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宋末元初的电影有哪些

宋末元初的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3-27 23:51:31

㈠ 关于宋末元初的历史…

最后三位皇帝是宋度宗,宋恭帝,他四岁即位,宋端宗,太后是姓谢的,奸臣是陈宜中,夏贵,忠臣是文天祥,他死与47岁,张世杰,陆秀夫,陈文龙,洪福,李庭芝,姜才,李芾,沈忠,元朝的有伯颜,张弘番,阿术!

㈡ 宋末元初时期的国家

你说这个时期应该是公元1276年附近,这一年,南宋被忽必烈灭亡.
这一时期,非洲美洲大洋洲除了不见经传的小国就是很小的部落.有名的国家都在亚欧大陆,中国版图以及大半个亚洲都在元帝国和四大汗国统治之下,亚洲的日本抵御了二次蒙古入侵,东南半岛以及爪哇在元帝国打击之下存在一些小国.南亚的印度是德里苏丹统治之下,西亚的大食和波斯在伊利汗国统治下.欧洲的法兰克王国已经分裂,日耳曼帝国控制欧洲中部,英法正在进行百年战争,亚欧之间的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在拜占庭统治之下.东欧的罗斯公国在崛起.

㈢ 有没有关于文天祥的影视作品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本人很想了解。

这个牵涉到民族问题,文天祥抗元,元是什么,蒙古族啊,怎么样广电总局都不会审批通过的,所以这样的影视作品很少啊。去看些反映宋末元初的作品吧,或许会有些零星片段。
似乎有个很早前的电视剧《文天祥传》,遥远导演的,原因还是“遥远本名文元衍,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二十四代传人。”不过估计这个你是找不到的。还有一些影视资源,像是《文天祥》《文天祥与谢小玉》等,估计都是很早的片子,也找不到的。似乎tvb那拍过《文天祥》,你去找找港版的看能不能找到。呃,还有个儿童动画片《文天祥少年正气》,你会看吗。纪录片有很多的,可以找找看看。

㈣ 宋末元初,哪些话本出现了水浒故事

宋末元初,水浒故事已经为杂剧、话本所广泛采用,如元刊《大宋宣和遗事》话本,记叙了从杨志押送花石纲到征方腊的比较完整的水浒故事。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人物通过加工整理,使之更加精练生动,创造出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优秀作品。

㈤ 宋末元初

张珏,南宋末抗元名将,字君玉。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以战功递升中军都统制,人称为“四川枭将”。

㈥ 求宋末元初的所有历史材料,正史,野史,杂记...

