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电影在电影工业的发展中发生过哪些转变

电影在电影工业的发展中发生过哪些转变

发布时间:2021-08-02 13:07:26

1. 中国电影电视业的发展历程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理想进入了崭新的历史纪元。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伴随着世界电影的进程,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特征,取得了辉煌成就,铸就了历史丰碑,为世界电影做出了独特的艺术贡献。
民俗电影时期
这一阶段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及《霸王别姬》、《活着》为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大奖。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
独立电影时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最低潮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过为严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在这种艰难的历史背景下,第6代中国电影人从边缘文化姿态、下层民众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发制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头发乱了》等。
跨国电影时期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电影的巨大进步使得电影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仅去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与此同时通过电影这一巨大的广告载体,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为海外所知悉。

2.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七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岁月,它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

此时,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叱吒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但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
由于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电影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等,他们本著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3. 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工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以前已经谈到过这个问题,但这次我将从一个稍微不同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整个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业呈几何级数增长。后来有了更多的剧院,更多的产品,业务也得到了整合,几家大公司形成了“制片厂系统”:签约演员、导演和编剧;在装配线的基础上做出的特性。连锁影院发展起来了,其中大部分由经营电影公司的公司控制。

但是电影行业在美学和技术上也有进步。例如……这是1920年的装饰和照明,带有佐罗的标志…在1924年前后,以《巴格达的小偷》为背景进行了装饰和照明……更加注重光源,更加注重造型。

因此,20世纪20年代不仅仅是有声电影的时代,它还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发展,提高了电影制作技术,(在公司方面)巩固了美国电影业,从制作到发行再到展览。(垂直整合,有人知道吗?)

4. 关于电影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电影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它涉及到物理学中的光学、电学、化学、生理和心理学以及机械制造和摄影技术,当这些技术发展到相当水平后才促使电影的出现,并随着这些学科及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首先是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和确立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是视觉暂留原理呢?少年朋友幼小时候可能见过并玩过一种叫做幻盘的玩具。在一张圆形的硬纸板上,一面画着一只小鸟,另一面画着一个鸟笼。当你拉紧系在纸板两端的绳子,让纸板快速旋转时,好像小鸟关在笼子里了。如在黑暗中点燃一支香,用手持香作圆圈快速挥动,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人圈。这些就是视觉暂留现象。这时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视象不会立即消失,人所看到的视象有视网膜上具有滞留性的特点。科学家试验并确证,视像在眼前消失之后,仍然能够在视网膜上保留0.l秒左右的时间。今天的电影,胶片上每画格中的影像都是静止不动的呆照。但是,通过给我们以连续运动的幻觉,这就是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而产生的效应。

其次,电影的发明是在摄影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而普通摄影的拍摄对象,一般只能是静物或人物呆照,不能拍摄和表现出连续运动中的人和物。据说19世纪50年代,有位摄影师想6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的动作,他采用的办法是:首先拍摄这个人举起手的姿势,然后把未曝光的胶片重新装进照相机,再来拍摄这个人的手稍微放下一点的姿势,如此这般逐次地拍摄,一直拍摄到这个人把手完全放下为止。拍摄一个简单的动作竟如此困难和烦琐,如要拍摄快速复杂的连续运动,自然更加无能为力了。如:1872年美国有位富商和人打赌,他认为马在奔跑时,它的4只蹄会同时离地腾空。为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不惜以重金聘请一位摄影师来拍摄马在奔跑时的实况。摄影师在跑道上安置了40多架照相机进行连续拍摄的试验,花了几年的工夫,直到1880年才完成这项实验,虽获得成功,但他所拍下的片子只能放映一两秒钟。可见一般的摄影技术是不可能适应电影摄影的需要的。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制成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才首次为电影摄影奠定了初步基础。

还有,适应电影摄影需要的胶片,必须依靠化学工业及其技术才能生产,而胶片必须通过放映机平稳、均衡的速度把光影投射到银幕上也并非易事,它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制作放映机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1894的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卢米埃尔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在前人探索试验制造放映机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突破,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遂使影象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法国里昂的企业家、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7内,向社会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如《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世界最早的影片。世界影坛和电影史学家们公认,它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伟大的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为世界电影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

