制了颇有影响的《美国风情画》(1973)以及该公司历史上获利最多的娱乐影片《大白鲨》(1975)。 派拉蒙影业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Inc.)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 A.楚柯尔在1912年创立名演员公司,J.L.拉斯基于1913年建立杰西.拉斯基故事片公司。1916年上述两家制片公司合并成立名演员—拉斯基公司。次年,新公司兼并了12家制片公司;以后再把派拉蒙影片发行公司也并了过来,遂于1927年改名为派拉蒙—名演员—拉斯基公司。1930年又兼并了拥有多家影院的帕布利克斯公司,再改公司名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逐步发展成为好莱坞的大公司。1930年公司由于领导层的矛盾与经营不善被纽约联邦地区法院宣布破产,1935年重新组织成立了派拉蒙影业公司。新公司生产了一系列由 M.魏斯特、B.克罗斯贝、B.霍甫、D.拉摩、G.古柏和 C.考尔白等人主演的赚钱影片而再次兴起。当时公司的导演有J.von斯登堡,E.刘别谦和R.马莫里安等。公司在40年代发掘吸收了不少新人,如A.莱德、V.莱克、B.兰开斯特、K.道格拉斯等人。导演有B.怀尔德、P.斯特吉斯。公司在40年代最赚钱的影片是《与我同行》。50—60年代,派拉蒙和其他大公司一样受到美国影业萧条的打击,影片产量下降,收入减少。1966年石油资本集团购买了派拉蒙,使其成为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随着70年代美国电影业的复兴,派拉蒙摄制了《教父》(一、二集)、《油脂》、《周末狂欢》等票房价值很高的影片,公司逐年有盈余,并于197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 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20th Century-Fox Film Corp.)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成立于1935年5月,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而成,是30-40年代好柒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当时公司拥有导演E.刘别谦、E.卡善、O.普雷明格等人,并拥有不少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明星,如S.邓波儿、L.杨、H.方达、G.佩克等,他们曾拍摄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影片。这一时期,公司生产的影片样式不一,艺术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影片的技术质量都比较高。 t940年J.福特为公司导演的《怒火之花》可作为艺术与技术质量俱佳的例子。从5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业进入衰退时期。该公司为了与新兴的电视抗衡,曾致力于研究宽银幕在商业上的应用。1953年9月16日根据圣经故事改编拍摄的宽银幕故事片《长袍》在纽约罗克亚影院上映,这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不仅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最赚钱的影片,也是电影从默片进入有声片以来在技术上的一次突破。60年代,摄制了美国电影史上成本空前的影片《克娄巴特技》(1963,一译《埃及艳后》),遭到失败。1972年又推出《海神号遇险记》,开创了泛滥于70年代的灾难片样式。70年代后期,该公司拍片很少。1981年大石油商M.戴维斯买下了这家公司。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1920年,原来在环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两兄弟和J.布兰特在好莱坞成立了一家摄制喜剧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电影销售公司。1924年改名为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并于30年代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之一,这主要是由于H.科恩的精明强干和公司导演F.卡普拉的创作才能起了作用。卡普拉在公司工作10年,拍摄了不少颇受欢迎的喜剧,其中包括《一夜风流>(1934)、《弟斯先生进城》(1936)、《史密斯先生上华盛顿>(1939)等。50年代,哥伦比亚公司开始采用对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资助的办法拍摄影片。公司先后资助一些颇有名气的导演人拍片,如:S.施皮格尔、D.里恩、O.普雷明格、E.卡善、R.罗森和F.齐纳曼,拍出了不少质量高、影响大的影片,如《生于昨天》(1950)、《永垂不朽》(1953)、《在江边》(1954)、《桂河大桥》(1957)、《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等。50-60年代的美国电影危机年代,哥伦比亚公司通过它的子公司银幕珍品公司向电视台出售公司以前的旧片并为电视台摄制电视片,成为好莱坞最早与电视结合的大公司之一。1968年公司改组,改名为哥伦比亚影片工业公司,下属两个主要分支机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和银幕珍品公司,继续从事对独立制片的投资、电视片摄制和新兴的录像带工业。80年代该公司附属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 爱辉2005-04-06 20:01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Warner Bros.)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1923年4月由华纳4兄弟创建。当时总部设在纽约,制片厂设在好莱坞附近的伯班克。华纳兄弟1917年开始在纽约从事电影的发行放映业务,建立华纳公司摄制影片是业务的扩展。1925年接管维泰葛拉夫制片公司,并于1927年摄制、发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手》,从而使华纳公司于30年代初进入了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的行列。华纳公司在30年代以拍摄强盗片、歌舞片和传记片著称,尤以E.G.鲁宾逊、J.贾克奈、H.鲍嘉等人主演的强盗片最有观众。传记片中也有不少受欢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传》(1937)等。华纳的影片一般都比较朴素、紧凑,成本也较低,其主题都或多或少与30年代初发生的美国经济危机有联系。