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篇北京爱情故事电影镜头运用的影评
热气腾腾的火锅店里,陈思诚正因为意外播种成功决定一踩油门加速进入爱情的坟墓里,郭京飞大醉酩酊决定从三个月就宣告分崩离析的婚姻里抽身而退。而身为他们上司兼爱情导师的王学兵像个真正的master一样,抽着造型奇特设计感十足的烟斗,吐出一句话——
『爱情就像鬼,谁都说它有,谁也没见过。』
爱情这点事,从古至今纵贯东西被歌颂了几千年,人们仍是源源不断尚未词穷,或浪漫或悲哀,或美好或残酷。那边罗密欧朱丽叶一对富二代早恋小男女坑爹坑妈坑出了莎翁不朽名作,这边也不甘示弱祝英台异装湿身引诱梁山伯制造了懵懂伪同性之爱的雏形;木马病毒的祸水伊始不过是特洛伊王子选择递给爱神的一个金苹果,冰山美人褒姒的一笑让幽王甘心把烽火戏了诸侯亡了西周……
而爱情到底是什么真实模样,竟是在诗人的赞美和世人的传唱之下,渐渐变得氤氲模糊而无人知晓。五个角度,五段爱情,撷取了北京这座城的爱情片段,亦或是每一座承担着梦想的城池中的爱情,微茫却不渺小。
在所有人都逃离北上广的今天,你是否有勇气,同我一起逆流而上?
【20代的爱情:就像不复习的人却仍有一颗不挂科的心】
影片的开头,是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边角模板——没车没房的北漂屌丝,眼见漂亮女友进了高富帅前男友的豪车,却没注意自己身边疾驰而来的大卡,身体飞出去的一瞬间,他喃喃自语,这个故事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个故事,如果出现在X浪或者X讯新闻,也许会有人愤然『女的就是个绿茶X』,还有人一脸惋惜『何必呢为了这样的女人不值得』。不过大多数人,恐怕还是木然摇头,关掉新闻页面继续浏览下面XX女星未婚先孕的娱乐八卦。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这样的爱情论斤卖真心泛滥成灾的年代,爱情又值几个钱?
『明早九点到我家来,陪我两个小时,房子就归你了。』
高富帅耿乐在微信里对小白领佟丽娅如是说。
有钱人觉得真心可以用钱买,没钱人觉得真心换不来钱花,北京这个土地比金子还要昂贵的城市,注定了它不会是也不能是一个只要有爱情二字就足够的地方。陈先生和佟小姐,没钱没房没户口,只有肚子里一个尚未成形的孩子,和看似单薄的不堪一击的爱情。
然后就是开头的一幕,第二天早晨,陈先生一觉从噩梦中惊醒,枕边的温度冰凉,女友手机关机不见踪影。疯狂的追出去,一把把尚未彻底走远的佟小姐抱住,按照我们想象的节奏,接下来是要说点什么腻歪情话的时间了吧?
最为精妙的就在这里,熙熙攘攘人不得顾的街头,对比的是一个久久无言的拥抱。镜头微微向下一摇,佟小姐手里拎的是再家常不过的早餐盒子,一切的秘密也随之揭晓,几乎要拍手叫好——
不爱的人赠予的大宅豪车,又怎么比的上为了爱的人买一顿平凡不过的早餐?
我没房没车,可是我有一颗爱你的心。这就像我没复习没准备,可我有一颗不挂科的心。说这句现实的露骨的话的人,却从没想过,考试的充要条件是复习,而爱情,原本的充分必要条件就只有一颗爱你的心。
最近很热的一条新闻里,杭州小伙买不起房被岳母揶揄,把自己五年的积蓄20万折成几大盒纸玫瑰,向女友求婚。他说,二十万,买不了房,也买不了很好的车。但是我相信,她是能和我一起同甘共苦的人。
而在陈先生和佟小姐的故事里,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说,我怎么没早点遇见你,这么多年你都干嘛去了?
