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电影墨攻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墨子的思想

电影墨攻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墨子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2-05-08 11:43:21

Ⅰ 墨攻影评评价 观后感

看《墨攻》是亲切的。虽然漫画原著是日本人,制作班底以港人为主,还加入了韩国人和黑人朋友,但黄沙厚土、城墙楼台、刀戈弓箭,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又质朴至诚的春秋战国时代,来到了一座小小的梁城。在经历了《英雄》的“大英雄主义”,《无极》的无边无际和《夜宴》的莎式舞台之后,《墨攻》又回到了此类影片的“纯粹”上(此“纯粹”当然也是相对而说的)。也许和《七剑》一样,《墨攻》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失误,但无妨对其的喜欢。
一、墨攻之“墨”
对墨家的主张学说以及历史等,了解有限,这里就电影论事。电影里体现(其实也不是体现,只是提到或提出而已)的墨家思想主要就是:“非攻”和“兼爱”。非攻兼爱可以合在一起理解,就是主张和平,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但这样的思想在现实里却并不实用,在面对利益冲突和争夺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于是,大概就是因“非攻”而“善守”,电影里的墨者形象就是到处帮人守城的智者兼勇者了。非攻兼爱作为墨家思想的一部分,片面局限难免。墨家的另一重要思想“天志明鬼”(或者叫“尊天事鬼”),说人的发展以及对人作为的赏罚皆由天定,正是在这样“必顺乎天”的前提下,“非攻兼爱”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当然,这样的迷信言论不能出现在电影里,于是导演给出了一个“当一国统一了七国之后,战争才能结束”的后人之说。
在墨者革离身上,导演还给出了现代人的自我反思意识。当发生数千俘虏被屠杀的惨剧后,革离开始反思战争中要以杀伤敌人为主是否正确,这是从更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战争。但面对战争,墨者并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他将和平冀望于贤明的君主身上,自己继续游走各处,秉着墨家思想和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战火中人民。
二、墨攻之“攻”
墨者善守,墨者革离如何守梁城,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全民动员,改良兵器,“木板借箭”,诱敌深入等等,还有敌军庞大的阵势,加上摄影和特效的作用,着实好看。但敌我兵力太过悬殊,抵挡住赵军的第一次进攻,是依靠射伤了敌军主将,而革离也差点丧命,这也增加了影片的惊险刺激。这主要是革离的功劳,但其中难免有运气的成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墨者的局限。
除了攻防本身的激烈,导演对攻防缓急节奏的把握,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三、墨攻之“情”
看完电影,我在想,要是范冰冰没有对着革离那么一“脱”,该多好。本来这样的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就不是太重要,且也没有要表达女性意识的义务,只要特点鲜明就行。或身着戎装,英勇善战;或大方善良,温柔体贴;再或是妖艳诱人,英雄难撼。范冰冰以一身戎装出场,但其后却甚少参与大战,送鞋送衣一片体贴,却又在战事要紧之际莫名其妙对革离投怀送抱。想要在唯一重要的女性角色身上表现太多的(商业)元素,结果却适得其反,显得毫无特色了。
当然,不是说这个就不应该有了,她也是表现墨者无奈的一个方面,只是处理的不够精致。她是革离个人自己的爱,墨者倡导兼爱而理想很大,但现实却是连自己的爱人也保护不了。理想在现实面前难免脆弱,执着着前行,难免伴随着牺牲与悲伤……
任你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危卵孤城做赌。
我自有墨守成规,仁者无敌是故,凭兼爱非攻为注。
兴亡千古事。悠悠。
胜,百姓苦。
败,百姓苦。

Ⅱ 墨攻的影片评价

有形式也有内容
该片讲述的是乱世中的人性,墨者革离自信可以拯救世人,但面对恐惧的不同人群和尸体,生与死再也不是沙盘上的棋子,他也开始惶恐,最终各方力量都无力拯救自己的生命,在近乎不了了之的结局中,没有胜利者,墨者最终不过带着一些孤儿游走在列国,也就是历史的缝隙里。张之亮尊重平民,坚持人道立场,刚猛的战场,折射出生命的珍贵(云飞扬评) 。
影片节奏紧凑,且故事有看头,加上忧伤的爱情故事,还有悲哀的个人英雄主义,这些都构筑成了这部电影的商业基数。同时,影片的画面及拍摄手法都颇具新意。结尾部分展现死亡之城的油画也颇为精美,更显战争的残忍和血腥(《潇湘晨报》评) 。
战争场面有特色