50年代美国电影萧条时期,华纳把财力转向制作电视系列片。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制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摄了《窈窕淑女》(1964)、《谁害伯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邦妮和克莱德》(1967)等。1967年加拿大发行电视片的七艺公司买下了华纳公司,改名为华纳—七艺公司。两年后,华纳—七艺公司又转让到一个大企业集团金尼全国服务公司手中,改组为华纳交流公司。这个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甚广,制片和发行影片仅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米高梅公司 (Metro-Goldwyn-Mayer) 电影公司。1924年5月17日,美国洛氏公司的老板M.洛把该公司所属的米特罗影片公司和高尔温影片公司、L.B.梅耶制片公司合并,组成米高梅公司。30年代好莱坞鼎盛时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电影公司,每年要生产40—50部影片。米高梅在这一时期拥有美国最受观众欢迎的影星和导演,影星如G.嘉宝、C.盖博、J.哈罗、S.屈赛、R.泰勒、J.克劳馥、N.希拉等等,导演如E.von斯特劳亨、K.维多、F.朗格、G.顾柯、V.弗莱明等等。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高梅摄制了数以百计的影片,除了少数影片如《块肉余生》、《叛舰喋血记》(1935)、《茶花女》(1939)、《忠勇之家》(1942)、《双城记》等之外,90%为平庸之作,内容浅薄、脱离现实,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虚构的故事、美满的结尾,配上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和较高的摄制技巧去招徕观众。米高梅公司日复一日地象工厂生产工业品的流水装配线那样大量生产这种影片,为好莱坞赢得“梦幻工厂”的“美名”出了大力。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米高梅曾一度以拍摄大场面歌舞片为重点,生产了几部颇有特色的歌舞片,如《雨中曲》(1952)等。50年代美国电影业发生危机,到60年代初该公司连年亏损,影片产量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70年代初,美国拉斯韦加斯的大资本家K.克科里安买下了米高梅公司。新的主管人员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装等统统拍卖出去,并把资金投入拉斯韦加斯、里诺等赌城的房地产、旅馆业和其他能获利的方面。到70年代末米高梅公司又再度繁荣,但制片却只是这个公司的广泛业务范围之一,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资买下联美公司,改名为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 Corp.)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1619年由C.卓别林、D.范朋克、M.壁克馥、D.W.格里菲斯出资创建。目的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最初设想只是摄制和发行4位创始人的作品。后因格里菲斯退出,卓别林、范朋克等人的作品数量有限,公司遂把资助独立制片人拍片和发行他们的影片作为业务重点。联美公司与当时的其他电影公司不同,它没有自己的摄影棚,拍片时需租用场地;没有自己雇用的电影明星和导演,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方式拍片;没有自己的电影院,发行影片采取与发行商逐片签订合同的方式。联美是最早采用美国在60年代盛行的制片和发行方式的大公司。这种经营方式及导演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使联美公司得以在摄制娱乐片外,还拍摄、发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和一定艺术成就的影片。如C.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等等。联美公司在纽约成立时只是个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大公司之一。50年代,美国电影业进入萧条、衰退时期,卓别林和壁克黎先后把他们的股票出售给金融资本家。之后,联美公司又几度易手,终于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板K.克科里安出资买下,并人米高梅公司,改称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 (RKO) 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30年代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之一。雷电华公司成立的年代和经过,众说不一,多数说法是:1928年由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国雷电华公司兼并美国电影票预售公司(兼营制片)和凯思—阿尔比—奥菲姆商业放映系统而成。由于新公司的组成部分中原先有两个公司是专营发行与放映的,所以新公司在这方面的力量较为强大,从成立开始,公司不仅发行自己摄制的影片并且长期发行W.迪斯尼等人的影片。雷电华影业公司存在的时间较短,1948年H.休斯买下雷电华公司,大约在1955年又卖给通用轮胎和橡胶公司,但把制片厂和将近30年所拍摄的影片于1957年转售给德西露制片公司。60年代,海湾与西方石油公司买下了德西露制片公司。雷电华公司从1929年拍出第一部影片《丽奥·丽泰》到1957年的最后一部影片《可能最大的女郎》为止,约拍摄、发行了1500部影片,其中绝大部分为低成本的娱乐片,特别是一些恐怖片、惊险片以及少数F.亚斯坦和G.罗吉丝合演的歌舞片。但是也有少数例外,例如 D.威尔斯的《公民凯恩》(1941)、《安倍逊大族》(1942)和A.希区柯克的《美人计》(1941)。
Ⅵ 以纽约和股票为题材的电影
银色快手 Quicksilver(1986)
演员表:
·Kevin Bacon……Jack Casey
·Jami Gertz……Terri
·Paul Rodriguez……Hector Rodriguez
·Rudy Ramos……Gypsy
·Andrew Smith ……Gabe Kaplan
·Gerald S. O’Loughlin……Mr. Casey
·Laurence Fishburne……Voodoo (as Larry Fishburne)
·Louie Anderson……Tiny
·Charles McCaughan……Airborne
·David Harris……Apache
(更多...)
