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1959年的民族电影有哪些

1959年的民族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31 21:30:21

❶ 《地道战》简介

【简介1】
《地道战》是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日军侵华时,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为了与日军展开斗争,冀中根据地人民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简介2: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地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始免于难。此后,高传宝和新支书林霞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总结了地道斗争的经验教训,带领高家庄人民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回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

=============================================================
电影《地道战》自1966年拍摄完成后,其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地道战》及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传唱不衰。时隔35年,该片导演、编剧和主题歌词作者任旭东同记者谈起电影拍摄时的秘闻。
任旭东的左手缺了食指,身上还有一块弹片,这都是战争留给他的纪念。作为老兵他亲历过淮海战役等,九死一生,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时,他已官居营长要职。任旭东导演过《奇袭武陵桥》、《越海捕俘》、《打坦克》等军事教育片,《地道战》是总参动员部1965年下令拍摄的民兵传统军事教育片,由八一厂和工程兵司令部联合拍摄。
1965年,任旭东率八一厂摄制组成员,先后赴冀中平原地道战发源地采访几十个村庄,以正定县高平村老民兵讲述的依托地道屏障抗击日寇、粉碎敌人5次围剿的故事创作了电影《地道战》。高家庄这一村名就源于高平村,民兵队长高传宝也是以高平村民兵队长刘傻子的英雄形象为原型创作的。高平村民兵队长刘傻子在1945年5月4日的最后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他们创造了利用地道以少胜多的战争史上的先例。据任旭东介绍,影片删掉了拍好的两场戏,一是日本鬼子的大屠杀,画面太残酷了;另一场是真假武工队,真武工队化装成日本鬼子识破了假武工队,这是为了增加戏剧性的悬念,但被否定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地道战》外景在河北冉庄、北京郊区焦庄户等多处拍摄,如今冉庄、焦庄户都建立了地道战纪念馆,冉庄还修了和电影中一样的小桥和石磨碾子,当年拍电影的老槐树死了,他们就砌了个杆子,挂上了大钟。任旭东还讲了一件趣闻:几年前回访时发现,来外景地参观主要有三项内容

❷ 急求几部歌颂祖国的电影

1、《林则徐》

《林则徐》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古装剧情片,由郑君里、岑范执导,赵丹主演,于1959年上映。

该片讲述十九世纪中叶,林则徐奉旨到广州禁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与英国鸦片贩子和中国贪腐官员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该片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十部献礼影片之一。

2、《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张黎和成龙执导,赵文瑄、李冰冰、陈冲、孙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战争片。

该片讲述了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的故事。该片于2011年9月23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3、《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是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的历史题材战争片,由吴桂苓、吴京安、李法曾、杜志国、郑邦玉、郑继勇、周宁朝等联合出演,于1995年上映。该片讲述了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抗战开始的前后经过。

4、《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5、《建党伟业》

《建党伟业》(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由韩三平、黄建新执导(海外部分由李少红执导,五四时期部分由陆川执导,战争场面由沈东执导),由刘烨、陈坤、张嘉译、冯远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❸ 我国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 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 主演:田华、张守维、赵路、李百万、胡朋、陈强、李壬林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成荫、汤晓丹 主演:陈戈、冯喆、张瑞芳、项堃、汤化达、王力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郭维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

《祝福》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

《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出品 编剧:刘知侠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秦怡、冯喆、冯奇、冯笑、邓楠、仲星火、陈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编剧:石言、黄宗江 导演:王苹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张璋、康天申、陈东岗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出品 编剧:林金 导演:王苹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杨沫 导演:崔嵬、陈怀皑 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

《林则徐》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 主演:赵丹、韩非、秦怡、蓝谷、钱千里

《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水华 主演:谢添、张亮、林彬、马薇、韩韬、于蓝

《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赵季康、王公浦 导演:王家乙 主演: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年出品 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上官云珠、马骥、李保罗

《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编剧:陆柱国 导演:王炎 主演:王苏娅、庞学勤、林农

《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 导演:凌子风 主演:崔嵬、蔡松龄、鲁非、赵联

《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张巨克、贺汝瑜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梁信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陈强、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夏衍、水华 导演:水华 主演:于蓝、孙道临、于洋、田方、秦汉

《甲午风云》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导演:林农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李颉、庞学勤

《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乌·白辛导演:赵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李小燕、李健、张平

《红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瞿白音 导演:汤晓丹 主演: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里坡、杨在葆、舒适

