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简述为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个人 并叙述具体功绩
1、埃米尔·雷诺
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1844年12月8日-1918年1月9日),19世纪的法国人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被誉为是“动画的鼻祖”。
他发明的光学影戏机奠定了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动画放映系统最早的雏形。1907年,他设计出三维效果的立体电影。1918年,雷诺在塞纳河畔伊夫里逝世。
2、路易斯·卢米埃尔
路易斯·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出生于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制片人。
他为人类电影事业的进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和兄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
3、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
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生于1842年8月28日,1890年9月16日失踪,是一位法国发明家。
电影史学家将他视为真正的早期电影之父。他用单镜头摄影机在纸质胶片上拍摄了最早的运动影像。他是法国人,也在英国和美国工作。
(1)梅里爱对电影的重要贡献有哪些扩展阅读
埃米尔·雷诺个人发明:1876年,雷诺决定为一个孩子制作一个光学玩具,在转盘活动影像镜(Phenakistiscope)和西洋镜(Zoetrope)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活动视镜,并于1877年12月21日申请了专利。该设计用12面镜子拼成圆鼓形,彩色的图片条装在其中。
当玩具旋转的时候,反射出每一幅图片,而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图片条展现了清晰、明亮、不失真的动画效果,并且没有抖动。他在巴黎租了一套公寓,将活动视镜商业生产,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引起轰动。
B. 简述大卫·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较于卢米埃尔兄弟和乔治·梅里爱的进步.
格里菲斯
摆脱了卢米埃尔以及乔治·梅里爱的固定机位,转而以移动镜头拍摄
摆脱了以戏剧“场”为基本单位,创造了以“镜头”为电影拍摄的基本单位
格里菲斯在乔治·梅里爱的基础上创造了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平行蒙太奇剪辑手法
C. 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的主流是什么还有,请简述梅里爱对现代电影的贡献与不足
喜剧电影
梅里爱原是舞台魔术师,后在蒙特勒伊建立了一个“照相车间”,这便是最早的“摄影棚”。他在那里使用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化装手段等进行特技摄影,开创了与L.卢米埃尔“捕捉自然”相对立的另外一种风格。
D. 梅里埃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梅里埃是一名魔术师。1896年,他也赶时髦购置了放映机,自己摆设把玩。一天,他在自我欣赏地观看自己的一部近作时,突然间看到了一个心惊的画面:马车拉着灵柩。这是怎么回事?
梅里埃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他惊恐万分,忽然想起拍摄时确有一辆马车拉着灵枢经过,但是那时是机器不转之后刚刚恢复。也就是说,这部突然插入的画面是机器停止之后重拍造成的。
这个新的发现使梅里埃试验了一系列的拍法,他停机,然后再拍景物,再停机,又拍一些动作。就这样,画面切换组合,异常奇妙。
就要夭折的电影在梅里埃手里起死回生了。他成功地创办了制片厂和“明星电影公司”,开创了电影工业化的道路。1899年,他拍摄了新闻片《德莱孚斯事件》。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法国社会事件用现实主义手法制作的,开创了电影业中“再现历史”之先河。
梅里埃最先发现电影可以讲故事。他的影片采用新奇的特技,华丽夺目的服饰,吸引了很多观众。他影片中所采用的很多技术是现在为止仍在使用的基本技巧:溶暗、淡入、淡出、慢镜头、快镜头,等等。他的杰出作品是《月球旅行》、《艰难的历程》。
但是有盛就有衰,梅里埃风行15年,他创办的处于世界电影中心地位的公司开始破败,因为他严重脱离了生活并且拍摄角度极其死板。
E. 卢米艾尔和梅里埃对电影的主要贡献
卢米埃尔兄弟的主要贡献是他们在1895年在巴黎公开放映的电影是现在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大家一起看一块银幕的(不同于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只能一个人看),并且是营业性的(也就是收门票的)公开放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另外他们派往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把电影传播到了全世界。
梅里爱的主要贡献是,在他之前,卢米埃尔认为电影只能用来记录现实,不能讲故事,梅里爱是首先用电影讲故事的人,并且也是首先发明了电影特技的人
F. 乔治梅里爱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乔治•梅里爱(1861年一 1938年),法 国著名导演,兼任编剧、绘景等其他摄制工 作。他影响和推动了电影的发展,是首位将 电影引向戏剧的人。他将电影理解为一种魔 术,不再采取实地拍摄外景片和记录自然片 的方式,而是研究起了 “排练片”和“变形 片”。梅里爱对电影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对 电影拍摄对象的变革上。他拍摄的《月球旅 行记》至今还是研究电影的必读课。
G. 梅里爱对现代电影的贡献及不足
你是怎么认为的那?