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中国。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中放映了一部表现外国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西洋影戏。从此,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人也纷纷把自己国家的影片输入中国,在酒楼茶肆中放映。
中国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当数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的《定军山》。这是一部短戏剧片,主演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是谭派的保留剧目。京剧是当时中国人最喜爱、最熟悉的剧种,谭鑫培又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京剧艺术家。任景丰当时的选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是颇有精品意识的,因此,影片大获成功。报载,放映时有13“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当然,由于那时还是默片时代,所以任景丰等人只拍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或舞蹈比较多的场面。
本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萌芽时期。1917
年,中国有了第1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一些影片的样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纪录片、风光片,动画片都出现了,但基本上还是在探索阶段中。那时拍出的一些影片,如《严瑞生》、《红粉骷髅》等,无论在影片的内容上、艺术性上,都很低劣。不过那时也确有一些影片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的第1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国人出资、中国人拍摄的
《庄子试妻》成为第1部送到外国去的影片。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的第1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左翼
文艺运动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左翼电影的兴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拍出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又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影片,如《春
蚕》、《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狼山蝶血记》等。孙瑜执导的《野草闲花》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其中的
《寻兄词》开了我国电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渔光曲》,在中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电影艺术家对于电影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了,推、拉、摇、跟、升、降的摄法,各种蒙太奇手段的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1937年以后,我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拍摄了《塞上风云》、《八14百壮士》、《长空万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派的腐败和反革命的本质。而物质条件技术设备极差的解放区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企业,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现在的黑龙江省鹤岗成立,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仅成立了许多新的电影制片厂,一些著名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创作。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而且涌现了许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聂耳》、《我这一辈子》等还在国际上获奖或者获得好评。十年浩劫,曾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打倒“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许多新的题材、新的办法、新的电影艺术家大量涌现,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谢晋、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们拍摄了一批《天云山传奇》、《黄土地》、《红高粱》等有国际声望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已稳步走向世界。

5. 电影的发展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对于人类历史,一百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其相对应的现代社会,可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飞跃式的,电影的变化更为奇速。拿最早拍摄的电影。不管是法国的《工厂的大门》、美国的《梅.欧文和约翰·顿斯的接吻》、德国的《柏林风光》,或是稍后的叙事片,如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鲍特的《火车大劫案》,与当代电影相比,不管是中国片还是外国片,尤其是当代好莱坞的那些所谓的“巨片”,如《星球大战》、《大白鲨》、《终结者》、《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都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拍摄的技术、技巧和方法,以及它们所蕴容的文化氛围和义理内涵,都大大超过了前者,超过了以往。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推测着在也许是更为翻天覆地的下个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在另一个一百年中,电影是消亡,变异还是继续发展?

这是一个耐人寻绎的问题。

回顾上一百年,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电影的变化具有优先意义的,是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科技是电影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从默片到声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标准银幕到宽银幕立体声,还有光学镜头、感光胶片、机械性能等等的或大或小的改进和变革,都给电影的创造开拓了新的天地;尤其是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视频、电脑、激光这些新的高科技在电影的上的应用,更扩大了银幕的创造力,使其形象、语言焕然一新。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的发明也就不可能设想会有上述那些当代好莱坞“巨片”的出现。回顾一百年的历史,电影的哪一次哪一点的变化不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呢?现在我们的电影、电视中,用电脑特技处理武打场面,颇与中国二十年代以传统特技处理武打场面相近似,都是刚刚出现的特技手段运用于电影,都是源于新技术,虽难免幼稚却不失有趣,可以看作是一次螺旋式上升。据说,现在已经有远远优越于电脑的“光脑”出世了;还有我们现在还看不到的新技术,在下个世纪里也会出现。这些已经看到的和还未看到的新技术,又会给电影的摄制带来什么,这是难以预计的。但是,可不可以这样说:在下个一百年里,电影将随着高科技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历史也告诉我们,当前要发展电影,就应发展电影的高科技基础。有些国家在世界电影竞争里失败的教训,是否也可以从这个历史经验中得到启示。

百年历史又告诉我们:电影的发展是要靠财力的;准确些说,需要高投入。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冒投资的风险,是很难参与世界电影市场竞争的。西方的那些个性化电影,不管是二十年代的先锋派,五十年代的新现实主义,六十年代的新浪潮,也不管是冈斯、德吕克、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特吕弗、戈达尔、伯格曼、法斯宾德等人的作品,多么具有独创性和个人思考的特色,对电影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无论如何这些流派和作品在创作投入的资金上,无法与财力雄厚的好莱坞重头片相比拟。正是由于优越的制片投入,因而好莱坞能够吸引欧洲有才华的电影艺术家对于它的向往,从而人才济济;他们憎恶它,骂它,但又离不开它。欧洲的艺术片和好莱坞的商业片是两种不同的银幕现象,如果说欧洲艺术片倾向于对电影可能性的探索,那么,好莱坞商业片则倾向于市场,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如果说欧洲艺术片成功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电影天才,那么好莱坞成功的首要因素,应归结于雄厚的财力;在好莱坞那里,人才也成为经济实力的一部分--物化了的人才形态。由此可见财力对于电影之重要!中国目前电影的不景气,是否也有着资金不足甚至匮乏的原因?