《早春二月》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

《野火春风斗古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李英儒、李天、严寄洲 导演:严寄洲 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

《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 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黄琼英、柳杰、冯奇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周皓 导演:水华 主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蔡松龄、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主演:谢芳、曹银娣、李纬、冯奇、上官云珠

❹ 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电影

推荐《狼图腾》,整部电影的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北京知青在内蒙草原上养狼,又放生的一段人与狼的故事,在故事片的角度上并不能给观众一种“情节丰满”的感觉,甚至令人觉得太单薄。但扎实的镜头却让人生出几分的感动:小到千万根柔软的狼毫在冯绍峰的鼻息中拂动,大到草原上云层的诡变多端。那天地大美,似乎时刻在提醒着人们如果能像主人公一样爱护、放生了包括凶悍的草原狼等万物生灵,那么这个世界也将与人们温柔相待。

❺ 求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

《十二个月亮》2006——————新疆本土电影
《会唱歌的土豆》
《微笑的螃蟹》
《吐鲁番情歌》
《火焰山来的鼓手》

新疆电影制片厂拍摄过的电影

我们的邓大姐 (1988)
决定命运的时刻 (1988)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1988)
阿娜尔罕 (1962)
远方星火 (1961)
他们在战斗 (1960)
绿洲凯歌 (1959)

❻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什么民族的故事

壮族 电影《刘三姐》是反映壮族的生活故事。提起《刘三姐》,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这部以广西特色彩调剧为蓝本的电影60年代初风靡了全中国。邓昌伶受壮族民间传歌故事的启发,于1953年写成剧本《刘三姐》,并于1957年投给当时的广西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戏改会把剧本推荐给了柳州市彩调团。彩调团写信给邓,表示“剧本适合我团演出”,但还要“适当修改补充”,邓回信表示同意改编。不料到10月底,彩调团又来信称没有时间修改,剧本也已遗失。当年底,彩调团“集体创作”完成了彩调剧《刘三姐》。1959年,该剧作为全区国庆献礼剧目一炮打响。演出结束后,被告邓凡平、牛秀、龚邦榕等人成立了《刘三姐》整理小组。1959年,署名为“《刘三姐》整理小组集体创作”的第三方案形成。1960年,以此方案为蓝本的《刘三姐》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荧幕。

❼ 五朵金花的影片争议

旧案:电影片名纠纷
1959年,中国出品了一部后来红极一时的电影,《五朵金花》。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十周年,当时各个电影厂正在摄制献礼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拍一部反映云南大理少数民族生活的喜剧片,文化部副部长夏衍推荐了赵继康王公浦夫妇来编剧本,因为这两位剧作家曾经去过大理,当时人也正在云南。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夫妇俩排名总是为夫的在前,为妻的在后,但这对夫妻不是,妻子赵继康排在前面,丈夫王公浦排在后面。话说1959年4月,两位剧作家接受了任务,只用了一周时间就编出了故事大纲。据说他们最初设计了12个女主角,片名叫“十二朵金花”,后来改成“七朵金花”,最后又改成“五朵金花”。金花是大理白族女性常用的名字,五朵金花就是五位白族姑娘,她们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可爱。电影出品后,轰动一时,曾在46个国家上映。
1974年,云南一家卷烟厂出品了“五朵金花”牌香烟。
1983年,“五朵金花”被卷烟厂正式注册成卷烟商标。
2001年,赵继康、王公浦两位剧作家控告这家卷烟厂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
赵继康、王公浦,他们因“五朵金花”而成名,又因“五朵金花”而离婚,晚年了还为它一波三折打官司。两位老人不只一次走上法庭,但每次的关键问题都是同一个,就是 “五朵金花”作为一部电影的片名,到底受不受法律的保护。《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是作品。问题是,卷烟厂出产的不是电影作品,是卷烟,“五朵金花”作为电影名称,被卷烟厂使用行还是不行呢?
关于作品的名称权,其实在《著作权法》根本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关于作品的名称到底受不受法律保护的问题,基本上是一笔糊涂帐。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发达的英美法系国家,对作品名称也不提供著作权保护。在中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文禁止文学作品的名称在一个人使用后,其他人就不可以使用。
本案,“五朵金花”名称权案,在中国法律学术界引发了一场相当大的争论。关于“作品名称受不受法律单独保护”,学术界主要分成两派,持完全相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作品名称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单独保护,理由是《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是作品。作品名称仅仅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不能单独作为著作权的客体。认为作品名称应当受《著作权法》单独保护的专家指出,《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四项的“保护作品完整权”就包含不得歪曲、篡改、删略作品名称的含义。而且,好的作品名称对作品本身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常常耗费作者的大量心血。那么,本案法官是哪一派的呢?看了他的判决就知道了。

