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姜子牙》有哪些亮点
电影《姜子牙》的亮点包括视觉画面、传统元素和剧本立意。
一、视觉画面
《姜子牙》是动画制作团队历时四年打磨的作品,在细节上,为追求影片画面的质感以及画风的协调性,制作团队花费重金聘请专业人士,对片中所有材质均创新性采用手绘方式绘制。
电影累计共2317张场景概念图,单个场景平均迭代70余次,将颜色、材质、光线等都统一在同一视觉风格下,力求打造真实而震撼的封神世界。该片呈现了极致的对称美学,团队使用了倒金字塔及螺旋式迭代等诸多国际前沿动画工业技术,以体系化的制片流程保证创意的高效实现。
在美术表现上,影片别出心裁采用三维与二维结合的形式。其中二维段落制作历时十个月之久,造型、分镜、动作设计极其复杂,部分单一画面图层超过600个。
在场景设计上,团队绘制概念图2300余张,每个场景平均迭代次数高达70版。在人物细节上,影片中每个角色的动画模型均通过“室内、室外、阴天”三种光源下的调试,角色皮肤的质感、瞳孔中的倒影都清晰可见。
二、传统元素
此外,电影运用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片中各种首饰、花纹甚至一些台词和表演方式的运用,都是基于对《封神演义》、《山海经》等多部经典文学的大量查阅与探究。
三、剧本立意
制作团队为此经常对剧本进行死磕打磨,甚至一个剧本讨论会开12个小时以上。在剧情主旨上,影片聚焦当代人的困惑与迷茫,以现代文化精神助力传统文化出圈。在世界观上,影片以鲜有人关注的战后封神世界为背景。世间破败不堪,人性堕落、妖畜横行,人们不惜割掉少女的耳朵换取钱财。
(1)姜子牙电影运用了哪些特效扩展阅读
一、《姜子牙》发行方式
为了打击部分影院存在的偷漏瞒报行为,保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该片于2020年9月宣布首轮密钥期限内采用分段发布密钥的方式:第一阶段时间为10月1日至4日,第二阶段密钥时间为10月5日至8日。第三阶段密钥时间为10月9日至11月1日。
二、《姜子牙》票房情况
2020年9月27日,该片累计预售票房破4500万。10月1日,该电影首日票房突破1.45亿元,刷新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内地电影市场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
② 《姜子牙》有什么亮点
《姜子牙》上线仅2天,但票房已经突破5亿,只不过口碑却陷入了两极分化的状况,有人认为美术过关,可剧情节奏不行,也有人表示主题内核高级,看不懂的人其实不会欣赏。
怎么说呢?有分歧是好事,合理的批评与赞美都会促使国漫市场走向新的高度,而基于剧情本身的讨论,也是观众的一种权力,无关个人审美的高低。
在笔者看来,《姜子牙》有优点有缺点,它最大的亮点就是格局大、立意高,救一人与救苍生是否冲突的矛盾点贯穿全片,而这也是此片让观众感觉遗憾的地方,那便是立意过高,完成度却差了点意思,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我们先从剧情聊起,编剧这次依旧从封神题材中汲取灵感,跟常规的武王伐纣戏码不同,《姜子牙》更侧重内心层面,而故事始于牧野之战结束后,姜子牙作为天界的代表,必须要斩杀蛊惑纣王的九尾狐妖,但真相却在一瞬间暴露。
原来狐妖受命于天尊,天界许她成仙的诺言,可事成之后却屠尽狐妖全族,在天尊的眼里,为了苍生他可以放弃一小部分生命,而为了掩盖真相,他也能做到狠辣无情。
③ 如何评价姜子牙电影
《姜子牙》暴露了国产电影最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呈现如今的口碑两极分化。
对于喜欢的观众来说,《姜子牙》是一部立意高远、涉及了人神征战、种族斗争、以及与命运、天意相抗衡的神片;
但对于不喜欢的观众来说,这就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叙事混乱,甚至连特效都充满了国产3D网游质感的圈钱之作。
首先,《姜子牙》在特效层面确实有一定的出彩之处,尤其是几个大场景的想象力极强,颇具中国古典邪幻气息。比如那只横亘在北海的巨斧,比如场景中不时出现的巨大的神族兵器,再比如姜子牙登天那两尊神像拦路… …这些场景都极具中国式的恢弘想象力。
但问题在于,这些场景确实宏大,却鲜有细节。我一位做游戏的朋友的点评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他说:"姜子牙的特效和画面,很有一种游戏建模的熟悉感,再很多场景都选择了最简单可复制的内容,比如最后姜子牙背着妲己冲向殷墟那个场景,制作起来其实就非常简单。"
除此之外,《姜子牙》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情的崩坏。
其实,这部影片在立意上是优秀的,涉及的天命、上位者的权谋、"一人不救何以救天下"。这些命题,几乎每一个都直达人性深处,也是值得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去探讨的话题。
但问题在于,《姜子牙》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它既想要诠释"普通人的善念",又想要表达"上位者的善念",导向上还有"对体制、上位者的权谋"的抨击… …
想讲的"大道理"太多,也太杂。
本来,国产电影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空讲道理而不讲细节。
