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部电影将在安徽滁州拍摄
没有新闻报道说有
㈡ 在安徽宏村拍过几部电影
在安徽宏村拍过的电影有《卧虎藏龙》《苏乞儿》《大祠堂》《武林外传》《小花》《风月》《菊豆》《徽州女人》《走出蓝水河》。
1,《武状元苏乞儿》是由陈嘉上执导,周星驰、张敏、徐少强、吴孟达主演的一部动作喜剧片,于1992年12月17日香港上映。
2,《武林外传》是由尚敬执导,宁财神编剧,闫妮、姚晨、沙溢、喻恩泰等电视剧版原班人马主演的的古装喜剧电影。
3,《小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剧情片,由张铮执导,唐国强、陈冲、刘晓庆等主演,于1979年上映。该片取材自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
4,《风月》改编自叶兆言的小说《花影》,是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主演的文艺片。电影通过讲述一个民国时期江南小城旧家族里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于人性的反思。
5,《菊豆》是张艺谋、杨凤良执导的剧情片,由巩俐、李保田、李纬主演,于1990年4月21日在日本上映。该片改编自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
㈢ 有哪些电影或电视剧是在你们学校取景,能不能具体点
唔知道,我只知道我现在呆的这个旅行地就有剧组在这儿取景拍摄,我还围观群众了。。。。
㈣ 安徽工程大学原来叫什么名字
安徽工程大学原来叫芜湖机电学院,在安徽省名气非常大,改过名字好像不咋地了。
安徽工程大学始于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先后经历芜湖电机制造学校(原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电学院、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1996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㈤ 拍摄电影有 哪些大学
排名NO.1 北京电影学院
笔者的母校,位于北京三环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夹缝中,门是歪的,道是斜的,学生人数少的可怜,曾自嘲戏称“歪门邪道二百五”(二百五指学生人数,当然现在多些了),但就是这么一个小院子,却可以和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并列全世界电影专业大学前三甲!让无数热爱电影的人魂牵梦绕。
北京电影学院在影视业内的影响非常大,在人材培养方面一直是国内的领先者,和影视圈的联系分场紧密,学生得到的实践机会很多,一般在校期间就能有不错的技术能力,毕业生业界认可度非常高,不管是直接投身影视工作,还是申请出国深造,都有相当的竞争力。
除了大家熟悉的演员、导演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也遍布影视届各个行当,在高端技术方面(录音、摄影、动画等),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说独占鳌头。在一个剧组里,你可能遇不到中戏的毕业生,但很难遇不到北电的毕业生,经常能受到师兄师姐照顾。
特别说明一下:北京电影学院简称北电,不是北影,北影一般指北京电影制片厂,虽然一墙之隔,但完全是两个单位体系。
排名NO.2 中央戏剧学院:
中戏也是笔者很喜欢的学校,当初在两个学校间抉择了很久。相对北京电影学院,这个学校更加具有象牙塔的特质,文化味道浓重,每每踏进校园,一种历史的厚重迎面而来。
中戏是唯一在影视界影响力能与北京电影学院媲美的学院,毕业生成绩斐然,但相比电影学院,中戏更加阳春白雪,和社会联系少了点,但有弊也有利,少了社会上五花八门的诱惑,中戏的学生显然少了跳脱躁动,更加踏实稳重。
中戏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但有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沿习了数十年,显得有点落伍,好在电视电影系等新兴专业在教学方面的探索创新,给中戏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
中戏学校地处北京东城区棉花胡同,周围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风貌,在这里能更好的感受京城的文化韵味。周围汇集北京众多话剧院,艺术氛围浓重,相对电影学院,中戏更适合潜心戏剧艺术的学生。
中戏表演系应该是国内最好的,中戏表演系毕业基本可以作为于演技出众的代名词。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虽然出的明星更多,但若看扎实演技,中戏表演系首当其冲!