能够笑着说出这句话,那便是爱情真的来临了吧。
【30代的爱情:流浪几张双人床,换过几次信仰,才将戒指义无反顾的交换】
王学兵醉醺醺的敲开了家门,余男熟练的接住了他,扶到床上盖好被子,然后继续到客厅里擦地板。
这个时候,王学兵偷偷睁开眼睛,露出一抹窃笑。
『老婆是用来打发小四小五的。』Master王不无得意的说。
事业小有成就而自控力并不成正比的男人,似乎总是要通过家中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很多男人在出轨之后,谈到自己的老婆,都会说一句话,她没必要知道,反正我是不会和她离婚的。
结婚纪念日当手机密码,是习惯还是白痴,这点已无从知晓。只是因此知道了真相受了伤的女人,画了眼线散了长发,去到老公最爱的夜店party,贴身热舞,觥筹交错,举手投足之间,竟是从未有过的魅惑风情。
『我身上最多的味儿,就是洗衣粉和油烟味儿。』
和陌生男人缠绵间,她自嘲的说了这句话。
然后她大怒,只因为她提到陌生男人的老婆的时候,他不屑的说着,我没有老婆,你神经病啊。
她笑了,狠狠攥住他的手腕,无名指上摘下戒指后的色差清晰可见,无比讽刺。
她在电话里把上司约到酒店,却又在他洗澡的时候落荒而逃。
用背叛来报复背叛的行为,愚蠢透顶。
只是她想不明白,自己的老公,夜店的陌生男人,合作多年的上司,婚姻对他们来说究竟是什么?是民政局九块钱一个的红皮册子,还是手机锁屏的婚纱照壁纸,又或者,不过是一个价值昂贵,却束缚了自由的无名指戒指?
晨光熹微,她坐在公车上,前面的一对身着校服的男孩女孩,笑容青涩甜蜜。手指上没有熠熠的戒指,却有着她曾经拥有,却消失不见的东西。
回到家中,他翻了个身,习惯性的抱住她。
她也抱住了他。
这一段的末处,那个对爱情妙语如珠的男人,因为妻子提出的离婚,在KTV唱歌买醉。赶来的下属陈先生傻傻的问,大哥,你现在相信爱情的存在了吗?
王先生沉默,然后忽然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40代:不能说的秘密】
上司家辉哥除了抽掉一根烟之外,和余男什么也没发生,然后他就飞去了希腊,和电话里的嘉玲姐来了一段爱琴海浪漫偷情之旅。
男人西装笔挺,女人裙裾摇曳,舞步翩跹风情万种。约好了今天不说彼此的老公老婆,专心享受二人世界。然后夕阳西下,缠绵到床榻的时候,家辉哥忽然开了灯,大煞风景的来了一句,你的鼻子变了!花了多少钱?!
影院里看到这不禁失笑,露馅了吧,这哪里是情人之间的路数,分明是老夫老妻的调子。
然后,在他还是继续对嘉玲姐的鼻子依依不饶的时候,他的腿抽筋了。老夫老妻费尽心力折腾了一出偷情游戏,结果就是两个人坐在泳池边,探讨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夫妻之间的感觉好像越来越淡。
真心话大冒险,40岁的夫妻,无法像20岁那样坦言相告,也不能像30岁那样冷战争吵。索性选择了含蓄里透着闷骚的这个游戏,剖白彼此一直隐藏的内心。
『你的鼻子到底花了多少钱?』『你最遗憾的事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过是铺垫。
『从那一次之后,你有没有再出过轨?』
『我们结婚20年,你有没有出过轨?』
这个问题埋在心里像定时炸弹,但却在问出来的一刻忽然释然。
很多东西,走到现在了,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如果还能继续,那么就让该过去的过去。
嘉玲姐拿出一盒钙片(或是蓝色小药丸?),家辉哥欣喜万分,原来你还带了这个。嘉玲姐微微一笑,有备无患吗。
即便是左手牵右手,谁又能比你更熟悉我的温度?
