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携作品参加国际电影节
明确报名要求,参考评审团偏好,合理安排时间
首先,在参加任何电影节之前,必须先完成的是背景调查。投递影片跟投递简历一样,盲投不会增加成功的概率,只会浪费宝贵时间,背景调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明确报名要求和评审团偏好研究。
大多数电影节是对所有影片开放申请的,对于电影本身无特别的要求。但是部分电影节会存在特殊规定,比如需要影片必须是导演的处女作,或者是前三部作品,或者影片的时长不能长于3小时,影片没有在其他地方展映过等等。在确定申请之前,一定要明确这些报名要求。
另外,不同的电影节有特定的审美口味,或者评审团成员对某一类影片有偏爱,在做了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电影节。你可以分析历史获奖影片甚至展映影片的类型和风格,如果提前知道了评审团成员,那就了解每个人的审美偏好。
时间安排上,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就可以考虑报名参加电影节。根据影片的预计完成时间和上映档期,结合电影节举办时间,合理安排电影节的申请。
为了获奖而调整电影档期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比如,2002年《上帝之城》在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败北之后,选择了将影片在影院放映时间延长到54周,从而利用规则上的漏洞获得了2004年四项奥斯卡提名。
提交影片,利用首映权与邀请函来谋求最佳主场
确定了要参加的电影节后,接下来需要的是提交影片,这个时候要注意截止日期,还有参赛费用和首映问题。
关于参赛费用,其实有时可以申请豁免,当然这要看参赛电影的情况和与电影节的既往关系。
而首映的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显而易见,一部电影只有一次全球首映的机会,如果影片质量很高,那么对于电影节来说,拿到全球首映权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首映的选择可以作为筹码,同最想去的电影节或者想进入的竞赛单元协商。
另外,在申请电影节时,需要先对所申请的电影节进行分类。一种是申请起来希望不大的电影节,一种是或许会入围的电影节,还有一种是可能保底的电影节,这样可以保证一部电影凭借尽可能少的申请入围其中的某个电影节。在收到某个电影节的邀请后,还可以作为与其他电影节商谈的筹码,去争取更有分量的邀请。
准备阶段:与电影节联系,做好媒体公关
在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影节的邀请后,就可以准备起程前往电影节现场了。
在准备过程中,你的影片会被告知是进入了哪个单元,竞赛单元还是展映单元。进入竞赛单元的影片将由评委会成员观看评选,评委会成员由评论家,学者,电影从业人员以及观众组成,一同观看完影片后他们会讨论出获奖结果,并在颁奖典礼中公布。
那么在前期准备中,媒体公关就成为获奖与否的重要环节,大型商业制片公司通常会以巨额的公关费用,通过操纵媒体引导舆论以达到获奖目的。
TWC的老板、的创始人哈维•韦恩斯坦就是个中翘楚,他的常用手段就是选择更符合奥斯卡口味的电影,在电影节评审期间发布大量通稿,塑造影片的正面形象。并同时举办私人晚宴和明星慈善晚会邀请评委参加私人观影会,以达到影响评委倾向的作用。
据说,在面对呼声高的竞争对手时,韦恩斯坦还会不惜通过媒体以及私人关系抹黑竞争对手,来确保自己推举的电影可以成功获奖,这也是他在好莱坞经常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参加电影节:观众,评委,媒体与商业的四重考量
电影节的组成通常包括一系列电影展映,专题研讨会和颁奖典礼。电影市场可能是附属于电影节,也有可能单独举办。你需要做的,并不只是按照官方团队的安排参加放映那么简单,几个重要的事项需要特别下功夫:
a)观众交流
一般电影节官方会在参展电影放映结束后做一个15-30分钟的问答,分享拍摄影片的过程。利用问答时间与观众分享主创最想表达的内容,与观众在观影结束后进行各种交流,都会对影片的口碑造成影响,所以一个良性的观众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b)媒体采访
如果影片进入了电影节的重要单元,电影节官方会为主创准备媒体采访的时间(专访或群访);如果官方没有给你安排媒体采访,你可以在参展之前提前主动联系当地媒体和国内媒体,让行程相对有序。毕竟,增加曝光度是每个主创团队或者发行方都想要的结果。
c)认识电影节选片人