宋、元说话及其话本的时代

考辨在宋代有一种称为“说话”的民间技艺,由唐代的“说话”发展而来,并吸收了变文等的若干特点;至元代仍然流行。其内容主要是述说故事。现在所知的宋、元通俗小说大致就是当时“说话”艺人——也即“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故又称“话本”;但也可能已在底本的基础上有所增删,与其原貌不尽相同了。
“说话”在宋代有四家。据宋代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瓦舍众伎”条记载: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合生,与起今随今相似,各占一事。
据此,“说话”四家为:一、小说;二、说经,包括说参请;
三、讲史;四、合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即大致采用这种说法,孙楷第《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并对此作过较详细的考证,可以参看。但因洪迈《夷坚志》支乙卷六《合生诗词》条有“江浙间路歧伶女有黠慧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谓之合生。
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盖京都遗风也”的话,有些研究者就认为“合生”不属于“说话”四家之一,并对上引《都城纪胜》的那一段话用别的方式来标点,于是对“说话”四家也就有了别的分法。但似还不如鲁迅、孙楷第的分法来得稳妥。
①只是在“说话”四家中,合生的势力最小,综合《东京梦华录》、《梦梁录》、《西湖老人繁胜录》、《都城纪胜》、《武林旧事》诸书的记载,合生艺人有姓名可考的只吴八儿、双秀才两人,而小说、讲史皆有数十人,说经也有近二十人,即可见一斑。大概从南宋后期起,合生已颇衰微,故《梦梁录》卷二十有一条记“说话”的情况,标目为《小说讲经史》而不说及合生。至于合生的特点,由于前人的记载语焉不详,现在已难以弄清楚了。
①洪迈此条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一位散乐伎人“高吟”一首七律,咏两位太守对席;另一个是一位唱诸宫调的女子“歌”其“述怀小曲”,咏雪里梅花,用以自喻。又,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说:“有谈歌妇人杨苎萝,善合生杂嘲。”文中并记载了这位“歌者”“嘲蜘蛛”(实为嘲胖和尚云辨)的五言小诗,从中可见洪迈的所谓“京都遗风”。其“嘲蜘蛛”,亦即“指物题咏”的一种。按,《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于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妖伎胡人,街童士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是“合生”在唐代已经出现,本“施于声律”,也可结合舞蹈,故有“咏歌蹈舞”之语;其内容的“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则显与“题咏”相通。洪迈所记,均为乐人的“吟”、“歌”,张齐贤所记,也为“歌者”之诗,当是唐代“施于声律”的“合生”的继续。而罗烨《醉翁谈录》卷一甲集《舌耕叙引》的《小说引子》说:“小说者流……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此处的小说,是广义的概念,与今天通常所说的“小说”近似,故谓其可“或名演史”。
由这一记载,可知其所谓“合生”实属于广义的小说,也是述说故事的。
与洪迈所说“指物题咏”、再加“吟”、“歌”的“合生”同名异实。换言之、“合生”在当时实有两种,一种属于“说话”,一种则吟诗歌词。另据洪迈所记,在其生活的南宋时代,后一种“合生”是由女性(“路歧伶女”)从事的,而《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记“合生”艺人为“双秀才”,显非女性,也可见《繁胜录》所记“合生”非洪迈所谓“合生”,而当是《醉翁谈录》所说的那种“合生”。
“说话”的形式,大抵以诗词起,以诗词终,在叙述过程中也常杂以诗词、骈文之类,故又有“诗话”、“词话”之称。
至于“小说”、“讲史”、“说经”的区别,鲁迅说:“讲史之体,在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小说之体,在说一故事而立知结局。”
(《中国小说史略·宋之话本》)“说经”虽“演说佛书”,后也发展为专讲佛教史上的有关故事,向“小说”、“讲史”靠拢,唯题材有所区别,其代表作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无论是唐代的“说话”或变文,都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
从这点说,作为其后继者的宋、元“说话”也应为同样的性质。且宋代“说话”主要在“瓦舍”演述,其听众以市井民众为主,元代“说话”的主要听众同样如此,故可视为市井文学。而另一方面,宋、元“说话”又受六朝以来文言小说的影响很深。罗烨《醉翁谈录》的《小说开辟》说:
