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正规电影剧本包括哪些内容

正规电影剧本包括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1-07-26 02:49:51

㈠ 剧本的内容都包括什么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戏剧发展史上,剧本的出现,大致在戏剧正式形成并成熟之际。古希腊悲剧从原始的酒神祭礼发展为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就是以一批悲剧剧本的出现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的宋元戏文和杂剧剧本,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最确实的证据;印度和日本古典戏剧的成熟,也是以一批传世的剧本来标明的。

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戏剧形态是没有剧本的,例如古代希腊、罗马的某些滑稽剧,意大利的初期即兴喜剧,日本歌舞伎中的一些口头剧目,中国唐代的歌舞小戏和滑稽短剧,以及现代的哑剧等等。

(1)正规电影剧本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团块结构,当前流行的有如下两种形式:

1、散文式结构。这种戏剧结构类似文学的一种体裁——散文的结构形式。这类剧作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展开,又自然而然地结束。

它不仅强调生活的纪实性,而且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偏重于抒发人物的真实情感。它写事写人只选取几个看似零散的侧面,但却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这类剧作的结构特点之一是场与场之间没有必然的依存关系;特点之二是没有强烈的高潮和结束;特点之三是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个中心事件;特点之四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时序横向发展,很少用“闪回”,属于时序结构。

2、心理结构。这类剧作的戏剧结构就是依据人物的意识活动来进行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在叙述方式上不同于条式结构,也不同于散文式结构,后二者一般均按时间顺序进行。心理结构则是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把过去、当下和未来相互穿插起来进行。所以也叫时间交错式结构。

它的特点:其一,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物内在感情的剖析,以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它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没有激动人心的矛盾冲突,更谈不上一浪高过一浪的戏剧高潮。甚至连时间顺序也不规则,更多的是人物意识活动。

其二,追求叙述上的主观性。把现实和过去交织起来,以此进行布局和剪裁。 这种结构之所以不遵循时间顺序,把如今和过去互相穿插起来,并能让观众理解,是依据了这样一条原理:人物心理活动(回忆、联想、梦幻等)是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

㈡ 电影剧本分哪些类型

电影剧本的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场景描写(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作描写(Action)

㈢ 请问正规的电影剧本是怎样的在网上找过一点,感觉都不对······

我虽然不是专业,我但我也曾研究过,我就把一个范文拿来让你看一下,电影《云水谣》不知道你是否看过,我就把这个电影的一部份拿来让你看一下。想要了解更多,就去我的空间里,在我的博客里放着几部经典电影的剧本,你可以参考一下。如下:
1 内景 画室 夜
渐显。画布局部特写。字幕和音乐。风琴弹奏的台湾民谣,手法笨拙,曲调简单,却非常温馨。画笔有条不紊地涂抹颜料。色彩随着字幕的变换而变幻。字幕和音乐即将消失的时候,传来隐约的电话铃声,画面随之虚掉了。

2 外景 街道 日 (字幕:台北)
叠现台北阳明山标志性的远景。近景是山前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如流。一个背着行囊步履匆匆的女人一边打手机,一边与周围的行人和物体磕磕碰碰。打不通,继续拨号。她叫孟晓芮(35岁),相貌清秀,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她的帽子式样古怪,背囊硕大。她的脖子上挎着照相机,胸前耷拉着项坠、耳塞和叫不上名目的电器小零碎儿。她躲开了电线杆子,却险些撞上飞驰而过的摩托车,仓惶之余帽子飞了出去。

3 外景 路口 日
路口一角是电器商店的橱窗,大小不一的电视屏幕播放着内容不一的节目——有选战主角手舞足蹈的咆哮,有男女议员儿童般的互殴,有大陆边疆美丽的风光,有火辣辣甜腻腻的广告——行人来去匆匆。孟晓芮走到交通信号灯下面等着过街。她用肩膀和腮帮夹住手机,熟练地点烟,一边继续接听一边像冲出战壕的战士一样冲过了街道。巨大的邮政车呼啸着封住了画面。

4 内景 画室 夜 (字幕:温哥华)
窗外是充满异国情调的夜景,温哥华海湾街区的轮廓被灯火勾勒出来。电话的指示灯轻轻闪烁。铃声渐强。一只苍老的女人的手不慌不忙地拿起了话筒,袖口上蹭的颜料清晰可辨。远方的声音扑面而来。
孟晓芮(画外音):妈妈!你怎么了?为什么不接电话?
沾了颜料的手指在废纸上认真地蹭来蹭去。
孟晓芮(画外音):妈妈!听不见吗?你说话……
镜头移向老人的正面。王碧云(70多岁)面容慈祥,但是疲惫不堪,眼睛始终盯着一个地方。她的声音缓慢而温和。
王碧云:工作的时候,我不接电话。这道理你5岁就懂……
孟晓芮(画外音):女儿知罪了(笑)……妈妈,你的孩子生出来没有?这可是最后一个孩子了,满意吗?
镜头中移出未完成的油画,一幅秋天的山景。
王碧云:非常满意……她漂亮极了。
孟晓芮(画外音):谢天谢地!我真怕又一次胎死腹中,前年和去年……
王碧云(打断对方):新加坡天气热不热?
孟晓芮(画外音):我离开新加坡了。
王碧云(意外而不解):报社的事情……
孟晓芮(画外音):辞掉了。
沉默。
王碧云(不悦):晓芮,你现在在哪里
孟晓芮(画外音):我跟爸爸在一起!
王碧云(回不过神儿来):你说什么?
孟晓芮(画外音):我在找爸爸(大笑)!
王碧云愣住了,不知道女儿是不是在搞恶作剧。

