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中国有哪些先锋派电影

中国有哪些先锋派电影

发布时间:2022-05-22 10:19:40

1. 我国电影有哪些流派

电影流派,指电影根据独特风格而进行分类的派别。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流派大致有五种:
早期现代主义--欧洲先锋派电影;苏联电影学派--诗电影与散文电影;好莱坞商业电影--类型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与近期现代主义流派等。

2. 电影什么好看 什么电影最前卫

<天龙特工队>,为什么提这部电影,因为我认为它具备了你说的好看、前卫的部分特点,为啥用部分,因为它没有达到最这个字。我来修饰一下吧,我现在所认为好看、前卫电影很难用具体来形容的。<终极快递>法国人的语言,<禁闭岛>想你使劲理解,<钢的琴>中国从小道走的人,<三个傻瓜>你也觉得有启示,<荧火虫的坟墓>莫名的忧伤,<只想爱着你>期待与你再见,<谁和她睡了>原来这样很好,<僵尸新娘>其实挺可爱,~我只是说了一点点,我知道的本来就很少。别人说好并不一定好,自己说的那才算,自己找找看看,积累积累吧!

3. 《一步之遥》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观后感

对于中国这种第三世界的后殖民文化国家来说,80年代伴随着全民向钱看,放弃了理想主义,自由化的开始,开放的、无序的、不受约束的资本潮涌般介入小农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各个领域,已经分别在

80年代毁掉了文学——现代诗歌。

北岛、顾城、江河、杨炼等等在80年代崛起,并且在文坛呼风唤雨的朦胧诗主将们,纷纷受西方文化基金、大学、金主邀请、出国,滞留国外。(即便有实力出国而未定居海外的舒婷也曾接受西方基金在德国生活一年,专门写德国)。

最优秀的人才,全部外流,诗歌何以堪用?

尤其是一群以汉语作为母语写作的中国人?这是多么讽刺?

北岛、江河、杨炼,纵有天纵之才,但是中国诗歌的人才被西方资金掏空,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蠢笨不懂,滞留外国,获取虚荣,佯装流王,蠢的不能再蠢。有文才,无智商。但是这个教训没有被汲取。

90年代毁掉了音乐——中国摇滚。

曾作为新音乐势力,被港台小农资本拔苗助长,部分乐队在一夜暴富的狂喜中个人快速膨胀,无数优秀的乐队分崩离析,内斗、矛盾、利益、帮派,医大批优秀的乐队在生存周期极其短暂,根本无法形成持续创作和音乐实力。个人主义泛滥、自我无度膨胀,大陆摇滚乐自张炬死后,一蹶不振。

00年代毁掉了美术——当代艺术。

快速急剧流入的西方资本,将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圈养在资本的圈地造屋小农地主大院香车美女中,在经济危机到来时顷刻颓废,市场急剧萎缩。一部分西方艺术资本庄家出货给国内那些窥视当代艺术的土鳖收藏资本,

10年代毁掉的将是………?

资本已经开始疯狂的涌入了电影市场,如果电影人不能锐意前进,提高基本电影能力,警惕眼前资本狂欢的所谓盛宴,那么这十年将被无道德属性的资本干掉的中国小农文化领域就是——电影。

近如华裔兄弟这样以电影起家的资本势力,借助电影快速上市,获得资本权势之后,迅速”去电影化“,毫无理想和热爱的本能需求,寄生、掠夺、毫无深入实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诚意。

快速增长的商业资本,爆发式的屏幕数,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真正的崛起,只是泛滥的无处投资的住宅地产资本涌入了商业地产资本的现象之一。

如果电影人不能保持警惕,不能踏实的建立起强悍的电影工业体系,依然沉醉于小农一亩三分地的自我抒情、自我陶醉,不能锻炼出扎实的工业实力,那么急剧膨胀的中国电影市场,只能是为资本准备的肥美的随时宰割的羔羊。

中国电影是否重蹈过去40年来的中国诗歌、音乐、美术一样依次被资本干掉的覆辙,请拭目以待。华裔兄弟为什么提出”去电影化“?电影,在资本的眼里不过是个今天你以为你光鲜,明日即可弃之如垃圾的廉价的婊子而已。