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幼习《太平广记》,长攻历代史书。烟粉奇传,素蕴胸次之间;风月须知,只在唇吻之上。《夷坚志》无有不览,《琇莹集》所载皆通。动哨、中哨,莫非《东山笑林〉;引倬、底倬,须还《绿窗新话》。
《太平广记》固然收有许多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之文①,《夷坚志》、《绿窗新话》也分别为宋代志怪、传奇的名作。所以,宋、元白话小说的发展,实以六朝以来的文言小说作为不可或缺的养料。这在具体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例如,《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清平山堂话本》)就显然脱胎于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至于罗烨所说“长攻历代史书”,则又点明了中国古代小说和史书的密切关系。
①《醉翁谈录》所说的《太平广记》恐已非李昉等所编的原本,而已经过增删,供“说话人”之用。理由是:一、《醉翁谈录》壬集卷一所载《红绡密约张生负李氏娘》,叙宋代包拯时事,而云“事见《太平广记》”。《清平山堂话本》的《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叙宋英宗时事,亦云:“虽为翰苑名谈,编入《太平广记》。”此二篇不但为今所见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所不载,时代亦不合。故当另有一《太平广记》。但既袭用旧名,则大部分作品当来自原书。
就现在所知的宋、元话本来说,哪些属于宋,哪些属于元,已经很难剖明。以前认为是宋代话本的,今天看来基本靠不住。因当时作为判断依据的,一是旧籍的记载,一是实物,而其中都有很多问题。
旧籍中记载宋、元话本名目最多的,为罗烨《醉翁谈录》;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及《也是园书目》也有“宋人词话”的著录。《醉翁谈录》在国内原已亡佚,后发现于日本,现藏日本天理图书馆;国内所出排印本即自日本藏本出。此书刚在日本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南宋本;书中所记及的大批话本名目,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宋话本了。但后来日本学术界已发现原先的判断并不确切,是以连收藏此书的天理图书馆所编《中国古版通俗小说集》(《善本写真集》二十七)介绍此书时也说:“此书一般认为是南宋版,但书中可看到元代人的姓名,且可感到追慕亡宋的笔调,再勘以版式,或系宋末元初刊。”(1966年日本天理大学出版部发行,第1页)但既有元人姓名,且已在“追慕亡宋”,则非刊于“宋末”可知。至早为元初刊本。说成“或系宋末元初刊”,恐多少有迁就旧说(所谓“南宋版”)之意。又,《醉翁谈录》的《小说开辟》有“说赵正激恼京师”语,而元锺嗣成《录鬼簿》卷上记陆显之说:“汴梁人,有《好儿赵正》话本。”则《醉翁谈录》之作,实当在陆显之撰《好儿赵正》之后①。所以,我们只能认为《醉翁谈录》所记的这些话本名目出于元代及其以前,但已无从分辨何者为宋、何者为元了。至于《述古堂藏书目》及《也是园书目》著录的“宋人词话”,也未必可靠。两书均著录的“宋人词话”共十二种。仅为《述古堂藏书目》著录的凡五种;这十七种在今天已多数亡佚。其中有五篇见于《清平山堂话本》,即《简帖和尚》、《西湖三塔记》、《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风月瑞仙亭》及《合同文字记》,实都不早于元代②。
①关于这五篇话本的时代考证,参见章培恒《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载《上海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又,本节下文凡涉及话本的时代问题而与通行说法有所不同的,除已注明者外,皆见此文。
②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因误认《醉翁谈录》“乃南宋人书”,进而以为“赵正故事,元与南宋皆有话本”,“陆显之亦但就旧本改编,非创为之也”。但《醉翁谈录》为“南宋人书”的前提既已不存在,则《好儿赵正》自应为陆显之的创作。
再说实物。这方面最重要的是《京本通俗小说》。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本子是一九二○年缪荃孙刊《烟画东堂小品》本,共收七篇。缪荃孙在《跋》中说,其底本为影元人写本。
书中的《冯玉梅团圆》篇说到“我宋建炎年间”,《错斩崔宁》篇说“我朝元丰年间”,《菩萨蛮》篇说“大宋绍兴年间”,《拗相公》篇说“我宋元气都为熙宁变法所坏”;因而五十年代及其以前的研究者认为这四篇都是宋人话本,连带认为其他三篇也出于宋代。但到一九六五年,马幼垣、马泰来氏发表了《〈京本通俗小说〉各篇的年代及其真伪问题》(载台湾《清华学报》新5卷1期),指出《京本通俗小说》乃是根据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而编集的,其《冯玉梅团圆》一篇,即《警世通言》卷十二的《范鳅儿双镜重圆》,作品中并含有明人瞿佑所作的“帘卷水西楼”一词①,该篇明是明朝的作品,所以缪荃孙说《京本通俗小说》是影元人写本实是无稽之谈。何况在缪氏之前,从不见有此书的著录(缪氏说其底本中有原收藏者钱遵王图章,但钱氏所著的《也是园书目》、《述古堂藏书目》也未著录此书);在缪氏刊印之后,其底本的去向也“未有所闻,全无纪录”。至于书中所出现的上述“我朝”、“我宋”、“大宋”等字样,均为《警世通言》及《醒世恒言》所无,是《京本通俗小说》的编集者为了显示这些作品确为宋人话本而增改的。
