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小孩上学都需要哪些证件
1.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有地址栏的首页和小孩本人页,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宅基地证或购房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若无房产,须提供有效居住证明,如: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市房管部门认可的租房合同及唯一居住地证明)。
(1)孩子入学需要哪些证件公交车电影扩展阅读
孩子入学家长需要知道几点要求
1、孩子年龄:
孩子上小学必须达到上小学的年龄,6周岁,并且需要9月1日之前出生,才能入学,年龄小,不是9月1日之前出生的,是无法进行学籍注册的,年龄大的可以入学。
2、孩子必须有户口:、
孩子达到上小学的年龄,还必须有户口,没有户口是无法给孩子进行学籍注册,建立学籍档案的。没有学籍的话,孩子就无法毕业的。
3、就近入学:
孩子上小学一般情况下规定的是就近入学,就是在孩子户口所在地的附近的小学入学就可以了,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就近入学的也可以在居住地入学,但必须有一些手续,如暂住证等。
4、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报名:
孩子上小学家长自己要注意学校的招生报名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第二学期末快放假的前两个星期左右,具体的到学校进行咨询,报名时需要携带孩子户口页和家长的户口页,学校需要这些材料给孩子进行学籍登记工作。
2. 孩子上小学需要哪些证件
上小学都需要什么证件:
本地户口:
1、父母及子女的居民户口簿原件
2、父母房产证原件
3、预防接种卡
外地户口: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京暂住证
2、在本地实际住所居住证明
3、在本地务工就业证明
4、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
5、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
6、预防接种卡
拓展资料:
租住房屋的,带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及父母双方的房产、居住情况证明,以及所租房屋为家庭唯一居住地的证明,父母如有工作单位,则由各自单位的劳动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如无工作单位,则由社区居委出具相关证明并出具失业证。
父母无房产,适龄儿童与父母一起居住在祖辈房产处的,提供祖辈的房产证,父母双方的房产、居住情况证明,父母如有工作单位,则由各自单位的劳动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如无工作单位,则由社区居委出具相关证明并出具失业证。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盘点:各地小学入学都需要哪些证明)网页链接
3. 入学需要哪些证件
1.户籍(含蓝印户口)儿童:(1)户口簿;(2)住房证明:房产证,或购(租)房合同,或居住单位周转房证明(需同时提交父亲或母亲在该单位的工作证);(3)《计划生育服务证》(蓝印户口儿童交父母在现居住街道办理的计划生育证明)。
2.暂住户口儿童:(1)出生证或户口薄;(2)父母暂住证(一年以上)、申请学位儿童的暂住证;(3)住房证明(种类同前(4)父母在现居住街道办理的计划生育证明。
另外:属于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在申请学位时除按上述要求提供资料外,还应出具享受优惠政策的相关证明材料。
PS:以上资料验原件、收复印件,其中计划生育证明收原件。
4. 小孩入学需要什么证件
1、孩子年龄: 孩子上小学必须达到上小学的年龄,6周岁,并且需要9月1日之前出生,才能入学,年龄小,不是9月1日之前出生的,是无法进行学籍注册的,年龄大的可以入学。 >02 2、孩子必须有户口:、 孩子达到上小学的年龄,还必须有户口,没有户口是无法给孩子进行学籍注册,建立学籍档案的。没有学籍的话,孩子就无法毕业的。 >03 3、就近入学: 孩子上小学一般情况下规定的是就近入学,就是在孩子户口所在地的附近的小学入学就可以了,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就近入学的也可以在居住地入学,但必须有一些手续,如暂住证等。 >04 4、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报名: 孩子上小学家长自己要注意学校的招生报名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第二学期末快放假的前两个星期左右,具体的到学校进行咨询,报名时需要携带孩子户口页和家长的户口页,学校需要这些材料给孩子进行学籍登记工作。 >05 5、费用: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现在课本都是免费使用,但是孩子必须有户口有学籍才能享受这一政策,还有一些代收费项目费用,不过收费比较少,如果是住宿学校的,就是一些饭费和孩子日常开销费用,比较好的一些学校,如果孩子不是就近入学,不属于学校的招生范围,可能会有一些借读费用。 >06 6、给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辅导: 孩子上小学毕竟和幼儿园是不同的,从时间上都比较长一些了,需要遵守的纪律多了,不能那么自由了,学习的内容也多了家长教育好孩子要自理和其它孩子做好朋友等,进行好心理辅导和入学前的教育。 >07 7、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孩子上小学了,依然不能给孩子大的压力,刚上小学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而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必须好好学呀,考试占到前几名呀,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厌学思想。 >08 8、准备好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孩子上小学了,家长要给孩子提前准备好新书包,新的学习用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长大了,营造一个上小学的环境,心理上给孩子一个期待盼望。