资本势力只在乎利益,而非什么电影不电影。

所有被近年电影市场的乱象冲昏了头脑而膨胀无度的人,将来或许都将面对被贱卖也无人问津的那一天。无辜的牺牲的鲜血。

注:看完随便写的,这么多人看,已违初衷。没看过电影的,不要点。其他先说一下的——

姜文在做一场超前的、有创意、有想法的带有默片时代电影手法的融合了戏曲、歌舞、话剧、动画等等如同欧洲一百年前的达达主义或拼贴艺术手法的一种当代的实验性的电影叙事探索。

但是,台词和叙事节奏使这种努力收效不多。

如果把干瘪、冗长、罗嗦的演员台词全部消声,精简一下镜头到90分钟,以纯粹的默片字幕加情节推进电影,其他歌舞、音乐、音效照旧。别说五颗星,100颗星都没问题。

一步之遥有优点。比如,开篇 TO BE OR NOT TO BE ,玩儿的漂亮。比如,接下来向教父致敬。比如,默片剪辑、穿插,但是,然后呢,,,

在后现代主义中,解构者在面对解构对象时,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和警惕,控制好批判的推进力度和节奏,不能在没批评、批判、搞定庸俗对象的时候,反而先被对方的庸俗把你自己埋了。

这部电影的缺陷就在这,意识上对自己的要求过于放松,技术上也存在不足。

所以,这儿只说缺点。

至于,一小撮自诩高端的文艺电影青年们,认为这部电影既先锋、又前卫。别人不打高分,就是看不懂。真逗。你当然可以打5星,那是你的自由,但是你要跟我说这个,对不住,现代主义的先锋派是一百年前的那批电影人。在中国后现代、当代,随便什么代的当下,有鸡毛可先锋的?都是前人玩过八百遍的东西。

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水平让资本圈养在后殖民文化的身份中已然如同商业垃圾的时候,电影想做这个时代的艺术前锋?别逗了。

捧杀这部电影有多少西方电影经典片断的傻逼文艺青年们恐怕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就算这部电影里的确有些近年大陆电影很少出现的电影表现形式,但是,中国50-60年代的很多电影不也都玩过么。

你认为这部电影好,就不许别人说它不好,就不许我觉得它相当一般?傻逼文艺青年们想捧这部电影没问题,想吹牛逼也可以,那是你的自由。但是,中国电影靠狐捧狗友就能前进么?没有中国依靠国家政策将外国电影资本限制在国境之外,中国电影早被西方影视资本打到义和团时代去了。

这是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商业电影首先必须是工业产品。

光吹牛逼,没有强悍的工业实力,没有电影工业各工种细分、各专业大量的人才做支撑,今天依然依靠几个台面上的导演撑着,真的很强?吹到天上去,你也就是义和团的神功护体。面对工业的坚船利炮,高喊小农的刀枪不入。

4. 如何定义「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深受影迷喜爱。英文名为:avant-garde film。
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都为短片。
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

5. 什么事先锋派电影

所谓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现代派这个总的文艺思潮影响下,从1925年到20世纪30年代初,即由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的这个时期出现的一种影片拍摄思路,其中心在法国和德国。

史学家们认定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大的革新运动。

先锋派的理论主张是:①反对叙事,把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等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的图像、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影片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追求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③描写梦幻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上,而对物的表现——万物有灵论——则应当是排斥含义,排斥逻辑的。其代表作有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的《休息节日》。

影片表现的是一个男子在节日作通宵夜游以后在昏睡中所做的一个梦,前半部分是舞蹈表现,后来因主要的舞蹈演员被打死而转接出一个送殡场面。影片进行了一系列的造型、节奏和蒙太奇试验,并极力追求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比如芭蕾舞演员已在翩翩起舞,裙子一开一合,动作优美,可她猛一转脸,却成了一个戴眼镜、长胡子的绅士,表现出一种幽默讽刺的意味。

6. 中国有哪些很有意境的电影

《英雄》。带有中国水墨画意境的场景。背景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战国。主题是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挑选的时代太具有代表性,从布景到配乐,从选角到道具,不仅仅是看起来舒服,更重要的是从刺杀到放弃刺杀,从家太平到天下太平,电影平白地表现了最大的道理,没有隐藏,没有暗喻。