①此点最早是已故孙楷第先生发现的,马幼垣、马泰来氏在其论文中已经说明:孙说见于其所撰论文《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
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一部根据《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而制造的伪书,而作伪者很可能是缪荃孙。在他们发表此文以前,本已有学者对《京本通俗小说》的底本情况发生怀疑,如郑振铎及日本的长泽规矩也、吉川幸次郎等;但都不如此文的明确、有力。在它发表之后,不少有影响的学者给予高度肯定,如美国的韩南(patrickHanan)、法国的莱维(AndréLévy)等;我国学者苏兴当时没有看到他们的论文,但通过自己的研究也得出了《京本通俗小说》是伪书的结论(见苏兴《〈京本通俗小说〉辨疑》,载《文物》1978年3期)。所以,《京本通俗小说》并不能作为判断宋话本依据的实物。
此外还有《五代史平话》、《梁公九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曾被不少学者认为宋话本。但除《梁公九谏》时代不明(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其为宋话本)外,其余两种都为元话本。再如冯梦龙编《警世通言》所收《崔待诏生死冤家》、《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和《醒世恒言》所收《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题下分别注:“宋人小说题作《碾玉观音》”、“宋人小说,旧名《西山一窟鬼》”、“宋本作《错斩崔宁》”。因而通常也被认为是宋话本。但《崔待诏生死冤家》和《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含有明代人的用语和生活特征①,估计已经过冯梦龙的较大加工,并非原貌了,其底本到底是宋话本抑元话本已难以判断;《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则为元话本,是否经过冯梦龙加工也无从断定。
①《崔待诏生死冤家》说到“湖南潭州府”,为明代地名。《一窟鬼癞道人除怪》说吴洪到行在临安应考,没有考取,就在临安住了下来,拟于“后三年,春榜动,选场开,再去求取功名”。这种情况也只可能出现于明、清时代。详见章培恒《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 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并给南宋王朝划上了句号。
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进入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谢太后率百官向元军投降。杨淑妃则带着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及部分大臣南下闽、粤继续抗战,最后在江门新会崖山建立行朝,史称“二王南迁”。南迁途中,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号端宗。1278年3月端宗在湛江市硇州岛病逝。陆秀夫、张世杰等又立赵昺为帝,改景炎三年为祥兴元年。宋少帝赵昺驻崖山期间,建行宫、军屋,训练士卒,制造舰船、兵器,开辟集市方便交易。各地闻讯纷纷组织义军,运送军粮、物资,集结官民将士20多万人。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会同副帅李恒,兵分水陆进攻崖山。张世杰作决战计,集结千多艘舰船,四周加固战栅,形成海上坚城。元军几次进攻,包括放火强攻都被打退。元帅威迫文天祥写信招降,遭到文天祥坚决拒绝,在狱中,文天祥写下了《过零丁洋》千古绝唱;又利用张世杰的外甥去劝降,被张世杰骂走。正月二十二元军占领崖山外围,截断了宋军的粮、水补给线。宋军吃干粮饮咸水,呕吐疲乏,战斗力下降。二月初六,天色晦暗,风雨交加,元军趁早、午海潮涨退的机会,李恒从北向南,张弘范从海上向北大举围攻。宋军虽整天苦战,终被攻破阵势,舰队崩溃。张世杰见大势已去,混战中又找不到少帝和丞相,便领少数战船,乘雾突围出海。少帝赵昰、丞相陆秀夫在崖山奇石上投海殉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
几天后,张世杰回来寻找帝室,才知少帝已死,只好领着船队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岛一带海面时不幸遇飓风溺死海中。

