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华执导谢添于蓝等人主演的电视剧是什么
电影《林家铺子》由夏衍编剧,水华执导,谢添、林彬等主演。该片以1931年中国江南杭嘉湖地区某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小店铺林源记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该片1959年上映后,曾掀起过观影热潮,之后。曾获得过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中国电影90周年十大优秀影片等荣誉。
一部好的电影,既离不开好的故事,也离不开好的制作,更离不开优秀演员的倾力诠释。
该片中,主要演员方面,谢添饰演林源记林老板、林彬饰演林老板妻子、马薇饰演林老板女儿林明秀、张亮饰演伙计寿生、于蓝饰演张寡妇、韩涛饰演商会余会长。
❷ 水华执导谢添于蓝等人主演的电影是什么
《林家铺子》。
《林家铺子》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夏衍编剧、谢添主演的剧情片,于1959年上映。
该片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以1931年的中国江南某小镇为背景,通过小工商业者的挣扎生存、最终倒闭,和林老板一家的命运,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
(2)谢添演的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影片评价
《林家铺子》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理想精神与文艺热忱的时代凝聚,编导以极其凝炼隽永的笔触,描绘了一幅30年代遭受战乱冲击的江南某镇的生活图景,简洁地勾勒出了饱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榨的中国社会的缩影——林家铺子的命运变化图 。
与将社会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相比,该片更出色的地方在于角色细致的刻画和人与人相处时基本人性的展现,个中流露的人文精神,有一股传统中国读书人的悲悯。
在片中,谢添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这个既是被压迫、被剥削者,又是压迫、剥削者的旧社会小商人的艺术形象,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双重性格,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特定人物的复杂心态。
❸ 求演员谢刚主演的一部电影的名字!
这部电影叫《酸辣姻缘》
❹ 我国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 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 主演:田华、张守维、赵路、李百万、胡朋、陈强、李壬林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成荫、汤晓丹 主演:陈戈、冯喆、张瑞芳、项堃、汤化达、王力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郭维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
《祝福》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
《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出品 编剧:刘知侠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秦怡、冯喆、冯奇、冯笑、邓楠、仲星火、陈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编剧:石言、黄宗江 导演:王苹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张璋、康天申、陈东岗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出品 编剧:林金 导演:王苹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杨沫 导演:崔嵬、陈怀皑 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
《林则徐》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 主演:赵丹、韩非、秦怡、蓝谷、钱千里
《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水华 主演:谢添、张亮、林彬、马薇、韩韬、于蓝
《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赵季康、王公浦 导演:王家乙 主演: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年出品 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上官云珠、马骥、李保罗
《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编剧:陆柱国 导演:王炎 主演:王苏娅、庞学勤、林农
《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 导演:凌子风 主演:崔嵬、蔡松龄、鲁非、赵联
《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张巨克、贺汝瑜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梁信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陈强、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夏衍、水华 导演:水华 主演:于蓝、孙道临、于洋、田方、秦汉
