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湾本土老电影都有哪些求片名
《再见阿郎》播出时间:2003年11月11日至2004年4月26日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八点于台视播出二十年前,古意、郭添、明郎三人原为好友,古意、郭添两人服务警界,明郎因涉入黑道,并犯下重案,古意、郭添奉命追捕,明郎走投无路,将初生婴儿托予古意后,不愿就逮,堕海后生死未卜……。为了不负好友所托,和弥补不及阻止明郎堕海的遗憾,古意及美枝夫妇,不顾辛劳,将阿郎视为已出,抚养长大成人。
《又见阿郎》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伦理情感剧,由李岳峰执导, 莫佩儒、黄美津、李海蜀编剧,江宏恩、江祖平、丁力祺、边潇潇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阿郎"的祖辈离开家乡到台湾奋斗的故事。
该剧已于2009年11月10日登陆CCTV-8首播。
② 92年台湾拍摄的古装神话电视剧有哪些
其实当属<<新白娘子传奇>>.
③ 台湾八十年代有哪些电影
1981年侯孝贤拍出第一部长片<就是溜溜的她>,他独树一帜,大胆运用长镜头而造就出的独特视觉风格,后来则成了他电影作品的一项重要标记。随后他又推出了<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年)他在这种复述青春与童真的过程中,他仍然没有放弃其惯有的长镜头视觉模式,悠长而沉闷,所以并没有人给他下过一个肯定的结论。而到了1984年则有了转机,随着他拍摄技术的日臻完善,作品<风柜来的人>推出后,使他获得了空前的好评,此时舆论界才算是首肯了其固守的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一些国际国内的奖项,也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风柜来的人>所呈现的是一个平静、悠闲的渔村景象,主人公阿清和同伴们成天无所事事,他们看白戏、赌博、逞勇斗狠。终于有一次,他们把事情闹得太大,而被警方惩戒,于是结伴离开风柜——这个澎湖列岛中的一个小岛,他们栖息的家,来到了光怪陆离的高雄,一切都变了,他们对这个城市感到茫然、陌生、焦虑和恐惧。在两种生活状态的切换中,侯孝贤的想传达的心绪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孩童和少年时代的那种幻梦般的执迷,是这个时期侯孝贤电影的一大创作特点,即使是一些细琐闲杂的小趣,他都会以一种近乎偏执的距离和角度,去倾注自己情怀与关注。希望——失望,失望——希望,那种沾染着稚气面对着成长体验的情结,成为他早期作品里最重要的基调。也正如他自己所体验的那样:“莫如一个俯瞰人世的旁观者。温暖,但带着距离,所以更需要绝对的清醒。”
从<儿子的大玩偶>(1983年)中对宠溺娇纵的享受,到<冬冬的假期>(1984年)里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与现实的初步领悟,侯孝贤总是在利用着孩子们的视觉与思考,来发掘并且披露现实生活背后的一些创痕与阴影。充满了彷徨与无奈的岁月里,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拙劣地过活,然而孩子们却是无辜的,他们的眼睛中居然也衍生了不知所措的神色。人们都在找寻着奔忙下去的理由,那么又有谁来为孩子们解释清楚,那些他们根本看不太懂的林林总总,究竟都是在为了些什么。
<童年往事>(1985年)中,这种微妙的情结仍旧在继续着,不同于以往的是这种情结似乎已经有所依托,其实这种依托的端的和源头,则更多是来自于他自己一些成长经历。又是一个兀长的镜头给过来,我们看到那少年(侯孝贤)精赤着脚站在芒果树下,整个街道非常寂寥。远远传来脚踏车吃力轮转声,声音如此微弱,分不清脚踏车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树下面是一个独立世界,有人出来转一圈,一会儿又不见。坐在树上的少年侯孝贤清醒地感受到微热的风,安静的蝉声,人的活动 。他突然感到寂寞。好像时空整个凝结在那里……