【新生代:初恋那颗棉花糖,甜蜜的梦想】
公车上的校服小男生小女生,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同时,也有着自己成长的烦恼。
十六岁的花季,眼里的爱情就跟棉花糖一样。哪怕是对方的微微一笑,都会感觉好像飘飘欲仙一般,不真实的美好。
这一段的故事,处理得颇有些幻想的色彩,小男生能够看到人们身后的光芒,而对他来说,拉提琴的小女生身后则不仅是光芒,还有天使洁白无瑕的翅膀。
为了喜欢的女孩绕远坐公车;躲在窗外偷偷看她排练;逃学攒钱为了圆她的一个梦想;一人一只耳机听着流行的歌;不经意的抽碰到彼此的手然后慢慢握住的第一次牵手……
初恋这件小事,总是有很多傻傻的回忆藏在其中,不谙世事的单纯,在尚未被世俗的尘埃沾惹之前,或许会用一生来回味。
她比赛结束,实现了梦想,也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到英国,这种传统式爱情结束的戏码,却因她一句话而改变——『在电邮和QQ上联系我哦!』
这才是年轻人的爱情,充满活力而坚定。你吐槽说异地恋不过是养了个手机宠物,他吐槽说早恋大多有头无尾,可是谁又说天天相见才能相恋,所谓的修成正果,恰恰是因为坚定而从不为放弃找借口吧。
我有预感,我一定会再见到她的。他骑着单车,笑容灿烂。幻想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更加广博的世界。
村上春树说,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而我知道,你在未来等我。
【80代:爱情的模样】
又胖了……都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我看岁月就是一把猪饲料。
斯琴高娃这句神吐槽一出,笑翻全场。
身患绝症不知何时会突然过世,所以希望自家的王老师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一起生活。老年人的思想,不能说完全合理,却表达了最淳朴的爱——
如果我走了,忘了我,和一个更好的人在一起。
血糖高所以不能吃十分饱,饭后十五分钟慢跑,见相亲对象要主动一点……她努力的希望自家老头找个更好的人,却又在他说第九个相亲对象人不错时独自黯然神伤。
印象最深的镜头,老太太走在花坛高高的边缘上,老先生伸手扶住她,然后她一时兴起,几分顽皮的扑到了他的背上,韩剧『冬日恋歌』里俊男美女的浪漫桥段,放到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夫妻身上,竟然也是如此的自然美好。
从十几岁对爱情单纯的向往,到二十岁房子车子的现实大逃杀,再到三十而立七年之痒的疲惫厌倦,直至不惑之年的练达通透。最后到老, 能靠在你的肩膀,沉沉睡去,这就是爱情的模样,它从来都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只是如空气般,存在于你的身边,存在于相爱的人的每一次,视线相对和呼吸相闻的瞬间。
【致,那些年我们一起相信的爱情】
有人说初恋的故事只能是回忆,只是你没有看到那对现实中从小学开始相恋十六年恋人的婚礼。
有人说二十岁的爱情敌不过现实,只是你没有看到恋人溺水后女生坚持三年为他留言的深爱。
有人说三十岁的爱情经不起平淡,只是你没有看到女友轻生毁容之后男友的照料和承诺一生不弃。
有人说四十岁的爱情只剩亲情,只是你没有看到丈夫为妻子偷偷准备一捧玫瑰之后妻子含泪的笑容。
有那么多人说,只是因为你们从未相信的,或者已经再也不相信的,是爱情。
套用影片的最后一句话,献给所有曾经坚定,正在怀疑,即将开始,却一直相信着爱情的人们,情人节快乐。
【一些题外话】
电影的基调其实比较青年向,和电视剧的关系也不是很大。建议完全纯情的初高中小男生女生,在一些桥段要做好捂眼睛的准备。
其实北京爱情故事这六个字,家辉哥和嘉玲姐这对要算个例外,应该属于爱琴海爱情故事。
影片的时长决定了篇幅,五个故事都放120分钟里,所以只能是一个rar.格式的压缩包。如果喜欢比较细腻精致故事口味的慎入,这里的每个故事都没有展开的很透,匆匆一笔。
个人对于有些地方的摄影方式其实并不十分喜欢,比如摩天轮上的一段,紫色的光晕太晃眼,一瞬间有了是在看盗录的枪版的错觉。还有俩人是怎么上去的?也太危险了吧。
植入广告不算多,但是xx滋饮料和中国x想秀的植入也不要太明显了吧?小姑娘欧阳娜娜念这些广告的时候不会笑场么,个人认为四对大人呢何必把重点植入部分给孩子呢。
云南x药牙膏远渡重洋随家辉哥一起到了希腊。
只要涉及北京二字就绝对离不开的关键词,房价,雾霾。
