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陈佩斯演过什么电影
《戒烟不戒酒》,《好汉三条半》,《太后吉祥》,《防守反击》,《孝子贤孙伺候着》等。
《戒烟不戒酒》是朱时茂执导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朱时茂、刘雅瑟,乔任梁、陈佩斯、邬君梅、杨恭如、英达、田华薛俨等领衔主演。该片讲述了酒鬼严保久(朱时茂饰)以及他的女儿严蒙蒙(刘雅瑟饰)两代人在时代变迁和年龄增长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改变的故事。
《好汉三条半》是由许同均执导、王培公编剧的喜剧电影。由陈佩斯、温兆伦、吴辰君、刘金山、李琦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坦克兵退伍兵、娱乐城的总经理王大富在负责训练的老士官老赵的催促下,来训练营报到引发的搞笑故事。
《孝子贤孙伺候着》是王培公编剧,陈佩斯、曾剑锋执导的喜剧电影,由陈佩斯、赵丽蓉、魏宗万、丁嘉莉等出演,该影片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了二小娘生怕死后被陈二小火葬,和二小老舅用假死来大办丧事的故事。
(1)陈佩斯演的喜剧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演艺经历
1984年,春节晚会上,与朱时茂首度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吃面条》,成为春晚舞台上的经典;同年,因在影片《夕照街》中饰演“二子”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8年,因在《少爷的磨难》中饰演“少爷” 获小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因在《京都球侠》中的出色表演获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1年,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警察与小偷》。同年,组建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最早的集影视创作、制作、发行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并于 1993年更名为大道影业有限公司。
2010年,陈佩斯自编自导的话剧《老宅》在北京BTV大剧院上演,随后又开始了他的国内巡演;同年在东方卫视春晚表演个人首部相声《学说上海话》。
㈡ 陈佩斯有哪些经典作品
《南海风云》(1976年) 《猎字九十九号》(1978年) 《瞧这一家子》(1979年) 《法庭内外》(1980年) 《夕照街》(1982年) 《琵琶魂》(1982年) 《出门挣钱的人》(1983年) 《父与子》(1985年) 《二子开店》(1985年) 《少爷的磨难》(1986年) 《京都球侠》(1987年) 《傻冒经理》(1988年) 《父子老爷车》(1990年) 《爷俩开歌厅》(1991年) 《临时爸爸》(1992年) 《迷途英雄》(1992年) 《赚它一千万》(1992年) 《编外丈夫》(1993年) 《孝子贤孙伺候着》(1993年) 《太后吉祥》(1995年) 《好汉三条半》(1998年) 《防守反击》(2000年)
喜剧短片
《两个小木匠》 陈佩斯
[1] 《修路灯》 《木匠厨师》 《擦汽车》 《见利忘义》 《拳击比赛》 《献给王道乐土的厚礼》 很经典
仿古无声片
《奇妙的活动照相》 《骗人的匣子》 《袁大头外传》
电影拍摄系列
《电影烟火大师的喜剧》 《拟音趣话》 《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热点访谈系列
《热点访谈》 《流水作业》
其它
《一件小事》 《九六摇滚指南》 《哥们儿情谊》 《山外有山》 《暗恋黄花》 《照镜子》 《赶场》 《醉鬼回家》
电视剧
《考场》(1981年) 《无事生非》(1983年) 《火种》(1984年) 《狼穴》(1984年) 《敏的故事》(1985年) 《四重奏》(1986年) 《马路边》(1986年) 《火火寻宝记》(1986年) 《夫妻奏鸣曲》(1990年) 《飞来横福》(1994年) 《为了新生活前进》(又名我是乡巴佬)(1996年) 《同喜同喜》(1997年) 《扬州八怪》(1998年) 《给点阳光就灿烂》(2002年) 陈佩斯首次以帝王形象登场:《阿斗》。
舞台剧
《托儿》 《亲戚朋友好算账》 《阳台》 古装舞台剧《阿斗》 《老宅》
㈢ 陈佩斯最好看的电影是什么
父子电影
早期的陈佩斯和其父亲陈强也拍了不少的喜剧电影,给人们留下爱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最早的一部是1979年上映的《瞧这一家子》
可是,自从被封杀之后,陈佩斯就如同消失了一般。不得不说是中国喜剧界的一大损失,也是内地观众的一大损失
