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赏析一部电影赏析电影时要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呢
正所谓,看电影,所以当然是从“看”,眼睛开始。动作片,那就紧紧的盯住他们的动作,情节片,那就要看他们的表情。但是,还要看到一点,那就是他们每个人物心。看上去很深奥,可其实并不难。电影为了表达出人物,演员们都会把表情尽可能的真实。好的演员,会把那个人物塑造得就像你身边一个朋友一样。通过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人物的内心。是痛苦?挣扎?还是开心?幸福?跟着人物的内心,一起体验电影的精彩,是再美妙不过的事了。
2
电影,不仅仅只是想让我们看,还需要我们听。倾听什么呢?配乐,人物说话的语气,还有出现在其中细微的声音。配乐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一大亮点,(比如宫崎骏电影中就出了很多大家都很喜欢的配乐,也让我们记住了久石让。)配乐,主要为了烘托气氛的,成功的电影中成功的配乐,总能带着大家一起进入电影,配合着人物说话的语气,混合出或者悲伤,或者搞笑的情境。
3
我们要带着我们的心去看电影,说的高雅些,就是欣赏。看懂了情节,听着音乐,了解每个人物的心之后,总会有一些感慨。走马观花的同志会评价这是部好片还是烂片,而真的用心去体会的,会从电影中的人物看到一些社会现实,或者——自己的影子。也许是自己从前的梦想,也许是和其中某个人物相似的生活经历。接着——会感情汹涌。那看电影的目的就达到了,给我们有些麻木的生活一些波澜,一些感动,或鼓舞,或安慰的情感。记住一些事,忘记一些人,然后轻装信心满满的继续生活。
❷ 电影空间营造的技巧有哪些
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复合体,它既像时间艺术那样,在延续时间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幕形象,又像空间艺术那样,在画面空间上展开形象,使作品获得多手段、多方式的表现力。
包括:
一、环境的空间营造
一部影视作品的空间营造应从整体上把握环境的气氛和氛围。选择典型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元素来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感的空间构架,如影片《金色池塘》的外景环境造型,一所座落在湖滨的别墅,风和日丽,绿林清幽,景色迷人。湖面流荡着金色的阳光,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富有地域特征。这一环境的选择。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老年人应该怎样面对新生活的问题,是向生活举手投降,还是与生活进行抗争,振作起精神,面对死亡与之挑战。
二、空间的再现
影视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首先是造型的,以艺术的造型贯穿在它的自始至终。那么在造型中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在这方面,先驱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与理论,如影片《小兵张嘎》中的一场戏,伪装成汉奸模样的罗金保带着嘎子走进院落,他们钻进葡萄树下。然后曲里拐弯走到小栅里。罗金保挪开堵在门上的一捆草,从一道门钻进去,他们爬上房顶,再从梯子爬到另一个院落里……这一连串的运动镜头既揭示了当年神出鬼没的抗日游击队的一种神秘传奇感,又较好地再现了一种空间的真实感。
三、空间表现
画面并不只是以再现真实的空间为目的。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为了创造内心的视觉意象,还有意地利用各种技巧改变人们对真实空间的印象,进行空间的变形,压缩多重空间的画面组合。来达到空间的表现性目的,空间变形拥有着很大的表现性和情绪意蕴。如影片《黄土地》中曾多次以画面展现翠巧在河边担着水桶向画面走过来。通过长焦镜头对空间的压缩,使人感到翠巧身后始终充满了黄河之水,感到黄河的温暖柔和以及她对翠巧的宠爱与主宰,使人物深深嵌入了黄河之中。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任何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之外的存在和空间之外的存在,同样是极大荒唐”。因此,影视空间和时间并存就如天秤中的砝码,应使两者配重同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发挥出强大的震撼力。
❸ 电影作品的场景分析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影视场景大体可划分为:内景、外景、实景、场地外景、特技合成景、电脑模拟景。
(1)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往往要选择局部进行拍摄,或者是对局部进行加工才能拍摄,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
的时机。
(3)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存在,往往不是为了影片的拍摄。这种场景空间十分真实,具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有明显的建筑结构关系,拍摄起来也受一定的限制。
(4)场地外景一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摄要求。但是对总体美术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也会受到自然光线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人工场景。这种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与实际的自然场景拍摄在一起,美术设计的透视、比例十分的重要。
(6)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环境。
影视中场景的意义在于: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我们常说,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内景利于影片光线的运用;实景利于影片空间表达。简单的说就是: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
2、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
3、场景制约人物的造型,外景使人物的表达更有环境依据,内景优化了摄影的造型元素,更有利于人物出戏。
4、场景关系到影片的影调构成,不同的场景可构成不同的影调效果。
(3)研究电影空间可以从哪些方面扩展阅读:
分析一部电影:
一、主题
主题的两方面层次:
①影片内容或影片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内容。
②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试听形象表达的理解,我们感悟到的内容。
二、结构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1、电影的剧作结构、电影的叙事结构、故事的结局基于以下四种存在模式:①情理之中,预料之中。②情理之外,预料之中。③情理之中,预料之外。④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的表现在剧作中的合情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结构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三、人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焦点,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人物的表现主要有:
1、人物外形表现——影视中非常重视其服装、发型、化妆的处理,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叙事还要有鲜明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影视中往往充分利用镜头的景别,着重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情的描写。
3、人物形体表现——人物的形体处理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是为了人物形象塑造。
4、人物位置表现——影视画面中的人物位置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特殊意义,有的人物在画面中是居中处理,有的居边处理,有的卡头卡脚处理。
❹ 有读电影专业的同学吗想请教一下分析一部电影应该从哪些角度要学术的!
