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国军的地方军中桂系最强有什么历史原因吗
这个可能和武器装备人员素质有关吧` 第一国军是美式装备 《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式装备》 第二人员素质和战斗力 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较强
解放战争后期当林彪率四野大军杀向江南时,在林彪眼中也只视桂军为劲敌,紧盯着以第7军和第48军组成的第三兵团,特别是紧盯着第7军,第三兵团的兵员不仅全是广西子弟,而且全是老兵油子,兵龄最短也有五六年,是桂军中的精锐主力.但是1949年8月17日四野里号称“猛虎将军”钟伟的第49军146师还是进入到了第7军和第48军在湘南青树坪精心设计的埋伏圈,造成重大损失,第49军146师元气大伤,这个师基本上打残了,很长时间没有恢复过来.这就是有名的“青树坪战役”!这是所向披靡的四野大军杀入关内后唯一的一场败仗,是解放军淮海战役以来从未有过的一次最大失利. (也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九次大失利之一!)(在八一厂的电影<<大进军-南线大追击>>中仅仅一笔带过,镜头里是只一匹马逃回来,实际情况解放军也是被打的很惨的,被围在山间盆地中间,全是石灰岩,无法构筑工事,拥挤在一起,炮兵都无法展开,而对手早已埋伏多时,各种口径的炮都已对好了标尺,空军和地面部队刚刚装备了美军最新的陆空对话机,空军可直接指示地面炮瞄目标,衡阳机场离青树坪太近了,轰炸机空中飞行只需五六分钟,飞机起飞才刚刚拉起,就已到战区上空,马上投弹扫射后,又立即返航装弹,再飞回战区,反复轮番轰炸,最多时达三十架次,加上精确的炮击,可以想象解放军的伤亡情况!就这样从清晨7点直到下午1点,整整炮击轰炸了六个小时后,第7军和第48军才发起总攻......)
B. 哪部电影写青树坪之战,好像有这么一部,知道的朋友给介绍下,谢谢了
亮剑 楚云飞
C. 青石岭战役到底有没有
有。
1940年8月10日,部队晚上驻进青石岭。便衣侦察员回来报告说: “大水泊据点的日伪军要到瓦屋庄一带示威抢劫。”各连撤回街上的岗哨,外面不准暴露一个武装人员。同时,在院内、房顶上设了暗哨,随时准备战斗。
这次伏击的目的是要全部歼灭敌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把鬼子和伪军全部装进“口袋”里,把“口袋”口扎死。这个“口袋”的形成,就是要等鬼子的尖兵已开始上了东岭,鬼子的小队快到坟地处才开始战斗。
这次战斗中,那16个伪军在听到枪响之后,立即掉头沿路向后逃窜,一枪没敢放都乖乖地做了俘虏。这次战斗全歼了鬼子兵,俘虏了全部伪军,缴了他们的枪械,而我军除牺牲一名战士外,全营再没伤亡。
(3)青树坪拍了哪些电影扩展阅读:
青石岭战役的背景: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胶东人民举行天福山起义,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接着部队西上抗日,开赴蓬(莱)、黄(县)、掖(县)地区,建立了抗日政权。