在下个一百年里,如果社会还是以货币形式实现产品交换的话,那么拍电影恐怕也需要一大笔钱。
过去的百年历史还告诉我们: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的电影是不存在的;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地下电影”,也希望寻找到自己的观众,何况是作为电影主体的商业片。电影必须面向广大的观众群,适应他们的需要。早在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的百老汇街就有过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的商业性映出,票价二十五美分。但由于“视镜”只能一人一机地朝着视镜往里面看,很难包罗更为广大的观众,所以后人还是选定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的布幕放映作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这里就考虑到观众的因素,以最经济的方法取得尽可能多的观众。此外,大约还因为“视镜”有点象今天的看电视,观者和视象是有距离的;只有被摆到黑暗环境里的幕布才能使观众幻梦般地门生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有着美学上的意义了。总之,对电影诞生日子的认定,还是有公平合理的一面。无论如何,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大约是没有疑问的。

拿钱拍片,供观众看,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运作环节,那就是经营。在百年历史上,从初期到现在,电影的经营方式,促销方法,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尤其是在当代,其经营手段更为灵活多样,难以胜数。但归根到底,可以说曾经有过这样两种电影经营: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电影经营,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影经营。它们分别是被它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在中国的百年史上,这两种经济体制都曾经发生过,于是中国也就有了这两种经济体制下进行电影经营的经验。现在,中国又出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的转变,于是电影经营也在这个转变中转变。我们无意分辨这两种经济体制下电影经营的成败得失,但它们对于人类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当从中得到教益。
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和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是统一的;一般来说,观众越多也就意味着利润越多,这已经为无数电影历史事实所证明了。但是,由于电影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所以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两者又时常发生矛盾,有时甚至尖锐对立。“为教化”和“为娱乐”这种电影史上的长久争论姑且不议,仅在中国五十年代后期,就曾提出过“要票房价值还是要工农兵”的严肃命题。这种在看到以往市场经济下的电影投机牟利的弊端之后,而又只看重社会政治作用而不计经济后果的见解,也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其结果,不仅违背了电影的经济规律,而且还不幸地为被批判者所言中:“为工农兵的电影工农兵不爱看”。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二律背反!由此看来,只顾拍电影,或拍电影只顾政治效果、社会效果而不计经济效果的作法,不论对于市场经济下的电影运作,还是计划经济下的电影运作,都不能认为是成功的经验。

人类下个世纪头一百年的社会发展,难以预料,电影会不会脱离经营渠道而成为有一定机构负责的社会福利事业、免费提供给社会公众观看?假如社会还发展不到这种程度,还有一个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的话,那么,电影由拍片到看片这个运作过程的经营环节,不管会发生怎样形式和程度的变化,都还会继续下去。

百年史还告诉我们:电影是艺术的,同时包含着文化。

翻一翻世界电影史著作由始迄今的出品目录,回顾一下我们看过的各个国家、地区的各个时期的各个片种、各种题材和类型的影片,不难感到,世界上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等要闻,人文的和自然的衍进,无不在电影上得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直或曲的随机性反映;虽然它们不可能象文字记载历史那样去概括出历史的脉络和全貌,而只能是历史的一点一滴,然而从它们与历史的联系角度说,一部世界电影史也就是一部近代世界史的投影。我们把一些主要电影国家的影片,编年史式地排列起来,也几乎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在这百年中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

电影中,不管是哪个片种,细察起来它们都包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区的礼仪习俗、交际方式、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包含着特定时代的文化风貌,从法国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俄国的、瑞典的等等国家的早期影片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这些国家的那个时期的人群生活的状态吗?十几年前在我访问南斯拉夫期间,曾经在马其顿共和国看过一部他们国家1896年拍摄的影片。他们的电影史学家对他们的国家能在电影发明的第二年就拍出了自己国家的影片而感到自豪。这是一部记录马其顿民族村镇民众日常生活的影片,以节日的舞蹈和仪式为主,也有他们的劳动和交往,使人感到有一种远古的气息,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些早期影片何尝不有着同样的意义。

