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有哪些

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3-03 16:06:45

⑴ 我要是想把原著文学改成电影剧本,然后自己投资拍摄都得需要走哪些官方程序

首先就是这个“原著”的版权问题,如果这是你写的或者你有版权,那你可以动手改了,改成剧本后找影视公司,带资进组,或者自己建公司,招人。剧本影视化的话要经历广电审核批准——找导演组剧组——找演员——勘景——联系——拍摄——剪辑——送审——找宣发——上映

什么是电影文学剧本.

一、电影文学是文学大家族里的一部分 何谓电影文学?从含义上说,它是专为拍摄电影所用,是紧紧服从于电影生产需要的一种文学类型。它的诞生要比电影晚25年左右。直到本世纪的20年代,德国才第一次出版电影剧本。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是1925年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由洪深编写的《申屠氏》。但
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的电影导演仍强调电影剧本的作用,强调既用电影的方式思维,又通过文学的手段来表述。强调剧本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基础。
二、电影文学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及其特征 电影文学兼有电影与文学的双重特性,它将文学的叙事特点与电影的视觉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文字记录形式就是电影文学剧本。从概念上说,电影文学的涵义应更宽广些,它不仅仅指电影文学剧本,而且指包括电影创作生产过程中用文学手段为拍摄的电影所描绘所记录的一切艺术创作劳动。因此文学、电影文学、电影是互有联系的三种不同的形式,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电影文学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它已冲破了传统的文学叙事方式。它是用电影的形象思维按电影的特殊规律来写作来叙事的。银幕形象不仅仅是具体的、可见的,而且是逼真的,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实际的。这是电影的又一个特征,作为电影文学,在用文字具体描写和进行形象、造型的描述时,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征。电影的另一个特性是蒙太奇技巧的运用。它是电影创作中最有特性也是最典型的手段之一。

三、电影思维 电影思维就是电影的形象思维。它是按电影的特殊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想象活动。它以在运动中的具体的可见可闻的画面和声音等各种表现元素为基础进行构思、设计和组合,也即用电影语言来思维。形象思维(电影思维)一定要具体性,要有特色,不能抽象,不能一般化。都一定是可闻可见的,都是从创作者的直接感觉感性印象中来。另外,时空结合的视觉性和听觉性以及时空转换运用的自由性,是银幕形象的一大特点,也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并优于其他艺术的一个特长。电影思维要求真,真人、真情、真意,要求新,新生活、新思想,要求美,人物性格的美、意境的美、风格的美,要求深,意蕴深、思想深。

四、电影剧本的美学特性 电影剧本的美学特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剧本的视觉造型特性。第二是它的声音特性。电影美学的第三个特性是逼真性。第四是蒙太奇思维形式。

