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2年上映,梁朝伟、周迅、王学兵主演,改编自麦家原著《暗算》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听风者》是美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谍战电影,该片改编自麦家的原著小说《暗算》,由麦兆辉、庄文强执导,梁朝伟、周迅、王学兵等主演。
出品公司:
美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等
发行公司:
美亚华天下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浙江金球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时间:
2012年8月7日
获奖: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 潘耀明
提名: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周迅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麦兆辉、庄文强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范晓萱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 文念中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 文念中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 陈光荣
2012年8月7日 ,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1.25亿元; 在中国内地上映一个月后取得了2.5亿元的票房。
② 《暗算》 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有哪些不同
《看风》旁白
1:安德罗是一位令美国人头痛的破译专家。四年前我重返苏联,跟他学习密码破译技术。三年多来,我们的师生之情与日俱增,这也许就是他不希望我走的原因,然而,我却必须走了,五天前,我突然接到总部的绝密指令,要我迅速回国
2:这就是我最初见到的黄依依,我惊诧于黄依依的这种突然的变化,从刚才喜笑颜开的样子,到现在恍若隔世的样子,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没有起承,没有接口,像她身体里有个神秘的开关,可以自由的转换状态
3:神说,年轻人额头破了是开天窗的好事,就像喜鹊叫,说明有喜事降临
4:这话确实是我不该问的,因为这是业内的基本道德。其实,我也无需再问了,事实已经明摆着。敢肯定,黄依依一定在美国兰登公司供职期间干过破译工作
踏破铁鞋,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人了,这个人就是黄依依
5:密码是反科学,反人性的。说到底,密码玩的是欺骗,是躲藏,是暗算。兵不厌诈,密码是兵器,是兵器中的暗器,是人间最大的狡诈。研制和破译密码的人都是撒旦!孙书记哪里知道,他把黄依依说的越邪乎,却越发坚定了我要黄依依的决心。因为我明白,在密码这个奸诈,阴险,邪恶,惨无人道的世界里,一个桀骜不驯,带带邪气和野性的人,或许更容易生存下来
6:我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快乐像血液一样,从心脏流到心脏,流遍了全身。因为黄依依。她终于成了我的人
7:一个不眠之夜之后,黄依依就这样跟着我离开了北京,离开了数研所,离开了她房号为320的家。她没有和任何人告别,一则没有时间,二则也没有权利,这其中包括喜欢和不喜欢她的人,爱和恨她的人。包括谢兴国,也包括林姐8:分析师的工作就是对具体的每一份密电做形而下的分析,然后揣摩出密电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字和词。有人也因此把分析师形象地叫作“分尸”。因为一份没有破译的密电无异于一具尸体,而他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分尸”,把一具整尸分解了
9:分析师和破译师不关系,就像文字和文章的关系,要写文章,首先必须认识足够的文字。分析师是教字的,破译师是识字的
10:我不得不开始担心了,因为一个常人难以启齿的“爱”字,黄依依竟如同一个平常的问候,一个正当的要求一样,随便便吞吐于唇齿之间。这种尤物类型的女人,既有天使的性格,又有妖精的气质,我真怕带回来的不是一个破译密码的数学家,而是一棵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侵害的大毒草
11:黄依依是一个与我的妻子小雨太不一样的女,她天生丽质,同时她的知识和身份,地位和她漂亮的容貌一样过人,一样耀眼。这种女人是天使,亦梦亦幻,可遇不可求;然而又热艳,妖冶,痴迷,大胆,辛辣,放浪,自私,无忌,无法无天,无羞无耻,像个多情的魔女
12:爱情,可怕的爱情,一旦坠入红尘,那将万劫不复
13: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黄依依对伏尔加的鱼这个绰号这样敏感,以至与她险些在流沙里丧了命。这其中有故事,而且一定是爱情故事。对于她这样的人,惟有爱情,才能活着。好在她是个不记仇的人,在她住院期间,我替她去树林里给松鼠喂了一次饼干,她就不再生气了
14:这个发现确实让人大吃一惊,用黄依依的话说,斯金斯是个无赖,流氓,但我想这至少说明她是个丧失了道德,充满恐怖的人。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一个做人,做事没底线的人,我们的底线似乎也摸不着了