㈦ 小弟,问大家一个很严肃的历史问题!~关于宋末元初的……

首先,它无疑是一场侵略战争,其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都是一个民族以武力侵占另外一个民族的土地和财产,并统治另外一个民族的人民。

但是,说他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有点勉强。实际上,北宋政权建立,经历了以下这系列事件之后,五代十国已经结束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已经在北宋政权的统治下取得了统一,这种统一局面一直维持了150年,直到1127年女真人入侵中原,宋朝政权迁都杭州为止。
966年,宋灭后蜀;971年,宋灭南汉;975年,宋灭南唐;978年,吴越王钱宏俶上表献地于宋,吴越亡;979年,宋灭后汉,五代十国时代结束。

至于几乎整个北宋时期,与北宋同时存在的,周边的辽、西夏、回鹘、吐蕃、大理等政权,在传统意义上本就不属于中国。即使号称最强大、领土最完整的汉帝国和唐帝国,这些地方也很少属于中国。即使部分地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曾经在名义或实际上归属过中原政权,但也只是很短的时间,而且往往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统治。就是说,在整个北宋时期,虽然有辽、西夏、吐蕃等政权分庭抗礼,时常交兵,但中国的统治者和人民并未有国土分裂、不统一之感,而只是觉得外敌犯边,袭扰中国。

至于1127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入侵中原,北宋政权被迫失去了近一半的土地,其性质就是一场侵略战争。对这个性质,我想至今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
而时隔150年之后,蒙古人先是打败金国,取代其地位占有了中国近一半的土地,进而继续南下,于1279年彻底灭亡了南宋,占有了整个中国,其性质当然是一个侵略者取代了另外一个侵略者。而不能说是一个侵略者赶跑了另一个侵略者,从而解放了一个被侵略者,甚至说是一个侵略者帮助一个被侵略者获得了统一。

为什么女真人打北宋,大家认为是侵略。而蒙古人打南宋,大家认为是统一呢?
莫非仅仅是因为:1、女真人未获得彻底的占领,而蒙古人则获得了彻底的占领;2、女真人未对中国建立全面的长期的统治,而蒙古人则对整个中国全面统治了90年;3、女真人只侵略了中国,而蒙古人则侵略了更大的地方,甚至很多从来就未进入中国视野的广大的地盘?

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相当于说:你要打,就把我打死。打不死我,就是侵犯。打死我,把我打服了或者没有还手之力了,那就是统一。
难怪我们认为日本人是侵略者,因为他们没有把我们打死,也没有把我们打服,至少,我们还有四川、西藏等地盘没有被占领,而且我们的政府还在组织反抗,所以,日本是侵略者。
也难怪我们认为蒙古人、满人不是侵略者,而是统一者,那是因为他们把我们彻底打死了,打服了,没有还手之力了,而且狠狠地统治了我们很长时间。

但是,如果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大家不要骂我,我说的是万一,虽然中国人谁都不希望这样):万一,当年日本人真的把我们彻底打败了,象统治韩国那样,统治了我们几十年,甚至现在还在统治的话,那我们难道就说他们不是侵略者了,而是统一者了?

如果一个侵略者取代另一个侵略者,就是一场统一战争或解放战争的话,那后来日本对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国的战争,不就是一场统一战争甚至解放战争了吗?难怪当年日本人就是这么宣传的,原来是跟中国人学的。

实际上,中国人,无论知识分子还是老百姓,愿意将蒙古、满清视为统一者,而非侵略者,其中的心态很复杂,根本原因是无奈,继而阿Q,继而狡黠,实际上也不无可悲。

当年,面对强敌,我们也抗争过,但最终力不如人没有办法,只好认命了。但是,认命是没有办法,我总得自己给自己找回点面子吧。就象阿Q那样,实在打不过了,就是儿子打老子呗。反正你蒙古也好,满清也好,都是我“堂堂华夏”的一员,是我儿子嘛。儿子打老子,老子怎么好意思还手呢,就算被你打个头破血流老命不保,那也是我做老子的风度,不跟你计较。那么,既然是儿子打老子,怎么能说是侵略呢?