电影节的选片人对电影至关重要,他直接决定着影片是否入围,幸运的话,通过选片人会可以与更多的业内人士结识,这是电影持续走向更多电影节的有效路径。
d)认识买家
在电影市场中,是一个认识买家的最好机会,全球的电影内容采买和销售,对于独立制片和小型的区域性发行公司,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电影节会是一个扩展可能性的优质场所。
比如戛纳电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位于戛纳电影宫的地下一楼。每天下午两三点,交易市场里随处可见眉头紧锁、严肃交谈的买方和卖方,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电影成交,推动电影产业的商业发展。
『贰』 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的评选准则
1.评选范围:
面向全球微电影从业者征选年度优秀微电影作品。对象为:高等影视艺术类专业院校、专业微电影创作团队、工作室,影视传媒公司、品牌公司及其他微电影爱好者。
2.评选宗旨:
评选出最好的微电影故事,用影像记录时代的变迁。打造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最专业、最权威的微电影平台。在这里我们用微电影表达对社会独特的体验和认知,体现大众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展现我们生命中温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弘扬人性中美好、坚强、乐观、宽容等明亮的一面。微电影新媒体艺术形式传播:自由、勇气、情怀、梦想、公益、责任、爱……
3、评审标准
(1)思想性。通过镜头思辨地看待复杂世界,运用光影形成穿透地力量,持久影响每个观影者,给予警示或启迪。
(2)传播性。符合基本传播规律,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如娱乐效果等。
(3)创新性。鼓励创造新的电影语言,支持探索电影拍摄新手法。
4、评选办法
(1)初选。组委会邀请专业人士针对所有的作品进行初选。初选的指标参考为故事、创意、画面、配乐、剪辑以及在官方网站的播放量,初选100部进入复评。100强作品进行网上公示。
(2)复选。100部作品将在互联网、电视网、手机网、院线、高校进行展播。网上链接发给评审老师,由评审老师进行提名,由组委会进行综合,前50强进行集中评选。
(3)集中评选。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封闭集中评审。评出最终各项奖项。
备注:1.院校推送。大学生创作团队所在院系或校团委负责老师写推荐信,代表校方参赛每院校给予3个名额进入主竞赛单元。
2.组委会邀请。组委会对知名微电影优秀团队发出邀请如曾在其他一类电影节上获奖作品,其作品可直接进入主竞赛单元。(20个团队)。
5、颁奖及后续
光年奖和金手指奖常规奖项,获得者组委会将作品提交给梦想评审团,综合评定后,有机会获得组委会举办的星导演计划。
『叁』 章子怡担任戛纳电影节XR沉浸影像单元评委,担任评委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章子怡担任戛纳电影节XR沉浸影像单元评委,担任评委需要具备的条件我认为是需要一定的实力,是需要有经验,需要有一定的地位,对于国际上的还需要会说英语,具体的分析如下。
章子怡担任戛纳电影节XR沉浸影像单元评委,担任评委需要具备一定的演艺经验,对于任何的评委的要求其实这个是比较基本的,因为没有实力,,没有过演艺经验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对于他人有指导性的意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担任评委需要一定的演艺经验。
总之,章子怡担任戛纳电影节XR沉浸影像单元评委,担任评委需要具备许多的条件,比如有一定的演技,其次就是有一定的演艺地位,最后就是有一定的英语实力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肆』 微电影节评选内容有什么
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微电影爱好者均可参加加拿大国际微电影节的评选活动,作品内容和题材不限,为了保证大赛的健康,严禁含有反动、黄色、严重暴力的过激内容参与评选。
二、所有奖项由专业评审团和观众投票选取结果的方式产生。观众评委主要由微电影观众组成,所有参赛影片将会在WOWTV网站以及相关网站专区展播,观众可以在观看之后,在网站进行投票,由大众评 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演员和作品。主办方将按照影片在各大网站的得票进行排名。
