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大全 > 茅盾作品改成的电影有哪些

茅盾作品改成的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7-22 03:54:12

❶ 矛盾的作品改编电影是什么

1、《林家铺子》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夏衍编剧、谢添主演的剧情片,于1959年上映。该片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以1931年的中国江南某小镇为背景,通过小工商业者的挣扎生存、最终倒闭,和林老板一家的命运,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

2、《春蚕》是由夏衍改编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说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电影,导演为程步高。这是第一次将新文学作品搬到银幕上,实现了电影和新文学的结合。

(1)茅盾作品改成的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春蚕》简介:三十年代的浙江农村,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开始养蚕。蚕农老通宝(肖英 饰)借来高利贷买桑叶喂蚕,他非常迷信养蚕的各种禁忌。大儿子阿四(龚家农 饰)生性忠厚。

小儿子多多头(郑小秋 饰)却让人不省心,他经常和根生(王徽信 饰)的老婆荷花(艾霞 饰)耍笑,而老通宝认为荷花就是不吉利的人物。她以前做过大户人家丫头,村里人都瞧不起她,而多多头不顾家人和村里人的冷眼,仍愿意和见过世面的荷花在一起。

为了报复老通宝,她故意跑进老通宝的蚕房里去“冲克”蚕宝宝。老通宝知道后,心想,这下完了,等着破产吧。但奇怪的是,这一年他家的蚕茧获得了丰收,老通宝百思不得其解,“禁忌”怎么不灵了。

❷ 电影什么是根据矛盾的同名小说改编

电影《林家铺子》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

《林家铺子》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夏衍编剧、谢添主演的剧情片,于1959年上映。

该片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以1931年的中国江南某小镇为背景,通过小工商业者的挣扎生存、最终倒闭,和林老板一家的命运,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

(2)茅盾作品改成的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林家铺子》剧情简介:

1931年,日本武装侵略中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掀起抵制日货的运动。这一风潮也波及浙江杭嘉湖地区的一个小镇。林家铺子老板的女儿林明秀因穿了一件日本货的旗袍而遭到同学们的鄙视,她羞怒地回家哭闹。此时,当地国民党党部却通过商会余会长借检查日货为名,到各家商店勒索。

当晚,林老板用四百元贿赂了余会长,得到了出售日货的默许。于是,东洋货改头换面成了“国货”,陈列在林家铺子的货架上,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上海某商行的收帐员赶来向林老板索讨债款,林老板只好向放高利贷的钱庄求助。

因时局动荡,钱庄非但不肯再贷,而且还要他在年关前还清旧债。幸好铺子的伙计寿生从乡下收帐回来,才使林老板用还一半拖一半的方法,送走了上海的收帐员。年关过后,为向上海来的一批难民推销日用小百货,林老板到零趸小店里索债提货,用 “一元一套”的办法招揽顾客。

正在生意兴隆之时,国民党党部却找借口抓了林老板,警察局卜局长也要强娶林明秀为姨太太。林家不知所措,寿生花了几百块钱才把林老板赎出来。在走投无路之际,林老板匆忙把女儿许配给寿生,然后席卷所有,带着女儿悄悄出走躲避。

林家铺子倒闭了。有权有势的债主们闻讯前来争夺封货 ,而张寡妇、朱三太那些老弱孤寡的债权人却被警察阻挡在林家铺子的门外,她们的血汗钱白白被林老板拐骗走了。在拥挤的人流中,张寡妇的孩子被踩死,她则完全疯了。

❸ 历届茅盾文学奖有哪些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改编自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周克芹的同名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1981年首次被搬上荧幕,北影厂和八一 厂各拍摄一部。2012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再次改编翻拍。本图为北影厂出品的版本。本片通过“文化大革命”中一个农村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 劳动人民和基层干部抵制动乱、坚持生产、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

电影《闯王旗》(1978),根据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改编。电影讲述了李自成起义过程中发生的事情。1984年《李自成》被再次改编为电影《双雄会》,讲述了李自成与张献忠结成同盟共同推翻了明王朝的历史故事。

电影《芙蓉镇》(1986),根据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古华所著同名小说改编。该片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1989年台湾出品了电视剧版《芙蓉镇》。

电视剧《钟鼓楼》(1986),改编自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刘心武的同名小说。全剧叙述了普通百姓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带有浓烈的北京市井的味道,是八十年代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2015),由路遥的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得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 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这是《平凡的世界》被第二次搬上荧屏,早在1990年的时候,《平凡的世界》就已经被改编为电视剧。