不独纪录报导片如此,叙事故事片也有着同样的内涵,不过它是另一种形态罢了。叙事电影是以艺术家为能动主体,根据对现实的和历史的想象性体验,而小说式地编织起来的故事。不管人们从理论上怎样说明:是反映论还是表现论?又不管是哪个流派和风格,电影始终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识,一种把握,一种特有的把握方式以及艺术家个人对于这一方式的创造性运用。所以影片里不仅渗透着生活,也渗透着意识,渗透着利益和反利益的冲突,权利和反权利的对立,道德和反道德的搏击,总之,它体现着各个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社团和群体的不同愿望和利益,是一种特有的意识形态或意识形态的一种。正因为这样,所以电影从它诞生起,就受到社会公众和权利政治的注意。有时它被打扮成一个圣洁的传教士,有时又被说成诱人犯罪的教唆犯;现在电视的这种地位好象比电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电影的这种大善大恶的表象,无非是因为人群处于不同的经济状况因而社会地位不同。所以,对于一部影片的不同的毁誉褒贬也就不足为奇。好莱坞影片《真实的谎言》最近被作为“大片”引进来放映了。为何选中这部影片?其标准如何?不得而知,但这部影片的内容却值得人们注意。它的故事和人物及其含义,无疑是当前美国主导意志的一种显示,它既不同于六七十年代好莱坞那些所谓的“反传统”影片,也不同于八十年代包括科幻片在内的那些充满人性和人情味的影片,它似乎是三十年代好莱坞主导电影的一种上升式回归,这部影片里有“美国中心主义”和“老子天下第一”的意味,确与它的前辈有同工之妙。这不禁使我们想起鲁迅说过的话:“看见他们‘勇壮武侠’的战争巨片,不意中了会觉得主人如此英武,自己只好做奴才”。当然它不是“真实”的战争片,而是“谎言”的战争片,但那里的精神却与鲁迅讲的那些影片如出一辙。 中国已经不是三十年代的中国,当代中国把它引进来给观众看看,无碍大局,但是我们也愿意说一声:留意一下那片子里面的思想!

总观电影的百年史,应当正视,电影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它不是学生课桌上的教科书,也不是有钱人柜子里收藏的珍贵文物和稀世艺术品;它是供多数人尤其是供青年人观看的。它的生命过程是创作制片、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然而在这同时,也应正视,在电影这一娱乐品中,又包藏着娱乐品之外的许多东西,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内涵,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效应。电影自诞生到现在,对于它的性质的各种争论,可不可以从这个认识中得到解释?

对于今后的电影发展,在电影一百年的今天,已经有了许多说法:电影不会有第二个一百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电影就会继续存在!这样两种对立的意见,空间孰是孰非,只能让历史去证明了。但在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将来,随着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踏步发展,和由此引起的人类在这个时代中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以及传播媒体的更加革新化,电影的世界性特征将随之更为鲜明地凸现出来,将会发生更为广泛的文化影响和文化认同;当然,电影的文化逆反和文化排斥也还会继续下去。但不管怎样,电影对于人类是一个好东西。

6.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7. 你知道电影发展都经历了什么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荣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 际上获奖的影片。1988年,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的中国影片《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 节上获得最高奖金熊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的中国电影。

8.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历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百年中国电影,疾风暴雨,世态风情,光影变幻。凝聚中国电影人的智慧与创造,见证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现实与历史,奋斗与崛起,苦难与辉煌。
中国电影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传统到市场经济的生产格局,从行业垄断的封闭型环境到开放竞争的国际化境遇,从单一的影片盈利模式到多元化的市场空间,中国电影正在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大道。

9. 历史上有哪些影响电影行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主要是摄像机跟胶片的产生这两个东西是摄影的基本条件,电影也是如此,没有他们不可能在节目中展现人物的多彩多样,同时还有碱性药水的出现,否则你们看到的视频影像永远都是只有黑白色的。

阅读全文

与电影在电影工业的发展中发生过哪些转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怎么开票缴税 浏览:16
动作电影系列有哪些 浏览:524
怎么用电影制作视频 浏览:100
华夏电影出品了哪些电影 浏览:80
做完流产多久可以看电影 浏览:546
一部同性泰国电影叫欲什么 浏览:367
瞎子传奇之我要眼睛有何用电影免费 浏览:779
电影煎饼侠的主要演员有哪些 浏览:583
电影夜店结局警察怎么会来 浏览:900
电影剑雨怎么没有字幕 浏览:645
有哪些好的佛教电影 浏览:719
绑架老板孩子电影有哪些 浏览:948
免费bd高清电影 浏览:615
现在的拍出来的电影没有以前好看了 浏览:564
小鞋子被翻拍成什么电影 浏览:143
极限逃生在线免费电影 浏览:628
开心麻花艾伦参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22
mac如何导入电影 浏览:223
nex怎么两个屏同时看电影 浏览:123
大唐大地影院新出的电影是什么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