5 外景 墓地 日
孟晓芮笑声朗朗,脚步匆匆,跟拍的镜头让人误以为她仍旧奔走在街道上。
孟晓芮:我真的在找爸爸!像小时候看电影,上了趟卫生间,回来找不到座位了。
镜头拉升,庞大而壮观的墓群和碑林豁然展现在眼前。祭奠的人不多,肃穆宁静。孟晓芮渺小鲜艳的身影在墓碑之间左奔右突,爽朗的笑声把一群鸽子惊得飞了起来。
孟晓芮:几年没回来,又死了一大批。台北人好像累惨了,都想抢个好座位休息休息。妈妈……你猜富德公墓一个位子多少钱?22万!死一下这么贵,还是活着受累更划算(笑)……等等,我看见爸爸了!
孟晓芮快步走向一个墓碑,抱着石头夸张地亲吻。

6 内景 画室 夜
王碧云手持话筒,原地转动身体。轻微的马达声。我们刚发现她驾着电动轮椅,是一个行走不便的人。电话线不够长,她歪着肩膀在画具堆里扒拉来扒拉去,拿定主意之后把一管深红色的颜料挤在画板上。通话一直没有中断。
王碧云:你是怎么答应我的?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来,找个安静的男人嫁过去……晓芮,世界这么大,你总得给自己找一个落脚的地方,跑来跑去的,哪一天是个完?人是不可以这样漂浮在世上的……
画室拥挤不堪。老人的口气疲惫而温和。

7 外景 墓地 日
孟晓芮一边心不在焉地接听,一边从背囊里掏出一束用塑料纸包裹的红色玫瑰花。她用嘴唇整理花瓣儿,被花刺扎了一下,听得不耐烦了。
孟晓芮:你放心吧!我不是同性恋,我也没得抑郁症,我顶多顶多算半个独身主义者,还是见风使舵型的(笑一会儿静下来)……妈妈,别为我操心了。我跟你一样,也想生个漂亮孩子,详情以后再说……(微笑)祝彼此成功吧,拜!
她左盼右顾,从背囊里掏出一听啤酒,似乎要献给逝者,却砰一声拉开,自己咕咚咕咚地喝起来。她像拍人的肩膀一样拍着石碑。
孟晓芮:老人家,我越来越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安静的男人。
她突然呛住,啤酒雾一样喷了出来。
孟晓芮(眼泪汪汪):好爸爸……女儿想你了。
墓主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

8 内景 画室 夜
王碧云有节奏地用力调色,像准备抹灰的泥瓦匠似的。画板上一滩深红。她在落笔前短促地停下来,抬着头,畏惧而困惑地看着画布。秋天的山景五彩斑斓。画笔斜着切下去,紧接着又是一笔,极不协调的颜色像血一样从山岗上涌了出来。

9 内景 走廊 夜
门半开着,露出画室凌乱的一角。当啷啷,好像是画板脱手了。紧接着哗啦一声巨响,似乎是扑救不及,把画架乃至把轮椅给弄翻了。万籁俱寂。黑洞洞的走廊尽头,射灯照耀着一幅人物肖像——神秘的年轻男子意气风发地注视着镜头,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10 外景 院门 日 (字幕:四十年代后期 台北)
绿色铁门的局部。窥视孔的小门朝里打开,露出陈秋水(20岁左右)年轻的面容。
男佣(画外音/闽南语):是陈秋水先生吗?
陈秋水谦恭地点点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门啪一声关闭。镜头从院外拍摄。铁门打开了一道缝,年轻人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院墙上钉着木制门牌——牙医/王庭武宅——四周爬满了常春藤和野蔷薇,从绿树掩映的小楼那边传来了风琴声,弹的是当时流行的台湾民谣。

大概的剧本的格式就是这个样子,去我空间里还有几部http://hi..com/aryaliu,我也希望能与你进一步的交流。想要一下子说明白剧本的格式是不容易的,也是不好更需解的,你最好去看一下《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这本书,会用一些帮助的。

㈣ 剧本包括哪些部分

剧本的写作
剧本的创作者--剧本的创作者叫做编剧,或尊称为剧作家
剧本的内容---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
剧本的结构

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中国的元杂剧以“折”为单位,南戏则是以“出”为单位,代表的是演员的出入场顺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创造后,将“出”改为较为复杂的“出”。

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如“佳构剧”。

剧本的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 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 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

电影剧本: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作的“头脑幻景”之中。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电影则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㈤ 目前剧本的类型分为哪些

剧本的分类
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
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
还有一种剧本主要追求文学性,不以演出为目的,或者不适合演出,动作性不够.被成为”案头剧””书斋剧”.欧洲19世纪的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创作过很多这种戏剧形式的诗歌,但只能提供阅读,不适合上演.