⑶ 文学剧本和电影剧本的区别

电影剧本包括着三种不同的剧本,即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今天,几乎任何一部发行放映了的国产影片都同时拥有这三种剧本。就一部影片所拥有的这三种剧本的内容而言,是大致一样的,但它们是由影片不同职务的创作人员完成的,而且在影片制作的不同阶段上出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活动,是一部影片总体创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由电影编剧来完成的。在影片的全部创作人员中,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是他最先从生活中获得启示、灵感、冲动和思想,对素材进行分析、选择、加工、提炼,使之成为一部影片特定的题材,构思出人物和情节,并组织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格局,设计出与内容相应的艺术形式的。
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它对未来影片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样式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导演在把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实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对上述内容通常是无法作根本改动的。例如他不可能把在文学剧本中本来是顺序讲下来的故事改成插叙或回叙式的结构;他也不可能把一个喜剧剧本导演成一部悲剧。除非在拍摄之前他重新改写电影文学剧本,而这样的作法反而更加说明文学剧本乃"一剧之本"了。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部影片成功的保障。一个导演只是在拥有一个好剧本之后才有可能组织创作班子,展开他的工作;一个电影厂的领导部门只有在审定了电影文学剧本并对它的思想艺术质量做出充分估价之后,才有可能下达生产命令,投放摄制经费。
二 电影分镜头剧本
又常被称为导演台本或导演剧本。
电影是由一个个场景和一个个镜头组成的。导演在拿到满意的文学剧本之后,就要作一些更为具体细致的拍摄计划,比如这一段戏用多少镜头拍,这些镜头是从什么角度、什么距离、什么方式(推、拉、摇、移……等)去拍。在这个剧本中,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景里拍摄?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季节里拍摄?等等。所有这一切,在文学剧本中通常规定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有些问题甚至根本不去规定它(例如不规定拍摄的镜位、景别),所以导演要以电影文学剧本为依据,在电影分镜头剧本中把它们制定出来。只有这样,摄制组全体人员才能根据分镜头剧本的十分具体的指示,着手自己的工作。
分镜头剧本的写作方式因导演的习惯而不同。有的导演喜欢自己单独来干,有的导演则喜欢同它的主要创作人员(摄影师、美工师、录音师、化妆师、道具师……)一齐讨论研究,最终把它制定下来。
三 完成台本
又常被称作镜头记录本。这是在整部影片拍完之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并不总是按照分镜头剧本进行。他经常灵机一动地改变自己在分镜头剧本中订下的方案,作一些增删改动。完成台本的任务就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呎数。每卖出一个影片拷贝,都附上一册完成台本。这样,电影理论工作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研究资料,比如通过它与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的对比,看看其间作了哪些改动,琢磨一下改动的原由。电影放映部门可以根据它对拷贝作检查,看看它的损坏程度,并据此进行修复。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在口语中,我们又常常习惯地把电影文学剧本简称为电影剧本。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认同这种习惯式的说法,把电影文学剧本称为电影剧本

⑷ 一般的电影剧本共多少幕

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众所周知,整个戏就是一场一场的戏组成的,若干场戏组成全剧,而且每一场有一个小高潮,若干个小高潮形成大高潮。所谓“幕”就是指其中一场戏。
所以电影的幕数是不确定的。

⑸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考研参考书资料有哪些

文学系是咱们每年报考人数算是比较多的,文学系的三个方向,分别是电影创意与策划、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这三个方向虽然题目不同,但学习起来,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

之前咱们的这篇公众号曾经在微博上曾被文学系的老师转载过,所以,整体上我们这次也就不做太大的修改了,只是把一些参考书按照重要的程度重新整理一下。

考试科目分析

科目

电影创意与策划

①政治

②英语二

③艺术基础理论

④材料分析与写作

电影剧本创作

①政治

②英语二

③艺术基础理论

④电影剧本写作

电视剧剧本创作

①政治

②英语二

③艺术基础理论

④小品写作

专业一的内容大家可以点击: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考研详细分析查看。

咱们说说专业二

以真题为准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创意与策划考研真题

一、从下列是不电影中选择三部同类型的电影,描述这种类型的特征。

《卡桑德拉大桥》、《风声》、《中国机长》、《看不见的客人》、《眩晕》、《后天》、《第一滴血》、《黑鹰坠落》、《湄公河行动》、《超时空同居》

二、根据以下新闻片段写作:小马和小张是一堆情侣,4月1日合租搬入西苑小区。10月31日出现了大幅降温,小马想去拿衣柜里的冬季被子,结果发现衣柜上油条奇怪的“电线”,电线一头连着一个白色的充电宝,充电宝四格满电,另一头是......

请写出一个符合主流电影市场审美的故事梗概。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剧本创作考研真题

材料:有两个人物,一个叫做张强,一个叫刘洋。张强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之后醒来失忆了,完全不记得昏迷前的事情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只记得最后一个场景是在山里,天黑的比较早,他推着自行车挥别自己的父亲,其他什么都记不起来了。而刘洋则是这件事情的知情人,在刘洋的帮助下以及他父亲的帮助下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要求:续写故事,不少于2500字。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剧剧本创作考研真题

材料:2019年11月25日,时尚美妆博主宇芽在微博发布一则消息,讲述自己多次被前男友家暴的事情。宇芽还附上了一段采访视频与监控视频的集合视频,网友看完以后,纷纷骂宇芽的前男友是“渣男”。

