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推荐几部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电影
《今天.明天》
主要是教小朋友避震的,勇敢坚强什么的,也很幽默,色彩艳丽,形象可爱,小朋友会喜欢
《云朵宝贝》
觉得比较适合这么大孩子看的动画片。也是女儿特别喜欢的两个主持人红果果还有绿泡泡配音,每一集飞飞和飘飘都和宝宝一起学习一个自然界的小知识,动画片引导孩子和主人公一起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中间互动环节中反复强化记忆,拓展孩子的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爱探险的朵拉》
真的是一部不错的幼儿英语启蒙动画片,话语清晰而且语速也不快,孩子很容易就能听懂,里面的歌曲有很强的节奏,容易上口。
《蓝猫淘气三千问》 《大梦王小书包》 《双语不用教》 《火星娃学汉字》 《中华勤学故事》 《中华德育故事》 《千千问》 《孔子》 《福娃奥运漫游记》 《阿发贝乐园》 《五子说》 等等
拓展资料
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是一门年青的艺术,它是唯一有确定诞生日期的一门艺术,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画的正式诞生,同时埃米尔·雷诺也被誉为“动画之父”。[1]动画艺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产业体系,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动画的英文有很多表述,如animation、cartoon、animated cartoon、cameracature。其中较正式的 "Animation" 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字根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的意思,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动画可以定义为使用绘画的手法,创造生命运动的艺术。
动画技术较规范的定义是采用逐帧拍摄对象并连续播放而形成运动的影像技术。不论拍摄对象是什么,只要它的拍摄方式是采用的逐格方式,观看时连续播放形成了活动影像,它就是动画。
⑵ 孩子看什么动画片有教育性
众所周知,中国动画在80年代末、尤其是88~90年的黄金时期内,中国动画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今年来,在众多国外引进的动画,尤其是日本动画的冲击下,中国国产动画正在逐渐衰弱。
那么为什么今年来日本动画会如此受青睐而国产动画却遭冷落呢?我就对以下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发展概况
中国动画: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为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发展揭开序幕。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
1957-1966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片的艺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为成熟和完美。
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
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1966-1976),美术电影遭受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事业前进的速度。
1977年开始恢复了创作生产。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
80年代前,中国动画还只是被称为“美术电影”,80年代后才真正的被称为“动画”。
之后就是各种的探索阶段, 1988-1990可算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既有《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的积累,又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这样有所创新的动画片,中国的动画事业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90年代后,中国动画却出现了大的倒退,“动画片”显然成了“儿童片”,无创新的体裁却刻意模仿国外动画,失去了大片的市场。
日本动画:
战前草创期——1917~1945年。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战后探索期——1945~1974年。这个期间许多人常识不同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俗的,应有尽有。
题材确定期——1974~1982年。其开端是《宇宙战舰》的上演,引起了日本第一次动画热。
画技突破期——1982~1987年。起开端是《超时空要塞》上演(此部动画也在中国引进播放过),由于该时期人们追求视觉享受,画技大有突破。
路线划分期——1987~1993。日本动画进入成熟期。
风格创新期——1993至今。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即使方面都日趋成熟时,日本大会试图突破原由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和构思,带给观众新的感官冲击。②
新中国动画和日本战后动画起步时间相差无几,中国动画只是在一些基本的技术上进行变化,而日本动画却在构思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可见两者发展至今出现的差距从何而来。
2.意识观念和题材内容
中国动画无法创新突破的最大原因就是国人们对于动画的观念还只是停留在70、80年代,认为动画只适合于10岁以下的小孩,把动画片归为“儿童节目”一类,而且中国动画的根本目的都是“教育性”,于是今年来的动画片出现了逐渐幼稚化的趋向,根本无法适应更大的观众群。
日本动画将其市场定位于12~20岁的青少年群。
意识观念的截然不同导致了题材内容的风格炯异。日本最为著名的动画之一《EVA》可以说就是完全面对高年龄层次的观众的,因为其内容对于15岁以下的青少年仍然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中国动画似乎从来都没有绕出过古老神话、传说的圈子,最好的例子就是最新的两部投资巨大的《宝莲灯》和《封神榜》;其他就是一些极其无聊、幼稚的内容,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从《宝莲灯》中其实可以看出中国动画的最大弊病:“好人”打败“坏人”的固定模式。本来宣扬“邪不胜正”无可厚非,然而在《宝莲灯》中,为什么不放过沉香及其母亲,他的内心世界是如何的,这么做对他有何益处,他究竟为何是“坏人”,整部动画却毫无交代。
日本动画却不断在题材内容上进行创新,由于面对的是青少年群,其内容必须符合不断改变着的年轻人的口味,于是新的内容层出不穷,而且意义深刻,在表面的故事背后都藏着动画的主题,发人深省。而且还出现了很多适合学生心理的动画,《灌篮高手》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灌》一片在中国各地所引起的轰动绝对是有目共睹的,可见并不是动画片在中国无市场,而是要看面向的是哪种市场。
3.教育性、商业性和艺术性
中国动画是完全的教育性,大多出自“××美术制片厂”或“××电视台美术部”的制作,由于是国家资金资助,社会效应自然排在经济效应之前,成了“幼儿公益广告”,很难赢得青少年观众群。
相比中国的“教育性”,日本更注重的是“商业性”,日本动画基本上都是又各个动画制作公司自行拍摄制作的,所以排在首位的当然是经济效应,于是便要求抓住观众群的心理,提高收视率,必然要求自己的动画有所创新。于是,日本动画就产生了其艺术性。
动画也是一门艺术,而作为一个动画人,首先应该具有的是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的自觉。教育不等于讲大道理或是灌输常识,通过艺术来让孩子自己体会到真理不更有教育性吗?