㈥ 一份正规的影视策划书要写哪些内容

按下面的需要填写的内容,把你们的内容填写进去就可以了 包括所有的什么内容的
--------------------------------------------------------------------
一、项目介绍:
1、故事简介:本剧讲述的是发生在现代都市中的亲情、爱情与人的欲望的撞击。剧中由某市著名外企总裁刘玉栋的死亡引出了一系列的事件。何念斌与沈源、大板一起在“妖绿”酒吧,回忆起自己在几年前遇见与自己初恋女友长得很像的夏鸥时的情景。而今天,从在公安局工作的大学同窗大板口中得知,夏鸥,那个一直被自己深爱的女子,竟成了一名疑犯,而她的亲生父亲——市长程宪林,也正在接受审查……
2、市场定位:作为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它本身具有很强的戏剧冲突。然而,它又与一般写反腐题材电视剧有着不同。本剧从破案入手,拉出爱情、母女情、父女情、夫妻情、同学情……,再加上有商业元素及有极大成功可能性的商战戏。剧中人物无论夏鸥、何念斌、刘玉栋、程宪林,都不脱离某一类型又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对情的把握也是本戏的中心,虽为破案,人性却是最重要的。
3、主题定位:首先它是一部情感伦理剧,其中的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上演一出人生悲喜剧。同时也是一部反腐剧,只是通过各种情感与反腐融合在一起来写。再把破案元素加入,好比一剂调料,使剧增色。虽剧中可能会涉及到某些敏感问题,如目前政策对反腐题材不特别支持等等,但是研究文件得出,广电局不支持的只是含色情、暴力太多的戏,所以,本剧在这些方面会加以控制,着重是去写人物的命运等等。
4、类型及风格定位:本剧是属于破案剧类型。当今国内影视剧的动作,一方面追求类型化,另一方面是多戏剧元素的结合。本剧除了作为破案剧类型应有的一些元素外,还从人物身份及各种情感元素。就情节而言,从结尾看是悲剧,但是在死亡中仍有新生,在绝望中还有希望。剧中有一些人物的设置时常伴有喜剧元素的加入。
二、人物表
1、夏鸥:出场时年纪约22岁,是T大的大学生,清纯,但不喜言笑。在几年前在“妖绿”酒吧结识何念斌,两人开始恋爱。
2、何念斌:某市著名的“至诚公司”的地区经理,30来岁,事业有成,未婚。结识夏鸥后与其相恋并向其求婚,却卷入了一场无声的“战斗”之中。
3、刘玉栋:“至诚公司”总裁,夏鸥母亲的情人。却以夏母做诱饵占有着夏鸥。极想做成市黄金地段建设工程,想方设法向市长行贿,甚至以夏鸥做起了诱饵。不幸死亡。
4、程宪林:某市市长,作风一直很好,一个月后就会上调做省长,是夏鸥的亲生父亲。 目前正主管本市黄金地段建设招标项目。与刘玉栋结识,并通过会得知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夏月虹和亲生女儿夏鸥也在本市。面对亲情与仕途,他会面临何种选择?
5、夏月虹:夏鸥的母亲。40岁,风韵犹存。16岁时生长在农村,与当时下乡知青程宪林相爱,半年后程宪林返城,两人分手。但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生下夏鸥后,受不了村里人的冷眼,带着夏鸥进城里找程宪林未果,却成了外企总裁刘玉栋的情人。
6、李叔:刘玉栋的20多年来的司机,也是心腹,心地善良。虽不满刘玉栋的所作所为,但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全部服从。
7、大板:何念斌的大学同学,好友,在市公安局工作。调查刘玉栋被杀的案子时却牵扯出了许多市政高层和自己好友何念斌的女友夏鸥的事,正直的他决心一直查到底。
8、沈源:何念斌的大学同学,在市长办公室做秘书。因某机会结识刘玉栋,走为其走狗,是程宪林受贿事件的“联络人”。
9、小满:市电视台记者,何念斌后来的妻子。清纯可爱,善良,心无城府,全力支持何念斌所想做的一切事。得知夏鸥的所有事情之后真心地接受了希希,并把他当成亲生儿子来看待。
10、 希希:夏鸥与何念斌的儿子,以前何念斌以为夏鸥已经把儿子打掉了,直到后来李叔把希希领到何与小满面前,可那时,他的母亲夏鸥,已经自杀了。
11、 露露:小满与何念斌的女儿。
三、制作时间及财务:
1、投资综述:总动作时间为8个月,全部费用660万元,平均每集33万元
2、剧本创作阶段:3个月(2006年7月-9月)6月开始办理拍摄许可证等手续
项目 人数 集 费用 金额
编剧 1 20 1.2万元/集 24万元
剧本论证审稿 20万元
共计 44万元

3、具体制作阶段:
前期准备2个月(2006年8月-9月)
导演工作台本写作:一个半月
选演员/制片部门组织班子并签订各类合同/主创人员看剧本/订场地、美工设计、备道具、化妆、服装
拍摄阶段3个月(2006年10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后期制作2个月(2007年1月1日-3月1日)
部门 项目 人数 集/月/天 费用 金额 备注
负责 制片人 1 20 8000 16万元
共计 16万元
制片部门 制片主任 1 3 10000 3万元
外联制片 1 3 10000 3万元
剧务 1 3 1000 3000元
场务 1 3 1000 3000元
会计 1 3 2000 6000元
租车&司机(含各部门用车) 1.8万元
汽油&过路费 4万元
场租 10万元
库房、工作间 7万元
食宿(拍摄期、包括主演及其助理) 80 70万元
剧照(包括摄影师) 1万元
保险 6万元
税 20万元
共计 117万元
导演
部门 导演 1 20 10000 20万元
副导演 1 3 4000 1.2万元
场记 2 3 3000 1.8元
共计 23万元



门 美术指导 1 3 8000 2.4万元
美工 1 3 3000 9000元
道具 1 20 5000 10万元
化妆 1 20 2000 4万元
服装 1 20 2000 4万元
共计 21.3万元




门 摄影师 2 3 30000 18万元
摄影助理 4 3 5000 6万元
照明师 2 3 15000 9万元
照明助理 4 3 2500 3万元
录音师 2 3 10000 6万元
录音助理 2 3 2500 3万元
摄像机 2 90 1000 18万元
升降车&轨道 1 90 800 7.2万元
录影带 400盒 130元/盒 5.2万元
共计 75.4万元
特效 器材 5万
共计 5万元


员 主演 4 200万元
其他二线演员 5 50万元
群众演员 3000 10万元
共计 260万元
剪辑 1 20 4000 8万元
音乐(含歌唱演员) 1 20 4000 8万元
配音 1 20 1500 3万元
共计 19万元
合计:536万元/20集

4、后期宣传发行:送交广电总局取得发生许可证
画册/宣传资料:8万元
新闻发布会:60万元(可找赞助)
媒体宣传:12万
四、部分主创和演员介绍:
1、编剧:李莹(据网络小说《抱歉,你只是妓女》改编)
2、导演(拟请):高希希(《历史的天空》、《结婚十年》、《搭错车》等)
黄健中(《笑傲江湖》、《银鉓》等)
3、演员:为保证该剧有一流演员出演,同时考虑到演员档期,拟定从下列演员中确定。
徐静蕾(《将爱情进行到底》、《让爱做主》等)
印小天(《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女才男貌》等)
陈保国(《公安局长》、《大宅门》等)
唐国强(《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
陶虹(《春光灿烂猪八戒》、《空镜子》等)
李幼斌(《亮剑》、《刑警本色》等)
网站: 策划网
原载: 电视剧商业策划书
版权所有: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㈦ 大家哪位知道一个剧本是由哪些结构和内容组成的,要写到多精细,不胜感激

电影剧本是什么?