宇芽是papi酱公司的艺人,2019年11月25日下午18时26分,papi酱在微博转发了宇芽被家暴的视频。2019年11月26日,papi酱公司负责品牌宣传的一名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宇芽被家暴一事属实,没有炒作。

该工作人员称:“最近一段时间,宇芽会暂停手中的工作。公司尊重宇芽的做法和想法,我们会支持,将渣男绳之以法!2019年11月26日,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局和市妇联均已介入此事。曾有网友认为这是宇芽和公司的联合炒作行为,但公安局已经介入了,不可能是炒作了,否则就是“藐视法律”。从电梯里的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强行将一名女子从电梯里拖拽出去。

女子用尽所有的力气反抗,但最终还是被男子拖出了电梯,然后又是一阵暴打。网友认为:宇芽和前男友没有结婚,所以这不算“家暴”,这属于“殴打”。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2019年8月21日的事情,过了3个月,宇芽才有勇气说出来。非著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这3个月,宇芽一直没有摆脱这个噩梦,所以决定说出来。宇芽虽然长得不漂亮,但是挺有名气的,在papi酱公司做艺人,挣得应该不少,为何找了那样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友?而且还这么暴力?这件事情让网友想起了蒋劲夫和前女友中浦悠花:中浦悠花也是其貌不扬,不知道为何蒋劲夫看上了她哪一点?难道就是觉得日本女人好欺负,可以家暴?不过,蒋劲夫家暴中浦悠花,得到了中国网友的支持,没有人说他是“渣男”。

根据以上文字材料创作一部24集,每集45分钟的电视剧剧本。

要求:

1.写出人物小传,人物关系图(字数不限)

2.写出故事大纲(2000字以上)

3.写出前五场戏(字数不限)

4.需要符合审查标准,剧本市场考量

辅助书目

剧本结构设计[美]丹·奥班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基本剧作法[美] 大卫·霍华德 / 爱德华·马布利 出版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编剧的自修课·梅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 复旦大学出版社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J.H.劳逊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剧作概论王迪 / 黄式宪 / 刘一兵 / 柳城 中国电影出版社

⑹ 急求电子版电影书籍

在电驴上可以找到

⑺ 请问:剧本与小说的分别电影剧本那里能找

补充一下,视听语言的特点主要指电影,电视,动画类剧本。
以上说的是剧本和小说文字表达上的区别,
内容上,虽然看起来讲的都是故事,但小说是一个故事的完成形态,即里面写了什么,基本上呈现给读者的就是那个形态了。
而剧本更像是一个“说明书”,不是一个故事的完成形态。拿电影剧本举例,剧本的完成形态是拍摄完毕,制作好之后的“成片”,供观众欣赏。
剧本的第一性是方便摄制组把“那些好的构想,精彩的故事”拍出来的“说明书”!恐怕除了台词,你写的关于动作提示,场景描述等等大段的“文字”都不是能让观众直接看到,或者听到的。而是通过画面音乐等等展现出来的。
所以,一般来说,小说比剧本更要求文字上的风格,审美。
各有侧重吧,毕竟是故事的不同载体。
当然,也有一些文字无比华美、精辟,故事也很好的剧本,在电影公映后作为文学作品发行。
另外,剧本和小说的区别,细说下去,还有很多处理手法上的不同(当然共同的手法也挺多),论其原因,也是和各自故事的载体不同分不开的。

比较著名,有参考学习价值的电影剧本去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图书馆借,或学校书店买。

推荐《世界电影》杂志,每期刊登一两个近期的国外佳片剧本,还有剧评分析,对于学习研究很有帮助。

其他国外新进佳片的剧本大多数是英文版本的,搜索一下,网上一般可以下到。

⑻ 电影剧本的写作要求

作为电影剧作家的要求

剧作家的责任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每一个参加到电影剧本创作的队伍中来的人都会问到的,可是人们的回答却很不一样。很久以来就流行着一种观点,电影编剧的责任应该就是创作出故事情节,运用人物动作和对话来塑造出丰满立体的性格,至于蒙太奇、拍摄方法、用什么景别来表现、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等等方面的事情就交给导演来处理吧!表面上看,这还真有点分工合作的道理,但实际上正是由于这个所谓的“道理”阻碍了电影编剧整体水平的发展。