5. 孩子上小学需要什么证件
如果你的小孩是在本地读书的话,只需要把户口本带去,当然接种证也需要的,文化户口册编号现在不用了,其他的不用,不过要夫妻双方的详细信息,电话,工作地等,要注册学籍
6. 小学入学需要哪些证件
(一)房产方面的证件、证明材料。
(二)户籍证明。
(三)其他证件
7. 孩子上学需要什么手续
办理孩子上学需要的证明:
1、户口本
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本户成员应主动交验居民户口簿。
2、房屋租赁证明(针对异地入学)
出租屋当事人到当地村(居)服务管理站或镇(街)服务管理中心申报,有房屋《房地产权证》或《土地使用证》,产权清晰的,领取并如实填写《出租屋租赁登记备案表》;无房屋《房地产权证》或《土地使用证》,但房产属无争议的,可由当地村(居)委会出具产权有效证明,领取并如实填写《出租屋租赁登记备案表》。
3、暂住证(针对异地入学)
暂住证是特定时期的人口管理方式,目前中国不少地区已取消暂住证,由居住证代替。目前仍推行暂住证制度的城市有北京,上海(临时居住证)等城市,2015年2月15日,国家《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将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4、结婚证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结婚证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用钢印。
5、儿童预防接种证
《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史的记录凭证,每次接种时要携带,接种人员根据该儿童的预防接种史记录、具体年龄和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决定应当给该儿童接种何种疫苗,并将接种结果的详细信息记录其中。
(7)孩子入学需要哪些证件公交车电影扩展阅读:
具体入学流程:
1、如果是转学的情况,入学需要的证件主要是证明孩子原来在什么学校、上几年级及表现等情况。通常是:先到孩子原来所在的学校开具证明,再到当地教育部门签字、盖章。
2、申请入本市中小学校借读的外省市学生,一般应由其家长(监护人)持学生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该生在当地没有监护就学条件的证明材料(学生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有学籍的,还应持学籍所在学校开具的同意外出借读的证明)和其家长暂住证明等。
3、向学生暂住地区管片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即可入校作为借读生。
4、然后父母持申请借读者户籍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该儿童、少年及其父母的户籍证明、其父母的身份证、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有关证明,向暂住地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再持其为学生开具的“就读批准书”,到学校申请入学。学校按照区县规定的办法安排学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关于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8. 小学上学报名需要哪些证件
一、上私立小学,没有特殊的所需证件的限制。
二、上公立小学,入学条件有所限制,需要如下证件:
1、凡需接受义务教育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均需办理相关居住证件,其父母或父母一方须持有1年及以上有效的《居住证》及务工证明。
2、《户口本》
3、有房产证,则一定要带着《房产证》或者购房协议或购房收据;没有房产证,则要有在房产局备案的租房合同。
4、带好户口本和房产相关证件,到你的户口本上所在的乡镇中心小学,找到值班人员告知要办理《外出就读证明》,并加盖中心小学的公章和县城教育局的公章(跨县区的必须有县区的教育局的公章)。
5、《学前教育毕业证》。
6、《出生医学证明》。
7、居住证: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的,应提交以下书面《流动人口居住信息登记表》、出租人的居民身份证、流动人口的居民身份证、出租单位的证明或租赁(用工)合同。
8、其他需要准备的还有,《幼儿疫苗接种证明》、连续三个月的水电费缴费发票或收据。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条件:
1、父母至少一方有市、区工商营业执照或市、区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并原则上务工一年以上;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或居住登记证明;
3、父母一方的房产证明或在房产主管部门备案的房屋租赁证明;
4、学生及其父母户口簿;
5、原学校学籍档案(小学一年级需要提供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外出就读证明,初中一年级需要提供学籍证明或小学毕业证)。
(8)孩子入学需要哪些证件公交车电影扩展阅读:
小学报名之后入学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就近入学”和“划片入学”。
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早在1986年,国家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这些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保障其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权利的义务和责任。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
“就近入学”的“就近”是指离你家相对就近。但是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所以有时候教育局会根据情况来进行调配,但是最终还是尽量将学区的学生尽量分配到离小区最近的学校入学,都叫“就近入学”。
”划片入学“是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小学生根据自己就读的小学升入对口初中就读。
2014年各重点大城市应制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