电视剧《少年天子》(2003),根据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凌力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讲述了清朝开国皇帝顺治五岁登基、二十四岁夭折的戏剧性人生。

电影《穆斯林的葬礼》(1993),又名《月落玉长河》,改编自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霍达的同名小说。描绘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六十年间的兴衰沉浮,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内容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电视剧《战争和人》(2012),又名《沧海横流》,改编自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王火的同名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儿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

电影《白鹿原》(2012),根据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主要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

电视剧《抉择》(1998),根据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张平的同名小说改编。本剧讲述了中阳市市长李高成依法办事、坚持正义、打击腐败势力的故事。到2000年,该小说又被拍成电影《生死抉择》。

电视剧《尘埃落定》(2003),改编自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阿来的同名长篇小说。全剧通过土司家傻子少爷的眼睛,讲述了麦其土司家鸦片的种植、贸易的引入、汉人的进驻、解放军的到来这段交织着血泪的家族史。

电影《长恨歌》(2005),根据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王安忆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一名上海传奇美女一生和四个男人的故事。2006年,《长恨歌》又被改编成电视剧。

电视剧《南方有嘉木》(1997),根据王旭烽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茶人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是一部寓“国史”于“茶史”之中、借一个茶人世家三代人的兴衰史体现民族发展史和社会演变史的作品。

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2010),改编自熊召政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张居正》。该剧讲述了张居正在明朝万历年间推行万历新政从而使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得以实现万历中兴的故事。

电视剧《历史的天空》(2004),根据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改编。讲述了一个起伏跌宕,错综复杂的漫长故事,贯穿了从抗日战争到拨乱反正时期长达四十年的历史。

电视剧《英雄时代》(2003),根据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柳建伟的《英雄时代》改编。以史天雄和陆承伟为主线,由两人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不同寻常的兄弟关系和渊源引发出一场惊心动魄“两足相争”的人生话剧。

电影《听风者》(2012),改编自麦家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奖小说《暗算》。该片讲述了解放初期,国民党残余敌特人员意图颠覆新政权,为监听敌台而设 立的神秘部队701陷入了空前危机。在这场看不见的战斗中,演绎着一场腥风血雨的谍战传奇。另外,电视剧版《暗算》在2005年时已经播出。

电视剧《推拿》(2013),改编自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毕飞宇的《推拿》。讲述的是沙复明、王泉、孔佳玉等人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最终收获了各自的爱情与幸福,在重新营业的“沙复明推拿院”实现团圆。2014年,《推拿》又被拍摄成电影。