15:密码不是迷宫,而是黑洞。迷宫是走得进走不出,所以你即使不能破译整部密码,但照样可以破译部分电报,因为你不管从哪一段闯进去,前面总有一截路可以走的;黑洞是走不出去的,但一旦走进了又是一通百通的,问题是你要想找到入口,比走出深奥的迷宫还要难
16:这个令人梦牵魂绕的猜想,这场兴师动众的演算大战,在一个月后,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
17:其实我明白,在没有破译密码之前,只有白痴才会相信一定能成功,这不是一片土地,密码不是一颗土豆,只要你种下去了,就会迎来收获的一天。但如果你不种,你将一无所有
18:多少年以后,当我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我依然想不明白自己和黄依依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没有“光密”,我们可能终生无法相遇;但同样因为“光密”,注定我和她在相遇之后,又各自而去
19:这一次,黄依依没有哭,没有闹,而是平平静静的,甚至跟我微笑。事后我想,也许这就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她给我汇报工作,和大家开小结会,像一个正常的下级,她的爱情曾经压的我喘不过气来,现在好了,我挣脱出来了,获得了新生。我出了趟差,去了北京
20:在701,从来没有人歧视疯子,因为研制密码的事业,就是一项接近疯子的事业,你越接近疯子,你越接近天才,像人的左右手,是躯体向外延伸出的两头。或者说,在破译界,只有两种人敢冒天下大不为,疯子无所畏惧,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可怕;天才无所畏惧,因为他有一口好牙
21:我相信黄依依现在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就像海上漂泊的船,远远地已经看见了陆地,然后就加足马力,想一鼓作气开过去,靠上岸----但看到这个陆地,到底是真正的大陆呢,还只是一个小岛,只有靠了岸才能知道,现在她自己也不知道
22:风是开不见的,破译密码就是看见了风。“光密”的破译,使潜伏在大陆的美蒋特务接二连三地露出了他们肮脏,鬼祟的尾巴,我公安人员频频出击,大批特务纷纷落网,从而极大地打击了一度嚣张的特务活动,确保了国家的安全,百姓的安宁
23:我看着她的背影,怅然若失,也许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她真的就要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24:看来这个老实人却干了一件不老实的事。黄依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不能不管,她这个时候绝对是个神,可以呼风唤雨,点石成金,说一不而,一言九鼎。她是701的功臣,当时组织上对她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慎重考虑并且尽量地满足她
25:刘丽华带着儿子回到了701。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我担心的事并没有出现,而我盼望中的事倒是如期而来:黄依依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牵头破掉了三部苏联军事方面的中级密码。这是再好不过的兆头,简直叫人高兴死。但在第三个月,万万想不到,麻烦终于还是来了
26:我离开701回上海的那天晚上,我告诉黄依依自己杀害小雨的真相。我告诉了她,深深的伤害了她
27:1965年3月9日,黄依依永远没有了心跳,知道她离开这个世界,她都未再醒来
黄依依在我家住了877天溘然长逝,在她的死亡鉴定书上,我在亲属一栏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③ 电视剧《暗算》
链接:
暗算》是柳云龙执导的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的谍战电视剧,由柳云龙、陈数、王宝强、高明等人领衔主演。全剧分为括《听风》《看风》和《捕风》三个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一批特殊情报工作人员的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2005年10月24日,山东影视频道首播。2007年,该剧获得第1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
④ 看了《暗算》电影非常喜欢,麦家的《解密》又被改编成影视剧吗
《解密》没有,但是有《风声》改编的同名电影,也非常好看。
⑤ 麦家《暗算》内容的真实性
麦家《暗算》不是取材于历史,即使历史上真正发生过。
麦家,居成都。出版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小说集《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让蒙面人说话》等多部。其笔下人物均系一群智力超凡的天才特工,其文风智性灵异,偏执不羁,是中国”新智力小说”和“特惰小说”的开创者。
小说都是编造的,但蔡智恒先生说过,在真实生活中加以编造,才造就的小说。从作者麦家一路的写作风格来看,他个人是擅长这种谍战小说的,或许他本人读过“戴笠”等非常多人的传记,再加以想象。
《风声》中的故事,在那个特别的年代,应该是存在的,但远没有麦家笔下那样惊心动魄,小说,便是营造出气氛的工具,让人感同身受。而麦家,作为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文字功力自不必说。
关键在于小说的本质:所有小说,都是编造的,即使它来自于生活。