在本章我们将介绍戏剧式结构的示例

电影剧本是什么,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是一系列通过对话和描写来叙述的形象、场景、段落等就象一串风景画吗,是一些思想的汇集吗?,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常是发生在主 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 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 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下面我们将其分解: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吉蒂斯(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饰)是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莱德Di-ane Ladd饰) 。她要雇用杰克•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邓纳维Faye Dunaway饰) 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②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并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在《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杰克•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动作(dramatic action)。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页至90页之间。在《唐人街》中,第二幕的结尾的情节点就是:杰克•尼科尔森在墨尔雷先生被谋杀的水池中找到了一副眼镜,并知道它不是墨尔雷的就是属于那个谋杀者的。这样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那种模棱两可,含义暧昧的结尾,现在已经过时了。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组成部分,决定了你的电影的形式。以《安妮•霍尔》(Annie Hall)为例,它是一个由闪回来叙述的故事,但也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去年在马里昂巴德》(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也是一样。《公民凯恩》(Citizen Kane)、《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和《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都是如此。所以这个示例是起作用的。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 │
————•—┼——————•—┼—————
│ │
建置 对抗 结局

情节点Ⅰ 情节点Ⅱ

Ⅰ Ⅱ

它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一个技巧高超的电影剧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电影剧本结构的总观。如果你弄清楚了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话,你可以简单地把你的故事"装"进去就行了。所有的好电影剧本都符合这个示例吗?肯定是的。但不必盲目相信我的话。你把它当成一件工具来使用它;对它发生疑问,去研究它,并且思考它。也许有人不相信它。可能不相信会有什么开端、中段和结尾。你可能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它充其量不过是在某个巨大的中间部分中偶然发生的几个个人的"重要时刻",并没有什么开端也没有什么结尾。它正如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所称,是"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我不同意上述这种看法。请问:一个人出生、生活到死亡,难道不象是开端、中段和结尾吗?想一想伟大文明的兴起与衰亡吧——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它们都是从一个小小的社团萌芽,发展到权力鼎盛时期,然后衰败直至覆灭。想一想一颗星的诞生与消亡,或者宇宙的开端,根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已经赞同的"大统一"理论,如果宇宙有其开端的话,那它必然也应该有一个结尾。想一想我们身体的细胞吧!它们从补充、恢复到再生这一循环周期要用多少时间呢?只要七年——在七年中我们身体中一些细胞要死亡,别的一些细胞要生殖、活动、死亡,然后再生。想一想你获得某项新工作的第一天吧!你要和新同事相识,要承担一些新的职责,直到后来你决定离职、退休或者被解雇。电影剧本也毫无例外。它们有自己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这是戏剧性结构的基础。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示例的话,那请再做一次检验,来证明我错了。请去看一部影片或看几部影片,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这个示例。如果你对电影剧本写作感兴趣的话,你就应该时常这样去做。你看的每一部影片都能成为你的学习材料,帮助你理解什么是故事影片,什么不是故事影片。你还应该尽可能多读电影剧本,以便使你明白剧本的形式和结构。现在很多电影剧本印成了书,在许多书店里出售。也有一些剧本已绝版了,但你可以在自己的藏书里去找,或者从大学里的戏剧艺术部的图书馆里去借阅。我让我的学生们阅读并研究一些电影剧本,如:《唐人街》、《网络》(Network)、《洛奇》(Rocky)、《秃鹰的三天》(Three Days of the Condor)、《非法挣钱人》(Hastler)(选自简装本的罗伯特•罗逊的《三个剧本集》,现已绝版)、《安妮•霍尔》,《哈罗德与摩德》(Harold and Maude)等。这些剧本都是很好的教材。如果找不到它们,那就读一下你所能看到的任何电影剧本,读得越多越好。

示例是有用的。它是所有好的电影剧本的基础。

练习:
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当影院光线暗淡下来影片开始后,请问一下你自己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能做出"喜欢"或"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决定。一旦你明确做出决定后,请看一下手表,记下时间。如果你发现一部你真正欣赏的影片,不妨再看一遍。看一看这部影片是否真正符合这个示例。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然后再找出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
①原文Paradigm本书均译为"示例"。但这个词的实际意义比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示例有更广泛的外延涵义。在语法学中,这个词专指(动词、名词的)词形变化表。而本书作者使用这一词则指电影剧本结构的变化表,为了统一,本书内则把此词译为"示例"。
②本文作者在分析电影剧本及影片时,习惯把剧中人和扮演者混在一起议论。