排名NO.3 中国传媒大学:
还是叫北京广播学院顺嘴,其实中传不属于艺术院校,曾经是语言类大学,现在算是综合类大学吧,中传的新闻、管理之类专业不需要提前参加专业考试,高考成绩好,直接报志愿就行。
中传的大部分毕业生都会去电视台工作,对国内的电视传媒的贡献最大,从CCTV到省市地方台,中坚力量都是中传的毕业生。尤其是播音主持和编导,中传出来的都是业内拔尖人才。
但在电影人才方面,中传就相对薄弱些了,虽然近几年有所进步,出了点成绩,可想赶上电影学院和中戏,恐怕还得继续努力——可能电影人需要一些轻狂和不羁,而中传的学生过于乖乖仔了,毕竟,当初都是高考成绩出众的好学生嘛。
中传的影视类考试专业考试比较简单,通过也相对容易些(只是相对北电中戏,其实还是挺难的),但文化课相对要求高,适合文化课好(一本线左右),专业课准备不充分的考生,以往参加影路站台的学生,很多都是因为文化课原因不敢报考中传,如果去考,对文化成绩的重视也体现了中传自己的招生理念,不追求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重视学生未来工作中的合作能力。
在去年的排名中,中传位居第4,在上戏之后,现在前进一名。
排名NO.4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也是我国比较老牌的艺术院校,但因为学校在上海,而影视产业中心在北京,所以上戏在业内影响不算大,甚至有点默默无闻。
上戏最主要的成绩是培养了一些不错的演员,说来也奇怪,上戏导演系的学生都很会表演,看来学校的小品课开展的不错。此外,上戏的播音主持专业也很有一套,不亚于中传,央视主持人董卿就是这里毕业的。
其实,上戏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继承了很多旧上海电影的辉煌,老师水平也不错,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系主任都是上戏的毕业生,如果校址在北京,师生有更多参与业内实践的机会,成绩肯定不止如此。
上戏应该也意识到自己地域的限制,每年对北京考点的学生都非常重视,唯恐错过人材,影路站台以往的学生中甚至有不少在上海本校考点考试没有通过,反倒在北京考点通过的例子。上戏北京考点一般都设在东城区文化馆,和中戏很近,有点和中戏抢夺优秀学生的感觉。建议考生可以在北京考点把两个戏剧学院一起考了。
上戏在这次排名中下降一位,名列第四,其实并不证明中国传媒大学进步神速,而是因为上戏的固步自封,慢慢被拉在后面。
排名NO.5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是个综合类艺术大学,美术音乐院系都有一定影响。影视学院的专业也比较全,学校的级别也很高,有传言要改称“中国艺术大学”
影视教育方面,南艺还没出什么值得说的成绩,但近几年学校非常重视的,每年都会在北电、中戏的考试落榜学生寻找有才华和潜力的人才,长期下来,南艺一定可以成为影视业中一支强大的力量。
南艺在全国很多大城市都设有考点,专业考试竞争也不大,对于考北电、中戏不太顺利的学生也许是个机会,而且南艺在专业设置比较全,中戏北电有的,南艺也有,一般影路站台的学生会把南艺作为自己的保底学校。
这次排名中,南艺上升一位,超过中国戏曲学院,位列第五,毕竟南艺地处六朝古都,秦淮河畔,自古都不缺少才子佳人!
排名NO.6 中国戏曲学院:
差不多是北京最低调的艺术院校了,校址也偏僻(当年我高考时都不知道这个学校的存在,没办法,小城市来的啊)。国戏历史还是很长的,算是戏曲界的最高学府吧。
很多考生和家长对“戏曲”有点抵触,其实国戏也有影视类的课程,不过因为影视类专业开设比较晚,目前还看不出前景怎么样。国戏很多影视方面的老师是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课程方面和中戏有些接近,但在戏曲研究方面的课程真的没什么用处,毕竟戏曲这个行业,虽为国粹,但也举步维艰。
学校不出名也有好处,考试竞争小,不过最近这两年知道国戏的人越来越多了,竞争变大了,不过和电影学院、中戏比起来,还是好考不少。
与去年的排名相比,国戏下降一名,主要是考虑南艺在综合实力上的优势,而且在影视专业老师对优秀人才非常重视。
国戏要努力,不要拖北京艺术院校的后腿啊!
排名NO.7 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的影视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但因为地域优势,经常和中戏北电进行一些学术合作,进步还是很快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不过这边学影视本科学生好像都在珠海分校,考个北师大,在珠海上学,有点不地道,以往影路站台有不少学生就是因为不希望离开北京,宁可复读也不去珠海,虽然珠海的气候环境要比北京好不少。
北师大是历史悠久的名校,背后各方面资源都很丰富,将来的发展潜力很大。据笔者所知,在珠海分校那边也在不断吸收有时间经验的北电、中戏毕业生任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坐拥北师大,珠海分校也不会差。
相比去年排名,北京师范大学进步最大,从第九上升到第七!推荐学生去考个试试,北师大珠海分校的招生量还是很大的。
排名NO.8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这是一家综合大学的二级学院,有一点民办性质,这个学校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办了几年了,教学经验有些积累,教师一般都是中戏北电的毕业生,熟悉这个行业。也重视学生素质,招生时不会为了赚钱而盲目扩招,每年招生都不多,教学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相比去年排名,重庆美视下降一名,毕竟深处西南,远离文化中心,人才流失很严重,很多优秀老师已经不在那里上课了。但综合大学的二级学院里,我目前还是最推荐这一个,从目前重庆美视的毕业生情况看,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同样,像南艺一样,重庆美视也会作为影路站台的学生的保底学校,尤其是喜欢电影的学生,在重庆,还是可以得到原汁原味的电影学院式教育。
排名NO.9 浙江传媒学院:
前几年从专科升到了本科,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设置差不多,相当于低一档的中国传媒大学,在南方的电视台里还有点影响。
在播音主持方面还是不错的,比中传好考不少,尤其是文化课没有中传要求那么变态的高。
近些年,大量高校盲目开设播音主持专业,但我还是只推荐影路站台的学生去考中传、浙传、上戏这三个学校,毕业之后前景明朗,心里有底啊!