(5)麦家暗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有哪些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麦家表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1981年麦家被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录取。这是一所培养军事情报人员的秘密院校,毕业后麦家被分到某情报机构工作。
在那里他结识了一群特殊的军人,罕见的才华和胆识本来可以让他们成为名利场上的宠儿,但由于从事了特殊的职业,他们一直生活在世俗的阳光无法照射到的角落,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命运是永远的秘密。
麦家后来离开了情报机构,然而,他曾经的战友们却没有走出他的心间。时代在转眼间变的喧嚣,越是喧嚣,他们在麦家心间的形象越是变的鲜明、亮丽。
麦家表示时代变了,有些美德变成了迂腐,有些崇高变成了可笑,有些秘密变成了家喻户晓,但他相信,他的战友们没有变,他们不会变,他们不能变,他们依然是从前,麦家为他们感动,也为他们心酸。
就怀着这样的情绪麦家以魔术的方式通过小说《暗算》再现了他的战友们,这也是唯一能展现他们的方式。在喧嚣中依然像磐石一样坚定、安静的人,麦家怀着感激的心用《暗算》来纪念他的老战友们。
麦家从军十几年,对情报领域的工作与生活有很深的了解,对那些从事秘密工作的怪才英雄们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无奈的惋惜。可以说《暗算》就是麦家为这些秘密工作者们树碑立传的明证。
⑥ 根据中国十大黑帮人物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有哪些
电视剧征途 孙红雷把刘华强演活了。监狱犯人都说真实
电视剧末路1997中国刑侦一号案 白宝山
电视剧西安大追捕(取材1986年西安魏振海暴力集团抢劫杀人案
电视剧《12.1枪杀大案
电视剧天不藏奸
⑦ 电视剧《暗算》根据哪位作家的同名小说改编
麦家,作家,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从军17年,辗转七个省市。现定居成都,在成都电视台工作,办有麦家工作室。1986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等150余万字,作品曾多次获奖。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算》成为2006年收视率最高、影响最广泛的荧屏节目。
以《暗算》一夜成名的作家麦家的新书《风声》近日上市,即有读者批评说它只不过是《暗算》的复制品。对此,麦家的回答是,不管是网络或《人民文学》刊出的,都只是部分,而被删节部分恰好是最重要的。但也不排除读者没有完全读明白的可能。
麦家表示,《暗算》与《风声》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就小说结构来说,《暗算》是抽屉式的,每节都可单独使用,而《风声》是一个打架的小说,就是东风和西风打架,西风把东风打掉了,劲风又把西风和东风共同推倒了。
麦家同时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质疑,其实也表现了如今的读者对小说缺乏信任,同时也是当代小说的真实性越来越下降导致的结果,也因此,小说越来越边缘,读者不信任小说。
重写《风声》,阿来说我疯了
在麦家看来,写小说就像登山,山顶只有一个,但是到山顶的路却有很多,找到一个最捷径、最简单、两旁景色最迷人的路,小说就成功了。“有的人可能随便找一条路就走了,但我有足够的耐心去比较。”
在《风声》的写作过程中,麦家也陷入了这种比较之中,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完成作品,成了他最重要的抉择。当《风声》已经写了十二万字,《人民文学》已经答应发表的时候,麦家到了丽江。那一晚他彻夜不眠,在这个不眠的过程里,他想到了有关这个小说的一条更简单、更直接的一个叙述方式,于是重写成了惟一的选择。
在回忆这段过程时,麦家说,当时自己在丽江曾为此跟作家阿来通过电话,说准备重新写,阿来就说,你疯了,你太无聊了。但从这个写作过程来说,麦家认为自己的创作是非常严谨的。
不会写爱情,所以塑造英雄
事实上,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塑造了很多假大空的英雄,导致人们对“英雄写作”有了矫枉过正的反感。然而麦家众多作品的主角却都是英雄。对此,麦家解释说,生活是由英雄和凡人组成,既然生活中有英雄,文学作品中就肯定也应该有英雄。于是,重塑英雄形象也就成了麦家的写作努力。
从《解密》到《暗算》再到《风声》,其背景基本上都集中在民国时代,人物多以一些高智商情报人员为主。而在记者问到他会不会尝试改变风格时,麦家表示,这还需要等待,就像挖井,在之前,一直就没挖倒甘泉,直到写出《解密》、《暗算》。如果写不出那只能是所谓的封笔了。“但是我肯定不会写爱情,因为不懂爱情,爱情不能让我兴奋起来。”
电影还原小说最重要
由于电视剧《暗算》获得的成功,因此《风声》还没出版,就有影视公司来谈改编的事情了。麦家表示,最近可能会定下来,但自己不会做编制,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且这样做对投资者也是负责。
麦家表示《风声》可能会先拍成电影,然后再改编成电视剧,但无论谁来拍,怎么拍,尽可能的还原小说才是最重要的。
喜欢在想象空间里写作的他,把其写作背景放到民国时期,想抒写的依然是人的真性情。
⑧ 电影 风声 到底是改编于 麦家的 暗算 还是 风声
电视剧<暗算>的第三部分本不是麦家原著小说中的内容.后来麦家又根据这一部分写成了小说<风声>,现在又改编成同名电影.
⑨ 麦家的刀尖是不是改编成一部电视剧
是的,改编成了电视剧
麦家的作品很多,其中有六部都改编成了电视剧
暗算,风声,风语,刀尖,地下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