第二章 主 题

在本章我们将探索主题的性质

你的电影剧本的主题是什么?它讲述的是什么?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了。你必须清楚你的影片讲的是谁,以及他(她)遇到了什么事情。这是写作的基本观念。如果你想写三个家伙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的话,你就应该把它戏剧化地表现出来,这就意味着,你的焦点应集中在人物(三个家伙)和动作(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上。每个电影剧本都有个主题。以《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为例,它讲的是大萧条时期,克莱德•巴巴罗匪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抢劫根行以及他们终于落网的故事。动作和人物,这是使你的一般化想法成为特殊的戏剧化前提的要素。而这就是作电影剧本的起点。每个故事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在《邦妮与克莱德》之中,开端把邦妮与克莱德相遇,以及他们结成匪帮戏剧化了。中段叙述他们抢劫几家银行,警察在追捕他们。在结尾处,他们被社会势力所制服并且被打死。这里有建置,有对抗,有结局。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用寥寥数语说明主题时,你就开始扩展到形式和结构的要素了。也许刚开始时,你要用好几页纸去叙述故事,而不能一下子抓住基本要点,你也不会把一个复杂的故事压缩为简单的一、两句话。别着急!只要坚持做下去,你渐渐就能明确而清晰地说明自己故事的思想。这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故事说的是什么,试问,那还有谁知道?是读者还是观众?如果连你也不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那怎么能期望别人知道呢?剧作家在决定如何把故事戏剧化时,常常要进行选择和履行责任。选择和责任——这两个词在本书中会反复出现。每个创造性的决定都来自选择而不是强求来的。你的主人公走出一家银行,这是一个故事;如果他跑出一家银行,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有些人已有一些想法,他们准备将其写进电影剧本之中。也有一些人没有。你怎样去寻找一个主题呢?报纸或电视新闻所提供的一个主意,或者你朋友或亲戚遇到的一些事件,都可能成为一部影片的主题。象《三伏天下午》在拍成影片之前,不过是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当你寻找一个主题时,那个主题也在找你。你也许会在某地、某时——没准儿正是你最不注意时,一下子发现了它。你也许会着手搞这个主题,或许不搞,完全听君自便!《唐人街》就是从那一个时代的旧报纸上找到的一件洛杉矶争水丑闻发展而成的。《洗发》(Shampoo)是由一位著名的好莱坞发型 设计师所遇到的几个事件发展而成的。《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写的是在纽约城内驾驶出租汽车的那种孤独感的故事。而《邦妮与克莱德》、《卖花生的卡西迪与跳太阳舞的小伙子》(Butch Cassidy and Sundance Kid)和《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都是由真人真事发展而成的。你的主题会找到你的,只要你设法去发现它。这简单极了!请相信自己。从寻找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开始做起!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简明地表达你的想法时,当你能够用名词来表示它——我的故事是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在干他(她)的这件"事情"时,你已经在开始你的电影剧本写作的准备工作了。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要想方设法去收集素材。这对你是非常有益的。有些人对进行调查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产生疑惑。依我之见,调查研究工作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的写作必须要有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则意味着收集情报。请记住:写作的最难之处在于作者要知道写什么。通过调查研究——无论是从文字材料如:书籍、杂志或报纸等,还是进行个人采访,你都能获得情报。你收集的这些情报则使得你能从选择和责任的角度去处理它们。你可以从你收集的材料中,选择一部分使用,或全部使用,或干脆不用,完全听君自便。但是这要取决于你的故事。不用它们,是因为你没有选择的余地,或者它们始终与你和你的故事相违。
有不少人在头脑中只有个模糊不清、尚未充分形成的想法时,就开始动笔了。结果往往写了大越30页左右,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下面该写什么,或者往哪里发展,于是便生起气来,不知所措,甚至感到灰心丧气,最后干脆放弃,宣告失败。如果必须或有可能进行个人采访的话,你会意外地发现:大多数人是十分乐意尽力来帮助你的,而且他们时常会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去帮助你找到准确的情报。个人采访还有其它好处:它们会比任何书籍、报纸和杂志提供更直接和更自然的视角。对你来讲,个人采访是仅次于你个人亲自体验的第二件好事。请记住: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就越多。而且当你做出创作决定时,请你一定站在选择和责任的高度上去处理。最近我有机会写这样一个与克雷格•布利德洛弗(Craig Breedlove)有关的故事。他曾是地面最高速度的世界记录创造者和保持者。他也是第一个在陆地上先后每小时行驶四百英里、五百英里和六百英里的人。克雷格曾经发明了一辆火箭汽车,他以每小时四百英里的高速跑了四分之一英里的路程。这个火箭系统正是载人登月的那个火箭系统。我要写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人驾驶火箭船打破了世界水面速度纪录。但是火箭船实际上并不存在,至少迄今尚未存在。于是我就需要为我这个题材做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工作。诸如:水面最高速度是多少?怎样才能打破这个纪录?靠火箭船能打破这个纪录吗?如何正规测定船的时速呢?在水面上一只船能超过每小时四百英里这样的高速吗等等。从一系列谈话中,我了解了火箭系统、水中最高速度、以及如何设计和建造一只赛艇等。而且从这些谈话中产生了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以及如何把事实与虚构融合成一条戏剧性的故事线的方法。
这条规则值得再重复一遍: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越多。调查研究工作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具体要素。一旦你选择了一个主题,并能以一、两句话扼要地表达出来时,你就可以开始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了。决定一下你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丰富对你主题的知识。《出租车司机》的作者保尔•施雷德(Paul Schrader),曾想写一部事情发生在火车上的影片。于是他乘火车从洛杉矶到纽约。当他从火车上走下来时,他意识到他没有找到什么故事。他根本没发现一件故事。没关系,另选一个主题好了。施雷德接着写出了《困惑》(Obsession)。而科林•希金斯(Colin Higgins)——《哈罗德与摩德》的剧作者,却写出了一件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银带》(Silver Streak)。理查德•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s)在写《咬子弹》(Bite The Bullet)这个剧本之前,曾整整用了八个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在这期间他没有在稿纸上写下一个字。他写《专家们》(Professio-nals)和《冷血》(In Cold Blood)时也是如此,尽管后者是根据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一本很有研究的著作改编的。《午夜牛郎》的作者沃尔都•萨尔特(Waldo Salt)为简•方达(Jane Fonda)写了名为《归家》(Home Coming)的电影剧本。他的调查研究包括与二十六名以上的在越南战争中受伤而下肢瘫痪的老兵进行的谈话,全部谈话录音长达二百小时。
假如你想写一个自行车运动员的故事,你就要考虑他是个什么样的运动员?是短程速度运动员呢还是长距离赛运动员?在什么地方举行自行车赛?你想把你的故事安排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城市?有没有其它不同形式的比赛或循环赛?都有什么样的协会和俱乐部?每年要举行多少次比赛?国际性比赛情况如何?这样的比赛与你故事有关吗?人物是谁?他们都骑什么型的自行车?怎样才能成为自行车运动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你着手写以前认真回答。调查研究会给你一些想法,使你对人物、情境和故事发生地点有所认识。它还可以给你一定程度的信心,从而使你始终能高于你的主题,让你站在选择的高度而不是强求或无知的地位上去处理这一主题。
请先从主题开始。当你想到主题时,要想到动作和人物。如果我们画个图表的话,那它就是这样的:

主 题
|
┏━━━━━━━━━┓
动 作 人 物
| |
┏━━━┓ ┏━━━━━┓
有形的 情绪的 明确其需求 动作

即是人物表中列出了两种动作:有形的动作和情绪的动作。有形的动作,如《三伏天下午》中的抢劫银行;《子弹》或《法国关系》(French Connection)中的汽车追逐;《滚球》(Roller ball)中的赛跑、竞赛或球赛等等。情绪的动作则是另一些影片的戏剧中心。如《爱情的故事》(Love Story),《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和安东尼奥尼(Antonioni)的关于一个分崩离析的婚姻的杰作《蚀》(l'Eclisse)等。大多数影片兼有这两种动作。《唐人街》就创造了有形动作与情绪动作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当杰克•尼科尔森揭露争水丑闻时,他的动作是与他对费伊•邓纳维的感情相互联系的。在《出租汽车司机》中,保尔•施雷德想把孤独感加以戏剧化。所以他选择一名出租汽车司机作为他的银幕形象。出租汽车就象大海中的一条小船,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走了一程又一程。在他的电影剧本中,小汽车作为戏剧性的隐喻,它毫无感情的牵挂,毫无根据、毫无任何联系地在城市之中巡驶,是一个故苦伶仃的存在物。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是一部户外的惊险动作的影片,还是一部描写复杂关系的情感的影片?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
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驱使他走向故事的结局的呢?在《唐人街》中,杰克•尼科尔森的需求是要弄清楚究竟是谁在摆布他,以及为什么。在《秃鹰的三天》中,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的需求是要知道是谁想杀死他,以及为什么。你必须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他想要什么?在《三伏天下午》这部影片中阿尔•帕齐诺(Al Pacino)抢劫银行是为了有一笔钱为他的男性恋人做改变性别的手术。这就是他的需求。如果你的人物想要发明一套方法在拉斯•维加斯城的赌桌上取胜的活,那么他需要赢多少钱才能弄清楚他的这套方法是否有效呢?你剧中人物的需求,向你的故事提供了一个目标、一个目的和一个结尾。而你的人物是如何达到或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则成为你的故事的动作。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冲突、斗争、克服障碍这就是一切戏剧的基本成分。喜剧,亦是如此。剧作家的责任就是创造足够的冲突去使你的观众或读者发生兴趣。故事始终要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它的解决。上述就是你对主题应该了解的一切。如果你已经清楚了自己电影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你就可以为你的人物规定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一需求设置种种障碍。三个家伙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的戏剧性需求,是直接与他们抢劫银行的动作相联系的。对这需求的障碍造成了冲突——如:银行里各种各样的警报系统、保险库、门锁、以及他们为逃跑要克服的安全措施等等。(没有一个家伙去抢银行而希望自己被抓住的!)人物要计划该如何下手,这意味着在他们实现抢劫之前,需要广泛地观察和研究,准备一个精密的行动计划等。象《邦妮与克莱德》那样随便闯入银行强行抢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午夜牛郎》中乔恩•沃伊特(Jon Voight)到纽约是想找女人吊膀子。这就是他的需求,也就是他的梦想!他自己觉得他将会得到很多钱,同时满足很多女人。他面对的障碍是什么呢?他被达斯汀•霍夫曼(DustinHoffman)耍弄了,钱也花光了,既无亲友又无工作,而纽约的女人则根本无视他的存在。一切都是梦!他的需求和纽约城的冷酷现实直接发生了抵触。这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没有需求,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也就没有动作。作家司考特•费兹格拉德(F.Scott F-itzgerald)在其作品《德川幕府的最后一个将军》中写道:"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莎土比亚有句名言:"即便一只麻雀的死,亦有特殊的天意。"而宇宙的自然法则是: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一法则也适用于你的故事。这就是你电影剧本的主题。
要了解你的主题!
练习: 为你要写的电影剧本选择一个主题。然后通过动作和人物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附注: 现将本书中提到的主要几部电影作品简介如下:
《唐人街》 编剧:罗伯特•汤纳,导演:罗曼•波兰斯基。1974年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曾获1974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剧本奖。影片以三十年代洛杉矶争水事件为背景,揭露上层阶级唯利是图和荒淫无耻的本性。
《教父》 编剧:马里奥•普佐、佛兰西斯•科波拉,导演:弗兰西斯•科波拉。1972年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曾获1972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中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奖。影片描写了美国纽约的黑手党组织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出租汽车司机》 编剧:保罗•施雷德,导演:马丁•斯考西兹(Martin Scorsese)。1976年拍摄,获1976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影片通过一个年轻出租汽车司机的遭遇,反映了美国下层社会人们的痛苦与动荡不安的生活,但同时又宣扬了暴力行为。
《邦妮与克莱德》 编剧:罗伯特•班顿(Robert Ben-ton)、大卫•纽曼(David Newman),导演:阿瑟•佩恩(Arthur Penn)。1967年出品。曾获得1968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中最佳编剧与最佳女演员两项奖。影片是根据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一对夫妻组成匪帮铤而走险抢劫银行,被警察追捕亡命天涯,最后终于惨死的故事。这个故事已数度拍成影片。
《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 编剧:大卫•萨斯坎德,导演:马丁•斯考西兹。曾获1974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女主角奖,并获1975年英国电影电视艺术院的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