那是停滞性通货澎涨的年代。他在股市一瞬间赔光了家产,要如何重新出发,找到人生的目标呢? 当片子一开始,杰克在股票交易场上,刹那间不慎将自己及父母的积蓄全赔光了。他回家将这个不幸消息告诉父亲,善良又了解他的父亲竟笑着要他别在意,有的是翻身的机会。杰克起初以为父亲真的可以释怀,当他再度走进家门却发现,父亲在他一转身就掩面大哭的景象。他当时的心情我真的能体会。那种自己闯了祸后,以为已获得谅解的同时,发觉原来亲友的谅解背后正隐藏着不知如何是好的委屈,这样反倒更伤害了爱护自己的亲人。于是杰克选择离去,日渐憔悴的杰克也每天在街上思索自己人生的下一步,直到他看到储窗上那部自行车。 我不知道杰克是下了怎样的决心?当然片中他曾对父亲说过选择这样工作的他,不必害怕会再倾家荡产。但,他是真的热爱这份不同以往的工作,还是一时逃避?总之,他脱下西装领带,换上T恤、背心;戴上象征Quick Sliver 的帽子、背包,开始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的生活
Ⅶ 外国有哪些关于股票的电影
《华尔街》这是一部反映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风云变幻的电影。
年代:1987年
片长:126分钟
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奥利弗·斯通
编剧:斯坦利·威塞奥利弗·斯通
摄影:罗伯特·查理森
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戈登·盖柯)、查里·希恩
(饰演
巴德·福斯)、马丁·希恩(饰演
卡尔·福斯)
本片获1987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男演员金球奖,全美电影评论家联合会最佳男演员奖
《金钱作战》09韩国最新商战大片
做着发财梦的无业青年张贤洙,五年来刻苦钻研经济学书籍,终成实力和胆量兼备的股票战略家!一场与黑社会价值600亿韩元的股票争夺战就此展开!
《操盘手1》《操盘手2》
《股市情潮》《股市情潮2》
《成本分析实战技法》《漫步技术分析》
《选股绝招》
《短线是银之二》
《股票大作回忆录》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华尔街》
电视剧有《坐庄》一般
日本与股票有关的电视剧
片名:钱华—银座小姐股票战
演员:板谷由夏、国仲凉子、小泽真珠、金子贵俊、朝加真由美、中村繁之
原片名:钱华—银座ホステス株バトル
原作:仓科辽
简介:
以银座的高级夜总会为背景,描绘一名女性梦想以股票投资的方式使金钱遍地开花的金融日剧。
【金融小子】(又名:「BIG
MONEY」)
【演
员】:
白户则道(24)╱长濑智也
山崎史彦(35)╱原田泰造
保坂遥(24)╱长谷川京子
关根秀树╱近藤芳正
辰美周二╱小日向文世
莳田╱松重丰
木本美幸╱真锅かをり
【剧情简介】:
「BIG
MONEY」,讲述股市职场的生态。长濑智也在百忙中接下这部戏,主要是深受脚本吸引,他在杂志专访时表示:「一般连续剧情节与现实生活情况往往有极大的差距,这也是戏剧有趣的地方。但这次我演出的角色,却是个十足普通的男生,也可说是连普通都还称不上的平凡人。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想挑战演出。」
Ⅷ 美国有几个股市
纽约股票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美国证券交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以及店头市场 ( Over-the-Counter (OTC) )
纳斯达克。
纽约股票交易所( NYSE )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资本主义的大礼堂,企业成长的兵工厂。尽管让人一夜致富的微软,英代尔都在Nasdaq交易,纽约证交所仍是最大、最老、最有人气的市场。电影中股市内人声喧腾,比手画脚的镜头,在使用电脑和电话交易的Nasdaq看不到。要感受那种金钱游戏的热气,只有来华尔街十一号的纽约证交所。
纽约证交所有二百零五年的历史,目前约有2920支股票,包括大部份历史悠久的‘财星五百大企业’,股价总值达七兆美元。相较之下,Nasdaq只有二十六岁,虽有5540支股票,但多半是小型的新公司。两家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股票买卖方式。在纽约证交所,经纪人在场内走动叫喊来寻找最佳买卖主。在Nasdaq,买卖在电话或电脑上谈。