这种现象的直接表现就是国产电影常常用台词去推动剧情的发展,然而实际上,一个故事转折、一个人的转变,都是从行为层面出现变化的。
现实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人高喊"天道不公",而是常常见很多人付诸行动。这两天成都大学的那位留下绝笔的教授,正是现实的代表。人类本性中的内向,是不允许我们把一切目的都公之于众的。真正的我们是擅长行动,而非擅长口号。
但国产电影"不现实",《姜子牙》也不现实。所以我们会在看到姜子牙最后高喊着"让世间再无不公"的时候,感觉假、感觉大、感觉空。
④ 《姜子牙》中,有哪些特效是做的特别好的
《姜子牙》的故事来自《封神演义》,却是全新的创作,加入不一样的构思和理念,显示出这个剧本,是经过了精心的打磨的。相对《魔童》的个人不服天命,《姜子牙》讲述的确实宏观上宿命论,基调更加沉重一些,比如阎王爷是黄飞虎,雷神是闻仲,财神是赵公明,文曲星是比干。武曲星是窦荣。姜子牙可以说都封了,但就是没有封自己,也有人说是姜子牙想当玉皇大帝,但被自己的书童张友仁给强占了(有人做,有人做)主题更加深沉些。
而且不要带孩子去,对孩童来说会显得无聊,因为主题真的很有深意。而对于我来说,其中一些话语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毕竟我不是孩童,对那些话也不由自主地思索了起来,可以说,让我个人的思想都有了一点点变化吧。所以你要是听到说这电影很好或者很不好的话,建议你只是听听就好。每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就我个人而言是可以的。
⑤ 下面哪部不属于特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和阿凡达和姜子牙和 复仇者联盟
阿凡达和复仇者联盟基本就是特效堆出来的。
姜子牙里面特效也很多。
我和我的家乡没看过,不过看名字应该属于生活片,不需要特效。
⑥ 对电影姜子牙的评价
2019年播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至今想起来印象都非常深刻,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燃起了很多人内心的热血,一反常态的形象让我们记住了这个“魔童”。历经磨难反抗命运,是一部正能量满满的佳作,搞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这部影片播出之后收获了无数的荣誉,“第16届中国动漫金龙奖”中的最佳动画长片奖金奖、最佳动画导演奖、最佳动画编剧奖、最佳动画配音奖,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等诸多奖项。
这辉煌的奖项背后还有一个“傲人”成绩,经历了几次延期、票房补录之后最终突破了50亿。票房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巅峰”,也让很多人看过之后直呼“国漫崛起”。
也正是因为曾经“哪吒”塑造出来的巅峰才让很多人更加期待《姜子牙》的到来,首日票房高达“3.62”亿,已经说明了这点。看票房的确继承了哪吒之后的“辉煌”,但同时也迎来了“两极分化”的口碑,豆瓣评分已经跌至7.3分,淘票票也是7.3分,好评8000+,差评也达到了4000+。
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是不如哪吒优秀?还是说观众的品味更高了?关于哪吒到《姜子牙》的变化,还需要细细道来。
《姜子牙》比起哪吒确实进步了
国庆第一天,作为漫迷的土豆君也是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姜子牙》,所以还是比较有发言权。《姜子牙》比起之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影片确实是进步了,动画中的特效非常厉害,归墟的场景、师尊的混战、结尾大战非常完美,整体的动作,角色设计上面观感不错,技术上比上一次哪吒更加精进。
尤其是在一些音乐、细节上的设定让人非常想要称赞国产动画的进步。融入中国水墨画塑造了一个非常“宏大”的世界,引人入胜的观感。这样的优良制作也证明了中国动画方面的技术不断成熟,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尖端水准了,至少在“技术”方面的优秀我们都看在眼里。
其次再来说说剧情,姜子牙的故事和之前的哪吒相同,都是修改我们原本对于人物角色的印象。这部影片中的姜子牙是一个平民英雄,不再是那个传统的“仙”,而是一个落魄的“平凡人”,在战胜狐妖之后被贬下凡间,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发现“真相”的故事。
整体来说就是偏向于“成人向”,内容有“思考的高度”,很容易引发思想碰撞,比起之前的哪吒多了很多内涵。哪吒告诉我们要反抗命运的不公,而姜子牙告诉我们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拯救一人还是苍生?都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
整体来说土豆君对于这部影片的观感还是非常不错,整体动画技术上有进步,小细节和精彩的打戏都非常亮眼,故事主题上能够让人深思。
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口碑呢?