❹ 茅盾的哪些作品是以故乡为背景的

《子夜》出版于1933年6月,震动了中国文坛,瞿秋白把这一年称为“子夜年”,可见它的影响之大.这部长篇小说围绕着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之间的尖锐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反动当局镇压和破坏人民的革命运动,帝国主义掮客的活动,中小民族工业被吞并,公债场上惊心动魄的斗法,各色地主的行径,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艺术地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风云,反映了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风貌.茅盾以《子夜》这部长篇杰作的创作,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子夜》初版印行之时1933年即引起强烈反响.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国货年》历史的发展证实了瞿秋白的预言.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日本著名文学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荐十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巨著时,便选择了《子夜》,认为这是一部可以与《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媲美的杰作. 茅盾的小说,素以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见长.《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并没有截取某条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都被组合到《子夜》的情节里.同时,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一全面的表现.”当然,茅盾的“大规模”“全面”描写,并不是把各个生活断片随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结构,细密布局,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与性格发展史,牵动其它多重线索,从而使全篇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又沿着一个意义指向纵深推进,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茅盾近乎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子夜》的情节,是被镶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这一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小说中描写的一些情景,如公债交易、蒋冯阎大战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史实.《子夜》把这类非虚构性的话语引进小说,与虚构性话语融汇、辉映,应该说是相当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文体试验.《子夜》的史诗品格,无疑得益于“诗”与“史”两种语言巧妙调适与组合. 《子夜》在整体布局上具史诗般宏阔,但细节描写的笔触又极为委婉细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颤动的波纹.这一特点,早在三十年代,吴宓先生就曾指出过并大加赞赏,称《子夜》“笔势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喷薄,不可控搏.而其细微处复能婉委多姿,殊为难能可贵.”茅盾认为吴宓的评论真正体会到了“作者的匠心”. 《蚀》描绘了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动态.《林家铺子》以林老板经营的小店铺的兴衰沉浮为中心,多方面地描写了林老板与整个社会的联系,阐释了林家小店铺的破产是整个工商业共同的前途的重要思想.《春蚕》通过农民老通宝一家人蚕花丰收,而生活却更加困苦的事实,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农民真正的出路,需在丰收之外去寻找.如同《子夜》一样、《林家铺子》和《春蚕》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会剖析小说.它们长期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供青少年学习的范文.《林家铺子》和《子夜》还被拍成电影,在中国广大城乡引起强烈反响 . 编辑本段小说意义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 而缴纳昂贵的“学费”.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生生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林家铺子》是在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轰炸了上海,矛盾原来供职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及涵芬楼图书楼,毁于炮火.矛盾陪母亲回乡居住的一段时间,所见所闻所感是一篇30年代悲剧画面,深深感受到“一·二八”战争像一颗炸弹,把压抑、沉默的人们骤然惊醒.回到上海,恰逢《申报月刊》向,茅盾约稿,茅盾立刻想到,写一篇反映小镇商人生活的小说.茅盾发现故乡商人勤俭、怯弱、谨慎、奉公守法、缺少决断、有会做生意的个性,是小商店老板的共性.写完之后,茅盾提上《倒闭》二字,交给主编后,主编连夜读完,发现是一篇难得的好小说,作品展现的社会生活丰实、复杂,故事线索脉络清楚而富有个性,林老板形象极有地方特色,语言形象化个性化.但一看题目.觉有不妥,建议修改题目,和茅盾商量之后,起用“林家铺子”这个题目. 因祖母去世,茅盾回乡,进一步熟悉了故乡的状况,加深了他对丰收成灾的感受.茅盾决定用这个题目写一篇小说,小说写成后,就是茅盾的短篇名作《春蚕》.小说通过农民老通宝家境的变迁,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封建地主、高利贷者联合剥削下的苦难生活.全篇以养蚕为线索,小说结构灵巧又绵密.语言精巧秀丽,恰似一幅江南春蚕风俗图.小说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广泛赞扬.朱自清肯定茅盾的创作路子;"我们现代小说,正应该如此取材,才有出路";也有读者认为:“作者处处从侧面入手,用强有力的衬托,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深入到农村,以及数年来一切兵祸、苛捐等种种剥削后的农村的残酷景象,尽量暴露无疑.”故乡农村的艰辛,连上海也都见报了,加上自己对故乡的了解和把握,茅盾便顺着《春蚕》里的情节,在1933年4月,写了《秋收》,写了老通宝的稻子收成好反而又欠债,农民走投无路,自发吃大户;6月间,又写了《残冬》,描写了农村经济破产,农民自发的抗租斗争已经非武力所能压制,爆发了农民的斗争,这三篇小说合称“农村三部曲”.

❺ 有哪些被改编成电影的名著

你要的是小说改编还是动漫改编的呢?你说的面有点宽,只有尽力了。 其实不难发现一般在电影节比如嘎纳、奥斯卡等等上获得大奖的都是由小说改编的 你不会要全部吧?现在没有资料哦 我记忆中的如《霸王别姬》是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其影响我就不多言了。 《蓝宇》也就是刘烨活金马奖影帝的片子,改编自《北京同志》从此后同志被作为同性之爱的广泛代名词。 王祖贤参演的《游园惊梦》好像也是改编自同名小说。另外帮你找了些: 苏童的《红粉》/《妻妾成群》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 莫言的《红高粱》/《白狗秋千架》改编《暖》 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茅盾的《林家铺子》 柔石的《早春二月》 王蒙的《青春万岁》 沈从文的《边城》 贾平凹的《鸡窝圭人家》改编《野山》 刘恒的《伏羲伏羲》改编《菊豆》 铁凝的《哦,香雪》 李碧华的《霸王别姬》 冯骥才的《炮打双灯》 刘醒龙的《凤凰琴》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王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声叹息》 余华的《活着》 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 这些都是获得过国外大奖的, 1、《子夜》 原作:茅盾拍摄年代:1982年导演:桑弧主演:李仁堂、程晓英、梁波罗、乔奇 2、《雷雨》原作:曹禺拍摄年代:1984年导演:孙道临主演:孙道临、顾永菲、秦怡、张瑜 3、《红楼梦》原作:曹雪芹拍摄年代:1989年 导演:谢铁骊主演:夏菁、陶慧敏、刘晓庆 《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红高粱》、《孩子王》,都是改编作品。历届获“金鸡奖”的影片,绝大多数也是改编作品。像《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骆驼祥子》、《红衣少女》、《野山》、《芙蓉镇》、《老井》、《秋菊打官司》、《凤凰琴》、《被告山杠爷》、《那山,那人,那狗》,从1981年到1999年,共19届“金鸡奖”评选,就有12部获奖作品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打字辛苦’谢谢采纳!)