『伍』 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巩俐领衔评委会亮相,评委团的能力如何
2021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约召开,自2011年创办以来,凭借着国际性,专业性的特点,吸引了无数的嘉宾和群众参与其中,影响力巨大。其中“天坛奖”备受关注,因“天坛奖”的评比非常严格,在电影行业的含金量极高,所以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希望自己的影片可以获得殊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此次入围2021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的影片有赵天宇导演的《关于我妈的一切》、哈米.拉梅赞导演的《此时此爱》、成岛出导演的《生命的停车场》、安德烈.扎伊采夫导演的《攻城日记》、李亘导演的《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我们还在电影节开幕式上面看到了巩俐,你觉得今年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团能力如何呢?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
一.巩俐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巩俐现身北京国际电影节,可不是以明星的身份去的,而是以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身份前去参加活动。这不是巩俐第一次以评委的身份参加活动了,希望我们可以在更多活动上看到巩俐的身影。
『陆』 电影节应该怎么做
为中国独立电影提供平台
翠贝卡是纽约的一个地区,是9·11事件的重灾区,也曾经是仓库和厂房区。为了将人们重新吸引回这个地区,美国电影制片人简·罗森泰以及著名演员罗伯特·德·尼罗于2002年共同创办了翠贝卡电影节,他们希望由此能让人与人之间更亲密,让人们从伤痛中走出,同时雄心勃勃地要将这个区域打造成为纽约重要的电影拍摄中心。
翠贝卡电影节,以呈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影片著称,在艺术上有极大的包容性,与中国电影也有着深厚的缘分。在过去的六届电影节上,一共有18部中国电影参加翠贝卡电影节,并获得了多个重要奖项,《盲井》、《绿帽子》、《生死劫》连续摘取了第二届至第四届的最佳故事片大奖。中国电影早已成为翠贝卡电影节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翠贝卡电影节对中国观众来说还很陌生。电影节主席约恩·帕特里克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为中国的独立电影提供更好的平台,也期待在今后的翠贝卡电影节上看到更多更优秀的中国电影。”
青铜女子塑像做奖杯
7月10日的夜晚,北京798创意广场上聚满了观众,不少外国朋友也闻讯赶来,人们在广场上席地而坐,等待着影片《行星霹雳男孩》露天放映的开始。这是翠贝卡电影节亲切近人风格的独特体现,仅此一点就让翠贝卡在影迷心中占有了特别的位置。
此次在北京特别展映的电影《行星霹雳男孩》,是一部关于街舞复兴的纪录片,已在美国纽约举行的2007年翠贝卡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7月10日的放映,依然以动感炫目的街舞表演开始,导演本森·李也登台与观众见面、互动。100分钟的《行星霹雳男孩》放映之后,人们还在广场举办了胡同派对,舞林高手纷纷大秀街舞功夫,热烈的气氛让活动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
翠贝卡电影节崇尚艺术,推崇独立电影,因此,电影节设立的七个奖项也分别用七件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来代替了奖杯和奖状。最佳故事片奖的奖杯就是一位艺术家创作的一座青铜女子背身塑像。
从今年开始,翠贝卡电影节将每年都来中国。作为尝试,今年在北京只播放了《行星霹雳男孩》一部电影,但这已足以让中国影迷们体验到这个美国最具活力的电影节的独特魅力与热情。 对话
克里格·哈利翠贝卡电影节创始人之一TammieRosen翠贝卡电影节公共事务总监
把创意北京和动感纽约连在一起
竞报:在美国电影界,翠贝卡有着怎样的特点与影响?
