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首关于呼吁世界和平的诗
和平之唤
一样的天空下流着一样的血
一样的地球早已是千疮百孔
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
却满是战争的伤痕
阴霾的天空下
魔鬼得意的拧笑
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
一样的世界上回响着一样的呼唤
一样的是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
罪恶的战争
永远地安息吧
我们呼唤和平,我们拥抱和平
我们渴望着一个平静美丽的新世界
当人类和地球
不再呻吟的时候
我愿意
流尽我所有的血和泪
化作一条和平的小溪永远安详地流淌
和平的花园
和平的花园开满缤纷的花朵
芳香四溢
天空晴朗
鸟儿歌唱着春天的旋律
人们幸福快乐
男女老幼共享着花园的美丽
每个角落都回荡着和谐之声
突然,乌云浮现
遮住了太阳的光辉
战争开始了
花园里充满了血腥
被摧残的花朵成了死亡的象征
嫩芽凋谢
深秋来临
战争破坏了和平的花园
也毁掉了一切造物的灵魂
我不知道,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
多少双童稚的眼睛,注视着古往今来的人类厮杀,发出他们幼小的
请求——人们呵,把我的和平还给我吧!但无数个如此纯洁的呼唤
在硝烟中湮没了,唯有他们弱小的身影,痴痴地站立在他们的迷惘
之中。的确,我不明白,我们能够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洋娃娃,却不
愿意给她一个她所祈求的和平。而和平呵,又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出
你的份量与贵重!!!
2. 为什么美国搞独裁而在电影里体现和平的情节
这跟中国的电影只展示和谐社会是一样的啊,电影是给公民的一种精神建设活动,美国在现实中是独裁,但是美国的制度是三权分立的,美国的电影可以讽刺总统,可以讽刺政府,可以反映社会现状,但是中国式不可以的,任何有关反正社会黑暗面的电影都会被当做禁片。美国时时刻刻呼吁和平,其实也是一种虚伪的伪装方式,很多人是M愚昧的,是很容易被欺骗的。电影是很好的传播方式。我只能说不同的国家,管理人们思想的方式是不同的。
3. 电影《甘地致希特勒》的背后故事——甘地曾致信希特勒呼吁和平吗
一个是伟大的圣雄,提倡非暴力不合作,呼吁民族独立要采用和平的形式;一个是公认的恶魔,梦想通过坦克履带和枪炮的暴力延伸拓展民族生存空间。甘地和希特勒,这两个貌似南辕北辙的人物,其实,在二战爆发之初,还真险些产生出交汇点。
这就是印度电影《甘地致希特勒》演绎的时代背景。
当时,这些印度籍党卫军的效忠誓词这样说——“我宣誓服从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领袖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作为德国武装力量为印度而战,我们的司令是鲍斯。”
看着鲍斯这么忙前忙后的给豺狼虎豹们当马前卒,远在南亚大陆纺线的甘地也不淡定了。
于是,1939年7月,甘地用非常亲切的口吻,给正在兴致勃勃地开疆拓土的希特勒写了封“规劝”信。开头就管这个偏执的种族主义者、战争狂人叫“我们亲爱的朋友”。
4. 关于和平正义的电影
开国大典,建党伟业。。。。。。不好意思看反了。
5. 《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主要说了什么其读后感是什么
摘要 通过观看《党史故事100讲》之一大首聚开天辟地,我再次学习了党史,再次感受了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期望和人民解放的重托,在灾难深重的中国正式诞生了。
6. 黄家驹的歌呼吁和平的是哪首啊
《Amani》是中国香港摇滚乐队Beyond的音乐作品之一,粤语版由黄家驹作词、作曲。
和平与爱始终是Beyond的主题,《AMANI》是为呼吁资助非洲难民儿童,呼唤和平而创作,家驹创作这首歌时,海湾战争刚刚结束,他从各类文章影像资料中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他意在提醒人们和平也要靠自己来争取,其中“AMANI”为和平之意。
“NAKUPENDA NAKUPENDA WEWE”意为“我们爱你”,“TUNE TAKE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
黄家驹人物评价:
纵观黄家驹的音乐作品与人生,听众会发现有一种雄浑激昂的力量贯穿始终。他凭借着真情实感的表达与青春激荡的冲劲去诠释人生的种种意义。黄家驹的优势在于他很有音乐天赋和领导力。他是香港少有的曲、词、弹、唱样样精通的唱作人。
他创作的作品很有世界观,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学院派的华丽精致,因此受到听众的喜爱。在他创作的那些作品里,简单的旋律、激昂的歌词,丰富的意境,让另类的主题和动听的旋律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听后能够唤醒心中的潜力,激发昂扬的斗志。
7. 求关于和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
战争与和平
辛德勒名单
丧钟为谁而鸣
8. 呼吁和平的宣传语
1、珍爱家园,和平共处。
2、和平的年代,友善的相处。
3、和平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4、这是我们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我们渴望和平,只有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5、和平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 ,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的拌脚石
6、二十世纪已过了,战争知多少?战争充满血腥风,二十一世纪正在发展中。悲惨历历都还在,有些人不改。错路之人何时悔?历史列车千万莫追尾!