1940年2月18日,文登城沦陷。日军一个大队共400余人进驻新城(即军阀毕庶澄的官宅子,文登乡师旧址),他们捉夫修城建堡,先后在大水泊、高村等地设下据点。
大水泊、高村这两个据点都驻着一个小队鬼子和一个小队伪军,鬼子和伪军各十六七个人。他们平日固守据点,也不定期地到周围村庄催办粮草,恫吓抗日军民。
D. 双峰县青树坪镇有没有一个叫雁鹅塘这个地名
在双峰县青树坪镇是有叫燕鹅塘这个地方的,基本是一个村落,你可以实际考察一下,看一看具体情况。
E. 谁能告诉我有那些欧美的战争电影啊!要打的激烈点的!最好武器装备先进点的!真实点的!
完全同意楼上的,另外补充一下楼上的,桂系第7军就是大名鼎鼎的“广7军”,号称“钢7军”! 是李宗仁 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系部队中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
北伐时在著名的“贺胜桥战役”中与叶挺独立团并肩血战,大败吴佩孚精锐之师.吴佩孚用尽全力,大刀队共砍下7颗团长2颗旅长的头,吴也手刃几名逃兵。但总挡不住北伐军的冲锋。到下午,杀红了眼的桂系第7军竟齐向吴军枪声最密集处冲锋。面对着凶悍不惧死的敌人,吴军终于大溃。几万人竟对督战队发起反冲锋,一哄而过,夺路逃命。吴佩孚的副官也在乱军中被打死。吴佩孚,这位直系领袖,常胜将军。到这个时侯,他的政治生命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在另一场著名的“龙潭战役”中,也是这个第7军拼死连续猛烈冲锋,不惜伤亡惨重攻占南京城制高点栖霞山,然后发起反击,以少胜多,把背水一战的数万孙传芳亡命大军压迫于八卦洲及其以东地区聚歼,血战七天七夜,杀的孙传芳六万大军尸横遍野,大败而逃,孙传芳从此退出中国政治舞台. “广7军”也从此享誉全国.
抗战中第7军先后参加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后长期驻守大别山地区.
解放战争中与解放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1946年7月泗县战役,华野山东部队将第7军的172师(1937年该部一个团参加桂林的出桂抗日阅兵仪式,号称“桂军之花”)包围在泗县城里,打了二天,华野损失惨重,第7军的171师也突破阻击逼近泗县,内外夹攻,华野不得不撤围.其中华野核心主力之一的鲁南第8师遭受重大损失,22团(原为鼎鼎大名的铁道游击队)伤亡过半.从此第7军中便流传着“钢军硬,共军不敢碰一碰”.
国军中一直就流传着“川军 滇军 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谚语.桂系部队除非有切肤之痛,一般也不会主动向解放军邀战,因为蒋介石一直就视桂系为其心腹大患,也是地方实力派中唯一没有被其征服的,而桂系的支柱就是以第7军为首的十余万桂系部队,如果桂系部队和解放军血拼,蒋嫡系部队和桂系部队一直以来也不和,蒋嫡系部队是很难施以援手的.当刘邓大军挺进到大别山后,固然避开了蒋系军队,但对桂系的利益有直接威胁,白崇禧立即亲自指挥以第7军 整编第46师 整编第48师等桂系部队为主的30多个旅围攻。桂系部队历来有战斗力,抗战结束后未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兵力未受损,加上白崇禧有“小诸葛”之称,善能用兵,而且实力又占优,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逼得刘伯承先后两次分兵,他本人也离开主力部队和大别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不能怪刘伯承无用兵之方。《毛泽东文集》里有电报指示刘伯承不要直接和桂系的几个师(军)作战,不管该电报是否实际拍发,桂系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
1948年初当中央军委准备让粟裕率华野主力第1 4 6纵组成第一兵团渡长江南下,在南方数省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以求迫使蒋介石改变战略部署,吸引国民党军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时,粟裕在力陈不可行的理由中就有一条是:可以调动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估计很难调动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4个主力军.即第5军 整编第11师 第7军和整编第48师.第5军 整编第11师是国军五大王牌就不用说了,而第7军和整编第48师都是桂军.可见以第7军为首的桂系部队在解放军将领眼中的地位.
解放战争后期当林彪率四野大军杀向江南时,在林彪眼中也只视桂军为劲敌,紧盯着以第7军和第48军组成的第三兵团,特别是紧盯着第7军,第三兵团的兵员不仅全是广西子弟,而且全是老兵油子,兵龄最短也有五六年,是桂军中的精锐主力.但是1949年8月17日四野里号称“猛虎将军”钟伟的第49军146师还是进入到了第7军和第48军在湘南青树坪精心设计的埋伏圈,造成重大损失,第49军146师元气大伤,这个师基本上打残了,很长时间没有恢复过来.这就是有名的“青树坪战役”!这是所向披靡的四野大军杀入关内后唯一的一场败仗,是解放军淮海战役以来从未有过的一次最大失利. (也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九次大失利之一!)(在八一厂的电影
F. 有没有青树坪战役的有关电影
关于青树坪战役,在电影《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中有过一段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