❽ 电影《刘三姐》是什么民族的生活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民生活.
有事梗概:
美丽的漓江上,老渔夫和儿子阿牛遇到了顺流飘泊的刘三姐,这刘三姐爱唱山歌,专唱穷人的心里话,因此受到财主的陷害,无处安身,老渔夫父子收留了善良美丽、机智勇敢的刘三姐。 四方乡亲听说刘三姐来到这里,纷纷前来与她相会,三姐的哥哥刘二也找到了失踪已久的妹妹。财主莫怀仁听说刘三姐又在聚众唱歌,先是假惺惺地想收买她,收买不成就想通过对歌降服刘三姐,让她永不唱歌。 听说刘三姐要和财主对歌,四方乡亲纷纷前来观战,船只截断了江流,莫怀仁连夜请来陶、李、罗三秀才要与刘三姐决一雌雄,但这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酸秀才哪里是刘三姐和众乡亲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他们就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了,在乡亲们开心的哄笑声中,莫怀仁气得一脚踩空,跌入大江,刘三姐胜利了。 对歌胜利,刘三姐和阿牛也暗暗地相爱了,刘二却担心财主的进一步迫害,要三姐和他离开这里,老渔夫鼓励刘二,不要怕财主。 这一天,刘三姐和舟妹上山砍柴,返回途中,刘三姐被莫财主抢到莫府,财主用荣华富贵诱她归顺,她坚决不从,恼羞成怒的莫怀仁决定杀死刘三姐,阿牛和众乡亲在莫府丫环帮助下抢在他们前面救出刘三姐。财主发现刘三姐跑了,驾船去追。远远望去但见满江上都是刘三姐和阿牛,他们赶上一对一看不是,再赶上一对一问,错了!莫怀仁知道自己中计了,他站在船上跳着脚大骂手下人是脓包,可是有什么用呢?原来经过这一夜风险,刘三姐对阿牛的感情愈加深厚,当朝霞映在碧树下,憨厚的阿牛将拾到的绣球还给刘三姐,她见阿牛如此憨厚老实,只好唱了一首山歌向他脉脉传情:“……绣球当捡你不捡,空望两手捡忧愁”,说着将绣球抛给阿牛,阿牛接过绣球明白了,三姐的心上人原来是他,他和三姐面对着碧绿的江水,面对着倒映的白云唱起了定情的山歌:“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刘三姐和阿牛唱着这生死不灭的情歌走了,为了躲避财主的迫害,他们还要继续飘流。老渔父、刘二和众乡亲目送他们溶入碧波与蓝天之中。