电影的产生跟她有关系:
1895年,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厂厂主奥古斯特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运用“视觉暂留”原理,成功地制成电影放映机。同年年底,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科技代表大会”上展出,并演示了自己的作品,从而宣告电影的正式诞生。电影从它诞生的那一时刻开始,便作为一种特殊的公众艺术,以它运动与变化着的光、影,以及后来发展的声、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卢米埃尔兄弟所摄制的影片,主要是基于他们所强调的复现功能而出现的,但这种表现手法不久就让观众对电影失去了兴趣。其后,魔术家与演出者出身的梅里爱开始利用包括叠印、倒拍、三次及多次曝光合成照相等技术,大大改进了电影的拍摄技术,并首次将戏剧引入电影之中,使电影内容故事化。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名字同这两种不同的电影表现方式联系在一起。前者倾向于自然,后者侧重于技巧,正是这股使电影附属于戏剧的潮流,导致1908年代法国电影制品厂的诞生。
H. 梅里爱开辟什么道路
网文:
乔治梅里爱 今天是世界电影的开拓者之一,现代电影的创始人,法国的乔治·梅里爱(Georges Melies)诞辰148周年纪念日(1861年12月8日生于巴黎,1938年1月21日卒于巴黎)。他原是喜剧演员、戏剧导演、魔术师、摄影师,后从事电影。他是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他对电影技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他把电影技艺变成了电影艺术,他引进了戏剧因素,创造了戏剧电影。他所摄制的几百部电影,都是以戏剧结构的电影表现形式,影片大都是自编、自导、自摄、自剪。梅里爱的代表作是《圣女贞德》,他在影片剪辑中运用了各种特技,如淡入(如同舞台开幕)、淡出(如同舞台闭幕)等,开创了电影有画面技巧剪辑,从而使电影剪辑从技术变为艺术。 这位世界电影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巴黎的一家剧院里任经理,同时亲自表演戏法,以后又长期以制造木偶和木偶戏为主,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职业魔术家。1896年,当他接触到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活动镜”后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买下了电影放映机,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制片厂。这个制片厂是个“照相室和剧院舞台的结合体。”在这个套间屋子里,一头放着摄影机,另一头便是演出的舞台。摄影机的位置就固定在后台的最里面,梅里爱就站在“乐队指挥的视点”上,拍摄了430多部影片,从而以“戏剧电影”的创作者闻名于世。梅里爱对世界电影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在梅里爱之前已经有一些电影工作者为拍摄“戏剧电影”作了成功的尝试。比如爱迪生拍摄的《奥特打喷嚏》就已经蕴含着戏剧的因素。后来卢米埃尔公司拍摄的《基督受难》描写了基督一生的经历,发现出较为完备的戏剧性格局,这本是电影史上首次以250米的长度和13个片断陈述一个长篇故事的影片,但却远远比不上梅里爱的“戏剧电影”那么完备精美。梅里爱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戏剧上的剧本、演员、服装、化装、布景、机器装置以及景和幕的划分等等都用到电影中去,这些手段直到当代电影仍被广泛采用着。梅里爱从1896年开始拍片,先走了一段模仿前人的路,很快这位善于探索、勇于改革的青年人便开创了自己艺术的独特手段——运用电影的无限可能性去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1902年摄制的《月球旅行记》就是一部表现出非凡想象力的幻想片,也是他的电影艺术达到顶峰的代表作。梅里爱也是电影史上首次把小说搬上银幕的杰出导演。在改编中,这位天才的导演添加进许多吸引人的幽默,让人惊叹的险情和一些促进人类思考的幻想因素,重新编撰了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一批穿着星相学家服装的天文学家决定到月球上去探险。他们来到一座复杂而奇特的机器工厂,在一群漂亮的女海员帮助下,搬来一颗大炮弹。科学家们坐进炮弹里,犹如在一艘宇宙飞船中,炮弹被发射到月球上,那里的仙女热情地接待了这批科学家,引导他们兴致勃勃地浏览沉寂而神秘的月亮风光。晚上,科学家们欣赏着仙女们神秘的舞蹈,她们分别代表着北斗星、金星、火星……等等星座的神灵。渐渐地科学家们进入了梦境,钻进山洞里去避寒,又遇到巨大的蘑菇、蜘蛛、多脚怪物和月亮神。