《甲午风云》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导演:林农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李颉、庞学勤
《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乌·白辛导演:赵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李小燕、李健、张平
《红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瞿白音 导演:汤晓丹 主演: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里坡、杨在葆、舒适
《早春二月》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
《野火春风斗古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李英儒、李天、严寄洲 导演:严寄洲 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
《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 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黄琼英、柳杰、冯奇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周皓 导演:水华 主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蔡松龄、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主演:谢芳、曹银娣、李纬、冯奇、上官云珠
❺ 谢添的戏里戏外
撒谎竟被表扬
史东山谢添曾在《新儿女英雄传》中成功地饰演了一个反派角色———汉奸张金龙。导演是史东山。史东山认真、勤勉、敬业,是个好导演。但许多演员很怕史东山,因为他对演员要求极严不管是谁,只要迟到,他都会骂人。
一次,谢添因事迟到。一路上,谢添心里忐忑不安,心想:怎样逃过这顿骂呢?走进门口的一瞬间,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他胸有成竹地跨进摄影棚。进去以后,谢添佯装没看见导演,而是大声对演员赵子岳说:“告诉你们,我今早在护国寺看见一个人,这个人简直就是张金龙,说话的表情,走路的样子,太像了。我就跟着他,想找点感觉,跟着跟着,就跟了好几站地……”
赵子岳打断他的话说:“你等会儿再说吧,史导演在那边都急了。”谢添收住口,来到导演面前,刚说一句:“导演……”史东山就一挥手,说:“别说了,我都听见了,赶紧化装去吧。”不出谢添所料,史导演果然没有发火。
当天晚上,卸装后,谢添正要找导演说明真相,承认错误,就听见史东山正在和几位演员说:“……当演员,就要像谢添那样,对自己的角色入了迷才能演好这个角色……”
靠演戏捡了条命
1944年,为躲避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谢添在逃难的路上走了7天。当时,谢添穿的是国民党军队的旧军装,样子非常狼狈。因为穿的是军装,谢添还差点儿被拉夫。在路上,谢添与一支国民党残部狭路相逢,当官的以为他是一个逃兵,便支使小兵来抓谢添。谢添急中生智,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士兵一拉,他就顺势一倒,两只眼睛一翻,还口吐白沫,念念有词,说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广东话(谢添祖籍是广东人)。有战乱,就有瘟疫。当官的被谢添的样子吓坏了,赶紧招呼士兵一溜烟儿跑了。待他们跑远了,谢添才站起来,自言自语道:“想抓我,没门儿!”
把总理逗乐了
在60年代的一次文艺工作会议上,周总理接见了与会的文艺工作者们。当总理来到谢添身旁,和他亲切握手,并问他个人的情况。谢添对总理说,自己是1914年出生在天津的。当时,谢添很紧张,声音很低,总理没听清,就诧异地问:“1914年,那时我也在天津,怎么没见过你呢?”谢添忙解释:“我那时刚刚出生,总理怎么能见到我呢?”一句话,逗得总理哈哈大笑。
瞎猫碰上死老鼠
1955年,北京电影学院首次开设导演训练班,准备招收一批在职演员学习导演艺术,并请前苏联著名导演伊万诺夫主教这个班。谢添当时41岁,是年纪最大的报考者。不过,谢添还是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
一开始,主考官伊万诺夫就问谢添是否喜欢音乐,谢添答:“喜欢。”于是,伊万诺夫就让钢琴师随意弹了一首乐曲,只弹了一句,谢添就听出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伊万诺夫见谢添对音乐很熟悉,就一挥手说:“看来,你很熟悉西方音乐,古典音乐就不需考了。”谢添一听,真是谢天谢地。因为,如果再考,谢添就要“煳”了,在西方古典音乐中,谢添只知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真叫瞎猫碰上死老鼠。
最喜欢动物
一次,北京电视台“东芝动物乐园”请谢添做嘉宾。主持人王刚问谢添最喜欢什么动物,谢添不假思索,顺口答道:“我最喜欢的动物是高级动物,就是我老婆。”
谢添与夫人杨雪明第一次见面就开“逗”,一直“逗”到现在,可谓越逗越开心,越逗感情越深。这不,老两口儿又“逗”上了。
谢添:“我属虎,你属兔,虎兔相逢,本应相克,可你偏偏跑到庙会买来兔骑老虎的年画,而且一买就是3套,可见是亡我之心不死。幸亏我是一只善良的老虎,不然我非转转看有没有卖老虎吃兔的。”
杨雪明:“少来这套!我当初是年幼无知,才被你骗上贼船的,后悔着呢。”
谢家镇家之宝
谢家的卧室和书房可谓杂乱无章。柜子、桌子、沙发、地板、窗台,所有的地方都堆满书报、杂志、相片等,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乱!
家人怨声载道,要帮他整理整理,他一概拒绝:“谁也别动,一动就乱了。”别人不解,他耐心解释:“乱,是咱家的特点。别看乱,什么东西放在哪儿,我最清楚,这叫乱而有章,乱而有序。你们一收拾,我反而不清楚了,还得麻烦你们一起找。你说,这不是给我添乱吗?”