电影动作的意义

确实,电影剧作家应该有责任讲好故事并运用结构技巧铺排好情节,他们更应该把塑造出性格扎实可信的人物当作自己的最最重要的责任。但是,剧作家用什么来塑造人物呢?传统的说法喜欢笼而统之道:“动作。”也许,这在过去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置疑的定律,然而我们今天却不能不重新考虑它的真理性。
动作,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戏剧。对“动作”这个概念作出最全面的也是最具影响的论述者应该是贝克,他对动作所总结出的理论成为沿用至今的定理。他甚至认为动作比其它剧作元素都要重要。他说:“‘情感交流’是一切好剧本的公式。所谓情感交流,是剧中人物和剧作者把感情先流到观众身上,那么,这就非靠动作不可,因为动作是激动观众感情最迅速的手段。”是他首次明确地将动作分为内部动作(也作“内心动作”)和外部动作两大方面的。他的失误在于没能正确地说明内心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物能够不用外部动作就可以将内心动作表现出来,例如他在舞台上一动也不动。后来者多次指出他的这一失误,因为内心动作是外部动作产生的依据,外部动作是内部动作的反映,内部动作只有通过外部动作才能得到揭示,而他所谓的“一动也不动”,其实就是人物在那一时刻的外部动作。那时,人们还把人物的形体动作(其中包括表情动作)看作是外部动作的全部内容,但到后来,人们开始觉得语言动作(对话)也是外部动作的一部分。因为在戏剧舞台上,人物可以发挥的形体动作(尤其是表情动作)实在是有限,而情节的进展和人物性格的揭示更主要地依靠着对话。所以,戏剧对于对话的写作有一条明确的要求——动作性。对话只是内心动作的外部表现,并非内心动作的全部的、直接的反映,对话的“潜台词”就产生于对话与内心动作之间的差异。

总之,在戏剧的剧作理论中,“动作”这一概念便是人物塑造的全部武器。我们都知道,电影是向戏剧学会叙事的。戏剧的叙事经验曾经就是电影编剧的罗盘经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直至今天,依然有人认为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有着同样的定律,那就是动作是人物性格塑造的唯一法宝。除了人物的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你不能用任何其他方式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动作。所以我们至今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导演将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全部努力都用在了演员身上,为了说明那个剧中人物此时是痛苦的,便让演员作出嚎啕大哭之类的痛苦状来。但也有很多高明的导演越来越发现电影在揭示人物内心的时候有着很多与戏剧不同的办法。比如,在最初,人们发现的(这也是最最容易发现的)是就人物动作中的形体动作而言,在戏剧舞台上没有多大发挥余地的细微的表情和手势动作却在电影里成为揭示人物心理更重要的武器。例如弗雷里赫就曾经指出:“摄影机善于摄录极其细小的动作、极其微妙的细节、难以捉摸的语调、眼睛的闪动、睫毛的颤动;善于选取出最最重要的东西,用一个单独的场面把它突出出来——摄影机的这些能力决定了银幕上的戏剧动作的性质。”

很快,人们就发现电影与戏剧在揭示人物内心方面的差异还不仅仅是动作幅度上的问题,例如普多夫金拍摄的《母亲》,当尼洛夫娜坐在丈夫的棺材前陷入令人窒息的悲哀的时候,导演并没有指示演员嚎啕大哭,甚至他不让演员流一滴泪,只是木然地静坐在那里。当然,前面我们说过,静静地坐着也是人物的外部动作,但仅仅靠这样的动作就很难揭示母亲此时的内心痛苦了。这时,导演聪明地在母亲的脸的镜头之后接入了一个特写镜头:水从悬壶洗手器中慢慢地滴下来,一滴又一滴。水滴的形象和节奏十分巧妙地将人物此时此刻那种绝望的、欲哭无泪的悲哀揭示了出来。现在要问:滴落的水滴是人物的动作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将这样的情况纳入剧作理论呢?