㈧ 剧本主要包括那五种内容

刷本写作格式 格式,是已经形成规定或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形式。这个说法,主要是对文本而言。编剧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落实成可供阅读的文本,也就是写成剧本来体现。但有些朋友,还不大了解剧本的格式,这是编剧最基本的功课。我们不能总是拿出一个很好的故事,结果,让人家一看,他先由心里发笑,这小子还是个很嫩的芽菜,结果就会在价格上欺负咱。从编剧自身的角度讲,我们也有责任做出规范漂亮的文本,这不只是能使阅读者会感到舒服,同时,也是对自己技能和认真意识的一种训练。剧本分为文学剧本、导演剧本,导演分镜头剧本、电影完成剧本。但本子自导演剧本之后,就不是编剧的事了。本子的格式大体是以每场戏为一段落。要有地点、时间、内外景之分,有些还列出了这一场的人物。本子的容量也很重要。我读过不少的本子,故事的创意很好,但故事量远远不够。由于这个东西没有具体的量化,我这里列出的是常规的量化标准。电影本子,由文字的角度讲,至少要在35000到45000字之间。全剧大约要有120场戏。如果就本子的页数讲,四号字的打印本,原则是一页一分钟。电视电影本子比之要弱很多。但不是弱在容量上,而是弱在实际把握上。二者的区别在于,电影讲的是感觉,因此时间的要求很严格,以秒记,但却有大投资。电视电影则是偏重于讲故事,时间松于电影,即使你写成了电影本子,它也无法拍摄。电视剧本子,一般的情节剧,每集的字数要在15000。而动作戏要在12000。要大约有40场戏。而电视剧本子对于所拍摄的戏而言,其作用和重要性上都大于前面的二者。所以说,一部二十集的电视剧是很吃时间和功夫的。因为由字数而言相当一部常规的长篇小说的字量。如果有人二个月就能写出部二十集电视剧来,还认为自己的东西是经典,他多半是个大话王。 如果有朋友有兴趣做长的电视剧,我建议最好是拿着你的故事创意先去联系影视文化公司,签了意向书后再写,不然成为废纸的可能性远比被人认领高的多的多。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标明摄象机的关系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1