在纽约证交所,经纪人依客户所开的条件在埸内公开寻找买卖主,本身不左右价格,买方与卖方,实是在直接交易。在Nasdaq,买方或卖方跟交易员打交道,交易员随意开价,买卖方无从得知他的成本。
纽约证交所的场内共有十七个马蹄形的‘交易站’,每支股票固定在某个交易站买卖。埸内人员分‘专家’和‘经纪人’两批。专家守在交易站不动,只买卖自己分配到的六支股票。他们主持竞标、执行买卖、记录和传送价格资讯。经纪人代表证券商,他们游走各交易站,可买卖任何股票。电影中的股市镜头,多是一群经纪人在交易站前竞标。专家就像拍卖会主持人,他必须从面前众多经纪人的叫声中选出最好的价码。交易所里不准有任何秘密交易。
场内另一阵营是墙边的‘会员’摊位。纽约证交所共有四百八十名会员,多是证券商。会员摊位接到公司买卖的指令,立刻用行动电话告诉游走的经纪人,经纪人再到交易站寻找买卖主。近年来,为增加效率,单纯的指令已由证券商用电脑网路直接送到交易站,经纪人只处理大宗或复杂的指令。
纽约证交所电视广告的口号是:‘我们不仅是一个场地,更代表一种做生意的方式。’不管科技怎样进步,面对面的交易永远让人觉得诚信与踏实,这就是纽约证交所独特的魅力。
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几家美国大公司都选择在这里将其股票上市,例如IBM(行情 论坛)电脑公司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波音 公司 ( The Boeing Company (BA(行情 论坛)) )、奇异电器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行情 论坛)) )…等等。
美国证券交易所(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
是全美国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它跟纽约证券交易所一样座落于纽约市的华尔街附近。
大致上的营业操作都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一样,是一个中、小企业股票上市的场所。一般在美国交易所的股票价格较为偏低,所以投资者之股票买卖会高于一百股。
一些美国大公司在公司创立之初,都选择在这里将其股票上市。举例来说,像艾克森美孚公司( Exxon Mobile Corporation (XOM(行情 论坛)))以及通用汽车公司(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M))。
店头市场( Over-the-Counter (OTC) )
它是一个进行非上市股票、债券、及其他证券交易的地方。每位买者或卖者都是经过协议与议价来达成股票的买卖。不像证券交易所里一个专业经纪商底下只有一位经纪人,在店头市场有许多位市场推动者 ( Market Makers ) 在帮客户买卖股票
Ⅸ 电影里,每次放到纽约的证券交易所,都是很多屏幕,一堆人在里面,这些人在里面干嘛看股票
所谓的看盘啊,红色涨绿色跌,大盘的好坏直接关系的大部分个股的涨跌,有的人一生的积蓄都赌在里面,能不盯着看么。。。
Ⅹ 谁能介绍几部有关于股票之类的电影,不要外国的,香港国内都可以,谢谢啦!
《股疯》应该是国内股市题材最著名的电影之一。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现实题材带喜剧色彩电影,1994年上映,潘虹、刘青云主演,讲90年代早期全民炒股热潮。相信2007年时再拍一部新的可能故事更好,那年才是真正的全民炒股热。
前几天重新翻出来看一遍,感受和十几年前不一样,以前看的是故事情节,现在看的是当时原生态的上海生活和早期股市,那时候的A股,深沪股市不打通,沪市股票最早一共8只,慢慢发新股才增多,申购新股的办法是拿身份证排队买认购证,交易得去柜台填单,股民下单买股票说“化工”,那就是“凤凰化工”,因为没有别的化工股;为了看个行情甚至要在证券公司对面楼上用望远镜。
顺便说下,万国证券当时真是霸气,从广告词就可以看出来。电影上映第二年,万国证券就倒在“327”国债期货事件。
刘青云问内地远亲:“三宝,现在上海做什么最赚钱?”
三宝:“炒股票啊!上海滩最好是炒股票,运气好的话,两三天的时间能翻几番。”
当时的A股市场没有涨跌停板,波动好大……
影片的结束处讲的是巴西来的准备炒上海房地产,对比二十多年前的房价,现在只能说一句:好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