电影剧作理论家们在这一方面似乎有点保守,甚至有点束手无策。他们通常能够指出在电影艺术中,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的方法与戏剧的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但是他们依然不敢贸然地抛开戏剧理论已成的“动作”概念。他们依然将那些电影艺术中出现的新武器叫作“动作”,只不过有了点小小的改良。例如:劳逊在他的《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就英明地发现,在电影艺术中,揭示人物内心的不仅仅是动作,还包括将这个动作展现给观众的方式。他以卓别林的影片《巴黎一妇人》举例说:“他(卓别林饰演的人物)的妻子因为他啫酒而离弃了他。我们看到他背对着摄影机,望着他的妻子的照片。他的肩膀上下抽动,好象在伤心地啜泣。之后我们却发现他正在摇动一瓶香槟酒。”在这时,揭示人物性格和引起观众笑声的不是人物的动作。如果你一开始就从正面将卓别林开香槟的动作直接表现给观众看就绝对不能有任何戏剧性的效果。劳逊指出:“观看一个事件的角度就决定了事件本身的意义。”这对于电影艺术说来应该是重要的发现。他甚至还指出:“构图决不只是动作的注解。它本身就是动作。”这同样是英明的。但是,他依然将这些发现统称为“动作”,只不过在“动作”前面加上了“电影”两个字用以区别戏剧的“动作”概念。他定义说:“电影动作就是用光和影表现出来的活动。”

弗雷里赫将劳逊的发现向前推进了,他除了前边我们提到的他关于电影在表情和手势动作方面与戏剧的不同外,还指出:“电影剧本与舞台剧本的区别在于,它不仅准备让演员来表演,而且还准备进一步把这表演拍摄下来。”显然,他认为,对于戏剧说来,动作本身就是一切,而对于电影说来,在表情达意方面摄影机表现动作的方式也许更加重要。他这样要求电影的编剧:“电影剧作家在下笔以前也应该先在自己头脑中看见所设想的动作,但他在想象中仿佛预先看到了演员的表演,以后被摄影师拍成许多镜头,又被导演剪辑成统一的影片。所有这一切都包含在‘电影动作’这一概念之中。”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本文一开始提到过的夏衍先生对电影编剧的要求,就不难发现,弗雷里赫对电影编剧的要求扩大了很多,他将景别、摄法(是固定拍摄?还是运用推拉摇移的运动拍摄?)甚至于蒙太奇方式都交给了电影编剧。但是,他依然将所有这些都称作“银幕上的戏剧动作”或“电影动作”。

另一位很有影响的苏联电影剧作理论家瓦依斯菲尔德在这一方面也作了很好的研究和发现,他在《电影剧作家的技巧》一书中的“动作”一节中问道:“影片中的动作跟舞台剧或小说中的动作又和区别呢?”接着他就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并将自己的重点放在了电影的平行蒙太奇上。他认为在舞台上是无法充分表现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的,而电影的平行蒙太奇却很好地利用它来增强了动作的表现力了戏剧性。然而,他依然认为电影的这些武器是“动作”的范畴。

其实,我本人在最初也做出了同样的事情,在我1986年完成的《你了解这门艺术吗?——电影剧作常识100问》一书中,我论述了主观镜头、摄影机的运动、光影甚至音乐(例如《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弹奏的琵琶曲《十面埋伏》)等等有着与动作相同的揭示人物心灵和塑造人物性格的功能。但我也和大家一样没有脱离戏剧理论的框架,称这些电影独有的武器为“银幕动作”。

如果今天我再写那本小书的话,我就不会称它们为“银幕动作”。我会明确地指出,“动作”这个剧作元素只是电影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元素之一(即便在电影艺术中它依然是最最重要的元素),但对于电影艺术说来,它不象戏剧那样就是全部。除了动作之外,电影还有其它揭示人物心灵和性格的手段。而将这些独特的手段纳入剧作家的构思和写作应该是剧作家的责任,不能把它们推卸给导演或摄影师。