历尽险阻后,科学家终于逃出山洞,找出炮弹,飞离月球,重新落回到地球上的大海,他们在海底遨游一番之后,安全地回到了出发地,这里正为他们建造一座永恒而奇特的塑像。”这部真正用镜头组合的影片虽然只能放映15分钟。由于它的突出成就标志着梅里爱电影创作的全盛时代而在电影史上留下不朽的功绩。第二创造了许多特技摄影的手法。特技摄影最早其实是卢米埃尔兄弟无意中发现的。有一回,他们放映一部“拆墙”的影片。因为胶片没有倒好,结果,银幕上刹那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场面,只见在灰蒙蒙的尘埃中,那一块块散落在地面的砖头,神奇地飞腾起来,重新垒好了一堵完整的墙。一部“拆墙”的电影变成了“垒墙”的电影,画面是那么滑稽可笑!观众兴味盎然地观看着。待到重新按正确方法再放映这部影片时,观众反倒觉得没有意思了。这个偶然的失误竟成了以后的摄影师广泛运用的“倒拍”技术(实际上是倒放技术)。后来有人拍摄了一部跳水的影片,竟使那个跳水员神奇地从水池中钻出来,腾飞到跳台上,令观众大饱眼福。电影拍摄里的“停机再拍”就是梅里爱在拍摄现场中偶然发现的。1898年的一天,梅里爱在巴黎歌剧院广场拍摄热闹的街景。当一辆公共马车从他的镜头前经过时,手摇摄影机发生了故障,胶卷被挂住了,而摄影机仍在转动,当时梅里爱竟毫无察觉。此时街面的交通并没有因摄影机的故障而停止,一辆灵车恰好来到公共马车原先的位置,当摄影机故障排除后继续拍摄时,自然出现了一个十分巧合而奇特的画面——公共马车骤然间变成了灵车。这个意外的收获,引起了好学肯钻的梅里爱的深思,他想:公共马车可以变成灵车,那么茅屋不是也可以变成宫殿吗?男人可以变成女人,猫可以变成狗,月亮可以变成星星……经过几百次的实验,改装过的摄影机
I. 梅里爱代表作有他的—— —— ——一系列的特技摄影方法,对发展电影语言做出了积极 贡献
他首创的停机再拍、多次曝光、摇晃摄影、快动作、慢动作等一系列特技摄影方法,对发展电影语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J.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贡献
生平:在电影发展的里程中,大卫·格里菲斯,这位美国的电影大师以他非凡的才能,把电影从戏剧的奴仆地位中解脱出来,使之发展为一门与音乐、美术、文学平起平坐的独立的艺术门类。他不仅熟练地运用电影特权,创造性地安排电影的摄影构图和蒙太奇,而且巧妙运用大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淡出淡入、摇镜,并交叉使用,使电影史上出现了令今人都叹为观止的第一个高峰.大卫·格里菲斯(1875 1948)出生于肯塔基州的拉格朗基,父亲是个医生,参加过美国的南北战争,是个破产的南军上校。他在格里菲斯十岁时就去世了。全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格里菲斯那当小学教员的姐姐身上,日子过得很艰难。格里菲斯早早地就步入社会,当过书店店记、《信使报》记者、消防队员、冶金工人、电梯工人、高尔夫球场的捡球员、默菲特剧团的演员等。从这多而杂的行当看,格里菲斯曾为了糊口,简直是碰到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完全没有选择的自由。不过,不论生活怎么艰难,他都没放弃对文学的爱好,他阅读布朗宁、杰克·伦敦、莫泊桑、托尔斯泰、狄更斯和惠特曼的作品,并且自己还写过诗歌、小说和剧本。这种生活使他广泛接触了下层社会,了解人民的艰辛。这对于他日后驰骋影坛却不是没有益处的。1907年夏天,在纽约失业的格里菲斯,好不容易在爱迪生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里找到一个当配角演员的工作,每星期的报酬仅15美元。他不仅勤恳、而且有才华,连续写了几个剧本。1908年,比沃格拉夫公司的导演麦克·寇琼退休,格里菲斯接替其工作,导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影片叙述一个小女孩被吉普赛人拐走,被装在大酒桶里,放在活动木屋的平台上。马拉着木屋奔跑时,酒桶滚下平台,顺着斜坡,一直滚到河里。渔夫捞起木桶,小女孩也获救了。这故事既惊险,又有趣,放映后获得成功。格里菲斯便从他阅读过的莫泊桑、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中找题材拍摄影片,平均每星期拍两部。从1908年到1912年,共摄制了四百多部。这些影片既继承卢米埃尔等人的纪实风格,也吸取了梅里爱戏剧电影的因素,甚至还受意大利历史电影的影响,拍了几部史诗性的影片。他将各个流派和许多前辈导演们那点滴的分散的创造吸收过来,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的许多独创的东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表现出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些特色表现在内容上便是对下层人民的苦难的同情。如《埃德加·爱伦·坡》描写的是个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故事。