TammieRosen:翠贝卡电影节试图打破以往电影节的模式,学生电影与最新的全球大片同时播映,这在美国电影节上是很稀有的。翠贝卡电影节吸引着不同的观众,包括那些可能一年才看一部电影的观众和一批在国际电影工业中成长的人。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翠贝卡电影节给世界上重要城市带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庆典。
竞报:美国人怎样看待在翠贝卡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TammieRosen:中国电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全球有名的动作电影导演。我们很高兴能把中国导演的电影介绍给参加电影节的观众们。在翠贝卡上映的中国电影不仅获得了由电影评审团评定的奖项,而且还得到了观众评选的奖项,这意味着中国电影是被外国观众所喜欢的,这让我们也很激动。
竞报:翠贝卡电影节这次来到北京798,对798留有怎样的印象?
TammieRosen:这是一次跨国的文化交流,它把中国最有创造性的地区和世界最有动感的纽约连在了一起。我们想要和北京的观众一起分享翠贝卡电影节,就像中国电影导演曾经在纽约的翠贝卡电影节跟纽约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一样。
当我们亲自来北京看到798是一个如此有创造性的地方时,我们知道我们找到了最合适的地方来举办我们的电影节。
竞报:作为翠贝卡电影节来中国的发起人,您有着怎样的初衷?
TammieRosen:中国现在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文化中心,也将会成为全球娱乐的领导者。我们想把我们的电影节带到中国,庆祝中国在电影方面的贡献。
电影节是为了大众举办的,我们深信这也是电影制作的动力。在中国的创意中心举办一个电影节,以促进文化意识和理解,这是我们的最初想法。
洪晃受邀成为明年翠贝卡电影节文化大使洪晃中国互动传媒集团创始人
要在中国与西方的沟通中扮演角色
竞报:翠贝卡电影节这次来到北京798艺术区,在您看来,这带给北京观众怎样的惊喜?
洪晃:对于北京观众来说,翠贝卡电影节有两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这个电影节是大众参与的,而不是明星。一个电影节可以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有一百多人坐在广场的地毯上看电影,绝对是北京很棒的一个晚上。第二,电影是全球交流的媒介,通过电影,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聚到了一起,彼此之间因为电影而有了更好的了解。
竞报:在这次电影节上只播放了一部电影,作为电影节规模是否小了些?
洪晃:今年是一个难题,是为明年播映什么电影做的一个尝试。我们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认为的一个大众电影节就应该是这样办的。明年将会有更多的电影、更多的银幕,一定更加刺激,特别是想到奥运会。
竞报:作为翠贝卡电影节的中国大使,您将怎样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
洪晃:做翠贝卡电影节的中国大使,这对我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我常常想要在沟通中国与西方之间扮演一个角色,给西方看看现代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我觉得成为翠贝卡电影节的中国大使后,让我有机会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来扮演我想要的这个角色
『柒』 法国74届戛纳电影节开幕,主竞赛评审团都有谁他们都有何背景
第74届戛纳电影节即将开始,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成员已经在网上得到公布。从新闻报道看来,主席团的成员有斯派克·李、玛吉·吉伦哈尔、梅拉尼·罗兰、宋康昊等人。他们将在戛纳电影节上,一同见证优质的电影作品,并为它们评奖。
这些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人才,比如说评审主席斯派克·李,电影《局内人》就是他的作品;宋康昊,是韩国知名男演员,深受大众喜爱的《寄生虫》就是由他主演。此外,在这次的评审成员中,还有一位女歌手。
杰茜卡比较全能,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全都做过,并且每一个身份都有代表作品。在国际电影节担任评审团成员,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小克莱伯是巴西著名导演,曾经还在平遥国际电影节担任过评委,在国内外都很有名;玛莲·法莫和其他人不一样,是唯一一个评审团里的女歌星,虽然出演过一些电影,但是主要还是在歌坛发展。
作为国际三大电影奖项之一,每年的戛纳电影节都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评审团的成员也都是精英。2021年的评审团集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歌手等多个领域的人才于一体,相信他们的出现会给戛纳电影节带来不一样的亮点。
『捌』 在评审会议前后,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部门要注意做好哪些工作