我敢说男孩妈妈唠叨的那堆话,以『你看看别人家孩子』为开头的,只要上过中学基本都能背出来。
影片结局处的彩蛋出现较晚,片尾曲小柯的『北京爱情』很好听,建议不要太过急着离开座位。
陈先生和佟小姐啪啪啪的时候,房东使劲拍墙的那一段,后面对照有个小惊喜,不知道你看的时候会不会也恍然大悟的“哦~~~~~”一声呢。
整个影片除了高中生组基本上都贯穿着性之一字,如果是本着想看《初恋这件小事》一样纯爱目的去看的话恐怕会失望。
还是要给演员的演技点个赞,老演员和中生代自不必说,尤其是外貌有点像马里奥毛瑞尔的小演员刘昊然,演的小高中男生颇为接地气的感觉,一秒钟有些《男生贾里》的即视感。
最后,关于影片的长镜最终选择在医院的理解。个人理解,大概是因为老人的生命在这里划上句号,年轻人的爱情结晶在医院出生,生老病死生生不息,医院算是个小小的轮回之所吧。不过感觉把另外三对也放进去有些牵强,一家之言,见仁见智。
⑵ 推荐一下比较好写影评的电影噢 亲们 比较容易从影视画面和镜头元素或是影视艺术构成手段去分析的。
动画电影行吗?我推荐:
法国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
一部充满想象力和风格简约的卡通片。自小失去双亲的男孩Champion(意思就是“冠军”)与年老的苏沙婆婆相依为命,每天郁郁不欢,只能和婆婆一起在电视上看美丽都三姐妹动情的演唱,而他惟一的兴趣就只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苏沙婆婆决心裁培他,日子有功,他由小胖子锻练成精钢型运动健将,并得以参加环法的自行车大赛。不过奸人当道,法国黑手党为控制赛果,竟然派出黑衣人绑架他,阻止他出场。苏沙婆婆联同小狗布鲁诺追到美丽都,跟“美丽都三人组”一起加入拯救行动,终于使他成功逃离。
我看过后感触很深,特别是当影片即将落幕,画面里已白发苍苍的孙子对着身旁的空位说一句:“奶奶,电视节目放完了。”这幕刚好呼应了影片的开头——奶奶问身旁的孙子:“电视放完了?你为什么不跟奶奶说。”而孙子却闷声不响的离去。——这就是法国人的艺术渲染力,一种不经意的流露,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强烈推荐,你会有所感触的。
⑶ 电影影评 从镜头的运用 景深 蒙太奇 方面该怎么写 还有人物之间的关系要怎么写呢
一、镜头的运用包括:
1、镜头的景别,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有不同的作用;
2、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不同类型影片与导演风格使用不同;
3、镜头的画面构图与色彩;
二、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使用
1、蒙太奇分为叙事与表现两大类,里面又有交叉、平行、叙事、抒情、隐喻等不同方式
2、长镜头强调画面的连贯性
三、人物之间的关系
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包括任务的出场、剧情的发展、故事线索与人物特征的联系、剧情的高潮与结局、人物关系的最终呈现效果等方面
⑷ 专业影评有哪几方面的内容
一、对于片名的评价。
对于影评来说,刚开始评价的时候,第一个肯定就是影片的名字,因为一部电影首先你看见的就是电影的片名。在进行片名的评价的时候呢,要从它的文学性和统领全篇的意义方面进行评价。文化含义就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者想要向观众表达和暗示的一定程度的文化内容。还有就是片名对于整个电影的一个统筹作用,会让电影的内容是不是相关呢。
二、对于导演的评价
对于导演的评价来说呢,就是关于导演的构思、手段、风格、创造、还有就是作品主题。对于对于导演的评价还是比较全面的,所以一般要是自己写影评的时候没有地方下手的话,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写,效果还是挺好的,开拍艺术教育中的考生都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三、对于演员的评价
这里用最直白的话就是,演员的演技方面的评价了。对于角色的掌握和了解以及塑造出来的角色是一个什么样的呈现。
⑸ 电影史上有哪些经典的镜头,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大话西游》
“他好像条狗啊!”