《墨攻》的特别之处在于革离在战术上的创新和电影对赵军攻城和梁军民守城这一役全景式的描写。《墨攻》像是一堂生动的军事课程,它分析交战双方的强弱、优劣所在,并交待了战争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细节。和以往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战争电影很不一样,《墨攻》不再以高级将领作为惟一的主角,而是俯下身来观察战争,并且用很多笔墨描写普通军民。这其中,有不计前嫌、爱国、胸襟开阔的低级将领,有为求生杀死婴儿的草民,还有为救妻儿命挣扎在义利之间的百姓(《京华时报》评) 。 没有真正体现墨家思想
《墨攻》对墨家思想的展现不够完美。在整部影片中,墨者革离始终处在一个理论探索阶段,他在表面坚守墨家“兼爱非攻”的同时,反复几次怀疑自己的理论并试图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进行裁决,以至于使人产生战国时期墨家理论颇为不完整的概念。况且,对于一部展现墨家思想的电影来说,《墨攻》并未从影片本身使人对墨家思想产生认同,即便是在革离劝说赵国大将军退兵之时也未使人从中真正理解“兼爱非攻”的含义(刘汉风评) 。
主题自相矛盾,概念模糊
对于这部宣扬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作品,不少人表示电影的主题自相矛盾,有些人物设置稍显突兀,故事主题看得人一头雾水。《墨攻》一片围绕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展开,但是从影片所呈现的故事来看,对于墨家思想并无研究的张之亮在处理影片主题上还是自相矛盾,概念模糊。墨子主张“非攻”,影片中墨家的代表革离带领梁国的平民抵御赵国十万大军攻城,杀戮无数。革离的“和平”、“非攻”观念与“抵抗”自相矛盾;墨子提出“兼爱”,而影片却用革离与逸悦的感情线模糊了这一概念(《沈阳今报》评) 。
笑场不少,大道理太多
影片的不足之处还在于电影的多处情节引人笑场。第一个笑场镜头便是革离出场撩开帽子的一个特写镜头,只见刘德华轻轻一甩头,典型的刘氏风格引发不少观众一阵爆笑。另一个让观众爆笑的场面便是黑人奴隶的出场。其实这里不能说是张之亮的失误,因为他说过任何人都有可能沦为奴隶。但当这个操着一口标准英式普通话的黑人出现在大银幕时,不少观众都忍不住爆笑。除了笑场,影片另一大硬伤便是过于频繁地讲大道理,刘德华饰演的革离在片中通篇讲大道理,范冰冰饰演的逸悦也是动不动就讲大道理,就连戏份不多的崔始元也在片中讲大道理(《潇湘晨报》评) 。

Ⅲ 电影墨攻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墨子的思想

电影没红,从哪些方面写了墨迹的思想?

Ⅳ 《墨攻》观后感300字

《墨攻》并没有象传统大片那样,过分的刻画一些太过惟美的画面,贯穿始终的色彩不是那么艳丽,而剧中血流成河的场面反而成了最艳丽的画面,艳丽的令人震惊。故事也没有那些过分磅礴的音乐,只是有着应景而又不会夸张之乐。一切都是淡淡的,逸悦的妆容,众人的服饰,甚至于革离与逸悦的爱情,也是如此,淡淡的,却又如此的令人回味着,咀嚼着。两个小时的时间,过的很快,电影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除了梁王偶尔两句调笑的对白外,整个观片过程都是紧张着的。
故事以战国时期赵国攻打燕国途经粱国为背景,拥有十万军队的的赵国,对仅有四千民众的燕国可以说是势在必得的。而怯弱的梁王也从来没相信过自己可以与赵国为敌,所以他向“非攻兼爱”的墨家提出了援助。墨家思想“非攻兼爱”,他们眼中的世界应该是没有战争,没有伤亡的,他们希望中的世界是人人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所以他们反对战争,反对伤害。即便如此,墨家此时却早已凋零,在梁王发出请求救援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对他做出响应,除了革离。