㈣ 跪求陈佩斯演有那些喜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陈佩斯演有那些喜剧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法庭内外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IFS3qrBcEHNxJcGPCNAQPA 提取码:mnwc
剧名:胡杨的夏天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㈤ 陈佩斯年龄
陈佩斯,男, 汉族,1954年2月12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籍贯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中国内地喜剧男演员。[1]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与搭档朱时茂表演小品《吃面条》,被观众所识。此后多次在春节晚会出演小品,包括《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羊肉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1999年为国漫经典《宝莲灯》孙悟空配音。[2]2001年改行话剧表演创作和研究,其创立的大道喜剧院亦同时致力于培养喜剧新人。2010年自编自导的话剧《老宅》在北京BTV大剧院上演,随后又开始了中国巡演。2015年1月27日,陈佩斯时隔16年重返央视,自导自演的电视喜剧《好大一个家》登陆央视一套;7月16日,执导并主演的《戏台》在北京喜剧院开演。[3]
2016年1月6日,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奖项。[4]
2021年2月6日,陈佩斯担任金牌导师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喜剧传承类综艺《金牌喜剧班》在CCTV3播出[5],使得陈佩斯时隔20余年再度回归央视舞台。[6]
中文名
陈佩斯
外文名
Peisi Chen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人物关系
共5个词条
陈大愚
儿子
陈强
父亲
陈布达
哥哥
张山
妹夫
陈佩斯主演的中央电视台春晚小品节目
共11个词条
吃面条
胡椒面
主角与配角
警察与小偷
我国知名喜剧演员
共9个词条
陈佩斯
代表作:《胡椒面》
赵本山
代表作:《相亲》
赵丽蓉
代表作:《老将出马》
沈腾
代表作:《飞驰人生》
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类电视剧
共3个词条
好大一个家
扬州八怪
一手托两家
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类电影
共7个词条
大闹天竺
瞧这一家子
太后吉祥
好汉三条半
配音过动画片的中国明星
共18个词条
张国立
《泰山》中泰山角色
何炅
《马达加斯加》中马蒂角色
黄渤
《天才眼镜狗》中皮博迪角色
胡歌
《宝莲灯》中小沉香角色
国内星二代
共131个词条
张壹男
父亲:导演张艺谋
陈睦辰
母亲:演员陈妍希
向佐
父亲:演员向华强
沈月
母亲:演员邱淑贞
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
共16个词条
王馥荔
姜昆
吴琼
巩汉林
中央戏剧学院知名校友
共74个词条
曾黎
代表作:《新聊斋志异》
王若麟
代表作:《姥爷的抗战》
乔杉
代表作:《缝纫机乐队》
江铠同
代表作:《爱,来的刚好》
吉林省长春市现当代名人
共101个词条
陈佩斯
谭玉龄
赵玉沛
叶大鹰
快速
导航
参演电影参演电视剧
早年经历
视频 陈佩斯:15岁时随父亲插队,在兵团期间是运动健将
+
关注18万次播放 |00:54
陈佩斯原籍是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陈佩斯的父母亲在吉林工作期间,陈佩斯于1954年出生于长春市农安县。陈佩斯是家中次子。十五岁时,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到来,父亲陈强被打成黑帮,陈佩斯也随着父亲上山下乡到内蒙古插队。他在沙漠地区的建设兵团度过了四年。[7]
共10张
陈佩斯
陈佩斯在兵团期间是个运动健将,擅长的项目是跳高和排球。还夺得过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冠军。后来他先后报考了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总政话剧团,但由于当时陈强仍被认为是黑帮的原因,都没录取他。
1973年,电影演员田华知道了陈佩斯的事,碰巧八一厂准备招收新学员,便叫陈佩斯去试试。于是陈佩斯考取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8]
陈佩斯与央视断交的日子
首席人物观
演艺经历
精选片单 陈佩斯小品精选,笑的停不下来,小品王名不虚传!