㈨ 剧本分析有哪些内容

剧本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戏而异,这里着重谈谈从分析矛盾冲突人手的办法:
一、冲突和事件。
戏剧离不开冲突,剧中各种人物之间的差异和斗争构成全剧的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作横的分析,便可以分清主次矛盾、了解人物关系、初步得出主题思想;对矛盾冲突作纵的分析,进而可以理出情节结构、把握节奏的起伏变化、体味剧作的体裁感、找出人物的行为线索和人物基调。总之,剧本的矛盾冲突是和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剧本体裁等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对剧本的矛盾冲突作了横的和纵的两个方面的分析之后,剧本的基本面貌便廓清了。
为了找出剧本的矛盾冲突,我们先要找出每场每幕的事实和事件。什么是事实?舞台上发生或出现的人物的活动、生活现象、人物关系的形成、人物行动的结果等都是舞台事实,要言之,构成剧本情节的不可遗漏的环节都是舞台事实(漏掉一个环节,观众就会看不懂、听不懂)。在这些事实中,凡是能够纠葛和发展戏剧冲突、推动舞台行动的事实就成了舞台事件。沿着事件的发展线索,捋出在戏剧进程中起主导力量和对抗力量的各方所采取的基本行动(有人称之为贯串行动和反贯串行动),由此便可以确定全剧的基本冲突(主要冲突)以及次要冲突了。这样,由点到线,由剧情最基本的环节到全剧交错推进的网络,我们扎实而不是虚浮地、有依据而不是想当然地把握了全剧的主次冲突。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事实、事件不可太滥,不要什么都是事实,轻易确立事件。导演迷失在大量的事件中,反而取消了事件的规律和作用。况且任何事件总是就一定范围而言才有意义。某剧团失火,对这个单位来说,无疑是重大的事件,就全省、全国而言,它就微不足道,充其量只是一个“事实”罢了。第二,作为专业术语的舞台事件不等同于生活概念;它有着强烈的戏剧性。舞台事件要有“发现和陡转”的力量,具有生活中“事变”的含义。《雷雨》中周萍打鲁大海一记耳光,掀起多大的波澜!第三,要弄清事件与冲突的关系。事件纠葛冲突,成为冲突的起因,事件又是冲突一次次撞击的结果,它们相互依存。由事件找冲突,只是一种工作方法而已。第四,分析矛盾冲突,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即冲突布局的特色,亦即剧中主次冲突搭配的关系和各组矛盾推进的环扣。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形成生活现象的千差万别。剧本反映生活,造成这一个剧本不同于那一个剧本的根本原因,就内容而言,正是反映的生活矛盾各不相同;就艺术而言,则是矛盾冲突的布局各具特色。研究矛盾冲突布局的特色,能帮助我们从交错盘杂的线索中,清理出各自的走向,清理出主次从属的关系。
二、主题和主题思想。
找到了剧本的主要(次要)冲突,就可以分析它们的思想实质来确定全剧的主题(副主题),进而分析确定剧本的主题思想。有的导演依靠一两段台词、摘引某些警句来确定主题和主题思想,这种近路抄不得。好剧本的主题思想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直接可以演出来的,主题和主题思想是要通过舞台上展开的行动,反复冲突、反复较量、反复解剖方始揭示出来的。只有从基本冲突中找到的主题才是真正的主题,只有从冲突和冲突的含义里概括出采的作者的态度和评价,才是剧本的主题思想。
主题和主题思想有区别有联系。主题是剧本(通过主要冲突)提出来的基本问题,主题思想是对这个基本问题的阐述、是对主题的态度和评价。作者提出一个主题正是为了阐述一个思想,它们共同概括了一个作品总的思想含义。导演经过分析矛盾冲突及其蕴藏的思想实质,拎出剧本的主题和主题思想后,还不能束之高阁,到此为止。反过来,导演还要以它为全剧的纲,去清理和疏通全剧的情节和脉络。实际工作中,这是一个不断交替、不断往复的认识过程,它存在于导演创作的始终。
近年采,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展,人们发现一则有趣的现象。我们的观众习惯问:这个戏的主题是什么?我们的导演生怕主题揭示得不清楚。国外的观众、导演正相反,生怕主题说得太明白。这里固然反映出两种审美经验的差异,然而随着时代的进展,我国舞台上摒弃主题的直、白、露,追求主题的多义性,应该是当代导演十分重视的课题。
三、情节结构。
戏剧总是要有故事情节的(当代某些剧本另当别论)。前面讲到,对矛盾冲突作纵的分析,依据事件的推进,捋出各组冲突的层次变化和布局特色,也就勾画出了全剧的情节结构。一出戏总要分成若干段落,才能点逗分明。一出戏不管是独幕还是多幕,总可以找出它的起、承、转、合的规律。通常说来,起,矛盾的提出;承,矛盾的展开和激化;转,矛盾的转化(高潮);合,矛盾的解决。而起承转合每一阶段的核心场次必然是主要事件之所在。我们把握了一个个事件,又把握了镶嵌这些事件的总的框架,全剧的“组装”便有了依托。戏剧结构的形式千变万化(国外有人推算达2重万种),导演对所排戏的结构特点了然在胸,才能把握全剧冲突发展的整体过程和戏剧节奏的起伏变化。当然,对于当代那些反情节的心理结构戏剧,我们不必囿于成法。另起炉灶,另辟蹊径,只要能建立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就行。
四、人物和人物关系。
所谓戏剧冲突,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冲突,戏剧艺术是塑造人的艺术。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冲突和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我们只有在全剧冲突的框架中去研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斗争,研究他们的区别和联系,“观其言,察其行”,才能把握人物各自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要善于分析人物在全剧冲突中的作用和地位,找出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冲突中、在各冲突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是怎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而把握人物之间独特的(不是泛泛的)关系,把握各个人物和揭示主题之间的本质联系。分析人物和人物关系,不要忽视舞台提示和有关台词。导演不妨建立人物“档案”,把剧本对每个人物的提示,把每个人物自己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把旁人对他的评价、介绍等,分门别类摘记下来,综合整理,有助于勾画出人物完整的轮廓。导演分析人物有别于人物评论,导演不仅要归纳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还要明白这些特征依靠剧中哪些环节揭示体现,没有这一条,分析得头头是道也没有实际意义。对于那些比较难懂、不易理解的人物,导演更要下工夫分析透,不然是无法和演员一起工作的。
五、体裁。
导演要创造一台完整统一的演出,必须做到体裁统一,体裁不统一,整个演出就无法完整统一。什么是体裁?悲、喜、正、闹之谓也。导演分析作品体裁的意义不在于种类的本身,而在于不同体裁所引起的情感效果。一个剧本的体裁由什么来决定呢?最基本的因素仍然是冲突——冲突的性质和冲突展开的方式,尤其是冲突展开的方式。作者对他所选择的素材、对他所组织的戏剧冲突持不同态度,或严肃、或嘲讽、或怜悯、或悲伤,就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剧本结构和特定的表达方式,从而引起观众特定的感情效果。我们通过研究冲突展开的方式来确定悲剧、喜剧、正剧、闹剧,就从根本上获得了体裁的制约权,戏的体裁感也就容易统一了。
六、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前面都是顺着矛盾冲突的线索进行分析的,至此,剧本最基本的方方面面都已得到廓清。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中有一些内容也已在分析矛盾冲突中解决了,如剧本结构的特色。其它如作品风格和语言特色,则需要我们依照剧本单独分析。剧本风格和语言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不同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特质形成作品的独特风格,或含蓄,或浓烈;或细腻,或豪放;或冷峻,或热烈;或写实,或象征;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而这些体现作者个性的独特风格首先反映在语言的特色上。
导演对剧本的分析随着排练不断修正,不断深化。导演分析剧本一定要把精确的概念和形象的感受结合起来。剧本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规律,但在实际运用时,不同的剧本则应有不同的侧重。更何况戏剧创作的不断更新,不断涌现出新的结构、新的样式,需要我们不断揣摩导演分析的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规律是实践的总结,方法在实践中形成,只要有助于吃透剧本,只要有助于形成导演构思,任何方法都是可取的,任何陈规都是可以突破的

㈩ 剧本的类型有哪些

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话剧等。

1、喜剧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2、悲剧

悲剧,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比喻不幸的遭遇。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

3、历史剧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在西方,属于这一剧种的作品,古已有之。

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编写而成的戏剧作品历史剧的创作要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

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定于戏剧性的事件,并适当地运用想象、虚构给予丰富和历史剧补充,构成戏剧冲突,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

4、家庭伦理剧

家庭伦理剧是一种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内容的通俗剧,它构成了通俗剧创作的主要形态,或者说,以反映社会道德、伦理为内容的电视剧,主要采用的是通俗剧的形式。

5、话剧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阅读全文

与正规电影剧本包括哪些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影电影邓超谋免费观看 浏览:807
斗鱼电影版完整免费 浏览:147
电影作品著作权有什么人享有 浏览:848
电影哈利波特是怎么拍的 浏览:186
母仪天下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218
徐少强演的古装电影有哪些 浏览:364
一人做事一人当是什么电影 浏览:412
如何看待热播电影拍续集 浏览:98
为什么好多漫威电影下架 浏览:529
新李小龙传奇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970
猫眼电影免费版小程序 浏览:606
如何将下载的电影存到sd卡里 浏览:347
有珠子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44
金刚电影国语版免费 浏览:352
youtube如何看那种电影 浏览:175
锦衣卫电影免费观看地址 浏览:253
电影院眼镜需要多少钱 浏览:234
一个普通电影多少流量 浏览:538
超市里面大鲨鱼是什么电影 浏览:873
推介几部好看的爱情电影 浏览: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