在那样一个群雄纷争的年代,战争已经成了解决问题唯一的手段了,革离偏偏在这个年代出生了,战国春秋,中国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200多年的混战,一直到秦王的一统天下,我想这一阶段,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天下纷争最长的年代了吧。这样的乱世,天下分久必合之势,注定了战争的发生,革离以一己之力根本无能抵抗战争,无能挽救些什么

然而革离还是来了,孤身前来,只为挽救梁城,减少伤亡。他的出场,没有宏伟气势,没有波澜壮阔,只是很平淡的,城门外,沙尘中,远处,慢慢的一个人一匹马,不是很高大的身材,麻质的粗布衣服,略微有些杂乱的胡子,仅此而已。然而正是这位其貌不扬的墨家战士抵挡住了赵国的十万大军,俘获了美丽少女逸悦的芳心。他那平凡的外表下,隐藏了太多的智慧,太多的才华,一人之力抗十万人,听起来似为无稽,然而他却是做到了。可是这样真的做到“非攻兼爱”了吗?他用来阻止赵国进攻的手段,也同样是武力,是生命,是牺牲,除此之外,纵使他有赢政之能,亦难阻止天下之争。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赢得战争,只有赢得了一场战争,才能结束一场战争,而当你赢得了天下战争的时候,那么才可以真正的做到非攻吧。

智者的思想需要有知遇之人的理解,然而梁王一定不是革离的伯乐。或许开始革离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信任,或许革离并无任何的二心,然而嫉妒与残忍让梁王不能忍受革离的存在,所以在赵国诈装退兵的时候,他选择了杀死革离。他的眼中有的只是梁这片小小的土地,他看到的只是在这片土地上自己封建君主统治的实现。他残暴,擅妒,胆小,阴险,这样的人注定会亡国,革离以为自己可以拯救梁国,然而他却不能拯救自己。我知道他对这一点是有认识到的,所以才会有他在梁适临死前说的那些话,所以他才会不接受梁适的跟随,然而在他放弃梁适的那一刻,又是否会想到因为自己的放弃,而导致了梁适的死亡呢?兼爱,兼爱天下之人,没有战争,没有牺牲,这样的生活在那个年代,如镜花水月,纵使昙花一现,亦不能长存。

关于逸悦,开始我以为这会是本男人戏,逸悦只会是个点缀,一个美丽的花瓶,一丝艳丽的色彩。可是我错了,她,确实很美丽,然而她绝不是男人丛中的点缀,她勇敢,刚毅,秉承父志,带领着属于她的骑兵,她坚信爱情,从一开始起就对革离不离不弃。战场上,她英雄杀敌,不输男儿;战场下,她深爱革离,柔情似水;山顶上,她从容镇定,不怕牺牲;殿堂上,她不畏强权,忍受割喉之痛;水牢里,她看着自己爱的人,直至溺死,她绝望的眼神感动了影院里所有的观众,更在革离心中留下了永远难以抹去的印记。

墨攻里我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胜者与败者,我看到的只是那些信仰坚定的人们。革离,坚信“非攻兼爱”,他周游列国,阻止战争,虽然对逸悦他一开始采取了暂时的回避,然而最后他还是坚定的去寻找那个属于他的女人;逸悦,深爱着自己国家的同时,也深爱着革离,她的生命注定在两者之间徘徊;巷淹中,骁勇善战,纵使他是侵略者,但他始终是名真正的战士;子团,同样深爱国家,直至最后,方才领悟,战争的残酷,所以他选择了离开;梁适,从不可一世的公子到深信革离的追随者,然而命运还是残忍的为他安排了死去的结局;甚至于梁王,也坚信着自己的统治不可颠覆,自己永远是唯一的统治者,他宁愿选择投降,也不愿意身边的有半点分享自己权利的想法,纵使这样的人并不存在。

Ⅳ 有关电影墨攻的一些疑问

楼上的把墨攻回答得很详细,
我来说说墨子吧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及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他又认为,鬼神能“赏贤而罚暴”。他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说成是一回事,认为天鬼是专门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实际上成了墨子所操持的工具。墨子在政治上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文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谈辩者谈辩”,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他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常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并把“无故从有故”,即没有理由的服从有理由的作为辩论的原则。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
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却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者确实是如同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不接受别人任何帮助,如同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因为他们心中怀有理想,可以随时为他们的钜子或者理想牺牲,这在今天看来确实是无法想象的,大概就像武侠小说那样的慷慨舍生取义.