而你小日本、女真人,那就不一样了,你就是一个流氓和小偷嘛,我怎么能跟你客气呢,不给你一点颜色看看,那我的老脸往哪搁?你是侵略者嘛,我还用得着跟你讲风度吗?那么,你为什么是侵略者呢?因为你最终没有打过我嘛。

还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你不是抢了我的地盘吗?但你也抢了别人的地盘嘛。我都说你是我儿子了,那你抢来的别人的地盘,不都是我的了吗?
阿Q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其实他应该还有一句更狠的:我儿子比你阔得多啦!
阿Q说:我也姓赵,其实他应该还有一句更狠的:你也姓阿!
既然你都是我儿子了,既然你都姓阿了,那给你打几下,给你做牛做马又有什么关系呢?俯首甘为孺子牛呗。
既然你都是我儿子了,既然你都姓阿了,那抢走我的地盘又什么关系呢,就算是继承呗,怎么能说是侵略呢。
既然你都是我儿子了,既然你都姓阿了,那你抢来的邻居家的那些地盘,不也都是我们阿家的了吗?那不是统一是什么?
难怪我们中国人总是津津乐道于:当年我们怎么怎么地,打到伏尔加河,打到欧洲去了。当年我们多阔啊,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
为什么呢?因为成吉思汗也是我儿子,也姓阿嘛。
反之,如果成吉思汗是个侵略者,那我也是个被侵略者。成吉思汗那么大的家产,不就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吗?我傻啊?

当然,一个时候说一个时候的话,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站在今天中国的角度,毕竟,今天中国的版图是包括当年满清入关前的全部地盘和蒙古发家时的大部分土地的。就是说,今天来看,那块地确实是我们中国的。
还有,从今天中国的人种构成和文化构成来说,是融入了当年蒙古人和满族人的基因的,虽然蒙古和汉族、满族和汉族通婚很少,但文化上的融合却是无可否认的。
何况,后来,你满人确实成了我汉人的儿子,全部都改姓阿了。而你蒙古人也基本上成了我汉人的干儿子,大部分都改姓阿了。那么,我还说你是侵略者,那不是见外吗?那不是伤感情吗?那不是搞分裂吗?

但是,既然是说历史,那就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
毕竟当年,你还不是我的儿子,还不姓阿!
毕竟当年,你确实抢了我的地盘、烧了我的房子、杀了我的兄弟、奸了我的姐妹!

难道因为你今天姓阿了,那你的历史就可以改写了?你当年的所作所为就都是替天行道了?
难道因为照顾今天的感情,那我们历史的感情就不要了?
当年被杀的兄弟、被奸的姐妹就是活该?

因为女真是侵略者,岳飞就是民族英雄,就该万古流芳。
因为蒙古是统一者,文天祥就是逆历史而动,螳臂当车,死得活该?
因为日本是侵略者,南京大屠杀就是人间暴行。
因为满清是统一者,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就是顺天应人,杀得活该?

楼上网友”共享经济”发表意见: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偏见和一些妖魔化元朝观点影响,许多人在元朝灭宋战争的评价上都是或明或暗加以贬低,不但贬低其统一中国的伟大意义,而且……。接着,“共享经济”兄又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元朝当时并非那么落后野蛮、大一统的元朝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这位仁兄虽然没有明确回答这到底是一场侵略战争还是一场统一战争,但至少说了“其统一中国的伟大意义”。

我认为这是答非所问,而且逻辑混乱,偷梁换柱。

对于以下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而且,我也愿意举出更多的证据来佐证这位仁兄的观点:
1、 元朝当时并非那么落后野蛮;
2、 大一统的元朝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但是,这就能改变侵略战争的性质吗?
1840年开始,英国人对中国的侵略,尤其后来对香港150多年的殖民,难道不也是:
1、当时英国并不落后野蛮,作战能力远超中国;
2、将香港从一个“干燥多石的不毛之地”发展成后来远东的金融中心,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难道这就能改变这场战争的性质?难道因此我们就可以说这不是一场侵略战争?

