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剧本的标准格式 举例说明
小说 去掉旁白,加剧情!!
例子不用举了,身边所有电视剧的剧本都是这样!
B. 剧本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分景剧本:
分景剧本,常用于电视剧本的创作,电影也可用,不过电影较短,用分镜剧本更能突出电影剧本的直观感。
主要的分景(分场景)剧本是下方这样的格式:
1、开头
第 几 集(幕)
主要有以下两种场次开头。
第几场(幕), 地点,时间,人物。
如:第一场,小湖边,晨,张颖、王静
场(幕)次号,外景/内景与室内/室外,地点,时间
如:23-1(有时把一场分若干个小场,有时不分),外,武当山玄岳门,日
2、景象
该场景外貌与人物所在,可介绍,也可不介绍,根据情况做决定,如需介绍,简单的以画面形象说明即可。
3、动作
动作说明,在大陆早期许多用三角形,在动作前加三角形,后来流传到了港台,港台许多剧本也用三角形。大陆,有用中括号,也有用大括号,有时候也不添加符号,直接在相应的位置。
动作说明的位置可以在人物对白之上,也可以在人物对白之下,看人物讲话的先后。
4、对白
对白主要有间断性对白与连续性对白。人物的表情、视角等提示可用括号表示。
间断性对白:
如:
方可可(有点不乐):抱不动也要抱。
化雨:呵呵,好,可可说要抱多久就抱多久。
方可可(得意):这还差不多。
婶婶:可可,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你哥都抱不动了还不下来。
连续性对白:
如:
方可可(不乐意):知道了。(小声嘀咕)啰嗦。
化雨(对婶婶):没事。(对方可可)刚才没发现,可可都长的和我差不多高了,估计以后就变成可可保护我了。
(2)有哪些标准剧本的电影扩展阅读:
分类:
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动画剧本,微电影剧本,微动漫剧本,小说剧本,相声剧本,小品剧本等。
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
还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者不适合演出,动作性不够。被成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创作过很多这种戏剧形式的诗歌,但只能提供阅读,不适合上演。
所以在戏剧创作中,剧作家要懂得舞台和表演,应该在剧本的创作中处理好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性。因为戏剧演出才是最终目的。没有演出和观众的戏剧谈不上是戏剧。
C. 一个标准的电影剧组包含哪些成员
前期后期以及加上拍摄期间的人员,正常的话也是一两百人至少。
制片
也有的监制实际是给新晋导演提供保障的,包括经验、人脉、资金等,实际就是解决麻烦的人。
其实制片人和监制都来源于英文单词:procer,在香港监制就是制片人,只不过大陆电影行业起步晚,相关标准不完善,专业人才不齐备,才有了现在制片人和监制的区分,所以他们的职责既有交叉也有不同。
导演
这个不难理解,就是影片拍摄的leader,组织不同专业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生产出高质量的影片。
在国外,导演只对艺术负责,把剧本用自己的理解付诸于拍摄,成为影像。但在国内,导演往往是摄制组甚至是剧组的老大。(摄制组是剧组中的一个工种单位)
执行导演
指在有两名导演共同指导的情况下,负责具体导演工作的人。
打个比方,总导演是军委主席,负责战略构想,执行导演是总参谋长,负责将战略意图变为现实以及具体战术的执行。
副导演
还是那句话,谁都有管不过来的事儿,导演也一样,于是就是了副导演,专门负责某一领域内的工作,比如选角副导演,这是个吃香的工作。
编剧
顾名思义,剧本的创作者。
在国外,编剧是权利很大的,可以决定角色走向,导演要根据编剧的意图来。我们看的美剧,很多都是拍一集播一集,边写边拍。这样可以很好的参考市场反响和观众意见,所以为什么美剧好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主角还能活几集,比如《权力的游戏》。
但在国内,剧本要全部写完过审,片子拍完也要过审,导演权利往往至高无上。
当然一个剧组的组成还不止以上的人员,还有很多人。
D. 请高手给我发一个标准的电影剧本格式。
剧本跟小说不同,切忌以写小说的手法来写剧本。小说除了写出画面外,还要包括内心描述及各种修辞手法。而剧本只是用文字来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剧本用简单的文字就够了。
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 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 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於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一般术语∶
远景(WIDE SHOT)∶多用来交代周围的环境。
特写(CLOSE UP)∶使观众仔细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将周围环境完全排挤出画面。
跳离镜头(CUT SHOT)∶使观众的注意力跳离主要动作一段短时间,接到另一个镜头。
溶(DISSOLUE)∶将淡入和淡出结合,使前一影像叠在后一影像上。