7、同护一片蓝天,共享一份和平!
8、只有记住战争的痛苦,才能珍惜幸福的和平。
9、不要让橄榄枝从和平鸽嘴中滑落!
10、让我们用橄榄枝抹去战争的噩梦!
11、和平的年代,友善的相处。
9. 请介绍几部关于和平的电影,好答案加100分
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之作。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主演:
马修·莫迪恩
时间:1987年
剧情:
越战期间,加入海军陆战队的一群年轻人被剃了光头,并分配寝位,负责训练他们的上校时常羞辱他们,还给他们取难听的外号,“傻瓜比尔”由于是胖子,动作老是出错,因此成为最经常被上校修理的人。班长“小丑”耐心照顾他。但傻瓜比尔再次的失误,令上校愤怒地惩罚全队,伙伴们终于忍无可忍,将傻瓜比尔痛揍了一顿。之后,傻瓜比尔开始对枪自言自语,他发挥了射击的才华,连上校也赞赏他终于可以成为伟大的“杀人机器”,就在出发前往越战战场的那晚,傻瓜比尔在他的M14装满“全金属外壳子弹”(Full Metal Jacket),一枪打死上校,然后自己也含枪自杀。
选择编入新闻组的小丑,被长官派去前线采访,小丑看见年轻的士兵们已经麻木,在越共尸体旁饮酒、一面笑一面在直升机上扫射逃走的村民。他随众巡视,误入未扫荡的地区,大家遭到狙击手埋伏,牺牲了好几位同伴后,他们终于确定狙击手藏身的建筑物,小丑落单时忽然发现狙击手,对方原来是个非常年轻的少女!随他而来的摄影员开枪救了他,少女在地上痛苦的挣扎,一名士兵要大家离开,任那少女在此地腐朽。在少女的“杀了我”的哀求中,小丑终于拿起,扣下扳机……
沉重的越战反思片
影片根据古斯塔夫·哈斯福特小说《短期服役》改编,是大导演库布里克继《光荣之路》之后后拍摄的又一部反战影片。影片的前半段,是以群像的角度塑造出一群年轻人如何在魔鬼教官的训练下,失去人性而成为杀人的机器;后半段则是主人公“小丑”在战争中逐渐恢复的人性。影片跨越了从参军到杀人,一个普通士兵在战争中不同阶段的心理历程。它被看做继《越战猎鹿人》、《现代启示录》、《前进高棉》之后的又一描写越战的杰作,曾被某些影评人誉为“有史以来最佳的越战电影”。
华氏911(2004)
片 名: Fahrenheit 9/11
译 名: 华氏911
导 演: ( 迈克尔·摩尔 Michael Moore )
主 演: (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史蒂夫·旺德 Stevie Wonder) (小布什 George W. Bush) (詹姆斯·贝克 James Baker III) ( Richard Gephardt) ( Tom Daschle)
◆剧情◆
这部纪录片反映了这届美国政府的某些侧面,试图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仇恨与恐怖活动的目标,为什么美国总是很容易就卷入到战争之中,指出了911后对石油的贪婪在疯狂的反恐战争中起着绝对的作用,也分析了布什家族与本·拉登之间所谓的关系是如何导致他们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
影片不但直接指向布什家族与富裕的沙特人包括皇室、沙特驻华盛顿大使和本·拉登家族在社会与经济上的联系,也表现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和伊拉克普通人的种种真实的状况,其中尤为关注与战争相关的平凡人,像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伊拉克民众;像莱拉·利普斯科姆这样因在战争中失去儿子而转变对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看法的平凡母亲;像进入巴格达普通家庭逮捕无辜市民的美军;像厌恶伊拉克战争的美军大兵;像那些成为美国新兵源的密歇根州的贫困的非裔美国黑人。
影片以一种反讽的口气叙述着从2000年美国大选到如今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所经历的一切,试图探寻出海面下冰山的全貌。在这部影片中,迈克尔·摩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多用总统布什自己的言语和表情来传达信息。比如发生911事件时,布什总统正在美国一所小学中视察,当他的助手轻声告诉他飞机撞击了五角大楼和世贸大厦的消息时,布什先是一脸受到惊吓的表情,而后时间虽然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布什总统却好像永远不会从凳子上站起来一样的呆坐着,盯着他手中孩子们那写着“我的宠物山羊”的教材。迈克尔·摩尔用画外音说“总统是否在想他应该多多出现,多做些工作?”他的这句评论其实是与电影中早些出现的布什经常呆在
==================================
还我911真相9/11: Press for Truth7.4
西线无战事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早期有声片中的扛鼎之作
有力地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蒙在战争头上的"神圣"面纱,表现了极为鲜明的反战主题
1930年出品
导 演:路易斯·迈尔斯通
主 演:卢·艾尔斯
约翰·雷
·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在一九六二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十四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三位
给人类带来永久伤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德国小记者雷马克打算开始写一部他自大战结束以来就一直在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他完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结果仅用了6个星期,小说就完成了,可手稿却在抽屉里搁置了半年多,因为许多出版社都不愿出版这部作品。后来,总算有家出版社接受了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小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第一年竟销售了120万册,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本,总发行量在500万册以上。雷马克也因此由一个无名的小记者,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作家。