一次,谢添正在摄影棚工作,有人捎信,说家中被盗。谢添心急火燎的赶回家,果然,大门被撬。谢添与家人慌忙搜索家中的细软存折,竟安然无恙,并且,什么玩意儿也没丢。家人百思不得其解。谢添沉吟片刻,对家人说:“我名声在外,小偷一定以为我很有钱,就来了。等他把门撬开,一看屋里乱糟糟的,不禁一愣,心想:妈的这么乱,一定是有人抢在我头里了。又想:既然该拿的都已被人拿走了,我还费啥劲儿,干脆走吧。”谢添的推理天衣无缝,不由得家人不相信。此后,谢添更得意了,他向家人宣布:“乱,宝也!乱是谢家安居乐业的保障啊!”
谢添趣事
著名导演谢添因导演喜剧故事片《甜蜜的事业》、《锦上添花》和《七品芝麻官》而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据他的儿子谢钢披露,谢添在生活中也趣事多多,妙趣横生。
最喜欢什么“花”一个花草研究会的人到谢添家中采访。谢添不喜欢花花草草,一再推辞,对方不死心,就问他具体的问题:“您喜欢牡丹花吗?”“我没研究过牡丹,所以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对方又说:“那您研究过什么花,喜欢什么花?”谢添说:“我研究过吃,喜欢吃。”对方笑着说:“您理解错了,我是问您研究过什么花,喜欢什么花。”谢添沉思片刻,然后,慢条斯理地说:“花嘛,我还真喜欢过几种……”对方一听,来了精神,忙追问:“什么花?”谢添说:“那几种花实在是太香了,它们依次是腰花儿、韭菜花儿,还有天津十八街的大麻花儿。”
题字别具一格
谢添善书,求字者络绎不绝。谢添题字内容讲究,所题之字都能反映出赠予对象的职业、性格和趣味:给棋圣聂卫平的题字是:棋乐无穷;给天津狗不理包子铺的经理的题字是:笼的传人;给某晚报的题字是:人好报好,好人好报;李仁堂演山杠爷获五项大奖,谢添送给他一幅字是:杠上开花;给某台球厅的题字是:君子好球;给《宰相刘罗锅》剧组的题字是:弯人不弯。
❻ 谢添的亲朋追忆
他作演员,被称为“银幕上的千面人”;他作导演,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然而此后,他留给人们的将惟有记忆。著名表演艺术家及导演艺术家谢添于2003年12月13日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9岁。谢添的长子谢刚说,谢添生前曾留下遗嘱,要求死后不要举行任何仪式,不给大家添麻烦,将骨灰撒到临近天津的渤海中。
关于谢添导演去世的原因,谢刚说主要是心脏衰竭,“89岁的父亲身体太弱,器官各项机能衰弱。”据了解,1997年拍摄《红娘》之前,谢添做了脑血栓手术,在头盖骨上打了两个洞将淤血引出;1998年11月底,谢添导演在北京某医院住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不幸染上病毒感冒,高烧不退,引起心脏、血压及其他脏器的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由于年事已高,患的又是综合性疾病,这次住院竟在病床上躺了三年,医院曾三次开出病危通知书。几年来,谢添导演主要依靠药物进行控制。2003年12月12日,家人发现谢添每分钟心跳达到100多下,赶忙将他送到医院,没想到第二天就不行了。 黄健中说,1971年左右,谢添导演被下放到大兴的五七干校,黄那时是负责看管他的人,当时谢添属于重点看护对象,人们都怕他自杀,因此黄紧张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他就说“你睡吧,我肯定不会自杀的”,他越那么说,说实话黄越不敢睡,慢慢的,黄和谢熟了起来,发现他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怨言。
在干校时,随着看守得不是很敌我分明,谢和黄经常一起打乒乓球,黄说“做导演恁是您老师,可打乒乓球,我就是您老师。”,但谢添是个非常智慧的人,他的乒乓球很快就练得很好,在北影厂也是名列前茅的,黄和谢一帮朋友去新加坡,他用英语跟人家对话没问题,其余人都很惊讶问他什么时候自学成材的,他说就是年轻时看英文电影学会的。