日本著名漫画家尾崎南在看自己画的《绝爱》所改编的动画时被感动得哭了;高桥留美子在看《福星小子》剧场版的时候也是一样。只要你做出的动画首先感动了自己,它就能感动别人。
一部优秀的动画,可以让一个坚强的男孩落泪,也可以让一个忧郁的女孩纵情欢笑,让一个失意的人走出沉沦重拾信心。然而中国迄今为止有这样的动画吗?至少我仍未有幸观赏到。
4.制作技术和人物设计
在制作技术上中国已经有了极大的突破,可以说和日本相差无几(当然比起DISNEY的《恐龙》的3D技术还是差的多的),然而在人物设计方面却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并没有自己极为鲜明的个性,尤其是人物的眼睛,许多时候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性格、剧情完全脱节,而同一画面上的两个人物根本毫无交流,似乎只是独立存在着的,这个给观众的视觉效果绝对是大打折扣的。
日本动画在人物表情的处理上却是极其特别的,虽然并不能像《恐龙》中把每块面部肌肉都表现出来,但却能通过眉毛、眼角和嘴角的细微变化将人物的性格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日本动画在人物设计上强调的是明暗对比分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然,中国动画必须有自己的人物风格,在借鉴国外动画片的过程中,必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5.前期配音和后期宣传
中国动画的配音实在不怎么样,有时声音和人物年龄完全不符,而且很少有能够很好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配音。而日本却有专门的“声优”(即动画配音),虽然许多实际年龄要比人物大许多,但却能在性格和声音方面都做得与动画片中人物完全吻合,而且还有许多声优以配某个人物而出名的。
声音可以说是动画片中人物的灵魂,如何提高配音的素质是一大问题。
后期宣传在中国动画中几乎是看不见的,只有《宝莲灯》在制作结束后进行了“投资××千万元”的宣传,最多就是出现了一些笔记本和故事画册,CD和VCD已经算是极大的突破了。但是日本动画的宣传就是多种多样的了,首先是电视中的新片预告,一般来说是45秒左右的短片,配以音乐和介绍,接下来街头便会出现海报,而动画要是稍有名气,就会出现一大堆的周边产品:人偶、模型、午餐盒、镜框、电话卡、日历、毛巾、手绢、钥匙扣、音乐钟、相册、衬衫、手提袋、徽章、信封、信纸、明信片、圆珠笔、瓷杯、纸巾、打火机……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能为制作商带来丰厚的回报,而制作商也能把收回的资金投入下一部作品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⑶ 孩子很喜欢动画片,哪些动画片是有教育意义的
生活中有些宝宝可能调皮捣蛋,让有些家长很痛苦,但我们很难想象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思维会时不时地冒出来,给你带来惊喜。有时我对他说的话感到惊讶。后来和她一起看小猪佩奇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以下漫画对孩子也有启发。
NO1。小猪页面
这部漫画是从国外进口的,也有英文版。也可以训练孩子平时的英语水平,让孩子接触到英语口语的环境。猪爸爸和猪妈妈也可以教我们的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非常适合父母、朋友和孩子一起观看。
NO4。《小猪威比》
《小猪威比》是BBC儿童节目Cbeebies制作的动画片,是英国BBC继天线宝宝、夜花园、小鸟3之后进入中国的幼儿教育品牌。
《小猪威比》改编自英国作家米克·因肯的书。用一个简单的画风,画面上除了主人公,小猪猪,以及故事所必需的一些人物或物体,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物体。
《小猪威比》的目标受众是0-5岁的儿童,每集10分钟,目前一季有52集。
其实小猪威比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条简单的线,一个普通的坐垫……,威比用他的想象力带领孩子们一起回忆。仔细想想,我们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梦想,但是可爱的小猪威比给观众看,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游泳。至于孩子们,他们是天才的“思想者”和“创造者”。他们只需要一把钥匙,开启他们的力量,去肯定他们,让孩子们和小猪威比一起进入想象的世界!