7. 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派别

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开始于L.德吕克的艺术创作原则,他要求与当时的商业影片彻底决裂,要求以电影手段发掘人与物的特征美。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如莱谢尔于1924年拍摄的短片《机械舞蹈》和克莱尔的《幕间节目》(1924)等,这些影片同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主题。这些影片又称作“达达主义电影、“抽象电影或“纯电影。
第二阶段
是以年轻的女电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尔、舞台剧编剧和青年诗人A.阿尔托等人的实验性影片为代表。
他们的影片受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G.杜拉克于1928年拍摄的短片《贝壳与僧侣》(编剧A.阿尔托)主要是分析一个僧侣混乱的心理活动。借助一系列并无内在联系的镜头的组接进行一种精神分析;L.布努艾尔于1928年摄制的《一条安达鲁狗》也是以类似方法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或者是对一种荒诞不经的新比喻的追求。这种电影又被称作超现实主义电影。
1929年后,法国电影的“先锋派运动也转入纪录电影。这种纪录电影很快就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嘲讽社会现象为主,如法国导演J.维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诞的画面和奇特的剪辑,借实录的尼斯景像,嘲讽市内上流社会的生活丑态;另一种则是具有抒情色彩或唯美主义倾向的纪录片,如J.伊文思当时就是在W.鲁特曼和法国“先锋派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拍摄《桥》(1928)和《雨》(1929)的。 法国立体主义画家费尔南·莱谢尔最初从事电影创作的意图是要以电影的手段来进行他在绘画方面的研究,他在创作中自然地意识到电影为什么就不能摆脱叙事和演出的梗桔呢?他在《机器的舞蹈》(1923年)的拍摄中,便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他将日常生活中自然运动的物象,如:钟摆、女孩儿荡秋千、上楼梯的妇女和活动的木马等等,同以电影手段使之运动起来的机器零件、橱窗模特儿的腿、商店里的日用品,以及招贴画和报纸的标题等等一些立体派画家所喜爱的造型物体加以并列,形成了一幕的确富有电影化运动效果的——机器的舞蹈。
由于莱谢尔十分强调纯构图形状的匹配和节奏性剪辑的对位处理,因此,影片中一切活动的物像都如同钟摆的节奏运动起来。那些自然物体成为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很强的活动影像,而人物的运动在失去了她的现实性的同时,却造成了一种特殊运动的感受方式。莱谢尔曾谈到他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他是想“创造出常见的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节奏,表现出它们的造型的美。然而,事实上正如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所指出的那样“他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造型的美是属于节奏的,而不是属于为节奏所掩盖的物体本身的。对于电影视觉节奏的实验,莱谢尔的《机器的舞蹈》无疑是在探索着电影艺术表现的新的领域。 达达主义的艺术主张,被看作是荒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以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破坏就是创造的政治口号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这一反艺术的艺术流派与20年代超现实倾向的电影美学相吻合,并在实验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佼置。曼·雷伊的《回到理性》(1923年),是达达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制作者将钉子、钮扣、照片和带子狡在胶片上感光,创造出画面上杂乱物品的轮廓。影片放映时,先锋派电影艺术家们的狂热,几乎捅坏了天花板,人们把这一次看作是非常成功的晚会。达达主义者就是寻求这种所谓“机器和阳伞在手术台上突然相遇的美。而翌年,由雷内·克莱尔拍摄的《幕间休息》,则成为达达主义最为杰出的一部代表作品。