曾经看过一篇非常棒的影评,到现在我还记得里面的一句话:“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那个转身有多艰难。”那个转身,意味着至尊宝真正地挑起了上天赋予他的使命,也意味着他从此告别了曾经那个浪荡不羁的山大王。现在的他,叫:齐天大圣。只是他明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他面前,他没有去珍惜。他伤了紫霞的心,让紫霞在他心里流了一滴眼泪。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借用夕阳武士的一句话至尊宝完成了对自己这段感情的救赎,那句话就是:“他好像条狗啊”。也正如我的一位同学曾说过的,有些东西我们不一定会得到,但一定会失去。
苦海,泛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
当卢冠廷苍凉的歌声响起,很多人在这一刻都哭了。这是最好的悲喜剧,没有之一。
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永远的东方不败,永远的林青霞。
⑹ 电影大腕的影评,-主题是什么,镜头景别色彩代表什么,
要被删了吧
⑺ 从摄影摄像角度写三篇电影的影评,别太专业。
1)构图。是指进入摄影摄像镜头映现到胶片磁带上的各种(或一种)物体,在画面上所占的位置及相互连接的关系。换句话说,是进入摄影摄像像框的景观是一种怎样的图例。
距离。由于距离的不同,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之分。某一镜
使用特写或是中景(或是其他景别),取决与影片的内容叙述与表现,还包括着叙述者的叙述态度和感情,以及预想中的对观众的感染。
角度。常见的拍摄表现角度有:平摄、俯摄、仰摄等。这些角度的选择,在于剧情的演示和感情的寄寓。
构图的意义,是要自然地表现生活故事,在叙述过程中,使观众感受着电影的形式美。
2) 用光。包括对自然光(太阳和月亮)、人工光(灯光)的利用。由于摄影摄像必须在一定的场合下表现某种特定的环境,在有光线的情况下才能使观众看到所拍摄的内容。
光的第一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而每个环境都有其相应的光线。用光表现特定环境下的人与景物,起着真实气氛的作用。
光的第二作用则是对拍摄对象的强调,或强或弱的光线,或顺或逆的拍摄,反映出影片的作者对事物的某种强调。这种强调,既应和剧情的发展相关,又应同叙述的态度与方式相联。
综合起来,光的运用从其基本的层面来看是表现环境的特定性。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则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
3)色彩。色彩在彩色摄影摄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万物各有其色。影片中所表现的物体也显出多彩的绚丽。影片中的色彩,首先要解决的是对生活中物体色彩美丽的还原。一般地说,生活中的色彩应当在影片中得到生动的展现。这还不是色彩的全部。影片中的色彩,不是对生活中色彩的堆积和罗列,而是体现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
4)镜头的移动。在拍摄运动着的人物或事物时,摄影机在运动中跟踪拍摄对象,是摄影摄像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显露出摄影摄像师的技巧与风格。
评摄影摄像的主要原则:
第一, 摄影摄像可以单独评论,却不应与影视片整体割裂开来。摄影摄像既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又不能脱离影片内容而独立存在。
摄影摄像是一种艺术创造。这种创造要纳入影视片的总体构思中加以检验和认识。
第二, 摄影摄像作为艺术创造,不只是对自然、生活、事件等拍摄对象的还原,还要看摄影摄像师的创造性劳动,怎样去表现、创造美与美的形象。
第三, 摄影摄像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创造,对摄影摄像的评论要有理论准备,又要有不断积累的评论实践,还需要在认识、掌握影视艺术规律和摄影摄像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⑻ 优秀电影影评有哪些
1、《花样年华》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叙述模式,以及带有王家卫独特标记的风格特色,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通过独特的电影叙述模式,影片焕发出了脱俗的气质和悠长的内蕴。
⑼ 这部电影的影评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
通俗来说,首先你可以对电影的剧情内容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其次抓住电影的内核--也就是说电影或者说导演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从你自己的立场来看,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看法
⑽ 电影高兴的影评 镜头语言
《小兵张嘎》这部电影能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不在于他单纯地表现张嘎是多么爱国、多么英勇,而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导演把张嘎这一角色拍活了。张嘎一个不谙世事、调皮捣蛋的小孩,导演并没有像往常的主旋律影片用高大全的形象去对待主人翁,因为对于小孩来说,这样做不仅滑稽而且很蠢甚至非常虚假。在导演的镜头里张嘎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孩,他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喜欢炫耀自己的经历、和别人摔跤输了会耍赖、不高兴就去把人家烟囱给堵了,这些孩子的性格特征在他身上都能够体现。另一反面,张嘎也很勇敢,作为一个孩子,奶奶死后只身一人去找心目中的英雄罗金宝,还用木头抢去挟持被自己误认为汉奸的罗金宝,以至引起笑话。在战场上他追逐敌人并缴获武器,在别人因为他而面对威胁时勇敢承认自己就是小八路,最后还烧掉塔楼帮助游击队打败日军。作为一个孩子,他的这些行为都很令人钦佩,在这方面导演表现出了一个让人赞赏的张嘎。导演用一个有性格缺陷的孩子拉近了张嘎与小观众之间的距离,然后又用张嘎的英勇行为去激励小观众已达到影片的教育意义,这就是影片的成功之处,塑造了一个有些有肉、立体形象的小英雄。 我觉得影片不足的地方也很明显,这也体现在人物塑造上。我想大家也都有疑惑,为什么八路里每个人都很勇敢、聪明、善良没有任何缺陷(除了小孩),而汉奸和日军却总是那么胆小、怯弱、愚蠢、蛮横反正找不到一丝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在极端美化一边的同时又极度丑化另一边,反差之强烈令人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