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第七遍,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第八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九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第十,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第十二,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第十三遍,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第十四,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好念吗?
第十五,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第十七,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第十八,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第十九,人声,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第二十遍,特写是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用的吗?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吗?
…………
等等
❺ 关于电影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理解。
电影是时间又是空间的艺术 。电影是在时间的延续中展示空间, 同时又是在空间的变化中展示时间。既能表现时间又能表现空间。电影时间对生活中的实际时间的表现既有忠实的一面,又有极大的自由的一面。每个镜头所表现的时间和现实的时间是同步的(升格、降格除外),又电影是由一个个镜头剪接而成的,两个镜头之间为时间的跳跃提供极大的自由。第一个镜头在北京,第二个镜头可以纽约,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这就是电影的时空特性。电影表现空间有独特的方法,可以用摇镜头来展示空间,也可以用剪接制造空间,将几个镜头剪接在一起,创造一个现实并不存在的空间。舞蹈和戏剧也有时空特性。
❻ 影视空间具有的表现功能可以分为什么 什么和什么
精神愉悦本身即是对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本身的肯定,就是审美意识物化的集中表现,包含着很重要的审美意识,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由于对物质的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反过来。这种种肯定中,艺术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物质形态化了的精神愉悦,具有远胜于人物的艺术表现力。或者说,对客观世界的肯定,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肯定。
电影的愉悦功能
人类在变革自然与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而表现为精神愉悦电影空间的美学功能
在电影艺术中。艺术,环境空间(包括空间中的时间因素)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乃至对人自身的肯定
❼ 对于研究中国电影的课题,可以从哪方面入手
这个多了去了,电影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世界,研究电影除了研究其制造过程,还有其反应的内容
大角度如果定位是电影作者来看 1从导演群体,比如第一代第二代,这个比较多 2编剧制片人美工啦都可以扯上一条线
大角度是电影内容 1 从电影类型,故事爱情冒险惊悚等 2从城市和农村题材看中国电影
大角度是电影制作发行 1 从中国独立电影或者地下电影的发展看 2从电影盈利方式演变看中国电影
从电影的受众 1 从文艺与商业的分野或者结合看中国电影 2观影人群的目的和构成
之后还有具体细节类的,比如故事重要还是形式重要,反应的精神重要还是场面情节重要,以及这些在各个时期的演变和重要程度的变化
电影的叙事时空,讲述方式变化,中国电影镜头机位的大致演变方向
或者从国外对中国电影的研究换个角度再看中国电影
中国对国外电影的学习
这个太多了,涉及到电影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拿出来捋一条线,纵向的时间方面,横向的对比
❽ 研究电影有哪些方面
电影的起源,种类都是从宏观方面看的。你可以试试其他的角度,比如电影的特效,无声与有声电影。电影与电视,第一部电影,等等。毕竟是谈电影,又不是写电影说明文。你还可以想一下电影今后的发展走向,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
❾ 研究电影应研究电影的哪方面,也就是如何研究电影研究性学习要,拜托了
研究电影的画面吧。。。视听语言课就是研究电影的 就是分析它的画面。。。
❿ 电影时间和空间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服从实在的时间和实在的空间法则。比如,当我们要从教室里走到校外去,必然先要走出教室,经过走廊,走下楼梯,穿过门厅,走出楼门,经过操场,然后才走出校门。这走过去的运动时间和空间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实在的空间和实在的时间法则所决定的。在话剧舞台上表演的同一场面,也是要服从于这一法则的,比如演员从舞台的这一角走向舞台的另一角,他的运动时间和空间过程是一步也不能缺少的。否则他就到不了舞台的那一端。
电影导演所处理的素材则是拍摄的胶片上的实在过程的片断,他可以根据自己艺术构思的需要,删掉一些不必要的中间过程,重新组合时间和空间。比如上面提到的学生从教室走到校外去,就可以先用一个镜头表现学生走出教室,下一个镜头就可以表现他穿过操场走出校外,只需两个镜头就可以完成了。至于经过走廊、楼梯、门厅的时间与空间过程都被删掉了,而观众决不会因此提出电影在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不给他看全过程,或者看不明白。那些删掉的实在的时间与空间过程则由观众的联想补充了。
这里出现的时间和空间已经不是现实中的时间和空间,它是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创造出来的电影的时间和电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