内心生活的物化

在很多时候,剧作家不能只写剧中人物的动作。比如有时即便一个人内心冲突很激烈或者他很痛苦,却被深深地掩盖着。这时,从表面上看你就无法看出他心灵中的真正情感。然而这正是一个人物最最准确真实的情感表现方式,如果你硬要演员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比如说,让他痛苦或歇斯底里,就太令观众反感。我认为,编剧在这时还有很多比求助于人物动作更好的办法,那就是让人物的内心生活物化。在现代电影中,最常见的就是使用“闪回”直接将人物内心转换成画面,或者运用画外音形式的“内心独白”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说给观众听。当然,这些手法用得巧妙是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的。但必须看到,这里有个很大的困难。因为人的内心生活是复杂的、混乱的、片段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所以如果表现得太客观、太有逻辑、太冷静、太直白就会变成一种简单的图解,令人生厌。例如:《阿q正传》中出现了阿q的梦境,就有图解的意味。相比起来,法国电影《老枪》中的处理就好得多。当男主人公向德国人举起枪的那一瞬,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他与已经被德国人杀害的妻子过去生活的短暂闪回,而那些闪回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的幸福时刻,反而是他吃妻子醋的片断,这就不得不使观众发挥了自由的联想。我国影片《人鬼情》中的“戏中戏”运用得也很好。锺馗的唱段恰到好处地烘托着剧中女主角秋芸的心情。现在的编剧不是不用闪回的问题,而是滥用和乱用闪回的问题。关于如何使用时空交错式结构的问题,仍然是今天电影剧作理论中一个没有足够研究的领域,由于篇幅的限制我想将它放到以后再展开。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并非什么时候都应该使用“闪回”,我们还有更加绝妙的方式来将人物的心灵展现给观众看。例如在《城南旧事》中有一场戏是疯子秀珍对小英子诉说自己往昔的遭遇。在原来的剧本中,这些东西就是通过“闪回”来表现的。但如果一个疯子能如此从容地、有逻辑地回忆过去,显然就有失真实。这样也无法揭示今天秀珍那种神经质的感情状态。在影片中导演的处理是高明的,他抛开了“闪回”,却利用了从秀珍视点出发的空镜头,那镜头在神经质的画外音中轻轻地拉开,又悄然地推向空空的房屋,形成了一种绝妙的情感节奏,使我们与秀珍的心灵合而为一。在这里,同时起着作用的就不仅仅是秀珍的动作和语言,而是摄影机运动的节奏。这样的处理本来就应该是编剧的鹑危

⑼ 请推荐优秀的编剧教材~

这本书来准备中戏的散文考试很合适,如果这个网址你买不到,可以去其他购物网搜这本书的名字
http://www.sinoshu.com/cx/bookdetail.asp?typeid=2&id=568346&bookname=%CF%B7%BE%E7%CE%C4%D1%A7%D7%A8%D2%B5%BF%BC%CA%D4%D6%B8%C4%CF

还有
编剧
《高考考前专业辅导系列--编剧》
《影视写作教程》
《影视文学教程》
《影视文学写作》
《电影文学专业考前辅导》
《电影剧本创作入门》
〈〈电影剧作概论〉〉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法国影视教材--剧作练习〉〉
〈〈电影剧本的创作〉〉
〈〈电影剧作艺术论〉〉
〈〈电影剧作教学-创作及理论〉〉
〈〈北京电影学院剧作教材--电影编剧学习〉〉
《影视剧作元素与技巧》
〈〈北京电影学院剧作教材--电影剧作观念〉〉
〈〈北京电影学院剧作教材--为银幕的人间观察〉》
《电影编剧学》
可以.但是客观的讲,比较难,尤其是作为一个专业编剧。因为编剧和一般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作家不需要考虑影片制作成本和当今可以采纳的拍摄和制作技术,但一个专业编剧是要考虑的,虽然强大的制片公司或者制片人可以用资金弥补,优秀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可以用镜头和切换掩饰,但他们也期望一个可以“拿来主义”的剧本。因此,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教材可以自己学习。但一个故事必须由你自己完成,在对生活的描述方面,最大的困难无疑是对生活的体验,而不是自己看书没人指导。
2.很重要的一点,你的段落(或者叫场景,幕)必须在你的描述下有镜头感,这和文字作家不同,他们的最终产品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完成,而电影的最终产品是一个个镜头。所以对画面,构图的美术要求一个专业的编剧是要有所积累的。
3.当然就故事本身,很大的方面还是文学那一套。除了编剧技巧的书以外,还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比较有效,最好还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影片,去对比对故事的选择和改编。此处推荐可比较的几个作品“马语者”,“冷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教父”。
4.你要想办法进入那个圈。现实的问题,有很多编剧,但是被改编或应用成电影的还是少数。很多人没有渠道。
最后推荐几本相关著作(迅雷上有下载):《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美,温斯顿),《电视与银幕创作:从创意到签约》(美,布鲁姆),《电影语言》(法,马尔丹)。
最后衷心祝你成功。