我们在<童年往事>里,看到的是自己幼年时候玩耍过的游戏,蹲在门口等大人回来的经验,吃到一根雪糕的喜悦……这些琐碎的、平淡的,似乎只会吸引小孩子的情节累积起来,渐渐地打动了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从<恋恋风尘>(1986年)中的顾盼与滞等,到<尼罗河的女儿>(1987年)中的徇徇不羁与突然死亡,我们忽而发现了侯孝贤对于爱情观念的一种决绝与虚妄。而<<悲情城市>(1989年)的涌现,就已经把他那决绝的哀与乐、生与死的情结,完全地超越了童真与爱情的零碎表白。故事中再现了那个幻灭的时代,男与女、大与小、老与少,都混沌在一种从无奈到绝望的状态里生存着。与其是说那个令人痛至决绝的城市充满悲情,莫不如说是人们对自己命运与前途的焦虑与绝望,生离——死别,死别——生离,或许在这种伤情的故事里,唯一能令人畅释心胸的画面,也只有那长镜头下的远山近水……
陶醉在长镜头的古典写实形式,或许会是侯孝贤今生今世都无法放弃的情怀,而对于现实生活与田园野趣的执迷,也源自于其写实个性下的完整经验。而杨德昌的电影作品也在秉执这种特质,但是他这种写实的特质却与侯孝贤的乡土田园气韵截然相反,他把故事的触角牢牢地扎在了台湾城市的最深处,总是在揭批着那些披着改良外衣的生活与人性,揭开人性最卑微、最晦暗、最阴冷的最底层。
与侯孝贤一样,杨德昌的电影作品也启始于那些孩提时代的意趣与感悟。在最初<光阴的故事——指望>(1982年)中,他并没有过于偏执地坚守批判与怀疑的态度,而仅只是对于懵懵懂懂的青春,作了一次最委婉、最浅显、而又是最单纯的解读。女中学生淡淡的相思,在含蓄和缓慢的画面中给予呈现,既没有伤害,也没有冲突,只有那留存在记忆中的一幕幕可供回味的瞬间,在细腻的呓语声中向你委婉道白。道白这无奈的青春,体会这“光阴的故事”。
在随后的<海滩的一天>的创作中,这种天真、烂漫的情怀忽然原离了他的视线,一股迷惘而空虚的落寞情结,弥盖了他对爱情与生活的幻梦与憧憬。故事的调子饱涵着沉重,那种原离了生活环境,而又揭示着现象的侧面写实,把一种对人性的怀疑推到了观众们的面前。身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空洞而虚伪的社会环境下,人际关系足逐渐变得疏离、冰冷,任何情感与允诺都显得无比苍白而毫不可信。这个疏离、冰冷的人际关系链条,紧禁地捆绑着彷徨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每一个年轻人,爱没有了希望,恨也就无所谓痛快,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被搁置到了一种更加极端、更加边缘的状态。
这个疏离、冰冷的人际关系发展到<青梅竹马>(1985年)与<恐怖分子>(1986年),则成为更教人恐惧悲观的软弱道德行为,大都会五光十色的物质环境,只会更加剧这些个人的绝望与无助。<海滩的一天>毕竟在剧终时成就了两个独立而成熟的女性,而到了<青梅竹马>和<恐怖分子>,死亡、空虚的概念却展开了更为悲观的结论。到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年),更是延伸了<恐怖分子>的社会败德和软弱人性的“共犯”控诉。小四的杀人行为,被拓宽为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的封闭,以至于对纯洁、真诚的扼杀。如此看来,若说杨德昌是一位当代台湾社会道德观察省思者,也并不为过。
④ 求一部电影名 90年左右的台湾片
豆花女 (1992)
导 演:陈朱煌
编 剧:刘正谦
主 演:狄莺 李小飞 谢小鱼
上 映:1992年
地 区:中国台湾
类 型:剧情片
在海难中丧夫的金枝带着女儿小娟,到矿山以卖豆花为生。她与矿工黄天柱结合后,黄的儿子小鱼从不理解到逐步懂得了后母的爱心。黄在矿井事故中被炸断双腿,在金枝的鼓励下,他装上假肢站了起来。黄为寻找在暴雨中卖豆花的金枝死去,金枝独自撑起了生活的重担,小娟也退学做工,让小鱼读书。小鱼考取出国留学,她又拿出小娟的嫁妆钱。小鱼学成回国前,为抢救同学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⑤ 这些年让你印象最深的台湾电影都有哪些
现如今台湾电影停留在你印象中的是什么?小清新还是悲情片?其实台湾经典影片太多了,部部都让人欲罢不能,今日推荐一波关于台湾的经典电影,年龄太小的影迷们,估计不太喜欢这些风格的电影哟!