黄健中说,黄自己拍完《小花》后,很想拍一部《蒲松龄与他的女鬼们》,想让谢添演蒲松龄,他非常愿意,还总放在心上,总问我筹备得怎样了,后来这部电影未能拍成,到了1997年黄拍《红娘》时,立刻想到让他演那个
善良的法本长老,尽管当时谢添已经85岁(实际是84岁,但中国人因忌讳所以说是84岁),而且已经做了脑血栓的手术,但他仍然很愿意出演这个角色,那时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他已经无法上台阶,只能是人们把他背上去,但他在现场的表现依然是一丝不苟的。
谢添永远是有说有笑的,不管发生什么,他也始终乐呵呵的,他与候宝林大师私交很好,候宝林著名的“喝醉酒爬手电筒”等段子都是谢添讲给他听的。 谢添逝世后,亲朋追忆,蔡明说谢添是第一个看出她有喜剧天赋的人。她演《海霞》的时候只有12岁,当时北影厂的厂长想把她培养成谢芳那样演悲剧的演员,而谢添老师却说:“你错了,蔡明是天生演喜剧的料。”
蔡明说,她跟他在一起合作永远是快快乐乐的,他就像小孩子一样。一次,谢添住院她去看他,问他想吃什么,谢添说想吃荸荠,可当时北京冬天没有荸荠,蔡明后来去南方拍戏给他特意买了一些,送到他那里时,蔡明说:“老爷子,我要没买到荸荠都不敢来看您。”
谢添说:“你要是再买不到,就嫁给卖荸荠的得了。” 1936:《夜会》
1936:《清明时节》
1936:《生死同心》
1937:《压岁钱》
1937:《社会之花》
1937:《梦里乾坤》
1937:《四千金》
1937:《母亲的秘密》
1937:《马路天使》
1941:《风雪太行山》
1946:《圣城记》
1947:《追》
1947:《郎才女貌》
1948:《满庭芳》
1948:《深闺疑云》
1948:《十三号凶宅》 1951:《民主青年进行曲》
1951:《新儿女英雄传》:
1951:《走向新中国》
1952:《六号门》
1954:《无穷的潜力》
1955:《罗小林的决心》
1957:《风筝》
1958:《林家铺子》
1960:《春暖花开》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1961:《洪湖赤卫队》
1993:《老人与狗》
1996:《风月》 1958:《探亲记》(与桑夫合作)
1959:《水上春秋》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与陈方千合作)
1960:《春暖花开》(与陈方千合作)
1960:《欢天喜地》(与陈方千合作)
1961:《洪湖赤卫队》(与陈方千合作)
1961:《花儿朵朵》(与陈方千合作)
1962:《锦上添花》(与陈方千合作)1964:《小铃铛》(与陈方千合作)
1965:《三朵小红花》
1965:《华北区业余话剧歌剧观摩演出会》(上集,与伊明合作)
1974:《海港》(与谢晋合作)
1977:《春天》
1979:《甜蜜的事业》:
1979:《七品芝麻官》(戏曲片)
1980:《丹心谱》(与郑国权合作)
1982:《茶馆》
1984:《生财有道》
1986:《小铃铛续集》
1988:《烟花泪》(戏曲片) 1959:《水上春秋》
196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1960:《春暖花开》
1961:《花儿朵朵》
1962:《锦上添花》
1964:《小铃铛》
1986:《小铃铛续集》
1988:《烟花泪》
❼ 二十部经典高分电影有哪些
1、神女
上映于1934年的经典老电影,豆瓣评分9.0分。本片由吴永刚执导,阮玲玉、黎铿、章志直、唐槐秋等主演。
推荐理由:吴永刚的经典之作,阮玲玉演出了神一样的母爱。中国默片时代的佳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
2、马路天使
推荐理由:好的电影,总是能抓住过去将来的真实。袁牧之编导运用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社会底层一群小人物的生活图景,传递出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多视点、多构图效果的运动镜头和纵深调度、大量实景拍摄、生活化的台词和表演,都达到了新现实主义的纪实性效果。
3、小城之春