另外,我还要厘清一个概念:侵略战争和统一战争,并不是对立的。一场侵略战争,其客观结果可能导致某个地区、国家或民族的统一,那么它同时可能是一场统一战争。但我们并不能说,因为“其统一中国的伟大意义”,就不再是一场侵略战争。

对于蒙古人覆灭宋王朝,我认为,其性质无疑是一场侵略战争。
但是,是否是一场统一战争,我觉得可以与各位网友商榷。如果部分网友一定要强调“其统一中国的伟大意义”,我觉得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认为:
1、 与其说其“统一中国的伟大意义”,不如说“其统一亚洲大部分地区以及欧洲部分地区的伟大意义”。
2、 与其说其“统一中国”,不如说其“将中国置于蒙古帝国的大一统之下”。

就如同当年的恺撒将埃及、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希腊)、阿拉伯半岛都置于其罗马帝国的大一统之下。就如同当年的亚历山大将埃及、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南亚都置于其马其顿帝国的大一统之下。就如同后来的拿破仑以及再后来的希特勒将几乎整个欧洲都置于其“大一统”之下,难道你能说这些战争,对那些被占领的地区、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统一战争”?难道你能说这些侵略战争在客观上没有促进这些地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要知道,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国家,都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都是在经历了侵略,在抵抗外族侵略的过程中,本民族的内部矛盾得以消解,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空间加强,最后在赶走侵略者之后,才形成了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这么说,这些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将那些外族入侵视为“统一战争”而不是“侵略战争”?

本人有一个看似荒唐,但实际上不无可能的猜想:如果有一天,地球遭遇某个强大的外星文明的进攻,整个地球面临“灭顶之灾”,那一天,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论种族不论信仰,一定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甚至会成立一个“地球国”,至少是一个得到空前加强的“联合国”。那一天,我们谁都不能否认“外星人入侵在统一地球方面的客观作用和伟大意义”,但我们是否可以说:外星人对地球发动的,不是一场侵略战争,而是一场统一战争?

哈哈,最后这段有点跑题,一家之言,姑且听之,不必深究。

㈧ 宋末元初杜思明

续普修志之人都谨慎小心,非常认真,可有的时候口言相传,有失误也在所难免

㈨ 有中国历史宋末元初的电视剧吗

有啊!
神雕侠侣就是的!

㈩ 求:宋末元初的那段历史

宁宗嘉定1年(1206年),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
蒙哥(合川钓鱼城),忽必烈(元世祖),伯颜(元相),刘整、吕文焕(降元)、阿术、阿剌罕(元将),张弘范(崖山一战彻底灭宋)贾似道(南宋奸相),孟珙、吕文德、余玠、王坚、张珏(宋将),文天祥(过伶仃洋),张世杰,陆秀夫(崖山负赵昺投海自杀)

阅读全文

与宋末元初的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瓜园电影论坛怎么不关 浏览:496
男子双手被改造成枪是什么电影 浏览:645
黑色会美国电影有哪些 浏览:499
快把我哥带走电影口碑怎么样 浏览:564
张艺谋影电影多久 浏览:953
张柏芝乞丐向医生表白是什么电影 浏览:459
怎么看别的国家都上映什么电影 浏览:508
如何鉴赏一部电影ppt 浏览:55
带老婆看电影写什么 浏览:158
最近黄晓明的电影叫什么名字叫什么 浏览:720
男人找美女买领带是什么电影 浏览:148
78月上映电影有哪些 浏览:199
狮子王迪士尼电影制作多少年 浏览:305
红衣女坐地铁什么电影 浏览:622
超好看的国语电影推荐近年来 浏览:27
关于病毒的电影有哪些流感 浏览:637
如何删除mkv电影中的字幕 浏览:447
香港电影最后变形大怪有哪些电影 浏览:763
2002年上映哪些电影 浏览:150
大脑环游记电影免费 浏览: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