❾ 中国建国以后拍摄的所有电影的汇总列表

早期中国电影
(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编辑本段左翼电影运动
(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 ,与此同时 ,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编辑本段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37~1945)
在国民党统治区,1938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领导工作,直接地推动了抗战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制片厂在政治部三厅领导下,由阳翰笙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迅速投入抗战电影的摄制及其他工作。先后在武汉、重庆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塞上风云》、《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片,以及《民族万岁》等新闻纪录片。国民党直接领导的中央电影摄影场和1935年成立于太原的西北影业公司也拍摄了宣传抗日的故事片和新闻纪录片。
香港到1937年6月底为止,成立了南洋、大观等50多家拍摄粤语片的电影公司。随着抗日战争爆发,香港爱国电影工作者拍摄了抗战题材的影片。
从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进入上海租界为止,上海被称为“孤岛”时期。这一时期,1938年有新华、艺华、国华等私营电影公司拍摄影片。随着新华摄制的影片《木兰从军》上映后的卖座,形成了古装片拍摄浪潮。1941年,时装片取代古装片,新华、艺华、国华、金星等10几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时装片有60部。万籁鸣、万古蟾(见万氏兄弟)绘制完成的动画片《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较长的动画片。
在日本占领区,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8月21日在长春成立“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后在北平(今北京)成立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于上海成立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将新华等几家影片公司合并,成立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1943年5月12日将以上电影机构合并 ,成立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中联和华影在4年中拍摄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扬所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春江遗恨》等影片,为迷惑中国观众,也拍摄了不少以恋爱为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据地 ,1938年,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由延安电影团袁牧之担任编导,吴印咸、徐肖冰、吴本立担任摄影 ,用仅有的两部摄影机拍摄长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2年又完成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以及一些反映当时延安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新闻片。还建立一个放映队,在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前线一带放映电影。新四军淮北根据地于1942年购得16毫米摄影机 ,拍摄了有关新四军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长纪录片《新四军的部队生活》。
编辑本段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改组的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各厂,利用国民党的电影基地,拍摄进步影片;另一部分参加进步电影的基本阵地昆仑影业公司,对文华、国泰、大同等民营影片公司也采取团结、支持、争取和协作的方针,使之拍出进步影片。这样,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松花江上》、《夜店》、《还乡日记》、《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优秀影片。这一时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电影公司,拍摄了约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
在解放区,1946年成立延安电影制片厂 。1947年以该厂部分人员为基础,组成西北电影工学队前往东北。1946年10月在晋察冀军区成立华北电影队。1946年长春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满映”。1946年10月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17辑大型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以及木偶片《皇帝梦》、科教片《预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动画片《瓮中捉鳖》、翻译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北平、上海解放后,在北平、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国民党制片机构,分别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成立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担负领导全国电影工作的任务。
编辑本段新中国电影事业
(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这样,故事片的生产完全由长春、北京、上海3家国营厂承担。为了培养人才,上海、北京先后成立电影学校,北京的电影学校后成为中国唯一的高等电影专业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筹建了保定电影胶片厂,南京、哈尔滨、上海都建立了电影机械厂,以及八一电影机械厂和北京电影洗印厂等电影工业企业。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电影的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对《武训传》等影片的批判,挫伤了部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了创作拘谨、产量下降。1953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关领导提出改进领导方法,鼓励艺术家发挥各自长处,从各方面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实。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1951年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1957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优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对一些影片和艺术家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58年又拍摄了许多报道性宣传大跃进中某些虚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扰了电影的创作。不久,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对电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质量的要求,促使中国电影事业在1959年形成一个繁荣时期,拍摄了《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题材风格多样、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统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倾运动中,电影界又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加之三年自然灾害,胶片、器材等严重短缺,电影生产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重申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纠正了违背艺术规律,对文艺创作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干预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条例。使60年代初期的电影走入正轨,到1965年,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二个电影创作高潮,生产了《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农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杨门女将》等优秀影片,以及优秀美术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与此同时,电影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400多个发展到1965年的20363个 。到1965年为止,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发行1213部长短影片。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也已具备相当规模 ,可以生产洗印、录音、摄影、放映机等各种设备、器材,并基本达到自给。但在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 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 、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 ,重申执行双百方针。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其主要特点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❿ 求一些老的南方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片名。

诺玛的十七岁〉、
红河花腰彝族风情〈花腰新娘〉、
红河瑶族风情的〈咬指〉,
反映僳僳族、傣族抗英斗争的〈石月亮〉、
《山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
《芦笙恋歌》(拉祜族)、
《边寨烽火》(景颇族)、
《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
《刘三姐》(壮族)、
《阿诗玛》(彝族
《青春祭》(傣族)、
《鼓楼情话》(侗族)、
苗家儿女》(苗族)、
《神秘的伴侣》(瑶族彝族)、
土家族(《连心坝》),
布依族(《山寨火种》),
瑶族(《瑶山春》),
苗族(《火娃》),
回族(《六盘山》),
佤族(《孔雀飞来阿佤山》),
壮族(《拔哥的故事》),
独龙族基诺族(《绿海天涯》),
达翰尔族(《傲蕾•一兰》),
傣族(《青春祭》、《孔雀公主》)
彝族(《奇异的婚配》),

阅读全文

与1959年的民族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电影推荐速度与激情 浏览:628
猪蜜蜜电影免费观看网 浏览:254
推理笔记电影和网剧哪个好看吗 浏览:224
tcl怎么连接手机看电影 浏览:279
沦为妓女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414
有啥好看的暴力电影 浏览:362
百度云手机看视频如何下载电影 浏览:927
2019年年末电影免费播放 浏览:786
儿童好看神话电影大全 浏览:184
电影摄影机多少钱一套 浏览:82
电影院如何控制蹭票 浏览:832
跟保姆互换灵魂的叫什么电影 浏览:855
看没有字幕的电影怎么下载 浏览:499
急先锋电影票学生多少钱一张 浏览:372
阿波罗十八号电影怎么拍的 浏览:908
2017新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544
郭富城演的有特异功能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49
有什么好看科幻的电影 浏览:563
有什么电影祭拜 浏览:987
好看的动作欧美电影推荐 浏览: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