导演路易斯·迈尔斯通看中了小说的主题,将《西线无战事》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也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看成是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有强烈的思想性的作品。迈尔斯通以沉重的笔触和简明精炼的手法写活了帝国主义战争的荒谬无情,透过一名德国士兵从迷恋战争到心冷、心死的每一次心理转变,渲染了战争的恐怖及其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对人类自相残杀的反感和把人民推向灾难的当权者的厌恶,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回味和沉思。
在《西线无战事》中,导演以卓越的摄影技巧、写实的风格把战火、阵地、冲锋、肉搏,以及残酷恐怖、野蛮凶杀的场面拍得十分逼真,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
--前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 谢尔盖·爱森斯坦
《西线无战事》是最早采用混合录音的有声片,导演迈尔斯通很善于运用声音,他将对话、配乐及音响效果巧妙地剪辑于单声带上,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有些镜头,如保尔临死时一只手的抽动、垂落的特写镜头也拍得寓意隽永,被誉为经典之笔。这一系列的因素使本片既具备了无声片的动感,又拥有了有声片丰富的表现力。我们甚至认为,永久消灭战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西线无战事》在各国每年公映一遍。
--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肖恩·索普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并不算多--尤其是在最近这些年。然而诞生于一战结束后不久的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一个例外,直到今天,这部影片看起来仍然非常尖锐。这部建立在同名小说基础之上的影片通过一群德国士兵的眼睛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实写照。同时它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有时候沉默是表现战争的最好方式。
--著名影评人 阿 冬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在德国后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批青年学生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于是在政府宣传所谓"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他的朋友凯姆利希、穆勒等人也都参了军,其中还有一个叫贝姆的,他患有臆症,和他们分在同一个部队里。受蒙蔽的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士兵,他们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
保尔和同学们一入伍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起早摸黑,在又松又湿又黑的田野中来回跑,几经折腾,累得精疲力尽,而教官史托斯还要把他们"训练得服服帖帖",成为"真正的德国士兵"。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然而现在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不久,经过训练后的保尔和他的同学们被派往西线参战。这些青年从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一上战场就遭到炮火猛烈的轰击,在隆隆的炮声下,他们都吓破了胆,有的哭了,有的尿湿了裤子。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班长卡钦斯基,他是个老兵,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十分照顾,他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于是保尔和同学们开始冲上战场,杀死别人的爱子,夺走别人的生命。弹雨之中,他们抱着"我不杀人,人也杀我"的观念大叫"冲呀、杀呀",失败了,退下来,然后再反攻。在高度的紧张与恐惧中,贝姆真的发疯了。一次战斗中,凯姆利希的腿被炸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穆勒被化学毒气毒死。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疾病和糟糕的天气。保尔沉痛地哀思着:"为什么要打仗呢?"
保尔在一次战斗中也负伤了,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康复后被批准回家探望母亲。病重的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格外高兴。但她心中又升起淡淡的忧愁,不知儿子下次还能否归来。保尔也为以后能否见到母亲而担忧。
归队的日子就快到了,这天,保尔路过母校,看到教师们还在鼓吹战争,动员学生们参军。保尔厌恶战争,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悲愤,可那些学生却还在以此为乐呢!