想象力丰富,就像手里拿着一把金色的万能钥匙,可以打开神秘而未开启的大门。《小猪威比》力求打造孩子的想象力!
⑷ 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动画片都有哪些
推荐《熊兔子贝贝》
是一部温馨可爱的泡面番,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让小孩去拯救世界。就是很单纯简单的日常,贝贝和熊爸爸、兔妈妈、弟弟淘淘一起生活在茉莉村,在茉莉村里他们和好朋友皮皮、呼呼、妮妮在一个幼儿园读书。内容主要围绕着这些角色在校园、家庭和生活中的日常故事展开。没什么固定的主题,虽然主角是贝贝,但也会单独有其他角色出现的故事,从剧情里就能看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贝贝里不同儿童的性格在日常中也会遇到,包括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也是日常儿童成长中会遇到的。这样的代入感很强,会与儿童产生一定的共鸣点,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会让他们记住什么样的做法是对的,什么样的做法是错的。涉及到日常中经常接触的用电知识、丢失知识也单独做了一集故事,让孩子一边看动画还能一边学习生活基本常识。丰富的情感世界围绕在贝贝周围,贝贝的家就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庭,熊爸爸和兔妈妈总是会及时和贝贝、淘淘沟通解决它们在成长中遇到的不同问题。
⑸ 具有教育意义的动漫片都有哪些
《UP飞屋环游记》,这部是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高质量的动画,好看的剧情,以及积极的价值观,这部电影不止适合小孩儿看,相反,只有大人才能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
⑹ 教育意义的动画电影有哪些
1. 小宋当家。
小宋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与姑姑做的大饼深受人类喜爱,而且价格便宜,小宋还有很多小伙伴,每当小宋或是朋友们遇到了不平事,小宋都喜欢去阁楼做梦,每次都能从梦中得到启示,因为他的聪明机智,让小宋以及邻居伙伴们一次次地战胜了官老爷以及钱掌柜的难题。小宋当家,每一集,都会教你一个做人的道理,也会教你在无论何种境地,都要冷静乐观。
2. 疯狂动物城。
乐观的兔子警察朱迪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终于进入了动物城,这里的动物们和平相处在这个都市,乐观的朱迪为了闯出一番成就,决定侦破一桩神秘的大案件中,为了能够顺利的破案,朱迪被迫与狡猾的狐狸尼克联手,却不想,案件的背后,却藏着一个大阴谋,一个意欲颠覆整个动物城的阴谋。
3. 聪明的一休。
一休是一位皇子,却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与母亲分开,去当一个小和尚,或许是他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穷尽的麻烦,不过,那些作恶者最后,都不得不拜倒在一休的智慧之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热心助人的他,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⑺ 有什么是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动画片
三观正确的动画片都是可以当成教育动画片给孩子看,而且父母最好陪着孩子一起看。孩子还小对动画片里的有些动作呀对话呀不是很明白,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做个旁白,适当的解释一下,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家孩子一二岁的时候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我们会几天给孩子看一集巧虎。这个里面包含小歌曲,小动画,小舞蹈等内容,孩子一边看一边跟着一起唱一起跳,挺开心的。一说到看巧虎就乖乖的坐在沙发上等着。
这些动画片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有爱心,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很勇敢,很能影响小孩子的品德成长。
孩子的品德心性跟从小接触到的家庭环境和周围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四口去公园里看花。因为是周末看花的人非常多。爸爸正在给她拍照,我在边上就发现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边哭边跑。我拉着他问怎么了?他说找不到妈妈了,这个时候我老公和闺女都过来了,我就问小男孩知不知道妈妈的手机号码,还好他记得。我拿出手机给他,让他给妈妈打电话。其实他妈妈就在不远处,只是人多看不到。事后闺女抱着我说:妈妈,你真好,真有爱心。还有一次也是一个
才两岁左右的小女孩也是找不到妈妈了,看着我叫妈妈。我抱着她在原地等,周围有很多人都帮忙找,大声喊,妈妈跑过来都急的哭了。事后我姑娘也是看我的眼神都是崇拜的光芒。
一些三观正确的动画片和父母的以身作则是孩子品德素质的风向标,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吹。
⑻ 孩子9岁了,有哪些关于教育的动画片推荐
一:《大耳朵图图》
这是一部比较新的动画片,更是荣获了许多的奖项,图图是个可爱的孩子,故事中他经常有些小闯祸,但是结局总会迎刃而解,每集一个小故事告诉孩子们一个小道理,或许这些小道理爸爸妈妈早就讲过了,但是这样的方式更加的让孩子们牢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