《饮食男女》
导演:李安
主演:郎雄、吴倩莲、王渝文、杨贵媚
豆瓣评分:9.0分
本片主演讲述了简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
成人世界纷繁复杂,眼前的春华秋荣不过一梦,脑后看不见的地方则更令人无奈叹息。当听见片中洋洋用稚嫩的童音说出“我也老了”的句子,我们也会觉得,比起那些纤尘不染的新生,我们确乎已经老去了。
⑥ 有哪些推荐的台湾电影
提到台湾电影,大多数人脑子里闪过的肯定是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样的“台式小清新”爱情片,虽然今天的电影推荐单中也有3部这样的电影,但是这次首推的却是一部【黑白电影】
以上就是要推荐的5部台湾电影了,相信总有一部会【击中】你。
⑦ 一九八几年拍的收复台湾的电影
电影《英雄郑成功》总投资人民币2000万元,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中国影像交流协会乐艺文化传播中心联合拍摄,由我国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摄影为金鸡奖最佳摄影得主伊呼和,作曲为金鸡奖最佳作曲得主,主要演员有日本影星岛田洋子,国内当红小生赵文卓,影星蒋勤勤、徐敏等,演员阵容强大。
⑧ 90年代的台湾电影的发展状况
电影辅导金与90年代台湾电影
90年代台湾电影的发展主要依赖 电影辅导金 ,才在质与量上撑起一番局面。到了䠖纪末,台湾电影已经惨淡到年产量近堋位数,台北电影院票房平均不到百万砄境地。少数还在拍片不靠辅导金的导栔,或是有能力自筹资金或得到外国投蠇的导演与制片,如 侯孝贤 、 杨德昌 、 蔡明亮 、 焦雄屏 、 徐立功 等。在艰困的环境中,一些新兴导演䠍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地投入电影制作而已建立地位的新电影导演则仍固执堰坚持拍摄他们的 作者电影 。90年代起,台湾社会开始出现族群舠国家认同的对立情势。在这样的社会氠氛中,一些重要作品也开始探索 本省人 与 外省人 的认同问题,如《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杨德昌导演,1991)、《 无言的山丘 》(王童导演,1992)、《 戏梦人生 》(侯孝贤导演,1993)、《 多桑 》(吴念真导演,1994)、《 去年冬天 》 ( 徐小明 导演,1995)、《 好男好女 》(侯孝贤导演,1995)、《 红柿子 》(王童导演,1996)、《 超级大国民 》(万仁导演,1996)、《 太平˙天国 》(吴念真导演,1996)等。 90年代的另䠀个趋势是,一些电影开始在形式上力栂创新,如《 西部来的人 》 ( 黄明川 导演,1990)、《 阿婴 》( 邱刚健 导演,1991)、《 月光少年 》( 余为彦 导演,1993)、《 暗恋桃花源 》( 赖声川 导演,1993)、《 十八 》( 何平 导演,1993)、《 宝岛大梦 》( 黄明川 导演,1993)、《 飞侠阿达 》( 赖声川 导演,1994)、《 逃亡者的恰恰 》( 王财祥 导演,1996)等。
后新浪潮电影
李安与蔡明亮
90年代来除了 侯孝贤 与 杨德昌 已在国际影坛建立作者导演的地位外台湾出身的 李安 、马来西亚来台的侨生 蔡明亮 也分别成为世界瞩目的台湾导演。李堉的《 推手 》(1991)以优异的导演技术为 后新浪潮电影 踏出成功的一步。其后的《 喜宴_(电影) 》(1993)不但获得 柏林影展 金熊奖 ,在台湾本地与国际票房上均非常成堟。接着推出的《 饮食男女 》(1994)就完全奠定李安的国际地位;堞此他就在美国 好莱坞 发展,备受好评。2OOO年李安的《 卧虎藏龙 》结合美中台港的资金与技术,在台砣于是藉各地名利兼收,把李安的声望栨到另一个高峰。与李安醇熟通俗的导栔技术相比, 蔡明亮 则展现他较为个人而阴郁的导演风格㠂一反新导演普遍探索怀旧或历史记忆砄题材,蔡明亮把它的触角深入都会男堳的欲望黑洞中,如《 青少年哪咤 》(1992)观察都会青少年虚无而没出路砄生命、《 爱情万岁 》(1994)探触寂寞的都市男女互舔伤口㠁《 河流 》(1997)与《 洞 》(1998)更直接描绘都市黑暗角落的游顶,似乎来到了世界的尽头。蔡明亮的频影给人一种现代寓言的感觉,但也因砺十分灰涩难懂,使其作品虽声名在外但在台湾一直是曲高和寡。其它在90幠代出现的新新导演,如 陈国富 、 徐小明 、 王小棣 、 易智言 、 陈玉勋 、 林正盛 、 张作骥 ,以及独立制作的 黄明川 、 赖声川 等,也都有水准以上的作品出现。但9 年代台湾电影最戏剧化的发展莫过于素录片的热潮兴起,至今方兴未艾。
纪录片在台湾异军突起
台湾纪录片 在近年的蓬勃发展,主要是受惠于1987 ??的 解严 与 小型电子摄录像机 的普及化。90年代中期以后, 文建会 开始支持纪录片的训练、推广教育,堶他政府与民间单位也积极资助,并设砋各种影展与奖项以鼓励优良纪录片。堰湾出现一批年轻的纪录片导演。他们䠆自社会各角落,影片题材也五花八门有的探索严肃的社会或政治议题,有砄则以自己或家人、朋友为拍摄对象,栢索个人的生活与问题。虽然台湾纪录砇一般而言技巧尚嫌粗糙,美学基础较砺薄弱,但整体的成绩已渐受国际瞩目也有一些影片参与国际重要 纪录片影展 获奖。在台湾 剧情电影 逐渐陷入困境时, 纪录片 在台湾反而有较佳的发展空间。
台湾电影的发展历史,很详细,你参考下——
http://.zh.wikiax.org/
⑨ 1992年有哪些好看的电影
1992年的电影推荐
国内:《逃学威龙2》《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新僵尸先生》《秋菊打官司》《家有喜事》《双龙会》《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II神龙教》《新龙门客栈》
国外:《红猪》《闻香识女人》《惊情四百年》《小鬼当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