+
关注12:29
1994年《大变活人》:朱时茂、陈佩斯变戏法大比拼。
4620次播放 | 4个视频
1980年,陈佩斯与父亲陈强的首度合作,主演电影《瞧这一家子》,并凭此片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9]。
1981年,参与演出电影《法庭内外》,饰演夏欢,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9]。
1982年,在电影《夕照街》中饰演喜剧角色二子,后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系列”[10]。
1984年,春节晚会上,与朱时茂首度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吃面条》,成为春晚舞台上的经典;同年,因在影片《夕照街》中饰演“二子”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6年,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8]
1988年,因在《少爷的磨难》中饰演“少爷” 获小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因在《京都球侠》中的出色表演获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9]
1989年,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胡椒面》。
1990年,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主角与配角》。
1991年,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警察与小偷》。同年,组建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最早的集影视创作、制作、发行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并于1993年更名为大道影业有限公司(今北京大道文化节目制作有限公司)。
1992年,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姐夫与小舅子》。
1994年,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大变活人》。
1994-1995年,分别在中央台“东西南北中”开辟了“佩斯快乐岛”、北京有限电视台“天乐时光”栏目。[9]1995年,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举办的评选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中国影星”活动电动中,被首选为1978-1988年度最有影响的“中国影星”。[9]
1997年,与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演出小品《宇宙体操选拔赛》。
1998年,在央视春晚出演小品《王爷与邮差》,之后便告别了春晚舞台。
2001年,个人首部话剧,同时也是其舞台喜剧三部曲之一的作品《托儿》在北京上演[9],开始了他的话剧生涯,该作品在中国近50个城市连续演出达120场[7]。
2003年,第二部舞台喜剧《亲戚朋友好算帐》上档,一年内在中国演出近60场,观众达8万人。
2004年,第三部舞台喜剧《阳台》上档,先后推出了四川方言版、普通话版、云南方言版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学版,三种语言版本共演出近137场,该剧于2007年10月28日在北京海淀剧院落幕。[9]
2008年,又创作了话剧《阿斗》并在北京上演,这标志着他已经从小品演员成功的转型为话剧演员。[7]
2010年,陈佩斯自编自导的话剧《老宅》在北京BTV大剧院上演,随后又开始了他的国内巡演;同年在东方卫视春晚表演个人首部相声《学说上海话》[11]。
2011年11月,陈佩斯出席了“2011北京喜剧艺术节”的启动仪式[11]。
2012年12月30日起每周日21:23与朱时茂搭档主持北京电视台音乐互动节目《一起唱吧》。[12]
2015年1月27日,陈佩斯自导自演的电视喜剧《好大一个家》登陆央视一套,讲述城市拆迁的那点事儿,这是时隔16年后,陈佩斯重返央视[13];4月8日,参加在繁星戏剧村举办的网易有态度戏剧论坛,并做主题演讲。[14];5月26日,北京喜剧院宣告成立,陈佩斯任艺术总监;7月16日,陈佩斯执导并主演的北京喜剧院开幕大戏《戏台》开演。[3]
2016年1月6日,陈佩斯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奖项[4]。
2020年1月25日,参加2020年北京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与倪萍、朱时茂表演情景脱口秀《想当初》。[15]
2020年9月8日,由其主演的爱奇艺独播剧《一剪芳华》圆满杀青。[16]
2021年2月4日,与儿子陈大愚主演的贺岁档父子亲情微电影《顶牛》全网播出[17];2月6日,参加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类综艺《金牌喜剧班》,担任金牌导师[5]。
陈佩斯:变的是世道,不变的是初心|百家故事
十点读书
跟春晚翻脸的陈佩斯,今天66岁了:生命太短,我只想干净坦然!
最人物
赞23
阅读2849
个人生活
名字由来
在1951年,陈佩斯的父亲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随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访问演出,在匈牙利国家歌剧院演出《白毛女》,正逢陈佩斯的哥哥出生,为了纪念这一时刻父亲陈强将大儿子取名为“陈布达”,而数年后二儿子出生则取名“佩斯”。陈佩斯还有一个妹妹“陈丽达”,是以匈牙利的一座岛屿取名的。[13]
共7张
陈佩斯家人
归隐田园
1999年,五一期间,在妻子王燕玲的策划下,他们在北京郊区延庆县井庄镇西三岔的深山承包了万亩荒地。他们在那里种植起了石榴,并把这里当做了以后生活寄托。
家庭成员
父亲是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13],哥哥是“草原恋”合唱团团员陈布达,妹妹陈丽达是位剪辑师,妹夫张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二级演员。
婚姻生活
妻子王燕玲原为护士,经人介绍嫁给陈佩斯,后为陈佩斯经纪人,二人生有一子陈大愚,2014年10月,陈大愚在北京举办婚礼[18]。
㈥ 陈佩斯系列电影
1,《父与子》