拉近镜(ZOON IN)∶将原来中景或远景的镜头,突然快速变焦距,变为大特写或普通特写。
接开镜(ZOON OUT)∶由大特写或中景特写,突然变回中景或远景。
E. 有哪些中国经典电影桥段的剧本
中国经典电影桥段的剧本,比如说朱茵眨眼,还有赵敏回头,这些都是比较经典的桥段,并且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些视频流传到各个网上,人们也都非常喜欢看,主要是他们的长相也非常的不错,并且非常的经典,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演技出现了,所以说,这些都属于中国比较经典的桥段。
F. 标准电影剧本 参考
http://hi..com/%E5%BF%83%E9%9D%99%E7%94%B1%E7%94%9F
G. 一个标准的电影剧组包含哪些成员
1.导演组:导演、副导演、执行导演、场记。
2.制片组:制片主任、现场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监制、统筹、财务。
3.剧务组:剧务主任、剧务助理、剧务。
4..摄影组:摄影指导、摄影师、副摄影师、摄影助理、机械员、灯光师、灯光助理。
5.美工组:总美术师、副美术师、美术助理及服装、道具、化妆等小组。
6.录音组:设录音师和录音员。
(7)有哪些标准剧本的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
制片主任和制片人是雇佣关系,制片主任代表制片人行使影视作品生产期间的行政管理权利。他的职责主要是八个字督促、检查、指导、协调。他要调动和安排好制片班子的工作,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剧组
H. 电影剧本的完整格式和一个电影的剧本
电影剧本有文学剧本、分场景剧本与分镜头剧本三种。
如果是文学剧本下面有个例子:
《刺客》1
破旧安静的厂区,杂草丛生。
几双穿着黑色特战服的腿急速跑过。
十几名特警队员全副武装,快速渗透进入厂区。
带队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把长发扎成马尾巴,穿着便装和黑色的防弹衣,拿着微型冲锋枪跑在最前面,警官胸卡在防弹衣上晃悠。她叫肖琳琳,是重案大队的组长,26岁。如果不是这身装束和严肃的表情,她和街上靓丽时尚女孩没有什么区别。
跟在她后面的除了特警队员,还有她的助手小庄。
特警队员分成几组,迅速进入车间。
车间里,肖琳琳带领特警队员进行全方位立体搜索。
诺大的车间里,特警队员如黑色的溪流般无声的渗透进去。
肖琳琳来到车间值班室门前,闪到一边,做个手势。小庄一脚踹开门,肖琳琳冲了进去。
肖琳琳紧张的表情慢慢变得无奈,她的枪口垂下站起来。
小庄进来,他也呆在门口。
一具男人的尸体躺在值班室的地板上,额头一个弹洞。他的身体上面有一块木板写着:“内奸的下场”。
肖琳琳黯然的:“收队。”
黄昏,公安局重案大队办公室。
段队火冒三丈:“你是怎么搞得?啊?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一定要注意线人的安全,有危险的话就是案子往后拖也要保护线人!那是人命啊!何况还是对我们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线人!你为什么要和他联系?啊?”
肖琳琳不吱声。
小庄:“段队,是3号给肖组打的电话要求见面,说有重大线索。我们就……”
段队一拍桌子:“屁话!他要见面你就见啊?为什么不动动脑子想想现在是什么局面?他是我们唯一的线索,不是万无一失绝对没有暴露的必要!就是要暴露也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这下怎么办?案子完不了说,你让我们怎么对人家的家人交代?他还有老婆孩子,你们想过没有?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我们是警察,就是牺牲了也是烈士,也是我们的荣誉;线人呢?你能给他什么?你们把我的话当成什么了?”
肖琳琳:“段队,是我工作中的失误。”
段队:“不是失误!是错误!你明白吗?!你出去吧,给我写个深刻的检查,明天给我交上来!这个案子你们组不要管了,跟二组办个交接,全给我停职检查!”
肖琳琳和小庄灰着脸走了出去。
段队叹口气,坐下来,琢磨着,拿起电话。
肖琳琳和小庄和来往的警察无精打采的打着招呼。
小庄埋怨着:“段队至于吗?不就是死了个线人吗?又不是我们要和他见面的?”
肖琳琳站在自己的车前:“你这话就不对了,线人也是为咱们牺牲的。而且,你知道这个线人是什么人吗?是段队当警察抓的第一个人,那时候他还是因为偷了几百块钱给老娘看病了。段队给他求情,才判了保外就医,后来就成了朋友。他是自愿给段队当内线的,十几年了,和兄弟一样亲。很多大案子都是他的情报才破案的。”
小庄:“啊?我怎么不知道?”
肖琳琳:“他一直是段队亲自掌握的特情。这回段队把关系给我的时候反复叮嘱过,这事儿要保密。他已经在黑道滚打十几年,要是让那些人知道他和段队的关系,全家老小都得遭殃。这事儿归根到底是我错了,光为了案子有个着落,忽视了线人的安全。我也见过他的家人,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开口。”
小庄:“你准备怎么办?”
肖琳琳:“案子线索断了,挨板子呗!回头我去看看他家人,看还能作点什么。”
小庄:“我劝你还是算了,他老婆孩子还不把你吃了?!早点休息休息吧,这段时间你也够累了。”
肖琳琳苦笑,打开车门上车:“我走了啊!”
小庄:“哎!”
肖琳琳探出头:“说?”
小庄:“明天晚上有齐秦的演唱会,一个朋友给了两张票,你有时间吗?咱们一块去?”