雷内,克莱尔将卓别林的喜剧精神与《机器的舞蹈》中的幽默感溶人到他的作品中,创造出《幕间休息》这部“荒唐的杰作。那些恰似达达主义艺术家的梦境——在巴黎屋海上空飘荡的纸船,香烟变成了希腊庙宇的柱子,和几个达达主义艺术家们的游戏场面——曼·萨蒂在搬运一尊大炮、舞蹈家让·布尔林滑稽地穿着猎装出现在香树里舍剧场的房顶上,以及用高速摄影和低速摄影造成的失去庄严感的送葬队伍和最后从棺材里站立起来的布尔林等等,在富有节奏感的剪辑中,构成了一部既充满想象力,而又荒诞无稽的达达主义的影片。值得注意的是,与曼·雷伊的《回到理性》相比较,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并不是利用了抽象的形式,而是利用了现实生活的素材。然而,形成其同一风格的关键,则是他们所共有反理性的艺术主张。《幕间休息》中的视觉素材的现实时空,被克莱尔有意识地剪乱,并以一种反逻辑的形式出现。同时,那些次序颠倒的视觉片段本身也没有什么故事结构可言,而是达达主义绘画的“换位法,在电影剪辑技巧上的新的发现。特别是那个著名镜头:开始从下面仰拍的穿着裙子跳着轻盈舞步的芭蕾舞演员,在镜头升上来之后,却使人意外地发现那是一个长着落腮胡子戴着夹鼻眼镜的男人。克莱尔在这里创造出“相互不同质的要素在平面上接触会产生诗意的燃烧的奇异的视觉效果。目的就是要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在雷内·克莱尔的达达主义美学追求中现实素材失去了它的现实性,而成为了超现实性的。 达达主义电影中的超现实性的美学追求,最终导致超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正如文学和绘画从达达主义演进到超现实主义一样。超现实主义的电影制作者们,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饱、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主要是受弗洛依德的影响,小部分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超现实主义成为许多先锋派电影艺术的最终归宿。谢尔曼·杜拉克拍摄的《贝壳与僧侣》(1927年刘易士·布努艾尔拍摄的《一条安达鲁狗》)。1928年加斯东·拉韦尔拍摄的《珍珠项链》1929年以及曼·雷伊拍摄的《海之星》等,都成为这一时期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在这些具有戏剧因素,但缺少戏剧动作的影片中,爱情成为他们描写梦幻与现实相离异的主要对象。其中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被看作是超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影片描写了一个禁欲而性无能的牧师幻想着和一个先后扮作传教士、将军和监狱看守的情敌之间为争夺一个女孩儿的故事,然而,影片在以一系列的画面去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时,却更多地突出了牧师的痛苦和悲哀,而缺少那个时代应有的幽默感,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兴趣。此后,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萨尔瓦多。达利参加了剧本的创作)以描写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那一连串的梦境,从而进入人类潜意识状态的探索,并试图激起观众的内心冲动的影片,才真正引起人们注意,被视为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典型的代表作品。 在影片《一条安达鲁狗》中,人物的梦境和潜意识状态,则是由一个个令人惊怖的恐怖事件和镜头连接起来:男人用剃刀将女人的眼球割开、街道上的一起车祸、半阴阳人凝视着砍断的手、钢琴上堆放的烂驴肉、企图一次强奸、掌心中的一窝蚂蚁等等。
整部影片充满了暴力、性欲和古怪的幽默,突出了超现实主义作品不受理性和逻辑支配的特点。在《一条安达鲁狗》的表现形式中,与印象主义心理叙事和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相比较存在着共同之处,即影片中的景物和人物都是现实的,他们似乎对那些非现实的几何图形、线条等在胶片上作画的方式不感兴趣。自然他们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与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相比较,影片的剧情没有任何叙事逻辑可言,剧中人物的行为和动机也没有任何的心理依据,一切都是出自于一种原始的无理性的冲动。与克莱尔的《幕间休息》相比较,影片则失去了那种无忧无虑的轻松感,布努艾尔称“《一条安达鲁狗》是一种杀戮的绝望而激烈的呼吁,它象征着20年代末青年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充满矛盾情绪的反抗精神。同时,影片还明显地从先锋派电影对于纯节奏形式的探索转向了对于内容的探索。而“这种富于含义的内容显然是属于幻想领域的。说得更精确一些,那就是要求使幻想不知不觉地变得比我们的感觉世界更真实和更重要。内心现实成为超现实主义者“唯一关心的现实,正如克拉考尔所指出的那样:超现实主义者“深信内心的现实是远远高出于外部的现实的。因此,它们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本能活动、梦境、幻想等等,具体地表现出内心的生活流和它的全部内容,而毫不借助于故事或任何其他理性的方法。
活跃于法国‘20年代的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在对于电影美学充满热情、积极的探索中,尽管那些年轻的电影制作者们思想上还存在着某些局限,尽管他们的某些理论和主张还过于偏激,但是,他们对于“动态的造型艺术的理解,对于电影形象结构的开掘,对于电影视觉语言的贡献都是无可估量的。仅就超现实主义而言,它在电影中真正地实现了超现实主义作家布鲁东的愿望:“(时间)分割、被打乱、被消灭了。现在和将来不再互相抵触。生活在昨天或者明天,和生活在今天一样容易,甚至可以同时生活在昨天和明天。这无疑成为50年代末再度兴起的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基础。同时,法国先锋派电影的实验精神也不断地激励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电影艺术更具想象力、更新颖、更奇特、更深入的美学探索。

