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第一代电影导演有哪些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出资,刘仲伦摄影的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是对戏剧舞台上表演内容的忠实记录,摄影机摆放的位置也是在观众席,因此这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戏剧纪录片。早期的中国电影与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受到当时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电影又叫做“影戏”。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先后拍了十八集)。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Ⅱ 我国第五代导演有哪些
中国第五代导演:
电影导演
张艺谋 陈凯歌 黄健中 黄建新 冯小宁 冯小刚 陈国星 赛夫 麦丽斯 陈家林 张元
电视剧导演
张绍林 潘霞 宋昭 杨阳
纪录片导演
萧同庆 严冬 陈小卿 吴文光 洪宇 魏斌 童宁 张元 徐小惠
电视专题导演
吴小中 张涛 李卓玉 徐小惠 张越 洪眉 柯伟兵
短片(广告\MTV\片头)导演
郑浩 李耕 耿英杰 吴尔善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以陈怀皑、 桑弧、崔嵬为代表。
谢晋、谢铁骊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他们的电影片段被一幕一幕地重现在大屏幕上,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都看得热泪盈眶。
第四代:黄蜀芹、谢飞、滕文骥
Ⅲ 中国第五代导演都有哪些人`
中国第五代导演:
电影导演
张艺谋
陈凯歌
黄健中
黄建新
冯小宁
冯小刚
陈国星
赛夫
麦丽斯
陈家林
张元
电视剧导演
张绍林
潘霞
宋昭
杨阳
纪录片导演
萧同庆
严冬
陈小卿
吴文光
洪宇
魏斌
童宁
张元
徐小惠
电视专题导演
吴小中
张涛
李卓玉
徐小惠
张越
洪眉
柯伟兵
短片(广告\MTV\片头)导演
郑浩
李耕
耿英杰
吴尔善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以陈怀皑、
桑弧、崔嵬为代表。
谢晋、谢铁骊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他们的电影片段被一幕一幕地重现在大屏幕上,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都看得热泪盈眶。
第四代:黄蜀芹、谢飞、滕文骥
Ⅳ 谁知道中国电影有哪些‘第一’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春未夏初,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纪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滨导演的《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的影片。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1957年由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不仅是谢晋成名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影片《魔术师的奇遇》。
Ⅳ 中国著名导演有哪些
张纪中.张艺谋.张国立.冯小刚.
Ⅵ 中国的七代电影导演代表人物都有谁,代表作是什么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3、“第三代导演”指吴、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我更认可“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
Ⅶ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是什么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是《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由萧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7)张石川郑正秋导演的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火烧红莲寺》诞生在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足见其商业的成功,同时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
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同时,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也充满了创新意识,银幕上的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等种种绝技,也使它获得了“武侠神怪片”的恶名。
1931年,鉴于武侠神怪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不相符,国民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包括《火烧红莲寺》在内的所有宣扬怪力乱神的电影,这一波武侠神怪片热潮戛然而止。不过,一些导演遂转至香港,并于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烧红莲寺》,武侠电影的传统也在香港得到传承。
Ⅷ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和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冯小刚:作品:《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1、2》《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
张艺谋:作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
杜琪峰:作品:
《夺命金》《高海拔之恋》
喜剧:《瘦身男女》《单身男女》《辣手回春》《向左走向右走》《呖咕呖咕新年财》《大块头有大智慧》《百年好合》《龙凤斗》《柔道龙虎榜》《蝴蝶飞》
动作:《PTU机动部队》《铁三角(合拍)》《放逐》《神探》《黑社会1、2》《全职杀手》《大事件》《文雀》《枪火》《复仇》《暗战1、2》
新片:《盲探》《毒战》
徐克:作品:《蜀山传》《七剑》《铁三角(合拍)》《女人不坏》《深海寻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
陈可辛:作品:《如果爱》《投名状》《武侠》
刘伟强:作品:《无间道1、2、3》《拳神》《决战紫禁之巅》《头文字d》《伤城》《游龙戏凤》《精武风云》《不在让你孤单》《血滴子》
李安:作品:《卧虎藏龙》《色戒》
国际作品:《绿巨人》《断背山》《唇红齿白》《制造伍德斯托克》《初来乍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王家卫:作品:《2046》《东邪西毒修复版》《一代宗师》
国际作品:《爱神》《蓝莓之夜》
吴宇森:作品:《赤壁上、下》《剑雨》《生死恋》
国际作品:《飞虎群英》《碟中谍2》《记忆裂痕》《夺宝群英》《希曼》《小夜刀》
姜文:作品:《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陈德森:作品:《特务迷城》《十月围城》《童梦奇缘》
Ⅸ 192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电影
《孤儿救祖记》是我国拍摄较早的长故事片之一,也是早期著名的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长故事片。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尹自重出品人,王汉伦、郑小秋等主演。
Ⅹ 中国有哪些著名导演
电视导演综合性强,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范围广标准高,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电视导演面对不同题材的节目形态,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够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为我所用,让电视节目更符合视听传播的规律。 中国有影响力导演按时代及影响力通常分为六代。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第二代,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以陈怀皑、 桑弧、崔嵬为代表。 第三代,谢晋、谢铁骊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他们的电影片段被一幕一幕地重现在大屏幕上,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都看得热泪盈眶。 第四代,黄蜀芹、谢飞、滕文骥 第五代,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李少红、胡玫等 第六代,导演包括张元、陆川、王小帅、娄烨、王超、路学长、管虎、贾樟柯、何建军、王全安、李杨、刘冰鉴、王一持、李欣、宁浩、张海洋等 来源:文艺生话·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