❻ 电影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江南小镇的是什么小说

电影《春蚕》、《林家铺子》是根据矛盾的同名小说改编。

1、《春蚕》是茅盾写于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的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短篇小说,通过描写老通宝一家人的悲剧命运,来展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由夏衍改编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说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电影,导演为程步高。这是第一次将新文学作品搬到银幕上,实现了电影和新文学的结合。

创作题材

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

❼ 茅盾有哪些作品拍成电影

春蚕,1933年
林家铺子,1959年
子夜,1981年

❽ 矛盾文学奖改编的影视剧,你个人认为最成功的是哪一部

徐茂和他的女儿王艳导演了一部同名小说,改编自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克勤。《徐茂和他的女儿们》首次出现在银幕上是在1981年,北影厂和八一厂各拍摄了一部。2012年,《徐茂和他的女儿》被改编并重新制作。影片通过一个农村家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悲欢离合,颂扬了基层劳动人民和干部反抗动乱、坚持生产、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

年轻的皇帝刘恒执导改编的李凌同名小说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制作和编剧,邓超、霍思言、潘红、郝蕾和何赛飞主演,讲述了清朝开国皇帝的故事。2003年10月26日,北京电视台4台正式播出了顺治皇帝的戏剧人生,他五岁登基,24岁去世。

❾ 《矛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是什么

电影《春蚕》、《林家铺子》是根据矛盾的同名小说改编。

1、《林家铺子》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夏衍编剧、谢添主演的剧情片,于1959年上映。该片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以1931年的中国江南某小镇为背景,

通过小工商业者的挣扎生存、最终倒闭,和林老板一家的命运,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

(9)茅盾作品改成的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1、林家铺子

林老板——演员谢添

在镇上也算得上有些头脸,做生意很精明。他受尽权力阶层诸般欺凌,但也反过来剥削势力比他弱的人。虽然他费尽力气想在乱世中挣扎着活下去,但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道中,最终还是撑不下去,只得逃走。

林大娘——演员林彬

林老板的妻子。慈爱、自尊,宁可把女儿明秀嫁给店里的穷伙计,也不愿让她去有钱人家为妾。当大难临头时,她拿出体己钱让丈夫女儿逃走,自己留下应付一切。

林明秀——演员马薇

林家的独生女儿,林老板夫妻的掌上明珠。有些娇气但本性不失质朴,是个爱国、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因为美貌差点被警察局长霸占,最后随父亲逃走。

2、春蚕

故事讲述了老通宝一家人,盼望着有一个好收成,能够偿还债务,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些。但可笑的是虽然老通宝得到了所盼望的丰收,因为蚕厂的接连倒闭,他的茧子卖不出去,最终不但没有偿还上债务,反而增添了新的债务。

❿ 著名的电影文学剧本什么和什么是夏衍根据鲁迅和茅盾的原著改编的

夏衍根据鲁迅的《祝福》和茅盾的《林家铺子》改编成的电影剧本

阅读全文

与茅盾作品改成的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像放电影胶卷的视频怎么做 浏览:629
长沙电影院有哪些电影 浏览:756
头文字d周杰伦电影免费 浏览:321
天才J电影怎么样 浏览:853
破碎我心电影好看吗 浏览:640
少奶奶守身30年是什么电影 浏览:224
乘地铁去看电影英语怎么说 浏览:32
党费改编了成了什么电影 浏览:106
有啥犯罪电影好看的 浏览:320
2017爱国电影有哪些 浏览:295
所有好看电影大全大陆 浏览:210
手机迅雷看电影怎么连电视 浏览:186
色情男女电影全集免费观看视频 浏览:772
国外历史电影有哪些国家 浏览:972
iphone怎么在快捷指令上看电影 浏览:352
2018年八月份哪些电影 浏览:703
关于国学的电影都哪些 浏览:632
日本电影什么爷爷的庭院 浏览:520
好看真实改编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815
电影长城道具用了多少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