8. 什么是先锋派电影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

德国先锋派电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各种政治思想、文艺思潮空前活跃,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提出了怀疑。其中也包括对年轻的电影艺术的认识。他们认为,电影必须摆脱其他古老艺术的束缚和影响,成为独立的艺术,这种独立只有以它自身的特性为基础。他们看到电影最大的直观特性就在于能使静态的画面产生运动。因此,有几位画家首先进行了有益的实验。如抽象派画家H.里希特以一系列黑、白、灰三色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变化和跳跃为内容拍摄了《节奏21》(1921)、《节奏23》(1923)和《节奏25》(1925);瑞典达达主义画家V.埃格林1921年在德国拍摄了《对角线交响乐》,在1924年又拍摄了《平行线》与《横线》。这些一般不超过15分钟的短片,排斥人物形像与故事情节,都是以线条规律性变化、转换的视觉形像为内容的。1925年起,德国先锋派电影转入一个新的阶段,例如曾受埃格林影响的W.鲁特曼将实录的镜头与抽象的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纪录电影。这两个阶段的不同在于,第一阶段强调电影的“纯”运动感,第二阶段则更多地强调剪辑的作用。

法国先锋派电影
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开始于L.德吕克的艺术创作原则,他要求与当时的商业影片彻底决裂,要求以电影手段发掘人与物的特征美。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如莱谢尔于1924年拍摄的短片《机械舞蹈》和克莱尔的《幕间节目》(1924)等,这些影片同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主题。这些影片又称作“达达主义电影”、“抽象电影”或“纯电影”。
第二阶段
是以年轻的女电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尔、舞台剧编剧和青年诗人A.阿尔托等人的实验性影片为代表。 他们的影片受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G.杜拉克于1928年拍摄的短片《贝壳与僧侣》(编剧A.阿尔托)主要是分析一个僧侣混乱的心理活动。借助一系列并无内在联系的镜头的组接进行一种精神分析;L.布努艾尔于1928年摄制的《一条安达鲁狗》也是以类似方法表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或者是对一种荒诞不经的新比喻的追求。这种电影又被称作超现实主义电影。 1929年后,法国电影的“先锋派”运动也转入纪录电影。这种纪录电影很快就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嘲讽社会现象为主,如法国导演J.维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诞的画面和奇特的剪辑,借实录的尼斯景像,嘲讽市内上流社会的生活丑态;另一种则是具有抒情色彩或唯美主义倾向的纪录片,如J.伊文思当时就是在W.鲁特曼和法国“先锋派”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拍摄《桥》(1928)和《雨》(1929)的。

9. 先锋派电影的介绍

先锋派电影(英语:Avant-garde movies)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先锋派电影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都为短片。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1先锋派电影以法国和德国为策源地 。影响遍及整个欧洲,时间自1917年至1928年,大约延续了十余年之久。由于他与当时风靡欧洲的各种现代艺术思潮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加之一位艺术家可能同时接纳多种思潮的影响,所以先锋派电影流派纷呈,成员交错,主要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另外还有纯电影、街道电影、室内电影等电影主张和实践。1先锋派运动的主旨是企图从电影的形像性和运动性出发,去扩大、挖掘电影的可能性,使电影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艺术。但是“先锋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更多地是从形式出发,以自我为目的,因此也未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作为一次艺术运动,许多实验性影片在表演手法,镜头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0. 近几年的电影有哪些具有先锋派电影的特点

中国大陆没有什么先锋派。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有哪些先锋派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盗墓笔记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37
使徒行者电影好看么 浏览:458
黑苹果系统怎么看电影 浏览:871
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 浏览:450
一般电影下线后多久腾讯vip能看 浏览:858
苹果怎么复制电影 浏览:811
如何在万达买便宜的电影票 浏览:295
熊出没狂野大陆13部电影免费看 浏览:473
抖音上电影免费看 浏览:189
日本的哥斯拉电影有哪些 浏览:674
中国女排电影为什么能夺冠 浏览:548
李连杰在监狱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846
什么软件p图有电影黑框 浏览:771
1080p的电影最小多少画质 浏览:597
像最爱一样好看的电影 浏览:906
哪吒重生电影免费观看链接 浏览:787
熊出没2020年要出什么大电影 浏览:774
泰国好看的爱情电影推荐 浏览:91
求推荐腾讯视频好看的电影 浏览:807
一个男人和他的鬼妻子是什么电影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