与07年排名相比,浙传下降一名,主要是因为北师大在进步,浙传反而没什么大动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排名NO.10 上海大学:
去年的排行榜中,把第十名空缺,虚位以待,因为真的没有什么自己有把握推荐的影视艺术院校。
今年,笔者决定把上海大学放进来。主要是最近本人和上海文广有不少合作,接触了一些上海大学影视方面的教师,感觉这个学校做事情还是比较实干的,教学方法也有点独创性。而且上海大学和上海文广集团的合作比较密切,学生们也能得到一些锻炼的机会。
当然,和前几名的高校相比,上海大学的影视专业还是稚嫩了些。
㈥ 芜湖一网红多次到安徽工程大学校园内进行拍摄,此网红违反了学校什么规定
高考可以说是每一年大众所最关心的一个事件之一,每年的高考都会上热搜,我们都能看到交警们在为考生们保驾护航,每年都有一些粗心的考生会把自己的准考证或者是一些考试的用品落在家里或者是酒店,这时候我们的警察叔叔就会骑着车非常迅速地带着考生返回地点取东西,还有许多的父母在高考当天会穿上旗袍为孩子加油,寓意着旗开得胜。
学校是人员密度很大的区域,千万不能够掉以轻心。
为了学生,也为了能够保证教学秩序能够稳定的进行,必须要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位。不能够让那些只是为了蹭流量,与学校的任何教学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工作无关的人进入学校。
㈦ 集美大学拍过的电影
1、《左耳》
这部饶雪漫的青春小说,电影版本由马思纯、杨洋、欧豪、陈都灵、胡夏等饰演。集美大学财经学院便是电影中著名的“天一中学”,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小耳朵”则是由厦门女孩陈都灵饰演的。
2、《夏至未至》
由郑爽、陈学冬、白敬亭等主演的青春校园电视剧,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就是剧中的浅川一中。
3、《我的早更女友》
电影开头,周迅身穿白色婚纱向钟汉良大胆求婚却惨遭拒绝的场景,取景地便是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体育馆。
4、《谁的青春不迷茫》
电影多数的场景都取自于集美学村一带,有多个学院的室内外场景交替,充斥着青春洋溢的气息。
5、《同桌的你》
由林更新、周冬雨主演的校园青春电影,主要在华侨大学和环岛路海滩等地拍摄。
6、《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
由尼坤、徐璐、魏大勋、蒋劲夫等主演,讲述了一群搞笑奇葩舍友们的校园生活,集美大学就是取景地之一。剧中的校园是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尼坤拍摄操场的戏份都在集美大学本部主操场。
㈧ 安徽工程大学现在具体地址是什么
安徽工程大学的地址为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是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截至2018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办有70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
院系专业:截至2018年8月,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办有7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
截至2018年8月,学校共有1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服务中心1个、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实验室2个。
㈨ 有什么在你所读的大学取景的影视剧呢
《我的早更女友》,女主穿着婚纱喝酒的那个景就是在我们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宿舍楼取景的,当时知道后特别的激动,很想见周迅一面。
㈩ 安徽工程大学是几本
一本,安徽工程大学在各省的招生都在本科一批次。、
一、学校全称:安徽工程大学
二、办学层次:本科
三、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四、办学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
1、文理类录取原则:先按考生投档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队,遵循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
2、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专业成绩使用生源省份专业统考成绩,认可生源省份投档规则。在投档生源中按照专业统考成绩优先录取;如果投档成绩是综合分,则按综合分优先录取。考生专业统考成绩(或投档综合分)相同时,按文化课总分(不含政策加分)排序录取。
3、中外合作办学的考生,进校时应与我校签订承诺出国学习的相关协议,若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国,按协议执行。
(10)在安徽工程大学拍过哪些电影扩展阅读: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
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获批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培养方面,有7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
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研究生培养方面,有12个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工程硕士领域,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4亿元。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