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偷票房和假票房是什么意思
就是买电影票的时候你看的是a部电影,可卖给的票是看b部的电影,价格一样,和你看的电影没有关系,但是把a部电影的票房给了b部电影,这就是偷票房
B. 电影被偷票房影院将受到什么处罚
2016年11月,酝酿一年之久才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了偷票房行为是违法行为,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县级电影主管部门可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停业整顿,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吊销许可证。
随着近几年的电影热,资本不断涌入,影院开始扩张,银幕数不断增长。而2016年的票房增长不如意,正说明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增速,已然无法跟上影院的产能增速了。据艺恩数据显示,2017年,三四线城市影院数量增长已然开始放缓。竞争来临的脚步放缓,不知是否能够按捺住院线们的慌张,但偷票房这颗“毒瘤”最终仍要在行业的不断规范下被除去,至于经营不善的影院,即使靠着偷票房苟延残喘,相信也无法逃脱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规律。
偷票房,归根结底还是有利可图。行业还是需要有行业的规范。希望影院以此为耻。
C. 什么叫偷票房
电影业内人士解释偷票房,由于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种原因,偷票房是电影业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常用的一种手段是“偷梁换柱”:假如你去看A电影,电影院给你一张B电影的票,拿着B电影的票你可以去看A电影,但这样一来,票款算到了B电影头上,A票房就差了。这就是所谓的偷票房。
D. 电影被偷票房的方法有哪些
近日,电影战狼2火爆,伴随着票房奇迹,却又被爆出来偷票房,说到偷票房,就不得不说票房造假。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票房造假分三种:票房注水 偷票房和买票房。
二买票房。一般是制作人和发行人操作,通过自己购买票房,计入总票房,来达到提升票房的目的。
三票房注水。比如一部影片上映的票房是100块钱,制作方或发行方向外宣布票房达到1000块钱,这就是票房注水。
事实上,影院的“偷票房”方式还不止于此,除了这些较为保守的操作,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无视广电的规则,在广电的售票系统之外自行安装售票系统,开始了“双系统运营”。或者直接利用更高的计算机技术,对广电的售票系统安装插件,截取部分票房以达目的。
无论是那种方式,对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必须要严厉打击。
E. 偷票房的重要案例
2014年7月24日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公映,网友在微博中晒出各地观众吐槽《后会无期》被偷票房的证据。几位网友遭遇到的偷票房有两种,一种是说买的《后会无期》的票,结果给的是《小时代3》的票,一种是买的《后会无期》的票,结果影院给的是手写的票。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小时代3》偷走《后会无期》的票房,也有网友质疑是影院在偷票房。
就在网友针对《后会无期》是否遭《小时代3》偷票房一事激烈争论时,《后会无期》官方微博回应称这是一种偷票房的行为,但一般来说这往往是个别影院的违规行为。也希望网友不要针对其他电影和个人。
F. 什么是 偷票房
偷票房,最简单的说,买别的电影票,看这场电影。
假如你去看A电影,电影院弄成B的票。拿着B的票去看A的电影。
这样一来,钱算入了B,上座率给了A。
A票房差了。
这就是偷梁换柱。
G. 偷票房是什么意思
偷票房,指电影院隐瞒(一般少报)观影人数的行为。这是电影行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由不同的股权比例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电影院为一己私利窃取票房是非常恶劣的行为,给电影制片人、发行商等造成了损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电影院线的发展,票房盗窃不仅局限于电影之间,也存在于票房与所售商品之间。常见的例子包括把电影票钱当作爆米花钱,或者打印的电影票与正在看的电影的名字不匹配。电影院利用这一点来提高电影公司自己的收入。
(7)哪些电影偷票房扩展阅读:
例子:
偷票房-当事影院回应
“偷票房”事件发生后,石家庄太平洋影城经理2010年2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偷票房一说。据称,该影院有两个新影厅正在进行装修,售票员不够,上岗的新售票员对工作流程不熟,所以打印了两次都没有把《大笑江湖》的票打出来。
最后只好让观众持《赵氏孤儿》的票入场。现在,影院已换上了业务熟练的服务员,以后将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偷票房-电影方反应《赵氏孤儿》:
炒作嫌疑很大《赵氏孤儿》执行制片人黄斌,表示自己已经听说了此事,并认为此事有很大的炒作嫌疑。“这个视频从曝光到传播的整个过程都很蹊跷,很有可能是个炒作。现在做任何回应,都有可能参与到这场炒作中。如果真是发行方与影院之间出现猫腻。
会受到相关部门的严肃处理。”黄斌称,在事情真假弄清之前,《赵氏孤儿》不会轻易陷入这种炒作的局。但如果《赵氏孤儿》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害,片方也一定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采取行动。
H. 电影院偷票房的几种方式
1、低价电影票。最低为9.9元。其实都是制作发行公司进行补贴的。后来国家禁止票价低于19元。
2、捆绑销售,把爆米花等捆绑进电影票中。
3、幽灵场
电影“幽灵场”指午夜时分院线排出场次,而且场场爆满,其实一个人没有。为的就是冲高票房。这种虚高现象,正在影响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4、手写电影票。
5、开演前大面积退票。
I. 谁在“偷票房”
偷票房,是指电影院瞒报(一般为少报)电影观众人数的行为是一种电影业中常见的“偷梁换柱”现象,是由于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种原因产生的。电影院可以通过偷票房来谋取私利,造成对电影制片方、发行方等的损害,是一种十分不好的行为。
偷票房的主体就是电影院,他们把卖电影票的钱当做卖爆米花的钱,或是打印出的电影票与观看的电影名称不符。电影院以此提高影城自身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