肖琳琳想想,笑:“算了吧,我这段时间估计就不出门了。预审科的小汪不是一直约你吗,你就回报一次呗!我走了!”她关上车门,启动汽车走了。
小庄有些失落,愣愣站在原地。
如果说分场景剧本,下面也有个例子:
《云水谣》第35—40景:
36 内景 米仓 夜
陈秋水把空米袋和苫布等能垫的东西都抓过来,叠好之后垫到对方木墩上。
陈秋水(体贴):以后也别大意……关节不能受潮。
王碧云(抓住他的手):安安静静的生活不好吗?为什么要做一个叛逆者?
陈秋水:……想让更多的人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笑)一句话说不清楚。
王碧云:你相信会有更美好的生活吗?
陈秋水:当然!我坚信!
王碧云:秋水……看着我。
陈秋水:嗯?
王碧云(英文):当我们年轻的时候……
陈秋水(英文):……在一个五月的美丽的早晨……
王碧云(英文):你说过,你爱我……(轻声)你爱我……
俩人凝视,彼此在瞬间被击中了。王碧云抚摸他受伤的下巴,嘴唇渐渐靠拢,终于羞涩而甜蜜地吻在了一起,并迅速陷入激情的漩涡,疯狂得似乎要冲毁一切羁绊。不知是谁碰掉了水闸的木栓,水车嘎吱嘎吱地转起来,俩人无动于衷。当木杵在石臼里发出第一声巨响,陈秋水才猛然醒悟,扑过去慌乱地寻找闸栓,好不容易把水车停住,已经晚了。
徐凤娘(画外音):秋水。
陈秋水(嗓音颤抖):哎……
徐凤娘(画外音):跟炳岩阿伯说过了,明天用他的牛车。
陈秋水:知道了。
徐凤娘(画外音):客人的床铺好了,请她过来休息吧。
陈秋水:哎……
米仓里的两个人近乎窒息,解脱似地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37 外景 村口 晨 小雨
牛车碾着泥泞的车辙前行。陈秋水和王碧云脸朝后坐在车上,蒙着一块黄颜色的桐油雨布。母亲打着伞,在十几米开外跟着往前走,鞋在积水里踩湿了也顾不得。
陈秋水:妈妈!回去吧!
母亲不说话,过一会儿便用力摆摆手,直勾勾的目光里含了无限叮咛和牵挂。陈秋水站起来,挥舞手臂,向母亲告别。
陈秋水:妈妈!回去吧!妈妈!保重身体!再见!雨下大了,您快回去吧!
母亲终于放慢了脚步,站在一棵橄榄树旁不动了。她孤独的身影在朦胧的雨雾中渐渐远去,成了告别者心头永恒的痛楚。
38 外景 稻田 日 小雨
陈秋水背着王碧云穿越稻田中的小路,精神抖擞地唱着一首在当时非常忌讳的苏联革命歌曲。王碧云撑着雨布,静静地伏在恋人背上,用嘴唇触碰他的头发。远处传来小火车高亢的鸣笛声。
39 外景 铁道线 日
蒸汽小火车的十几节车厢拉满甘蔗,沿着曲折的山麓奔驰。陈秋水在高高的甘蔗垛上迎风而立,胸膛赤裸,衬衣像旗帜一样在身后飘扬。王碧云裹着雨布跪在他腿边,紧紧抱住他,胆怯而又兴奋。陈秋水仰天长啸。
陈秋水:呜——呜!
车头卷着浓烟冲进了隧道。在黑暗扑来的瞬间,响起猛烈的枪声。
40 外景 坡道 夜
空无一人。远远近近断断续续的枪声。
至于分镜头剧本,一般为导演或编剧所写,在拍摄之前把每个镜头计划在内,要求较高,至于初学者完全没必要学习,况且学写分镜头剧本的前提是你要掌握电影镜头的运用,知道什么是长镜头,什么是全景、中景镜头,及升格、降格镜头等,要学的东西太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这里就不举例了。
I. 经典的电影剧本有哪些
活着,无间道,霸王别姬,低俗小说,两杆大烟枪,先举例这些
这几部电影都是在当时靠着极其优秀的剧本,博得了满堂喝彩。相比后两者,前三者的演员演技也是极高,与剧本互相成就。而后两者的剧本则是在当时的年代,为后世的各界作品,比如小说,动画,电影等等、开创了新的叙事手法。
J. 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有多少字
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有多少字是没有绝对标准的。
西方主流剧本创作理论认为,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英文),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中文剧本一页相当于英文剧本两页)
(10)有哪些标准剧本的电影扩展阅读:
影视剧本的文体构造:
影视剧本文体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即章法特征。具体说,就是镜头(场面、段落)与蒙太奇的体现和设计。
较规范的影视剧本,其结构形式大都以场面为叙述单元,通过蒙太奇方式连结成篇;每一个场面,又由一个或数个镜头组成,而镜头与镜头之间,也是通过蒙太奇联络。
有人认为,镜头与蒙太奇之类是导演掌握的事,编剧可以不管,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影视创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根本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创作阶段。
镜头、蒙太奇是影视创作的不可或缺的特定表现手段,无论编剧、导演、剪辑师,他们虽分头工作(很多时候,也有其中两者、甚至三者集于一身的),但其创作却是相辅相成,可谓“和则俱荣,分则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