⑽ 求电影写作的教材,最好是各大大学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的教材

我去年考了一次北影编剧的研没考上,今年再考。命题创作前三年的考试题目是《真诚》《温暖》《网友》。
你看真题就是这样,两个字标题三个小时。所以说如果你想考北影的话,从真题入手帮助不大。世界上没有空中花园。首先要打好基础。如果想考这个专业的,第一步是大量的看片,在后面我会附给你第一轮应该看的电影。 如果想考戏剧的话还要多看古今中外的戏剧,其实就是考北影看这些戏剧也是有用的。在多看了电影,戏剧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编剧理论。如果不考北影的话,就要多看文学史,文学理论。先把基础打好。以后的事可以在这里联系问我。
《认识电影》 —— 路易斯 · 贾内梯(美)
《荣誉》 —— 苏牧
《电影的元素》 —— 波布克(美)
《电影和导演》 —— 唐 · 利文斯顿(美)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 悉德 · 菲尔德(美)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 悉德 · 菲尔德(美)
《故事》 —— 罗伯特 · 麦基(美)
《虚构的自由 —— 电影剧作本体论》 —— 撰稿:刘一兵、苏牧等
《电影的语言》 —— 马尔丹(法)
《电影的本性》 —— 克拉考尔(德)
《电影的观念》 —— 梭罗门(美)
《电影语言的语法》 —— 阿里洪(乌拉圭)
《电影美学》 —— 巴拉兹(匈)
《电影摄影画面创作》 —— 张会军
《电影是什么》 —— 巴赞(法)
《论电影艺术》 —— 林格伦(英)
《通向电影圣殿》 —— 王迪、苏牧等
《现代电影美学基础》 —— 王志敏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 夏衍
《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 —— 张骏祥
《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 普多夫金(苏)
《影幕的剧作》 —— 弗雷里赫(苏)
《电影剧作讲话》 —— 罗姆(苏)
《电影剧本本性问题论文集》(苏)
《电影剧作家的技巧》 —— 瓦依斯菲尔德(苏)
《电影的创作过程》 —— 劳逊(美)
《戏剧和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 —— 劳逊(美)
《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 —— 温斯顿(美)
《从小说到电影》 —— 布鲁斯东(美)
《电影的观念》 —— 雷内.克莱尔(法)
《电影剧本的结构》 —— 新藤兼人(日)

影片拉片片目:

中国影片:
1. 神女 2. 大路 3. 马路天使
4. 渔光曲 5. 乌鸦与麻雀 6. 十字街头
7. 八千里路云和月 8. 一江春水向东流 9. 小城之春
10. 林家铺子 11. 早春二月 12. 我这一辈子
13. 红色娘子军 14. 农奴 15. 祝福
16. 李双双 17. 春苗 18. 杜鹃山
19. 我们的田野 20. 邻居 21. 沙鸥
22. 都市里的村庄 23. 一个与八个 24. 黄土地
25. 黑炮事件 26. 红高粱 27. 野山
28. 盗马贼 29. 本命年 30. 人鬼情
31. 风柜来的人 32. 戏梦人生 33. 悲情城市
34. 暗恋桃花源 35. 太阳雨 36. 活着
37. 秋菊打官司 38. 顽主 39. 霸王别姬
40. 阳光灿烂的日子 41. 好男好女 42. 饮食男女
43. 喜宴 44. 重庆森林 45 童年往事
46. 独立时代 47. 东邪西毒 48. 大话西游
49. 鬼子来了 50. 小武 51. 站台
52. 一 一

