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听的中国电影插曲有哪些
1 红星照我去战斗 《闪闪的红星》
2 我的祖国 《上甘岭》
3 南泥弯 《南泥湾》
4 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赤卫队》
5 英雄赞歌 《上甘岭》
6 谁不说俺家乡好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7 红梅赞 郭兰英 《江姐》
8 人说山西好风光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9 春苗 《春苗》
10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黑三角》
11 驼铃 《戴手铐的旅客》
12 知音 《知音》
13 心中的玫瑰 《泪痕》
14 映山红 《闪闪的红星》
15 牧羊曲 《少林寺》
16 少林,少林 《少林寺》
17 妹妹找哥泪花流 《桐柏英雄》
18 绒花 《桐柏英雄》
⑵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 姑娘小伙子一大群 歌名是什么
解脱
播放
歌手:张惠妹
语言:国语
所属专辑:姐妹
爱是不夜城
回忆像星辰
热泪越沸腾
我越感觉有点冷
变了心的人
越想越伤人
枯坐到清晨
阳光替房间开了灯
⑶ 一首经典老歌
刘紫玲《幸福不会从天降》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作词:马烽、作曲:张棣昌
演唱:刘紫玲
Lrc 歌词由网友 CBC1206 制作
Music…
樱桃好吃树难栽,
不下苦功花不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
社会主义等不来。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Music…
莫说我们的家乡苦,
夜明宝珠土里埋~。
只要汗水勤灌溉~,
幸福的花儿遍地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
Lrc 歌词由网友 CBC1206 制作
Music…
莫说我们的家乡苦,
夜明宝珠土里埋~。
只要汗水勤灌溉~,
幸福的花儿遍地开。
Music…
只要汗水勤灌溉~,
幸福的花儿遍地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
作词:马烽、作曲:张棣昌
End
-
⑷ 老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一共几部 都叫什么名字 我妈妈想看 在给她找那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看过的是三部,由于时间太久,情节记不清了,但现在网上能找到的只有两部!
⑸ 有部老电影叫《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可是那些演员看起来不年轻啊,像25岁以上,有的还像三十几岁,不
现在的演员不都是这样嘛!都大爷的年龄了,没事还想找个小鲜肉演演!
⑹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的歌词
http://www.520pub.com/read.php?tid=21931&fpage=1
革命歌曲:http://www.law007.com/music/
《幸福不会从天降》 《我们的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樱桃好吃树难栽,
不下苦功花不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
社会主义等不来。
莫说我们的家乡苦,
夜明宝珠土里埋,
只要汗水勤灌溉,
幸福的花儿遍地开
⑺ 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主题歌歌词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那高处
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啊
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杏花村里开杏花
儿女正当好年华
男儿不怕千般苦
女儿能绣万种花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哦
挺起那腰板
也象十七 八 *
⑻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的音乐原声
主题曲 王宏伟
作词:廖勇
片尾曲 谭晶
作词:廖勇
⑼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是根据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改编的,请问是那一句
人说山西好风光(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 郭兰英 - 东方红
词:乔羽曲:张棣昌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那高处
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杏花村里开杏花
儿女正当好年华
男儿不怕千般苦
女儿能锈万种花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
挺起那腰板
也象十七 八
⑽ 赞美家乡的歌曲有哪些
1、《外婆的澎湖湾》
1979年,叶佳修在海山唱片公司安排下认识了潘安邦,知道了潘安邦童年在澎湖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为潘安邦写下这首歌。潘安邦当天立刻用公用电话,从台北打长途电话到澎湖给外婆。他说,当时他在电话里唱了这首歌,可是电话的那一头在他唱完后没有任何声音,他可以感觉到外婆在啜泣、流眼泪。这首歌背后藏着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祖孙故事,潘安邦是用真情唱自己的故事。
2、《人说山西好风光》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山西民歌。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创作于1959年,60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把山西民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3、《家乡美》
是浮克谱曲、晓东作词,汤灿演唱的一首赞美家乡的歌曲。
4、《东方之珠》
是1981年香港电视剧《前路》主题曲。该歌曲是由香港著名作曲家顾嘉辉作曲,而作词则是由香港著名填词人郑国江填词,由著名歌手甄妮主唱。而另两首《东方之珠》是由罗大佑分别于1986年和1991年创作的歌曲。
5、《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是一首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蒙古族歌曲,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1978年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受到歌唱界的极大关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编选入教材,并收录于《亚太歌曲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