虽然是上映于1948年的老电影了,但作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一直被很多影迷奉为中国电影的第一神片。本片由费穆执导,李纬、韦伟、石羽等主演,目前豆瓣评分8.6分。
推荐理由:影片中萧瑟的小城、破败的家园、杂草丛生的小道,都让人“触目愁肠断”。而三角恋中“发乎情止乎礼”的含蓄蕴藉,辅以缓慢的节奏,低沉的情调,看起来凄凄惨惨戚戚,却闪烁着别样之美。
4、梁山伯与祝英台
桑弧和黄沙于1954年执导的一部越剧戏曲片,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魏小云、金艳芳等担任主演。豆瓣评分8.5分。
推荐理由:中国第一部彩色片,色彩十分漂亮,服化道也很精美。袁雪芬等艺术家的表演虽是程式化,但却又通俗易懂。移步换景十八里送,电闪雷鸣素衣哭坟,情真意切有板有眼,含蓄优美感人至深。其中化蝶的那个桥段真是美轮美奂。
5、家
上映于1956年。由陈西禾、叶明执导,孙道临、张瑞芳、黄宗英、张辉、王丹凤、魏鹤龄、程之、戴耘、马骥、 宣景琳、范雪朋、 谢怡冰、韩涛、狄梵、于明德、朱莎等。豆瓣评分8.1分。
推荐理由:真正的群星荟萃,而且全是演技派,展现了一部大家族史诗。另外就是孙道临真帅,王丹凤真美。
❽ 谢添陈方千导演高方主演是什么电影指挥手彭修文
爱寻迷 导演: 陶杰 主演: 关楚耀罗霖盛朗熙米雪徐天佑孙慧雪刘碧丽 看点: 陶杰 地区: 香港
❾ 求老电影<探亲记>, 导演谢添
http://so.tudou.com/isearch.do?kw=%CC%BD%C7%D7%BC%C7
❿ 谢添导演过哪些电影
谢添所摄影视剧
1998 红娘 Hong Niang
1998 幸福大街 Xin Fu Da Jie .
1996 风月 Feng Yue
1993 老人与狗 Lao Ren Yu Gou .
1986 小铃铛续集 Xiao Ling Da Xu Ji .
1984 生财有道 Shen Cai You Dao .
1984 生财有道 Sheng Cai You Dao .
1982 茶馆 Cha Guan .
1980 丹心谱 Dan Xing Pu .
1979 甜蜜的事业 Tian Mi De Shi Ye .
1977 春天 Chun Tian .
1962 花儿朵朵 Hua Er Duo Duo .
1961 洪湖赤卫队 Hong Hu Chi Wei Dui .
1960 欢天喜地 Huan Tian Xi Di .
1960 春暖花开 Chun Nuan Hua Kai .
1960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 Wei Le Liu Shi Yi Ge Jie Ji Xiong Di .
1959 水上春秋 Shui Shang Chun Qiu .
1958 林家铺子 Lin Jia Pu Zi .
1958 探亲记 Tan Qin Ji .
1957 风筝 Feng Zheng .
1955 罗小林的决心 Luo Xiao Lin De Jue Xing .
1954 无穷的潜力 Wu Qiong De Qian Li .
1951 走向新中国 Zou Xiang Xin Zhong Guo .
1951 新儿女英雄传 Xin Er Nu Ying Xiong Zhuan .
1951 民主青年进行曲 Min Zhu Qing Nian Jin Xing Qu .
1948 十三号凶宅 Shi San Hao Xiong Zhai
1948 深闺疑云 Shen Gui Yi Yun .
1948 满庭芳 Man Ting Fang .
1947 郎才女貌 Lang Cai Nu Mao .
1947 追 Zhui .
1946 圣城记 Sheng Cheng Ji .
1941 风雪太行山 Feng Xue Tai Hang Shan .
1937 马路天使 Ma Lu Tian Shi
1937 母亲的秘密 Mu Qiing De Mi Mi .
1937 梦里乾坤 Meng Li Qian Kun .
1937 压岁钱 Ya Shui Qian .
1936 清明时节 Qing Ming Shi Jie
1936 夜会 Ye 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