一、在召开评审会议前,评委日常工作部门必须安排时间,组织评委委员,评审组成员学习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和有关政策、规定。评审时,要分别向评审组、评委会报告有关评审材料审查的情况。评审结束应进行总结。 二、建立评审会议记录备查制度。记录内容包括开会时间、地点、出席会议人员名单、会议议程、评审对象、委员或成员发言要点、投票结果等。 三、评审工作结束后,办理资格报批和发证事宜。 高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在20天内将填好的《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发证表》一式三份,提交评审通过人员按《审批、发证表》所列项目输入电脑的储存磁盘一个,连同评审对象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原件)以及《贴资格证相片页》,报省职改办审批发证。 中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在15天内,应将《广东省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发证表》一式四份,连同评审对象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以及《贴资格证相片页》,报市职改办审批发证。 初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在15天内,应将《广东省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发证表》一式三份,连同评审对象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以及《贴资格证相片页》,报所属的区、县级市、市直单位职改办审批及办理发证事宜。 四、按原呈送渠道退回评审材料。 参考文件: (1)关于印发《广东省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职[1996]3号) (2)关于印发《广州市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穗人职字[1996]3号)
『玖』 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如何产生
用柏林电影节组委会主席蒂埃特-科斯里克的话说,“坚硬的柏林永远会以其极度专业而又另辟蹊径的审美标准,为全球电影的年初预热送上最挑剔的眼光。”从历届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的结构来看,科斯里克此言不虚——极度专业,一来体现于柏林的评审团始终少不了制片人的身影,2001年甚至请来20世纪福克斯的制片人比尔-迈查尼克担当评审主席;二来对经常光顾柏林的导演青睐有加,如2003年的阿托姆-伊戈扬、去年的保罗-施拉德等。而另辟蹊径的显性症状,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东道主优势,连专拍商业片的罗兰德-艾默里奇都当过主席;二是让演员垄断话语权,2000年的巩俐、2004年的费兰西斯-麦克多曼德、2006年的夏洛特-拉平宁均在此留下辉煌时刻。
以2007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为例。美国编剧兼导演保罗·施拉德担任评审团主席,他将和包括中国香港电影人施南生在内的另6名评委共同决定本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银熊奖”的归属。
保罗·施拉德导演的代表作包括《美国舞男》等,他还是经典影片《出租车司机》的编剧。在好莱坞,他和另一位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也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其余评审团成员具体如下:享誉中国香港电影界的女制片人施南生、德国本土男影星马里奥·阿多、巴勒斯坦女影星Hany Abu-Assad、出演《巴别塔》的墨西哥男影星盖尔·加西亚·贝纳尔、美国男影星威廉·达福和丹麦女电影编辑莫莉·玛莲娜·斯滕斯盖德。
为保证评审团权威性,所选择的都是电影事业的专项人才。而这些评委的最终名单又是由德国中央柏林电影委员会的顾问团投票选取,可以说每次评委的阵容都是强大的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拾』 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委构成
2011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由《黑天鹅》(Black Swan)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贾樟柯担任“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
1999年贾樟柯29岁时担任了第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工作。2004年贾樟柯担任第19届都灵国际电影节的评审,都灵国际电影节是意大利第二大影展,一直以发现新的电影美学为己任。2005年贾樟柯分别担任法国真实电影节及日本山形电影节的评委工作,这两个电影节也是国际顶级的纪录片影展。2007年恰逢戛纳电影节60周年大庆,贾樟柯获任短片及电影基石单元的评委会主席,曾经担任这一要职的有马丁西科塞斯、杨德昌、侯孝贤等导演。同年,贾樟柯还担任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工作。
今年入围威尼斯的还有女演员赵涛主演的意大利电影《孙丽与诗人》,该片和娄烨导演的法语影片《母狗》一起入围了“威尼斯日竞赛单元”。两位中国影人携外语片参赛引起国际影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