先来说说土豆君最根本的看法,因为哪吒让很多观众再次走进了电影院观看姜子牙,但所看到的并不是第二部《哪吒》,或者说这部影片的定位本身就不是之前那种《哪吒》式的全民爆款。
和之前哪吒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姜子牙是一部偏“成人向”的作品,并非像之前哪吒那样老少皆宜的动画作品。《姜子牙》整体的格局要比之前的哪吒高出好几个层次,探讨了很多哲理思考在里面。很多人都是抱着之前看哪吒那种心态能够来电影院放松心情,但是看到的确是让人“犯困”的哲学,所以造成了现在差评比较多的窘境。
其次再来谈谈一些小瑕疵,影片在剧情中设置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元始天尊让姜子牙舍掉“善”,解决妖狐成为神。但姜子牙有自己的质疑,究竟是要“天道”还是自己的“道”,最后他选择了反抗天尊,坚持了自己。
这个主题明明可以细化形成比较“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发共鸣,但整部影片的节奏偏快。九尾出现,归墟里的狐族怨魂被放出,然后冤魂说都是你师尊的问题。姜子牙明白了,变老长出白发,紧接着师尊降临,冤魂九尾全都消失,只剩下姜子牙的“愤怒”,毁了天梯,改写法则。
总之就是有点“疑惑”,讲述了深刻的“主题”,但是没有一个足够的剧情去丰满,这样就让人看完之后有点“空虚感”,很难和主角产生共鸣。以至于故事很难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和影片脱轨,自然最后感动的镜头就很难打动人。
既是进步,也有遗憾
其实对于《姜子牙》这部国产动画电影,土豆君还是给个好评,这确确实实是一次进步。两极分化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节假日都是抱着“找开心”的心态去看,而《姜子牙》偏“沉重”,与期望不符导致了诸多差评。
但也并不能说《姜子牙》很优秀,作为观者的角度来说比起之前的哪吒《姜子牙》少了很多笑点。即使是偏“沉重”色彩的主题也可以有温馨、搞笑的时刻,这样能让观者全神贯注期待这些点的到来,将观众带入影片之中。过于严肃的陈述难免让人“犯困”,观众自然就不会投入,如果不投入你又怎么能让你的“高潮”来感动观众呢?
⑦ 姜子牙这部国漫电影,你觉得它能作为国漫的代表吗
从制作水平以及电影的内核来看,姜子牙并不具备成为国漫代表的资格。
我国国漫行业目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消费情怀,而且是严重的过度消费。《哪吒:魔童降世》确实拥有顶尖的技术力以及不错的剧本和配音,而哪吒大红之后紧接而出的《姜子牙》缺显得明显缺乏实力。确实,支持国漫这个口号喊了很久,从当年的《魁拔》到《大圣归来》再到后来的《大护法》,国漫一直在给我们惊喜,但是新时代的国漫,却明显出现了开始消费情怀的情况。
所以说,《姜子牙》不光无法成为国漫的代表,甚至都不能说是一个良好的作品,国漫市场现在很浮躁,好好的制作优良作品才能使观众买账,拒绝消费情怀。
⑧ 指环王中那几个片段用了影视特效
运用影视特效的片段太多了,基本上都是使用了影视特效。这部电影的画面80%都是特效制作的,大多数场景都是在影棚拍摄,后期加入了场景特效。大场面特效的场景包括与炎魔的战斗、与戒灵的战斗、树人的战斗、圣盔堡战斗、刚铎的战斗、魔多黑门前的战斗以及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咕噜。
⑨ 《姜子牙》剧情在线,特效不错,那口碑为什么会崩
封神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在国庆党强势上线了,姜子牙的上线可以说是万众期待的。毕竟姜子牙一开始的拍片计划是在春节党,而拖延了那么久之后自然会给人留足了足够的悬念了。
但是在看完了姜子牙之后大多数人给出的评分却并不高,当年的哪吒平均都有8.5分,但是现在的姜子牙评分却是开始下滑而且票房和哪吒也是有着较大差距的。姜子牙的口碑之所以会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哪吒上映的时候封神宇宙的概念就已经提出来了,而按照大家的想法那肯定是要一部比一部好的才对,在加上那么久的疫情,姜子牙甚至是很多人今年的第一部电影,所以对他的期待就更加的高了,但是显然姜子牙还是达不到大家所期待的那样。
所以最大姜子牙的口碑还是比不上哪吒,目前的评分是七点一分,后续很可能会低于七分。
⑩ 电影《姜子牙》讲了什么
讲了一个人性本善的故事。九尾狐虽然是妖但是最初的本性是善良的,而姜子牙的师傅虽然是神,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了天下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