外国影片:
1. 党同伐异 2. 战舰波将金号 3. 摩登时代
4. 掏金记 5. 公民凯恩 6. 乱世佳人
7. 魂断蓝桥 8. 蝴蝶梦 9. 偷自行车的人
10. 罗马11时 11. 罗门生 12. 活着
13. 四百下 14. 精疲力尽 15. 广岛之恋
16. 野草莓 17. 正午 18. 士兵之歌
19.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20. 后窗 21. 裸岛
22. 8 1/2 23. 木屐树 24. 邦尼和克莱德
25. 毕业生 26. 阿拉伯的劳伦斯 27. 秋刀鱼的味道
28. 红色沙漠 29. 放大 30. 普通的法西斯
31. 德尔苏 . 乌扎拉 32.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33. 巴顿将军
34. 骗术大全 35. 教父 36. 对话
37. 走出非洲 38. 现代启示录 39. 出租汽车司机
40. 猎鹿人 41. 飞越疯人院 42. 老姑娘
43. 美国往事 44. 发条桔子 45. 巴黎最后的探戈
46. 愤怒的公牛 47. 布拉格之恋 48. 魂断威尼斯
49. 暴雨将至 50. 克莱默夫妇 51. 巴黎最后一班地铁
52. 悔悟 53. 舞厅 54. 阿基米德后宫茶
55. 呼喊与细语 56. 花边女工 57. 荣誉
58. 法国中尉的女人 59. 莉莉 . 玛莲 60. 樱桃的滋味
61. 玛丽亚 . 布劳恩的婚姻 62. 锡鼓 63. 小鞋子
64. 天堂电影院 65. 蜘蛛女之吻 66. 开罗的紫玫瑰
67. 圣诞快乐 . 劳伦斯先生 68. 卡门 69. 酋山节考
70. 蓝色的女人 71. 末代皇帝 72. 巴比特的宴会
73. 鸟人 74. 性 . 谎言 . 录相带 75. 死亡诗社
76. 杀手李昂 77. 钢琴课 78. 低级小说
79. 迷墙 80. 白色 81. 夺命双雄
82. 猜火车 83. 天生杀人狂 84.37 度 2
85. 性爱宝典 86. 狗脸岁月 87. 毒太阳
88. 情浓朱古力 89. 黑暗中的舞者 90. 海上钢琴师
91. 我是城堡的主人 92.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93. 情书
94. 苏菲的世界 95. 刺激1995 96. 罗拉快跑

戏剧方面:莎士比亚。莫里哀,肖伯纳,王尔德, 草禹(音,这两个字不好打),老舍 赖声川。。。。。。。

阅读全文

与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镇魂街电影好看吗 浏览:575
最新的僵尸电影有哪些 浏览:712
如何用电脑点开手机上下载的电影下载 浏览:576
有哪些大尺度的文艺电影 浏览:866
好看的警匪电影内地 浏览:494
2018年好看的美国动作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97
有什么看电影免费的影视网站 浏览:922
晓曼是什么电影里的 浏览:542
息县电影院怎么走 浏览:119
10吨鱼爬上货车什么电影 浏览:271
今日头条如何在电脑上看电影 浏览:5
异形之类好看电影 浏览:756
电影飞驰人生最好看的一段 浏览:42
校园追爱电影有哪些 浏览:902
电影院4d厅如何不晃动 浏览:737
公众号回复电影名怎么没反应 浏览:776
学导演的应该怎么看电影 浏览:886
北京电影学院到北京大学怎么走 浏览:493
抖音里的电影是怎么剪的 浏览:288
救黑奴是什么电影来着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