《父与子》是王秉林执导、众力编剧的喜剧电影,由陈佩斯、陈强、黄玲、刘佩琦、于莉、张岱宗等主演,是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一部。该片于1986年1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2,《二子开店》
《二子开店》是王秉林执导的喜剧电影,由陈强、陈佩斯主演,于1987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该片是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讲述了待业青年二子和朋友们自谋职业,开办个体旅店的故事。
3,《傻冒经理》
《傻冒经理》是由段吉顺执导,王培公编剧,陈佩斯、陈强、宋丹丹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也是系列电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三部,于1988年1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4,《父子老爷车》
《父子老爷车》是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四集,刘国权导演,陈强,陈佩斯等主演的喜剧电影。该片于1990年在中国上映。
5,《爷儿俩开歌厅》
《爷儿俩开歌厅》是公乐编剧,陈佩斯、丁暄执导的喜剧电影,是系列影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五部。由陈佩斯、陈强、傅艺伟、黄玲、王忠信、王昕等出演。
㈦ 陈佩斯演过哪些电影
1979《瞧这一家子》
1980《法庭内外》
1980《琵琶魂》
1982《夕照街》
1982《出门挣钱的人》
1985《父与子》
1985《二子开店》
1986《少爷的磨难》
1987《京都球侠》
1988《傻冒经理》
1990《父子老爷车》
1990《猎字99号》
1991《爷儿俩开歌厅》
1992《临时爸爸》
1992《赚它一千万》
1993《编外丈夫》
1993《孝子贤孙伺候着》
1995《太后吉祥》
1998《好汉三条半》
电视作品
1981《考场》
1983《无事生非》
1984《火种》
1984《狼穴》
1985《敏的故事》
1986《四重奏》
1986《马路边》
1986《火火寻宝记》
1990《夫妻奏鸣曲》
1994《飞来横福》
1996《为了新生活前进》
1997《同喜同喜》
1997《我是乡巴佬》
1998《扬州八怪》
小品作品
1984《吃面条》
1985《拍电影》
1986《卖羊肉串》
1988《狗娃与黑妞》
1989《胡椒面》
1990《主角与配角》
1991《警察与小偷》
1992《姐夫与小舅子》
1994《大变活人》
1997《幽默体操》
1998《王爷邮差》
《 警察与督察》
㈧ 陈佩斯式喜剧电影你了解过吗
提起小品,很多人都怀念陈佩斯和朱时茂小品的高光时刻,可以说,也正是陈佩斯和朱时茂,才让小品这个节目种类诞生在春晚的舞台上。
陈佩斯第一次上春晚是1984年,也是第二届春晚,当时和朱时茂一起表演《吃面条》。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导演让一个演员来演吃面条这场戏,是一个纯粹的滑稽搞笑小品。
第一次上之前,导演问陈佩斯:你们这节目叫什么啊?
陈佩斯不假思索地说:那就叫小品吧。
从此,春晚的舞台就第一次有了“小品”这个节目。也正是从《吃面条》开始,陈佩斯和朱时茂走上了中国小品的封神之路。
一共11次春晚,11个小品可以说个个经典,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小品的巅峰。
1984年《吃面条》
1985年《拍电影》
1986年《卖羊肉串》
1988年《狗娃与黑妞》
1989年《胡椒面》
1990年《主角与配角》
1991年《警察与小偷》
1992年《姐夫与小舅子》
1994年《大变活人》
1997年《宇宙体操选拔赛》
1998年《王爷与邮差》
陈佩斯的小品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01、丰富的肢体动作+金句频出。
陈佩斯的小品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小品并不主要依赖对话来表现人物,他更多的是靠丰富的肢体动作,然后再配上画龙点睛般的金句,往往一亮相一出口,这个人物就“活”了。
比如就拿《吃面条》来说,桶是空的,碗是空的,演可能很多人都会演,但能演到极致的人却很少。比如有一处细节是,因为吃了太多碗,实在吃不动了,最后有一个用筷子挤压碗边把面条“掐”断的动作,非常传神,再配上他的丰富而细腻的肢体语言,把一个一心想成名,但却连两句台词都说不好,却又很努力的小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以至于后来有人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听到有人说“你着什么急!”就会脱口而出下半句“你等我一会儿!”然后眼前浮现的就是那个陈小二呼噜呼噜吃面条的情景,本来是空桶空碗,却真的把人看得吃饱了。
再比如《胡椒面》几乎是没有语言的,依靠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就把两个人吃馄饨抢胡椒面的情景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个水准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再比如最受大家欢迎的《主角和配角》,更是被封为小品经典之最。
一句“队长,别开枪!是我,是我呀!”
然后往旁边这么一立,这个天生当配角却又不甘心想当主角的活灵活现的小人物就立住了。
㈨ 求陈佩斯《父子老爷车》字幕
链接:
《父子老爷车》是喜剧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第四集,刘国权导演,陈强,陈佩斯等主演的喜剧电影。该片于1990年在中国上映。
正直善良的老奎和憨厚诚实的二子父子俩开店不成,只得关门。老奎不甘失败,花了二千多块钱买了一辆四十年代的“老奔驰”,决心从头干起。但是由于车子太老,父子俩迟迟拿不到营运照。正当父子俩犯愁时遇到了任总经理,此人是某特区娱乐城的总经理,恰好到北京出差,相中了父子俩的车,想以此车招揽游客,便力劝父子俩南下特区为游乐城工作。爷俩未提任何条件便签了合同来到特区、进了娱乐城,之后才发现工资很低,吃住也没着落,这才知道上了当。老奎不想干了,任总经理拿出合同一面威胁他要赔偿经济损失,一面又力劝他克服困难。花言巧语哄骗一番,老奎只好留下。“老爷车”开动了,游客蜂拥而至,为娱乐城开了财路。日本富商龟田来娱乐城考察,发现“老爷车”是其父侵华时坐过的车,要花大价钱买回去作纪念,任总经理认为有财可发,欲要五千块买“老爷车”,老奎死活不卖。结果任总经理坑蒙拐骗,丑态百出。老奎父子开着那辆毛病不断的“老爷车”所到之处都笑料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