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孰为轻重,却是不可一概而论,要说起来很多,推荐你去看一些那个时候的历史方面的著作,浅一点的可以看<中国通史><中国文化概论>等等.
大概说一下,基本上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相对而言比较受人推崇,但是儒家也绝对不像后世占那样的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学说而已.
直到秦统一之后,历代皇帝便以法家为内,儒家为外形成中国特色的统治.

Ⅵ 关于墨家思想和电影“墨攻”中的几个问题

墨家“非攻”的意思是认为进攻别国是非正义战争,阻止这种非正义战争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通过外交说服,比如墨子千里迢迢跑去楚国跟公输般论辩的著名事例。但是说服通常都不起作用,所以其次的办法就是帮助被攻打的国家防守,防守和攻打完全不同,防守不属于非正义战争。墨家开发的战争工具都是以防守为目的而设计的,不适合用于进攻作战,这样就不违反“非攻”的原则。此外,拥有出色的防守战略对于外交谈判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墨子与公输般的论辩中,我们就看到,墨子在虚拟的沙盘推演中击败了公输般,从而说服了楚王,成功地避免了一场侵略战争。
电影改编自漫画《墨子攻略》,简称墨攻,并不是说革离主张攻打,攻略和攻打很显然意思不同。

Ⅶ <墨攻>讲的是什么是墨子的“非攻”么

《墨攻》的故事十分简单:一个人可以拯救一个城市。团结一心,十万赵军也攻不下一个弱小梁城。然而,外敌还未解除,如何瓜分功名已经成为了内部的首要问题。当英雄不被信任,一千兵卒就能攻克十万人大军攻不下的城堡。内讧才是致命的伤痛。如果不从攻城的技术上的去考究《墨攻》的话,这算得一部不错的影片。首先,它有故事可看,节奏紧凑。其实它有足够的商业元素,强大的明星阵容,忧伤的爱情故事,还有悲哀的个人英雄……它的画面非常写实,同时又能够让你感受到电脑游戏的场面。结尾部分展现死亡之城的油画也颇为精美。一部影片,画面再精美,如果没有故事吸引,也很难让观众支撑到看全所有的精美画面。所以中国电影目前的第一要素还是要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完整,有了故事再玩特技。不然,花费昂贵的价钱做了特技的《无极》不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吸引人,实在悲惨。