爱伦·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出生于波士顿,父母是流浪艺人,自幼成为孤儿,美国南北战争中以南方失败告终,爱伦·坡的作品中总浸 着南部没落的情绪,热衷表现颓废和死亡的情景。格里菲斯也是美国南部人,幼年生活与爱伦、坡相似,也许这也是他将诗人搬上银幕的原因。影片描绘诗人在充满可怕阴影的房间里照料快死的妻子,打开窗户时,一只乌鸦突然飞进来,停在门旁帕拉斯的胸像上。诗人生活穷困,卖文度日。他写了《乌鸦》一诗,匆忙拿去卖钱,以救助妻子,当他拿了卖稿的十元钱回来时,才发现妻子已死去了。格里菲斯用象征方法,集中表现爱伦·坡的生活困境,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表现了对贫穷知识分子的深深同情。这些特点表现在技巧上便是独创性。他在《陶丽历险记》里首先运用了“闪回”的手法;他成功地发展了特写镜头,在根据杰克·伦敦的《没有灵魂》改编的《黄金梦》中,他把摄影机移近演员,充分摄取演员的面部表情;他在特技摄影上也有独到的创造,因此于1922年他还获得此项专利;他在《隆台尔的报务员》里,运用交替蒙太奇,以逐渐加快的蒙太奇节奏,表现追逐镜头中的紧张气氛,他在《人类的创造》中,又巧妙地运用远景镜头。正如《苏联世界电影网络全书》里说的:“格里菲斯的艺术活动的进步和革新的意义在于,他把导演看作是作品的统一形象的创造者。几乎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尝试解决一个形式或者美学问题。”从而逐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电影的蒙太奇体系就是在他的艺术生涯里发展出了最初的模样。然而,真正奠定格里菲斯在世界电影史上崇高地位的是他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而这两部影片的拍摄又使格里菲斯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一个国家的诞生》拍摄于1915年。格里菲斯根据牧师汤马斯·狄克逊那部赞扬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的小说《同族人》改编而成的影片。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围绕南北两个家族以展开情节。这两个家族本是世交,子女间还发生恋情,在战争中因政见不同而变成仇敌,各自参加南北不同的军队,刀枪相见,在三K党的帮助下,双方停止内战,两家重归于好,有情人也终成眷属。影片在两个家族中,又以卡梅隆一家的遭遇为重点,展开三条线索:黑人的暴行引起大火焚烧大西洋城;卡梅隆一家焦急地注视外界的内战;“小上校”搏击在战场上。三条线交织进行以形成影片的总体结构、格里菲斯调动强大的阵容,花费10万美元,仅用九个星期就摄制完成了。全片共分为12本,1500个镜头,可放映3小时。在当时是算巨片了。《党同伐异》由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小故事组成。古代的《巴比伦的陷落》,描写巴比伦亲王贝尔沙撒的奢靡生活及波斯王居鲁士攻打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其中穿插了一个少女与亲王热恋的情节。近代为《基督受难》,描写耶稣与伪善的法利赛人的冲突,因犹太人出卖被钉上十字架。现代为《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描写法王查理九世在位的1571年,一个女教徒随未婚夫一家到巴黎后,在巴戴莱姆屠杀日中,一家人遇害的故事。当代的《毋与法》,描写1912年一个罢工工人被控谋杀的冤案。为什么要将时间跨度极大的事情拍成一部影片呢?格里菲斯解释说:四个故事犹如四条河流,本来分开,慢慢前进,后来越来越奔腾,交叉在一起,汇成党同伐异的激流。他的意思是说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总是反对和镇压那对立的阶级,即党同伐异。这就是善与恶的对立,这种对立是永远不变的。他从历史上的巴比伦时代说起,指出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各种不肯容忍的行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他在影片末尾安排全体牺牲者起立去祈求和平。颇有寓意,是在告诫人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宽容、博爱,不要互相残杀,制造仇恨,表现的是个道德的主题。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阶级斗争的反映,格里菲斯以“党同伐异”加以概括,显然是不准确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也不能深责格里菲斯。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艺术技巧。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里丰富和发展了平行蒙太奇、巧妙地运用隐喻、第一次把时空相距很远的事件组织在一部影片里,彻底打破了戏剧的三一律,使电影发展成独立的艺术,这些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创造。因此,《党同伐异》就成为电影史上经典作品。1919年,他与卓别林、范朋克、壁克馥组织建联美影片公司,尽管也拍出了《被摧残的花朵》等优秀影片,但气魄已大不如前了,20年代后期,他的影响逐渐衰退。1931年他拍了他最后一部影片。1935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为他颁发特别奖。他逐渐被人遗忘。1948年,他孤零零地死在好莱坞的一家旅馆里。一代巨星陨落了。