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中来了一批像他们当年一样天真、幼稚的"娃娃兵",而老战友却所剩无几了。原来,在他休假期间,班上的战友差不多都牺牲了,只剩下老班长卡钦斯基一个人。而此时,卡钦斯基因部队供应困难,外出给"娃娃兵"找吃的东西去了。保尔跑出连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老班长,久别重逢,两人分外高兴。恰在这时,一架轰炸机飞来,投下炸弹,弹片飞向老班长,把他炸伤了。保尔拼尽全力把卡钦斯基背到医疗站,但他已经死了。
一天,双方停战了,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流弹击中,他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战争·生命·悲剧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便有了战争。所有的战争,无论是败是胜,饱受苦难的都是无辜的人民,那些嗜血如命的战争狂人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是无以复加的。
战争曾使地球变得阴森恐怖,许多人号哭着,挣扎着,呼唤着,想从死亡的威胁里解脱出来,却只能无力地倒下,化成一堆堆插着十字架的青冢!无数宝贵的生命遭到了无辜的戕害!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随后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了战争。一战主要分为3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西线是最重要的战场,战斗也最为惨烈。所以电影界,尤其是西方电影界拍摄的一战电影,大都是以西线战场为蓝本的。
可以说,一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欢送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等歌曲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的字句,所有人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光荣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民族、宗教、姻缘、仇恨、尊严、权力、金钱……所有这一切都似导火线,一旦被点燃就会引发战争,在世界各地掀起血雨腥风。
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战争带给人类的血泪灾难是不能够忘记的,那是属于人类的灵与肉的创伤。人们痛恨战争,但却喜欢谈论和观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因为战争留给世人的启示与思考是长久的、深刻的,在我们心中形成终生不散的块垒。
好莱坞电影人迈尔斯通根据雷马克的名著《西线无战事》拍摄的同名影片讲述的正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憾,血肉横飞,尸骨遍野。主人公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去。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成了一战中整个西线残酷战争的小小缩影,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影片带给人类的警醒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因为仅仅过了10年,人类便又陷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佚 名)
☆获得第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翼》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战争片,故事以发生在一战中的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战争的罪恶。影片鲜明的生活实感和壮观的空战场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爱情的安排上,全片也发展得流畅自然,不落俗套。《翼》是奥斯卡历史上第1部最佳影片,也是惟一一部获此殊荣的默片,具有历久弥新的观赏价值。
10. 呼吁和平的名言
呼吁和平的名言
1、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
2、“正确”比“和平”更珍贵。
3、没有好战争,也没有坏和平。
4、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
5、时代呼唤战争而不是和平。
6、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7、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8、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
9、真理才是生命之光,斗争才是和平之母……
10、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
11、不能用和平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取。
12、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13、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壮大,在永恒的和平中毁灭。
14、膏得锊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15、昨夜的暴风雨用金色的和平为今晨加冕。
16、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17、你要和平还是尊严?和平就是屈服,尊严就是死。
18、我们只能用武器来保卫和平。
19、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0、安得普天休战伐,不令竹箭困输供。
21、和平使人民更加幸福,但也使人变得虚弱。
22、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
23、停止战争,实现“和平与发展”,这是永恒的主题。
24、和平不是一厢情愿和单相思,更不是对合理战争的回避。
25、我们不能让和平的诚意和主张,变成别人束缚我们的绳索!
26、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
27、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
28、真理是平凡的,真理是跟平凡的事物和平凡的群众分不开的。
29、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和平,和平本身是一种方法。
30、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31、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32、做人要正直无欺,真实无伪,又要温厚和平,勿太梭角峭厉。
33、中国过于酷爱和平,反受了和平的累,日本过于爱打仗,也一定要吃打仗的亏。
34、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
35、世上的暴君,若准备打一场战争,不到万事俱备,总是要侈谈和平的。
36、理智、正义和平等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地球上的'人类,唯有利益有这种力量。
37、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
38、闲暇当然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为了获得闲暇而工作,为了获得和平而战争。
39、和平相对于战争来说,它具有滞后性。和平是战争的延续,战争是和平的手段。
40、全世界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一切爱好和平国家要联合起来。
41、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42、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战时,雪亮的眼睛用来发现敌人;和平年代,就用来探人隐私了!
43、你要记住,天下的和平不能寄希望于帮你守城的人,还需要有更多懂得和平的君主。
44、爱的力量是和平,从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惧、震惊和痛苦在身受对化作甜蜜。
45、人们都追求幸福、和平,只有她是这个地球上最接近幸福的捷径,并且是谁都能得到手。
46、你们必须跟著我庄严的宣誓: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我们需要的是献身於我们的事业。
47、爱好文艺,可使人提高品位,陶冶精神;再推而广之,帮助社会的和平,增进人生的幸福。
48、和平总还是占多数的,也许战争的硝烟还会飘来,也许,在远处的某个地方,战争又重新开始了吧!
49、一般都认为幸福存在于闲暇。不管怎么说,我们为争取闲暇而工作,为生活在和平环境而战争。
50、心平气和的与自己经历过的种种曲曲折折和平共处,心平气和的与自己生活中的苦苦难难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