《墨攻》不是是墨子的“非攻”。

Ⅷ 看完《墨攻》,你有什么联想吗

经后世考证,墨子遗篇繁多,涉及几何学、光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等诸多门类。可谓学以致用的能人巨匠。墨子阻止公输班攻宋的故事,也是利用了其强大的守城器械和高人一筹的防御战术这两大优势,可谓一代军事艺术大师!
思想新解 作为一个切实的儒家“仁爱”理念的“行动派”,墨子的止战爱民思想,意义深远。而以现代人的眼光,该如何看待和解读呢?乱世当中,“春秋无义战”,大国侵略兼并小国是自然界法则,是人类社会通行强力公理,无可厚非,甚至是不足挂齿之事。而在墨子看来,虽然“存在即合理”,但一味倚强凌弱,以大压小,虽不违背当时通行公理,但绝对会为后世埋下灾难的种子,为天理所不容。虽能行之于一时,又能如何?必遭万世唾弃,遗臭万年!由此可知,墨子及其带领的墨家,是为践行“兼爱”的原则而“行动”的,是为了既有的崇高理念而作为的,是为了下层最困苦的百姓而努力奋斗的。他并非一时脑热,也非乌合之众,而是以一个完完整整彻彻底底的践行者的身份活跃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之上!
思之当下,似仍有契合之处。当今社会最基本但也是最崇高的准则就是主权平等和公平正义。最能体现这个准则的国际舞台则是万国之国——联合国。这个机构里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则莫过于维和部队这个部门了。哪里有不义之战,哪里就有它的身影。虽不能立即停火止暴,但它的存在本身也就是在践行“行动”的原则。而且这个“行动”的原则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是大国游戏之外的第三方或中间方行为体。每当大国或其代理人冲突不可避免且愈演愈烈,同时谁也不愿首先服软低头的时候,那么就是这个“行动派”发挥其最大作用的时候(言外之意,想必读者也明白,只要冲突可以缓和或有缓和的余地,大国们总是会绕开各非直接相关方,自己寻求可能的或近在眼前的利益最大化)。但这不会损害维和部队的作用,反而会塑造它的积极正面的形象,增强的它的软实力——要知道,当今世界,软实力也是一种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话语权。是金子,它总会发光,或迟或早而已。当年黎巴嫩各派战火胶着,各大国疲于外交穿梭之时,“蓝盔”的亮相登场无疑给各方的和平前景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当卢旺达内战带来的种族屠杀使整个国家笼罩在恐怖暴虐的阴云之下时,“蓝盔”至少使稳定可期,使和平可望,但它最终还是被掷出了外交行动的选项,竟然酿出了如此惨绝悲剧,是可忍,孰不可忍?惨痛的失败,总在面对现实之时才使一切借口变得苍白无力!人是理性的利益计算者,国家更是百倍千倍于此。面对如此万难境况,,岂有坐视泰山崩颓之理?这都是大国可以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积极做出正确的决定的时候,只损失一些可见的资源而得到了莫大的国际公道人心,岂不是美事一桩?
当然,笔者并非要夸大维和部队是如何伟光正,只是要强烈强调它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作用。阿富汗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它国情民情复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尤其是沦为了两个超级大国的轮番验兵场之后,情势更加恶甚。在建立阿富汗民选政府的同时——瞥开培植阿富汗民主文化的务虚方面,当务之急,建立社会警察力量和国防军,两手都要硬,双管齐下,自然立竿见影。一个自由稳定的阿富汗对饱受动荡困苦的各方都是重大利好。此时维和部队不仅是陷于被动的敌进我退、敌扰我退、敌疲我进、敌退我退的疲劳战术,更可以主动作为,建立和巩固强大的同盟军,何愁山河不稳,黎民不附?笔者以为,这也不失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例子,不妨多在一些局部的动荡地区扩大战果试验推行。
维和部队的案例就说到这里,而这也只是“行动派”的现代化行为的一个小小的体现而已。比如诸多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都是践行墨子“新仁爱观”的繁多星辰。它早晚而且已经部分地照入人心,成为复杂世界天空里的一抹亮色。坚守墨子的在上为上,在下言下的行为守则,上下一心,内外一体,天下之“尚同”,指日可期。希望“蓝盔精神”不断发扬,“蓝盔行动”不断上演!

Ⅸ 从《墨攻》反映出来的墨家思想是什么

墨子的“非攻”与爱民

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为什么“非攻”,确立什么样的准则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达到目的,在《墨子》一书中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太长了,不好贴,给个地址楼主自己看吧
http://ke..com/view/448362.htm

阅读全文

与电影墨攻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墨子的思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我和我们读后感怎么 浏览:759
用手机怎么和另一个人看电影 浏览:559
一场imax电影能挣多少钱 浏览:447
20m宽带下载1g电影多久 浏览:62
电影编舟记是什么内容 浏览:2
有哪些做微电影的微博 浏览:261
免费看电影长沙保卫战 浏览:655
通缉犯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926
返老还童叫什么电影 浏览:8
大鹏最好看的电影 浏览:6
五一看哪些电影院 浏览:774
关于骞车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浏览:27
美国好看的电影英语名字 浏览:47
哪里能看好看的电影网站 浏览:157
名字带龙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06
一个电影多少兆流量 浏览:527
电影朋友为什么看不了怎么办 浏览:870
电影囧妈的拼音怎么写 浏览:423
战疫英雄电影票房能到多少 浏览:871
献血的电影票怎么用 浏览: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