作 品 年 表
导 演
1 Abraham Lincoln 林肯传 【1930】
林肯传(台)/林肯传(港)
2 Sally of the Sawst 被遗弃的莎丽(暂译) 【1925】 3
America 美国 【1924】
美国(台)/美国(港)
4 Orphans of the Storm 奥凡斯风暴 【1921】
奥凡斯风暴(其他)
5 Dream Street 梦幻街 【1921】
梦幻街(台)/梦幻街(港)
6 Way Down East 赖婚 【1920】
赖婚(台)/往事如烟(港)/新英格兰之路(其他)
7 Broken Blossoms 凋谢的花朵 【1919】
凋谢的花朵(其他)
8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
世界的核心(台)/铁血鸳鸯(港)
9 Intolerance 党同伐异 【1916】
党同伐异(台)/忍无可忍(港)
10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一个国家的诞生(台)/一个国家的诞生(港)
11 Home, Sweet Home 落花,甜蜜的家 【1914】
落花,甜蜜的家(台)
12 The Adventures of Dollie 桃丽历险记 【1908】
桃丽历险记(台)
制 片
1 Abraham Lincoln 林肯传 【1930】
林肯传(台)/林肯传(港)
2 Sally of the Sawst 被遗弃的莎丽(暂译) 【1925】
3 America 美国 【1924】
美国(台)/美国(港)
4 Orphans of the Storm 奥凡斯风暴 【1921】
奥凡斯风暴(其他)
5 Dream Street 梦幻街 【1921】
梦幻街(台)/梦幻街(港)
6 Way Down East 赖婚 【1920】
赖婚(台)/往事如烟(港)/新英格兰之路(其他)
7 Broken Blossoms 凋谢的花朵 【1919】
凋谢的花朵(其他)
8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
世界的核心(台)/铁血鸳鸯(港)
9 Intolerance 党同伐异 【1916】
党同伐异(台)/忍无可忍(港)
10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一个国家的诞生(台)/一个国家的诞生(港)
编 剧
1 Orphans of the Storm 奥凡斯风暴 【1921】
奥凡斯风暴(其他)
2 Dream Street 梦幻街 【1921】
梦幻街(台)/梦幻街(港)
3 Way Down East 赖婚 【1920】
赖婚(台)/往事如烟(港)/新英格兰之路(其他)
4 Broken Blossoms 凋谢的花朵 【1919】
凋谢的花朵(其他)
5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
世界的核心(台)/铁血鸳鸯(港)
6 Intolerance 党同伐异 【1916】
党同伐异(台)/忍无可忍(港)
7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一个国家的诞生(台)/一个国家的诞生(港)
8 Home, Sweet Home 落花,甜蜜的家 【1914】
落花,甜蜜的家(台)
演 出
1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
世界的核心(台)/铁血鸳鸯(港)
2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一个国家的诞生(台)/一个国家的诞生(港)
3 Rescued from an Eagle's Nest 虎口余生 【1908】
虎口余生(台)/虎口余生(港)
音 乐
1 Broken Blossoms 凋谢的花朵 【1919】
凋谢的花朵(其他)
2 Intolerance 党同伐异 【1916】
党同伐异(台)/忍无可忍(港)
3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一个国家的诞生(台)/一个国家的诞生(港)
剪 辑
1 Intolerance 党同伐异 【1916】
党同伐异(台)/忍无可忍(港)
2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一个国家的诞生(台)/一个国家的诞生(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