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拍电影要送剧本给广电总局审查吗
1. 电影拍摄前需要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审查,这取决于电影的上映渠道。
2. 审查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立项审查、剧本审查和作品审查。
3. 立项审查是制片方的责任,当策划电影或电视剧时,需要提交相关材料以获得批准。
4. 剧本审查是在立项审查之后进行的,通常需要提交1500至1700字的故事梗概供广电总局审查。
5. 作品审查是电影拍摄完成后,将成品提交给广电总局审查,只有通过审查的电影才能在电影院上映。
6. 并非所有类型的电影都需要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审查。独立电影通常不上映,因此不需要审查。
7. 网络微电影情况特殊,大多数不需要审查。由于广电总局在互联网影视作品的前期监管存在空白,作品的审查主要依靠制片方自行判断。
8. 即便网络微电影不需要审查,制片方也应确保作品内容不违反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被广电总局封禁。
9. 此外,作品的审查通过率也与作品的影响力有关,影响力较小的作品即使内容有违规之处,也可能不会受到广电总局的关注。
10. 院线电影则必须遵循上述三个审查阶段,确保电影内容符合国家规定,才能在电影院上映。
⑵ 一部影片在取得什么后才能上映
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公映许可证的取得,依据《电影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关条款包括:国家实行电影审查制度。未经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的电影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发行、放映、进口、出口。
电影审查机构应当自收到报送审查的电影片之日起30日内,将审查决定书面通知送审单位。审查合格的,由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2)拍的电影如何上映广电扩展阅读:
影片初审材料:
1、数字电影送高清数字节目带(HDCAM)一套;胶片电影送混录双片一套(或BETA 带);
2、《国产影片审查报批表》一式三份,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的公章;
3、《主创人员登记表》一份;
4、影片片名英文译名的报告,请提交省级广电部门批复同意;
5、影片如需变更片名,请提交省级广电部门批复同意;
6、影片如需增加、变更出品单位的,须提前申报,并经省级广电部门批复同意;
7、影片聘请境外主创人员,请提交省级广电部门批复;
8、影片完成台本的电子文档(附光盘);
9、交回该片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回执单》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
⑶ 自己拍了一部电影怎么样才能在电影院上映
1.立项申请报告;(省广电局)
2.不少于一千字的电影剧情梗概一式三份。凡影片主要人物和情节涉及重要涉外、民族、宗教、军事、公安、司法等方面内容的(以下简称特殊题材影片),需提供电影文学剧本一式三份;(省广电局)
3.特殊题材影片需提交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或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主管部门的剧本审读意见;(省广电局)
4.在实行属地审查的省(市、自治区),持有《摄制电影许可证》的电影制片单位申请立项时,应提交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对影片剧本(梗概)的初审意见。(省广电局)拍摄完成后,剪辑(和谐掉不健康的内容),上交广电局,通过后可以上映。
⑷ 电影需要怎样才能上映
电影需要广电总局审核并且给予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后才能上映。
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俗称龙标。每次在影院看电影时,出现在片头的绿底龙头标志,因上面写有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一直被视为电影的准生证。
中国电影公映许可证的取得,依据《电影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关条款包括:国家实行电影审查制度。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放映、进口、出口。
电影审查机构应当自收到报送审查的电影片之日起30日内,将审查决定书面通知送审单位。审查合格的,由广电总局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及《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证号片头,该片头由广电总局统一制作。
(4)拍的电影如何上映广电扩展阅读:
国产影片从最初的立项到上映,在审查的环节上一般要经历3个关卡,第一关就是影片的“立项关”。某知名制片人告诉记者:“所谓立项很简单,就是电影剧情梗概、片名、片种、影片题材等材料。
立项没有行政费用。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7个工作日内会通过。但是以现在审查部门的效率,5个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给明确答复。”
过了“龙标”,也就是“内容审查”这一关,几乎所有的投资方、剧组都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术审查,影片就可以同观众见面了。在技术审查上,影片的过审率几乎达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审查,放映一遍当场就会过审。”
⑸ 每部电影上映前都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核吗,广电具体审些什么
是的,每部电影上映前都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核。未经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的电影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发行、放映、进口、出口。电影片依法取得国务院广播电档租悄影电视行政部门发给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后,方可发行、放映。
(5)拍的电影如何上映广电扩展阅读: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
1、研究并拟订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
2、研究并起草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法律、法规草案;制订广播电影电视管理规章和事业的发展规划;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负责用于广播电台型带、电视台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并负责内容审核。
3、组织推进广播电影电视领域的公共服务,组织实施广播电影电视重大工程,扶助老少边贫地区广播电影行渣电视建设和发展,指导、监管广播电影电视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4、制订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管理全国性重大广播电影电视活动。
⑹ 一部影片在取得什么后才能上映
一部影片在取得什么后才能上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依据《电影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一部影片需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方可在全国发行放映。要想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根据相关的条例规定,电影应该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总局审查,通过广电总局审查的片子,才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上映。
电影审查机构应当自收到报送审查的电影片之日起30日内,将审查决定书面通知送审单位。审查合格的,由广电总局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及《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证号片头,该片头由广电总局统一制作。《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也被业界人士称之为“龙标”,在电影院观影时,电影开头放的那一幕,即带有背景音乐的绿底金黄龙头标志,这就表明了该部电影已获得了“龙标”,可公开放映。
(6)拍的电影如何上映广电扩展阅读:
1、之所以要有这么一个《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也是为了维持电影市场的一个秩序,有的制片公司为了自己的一个获利,可能拍出来的片子并没有那么正能量,但是观看电影的人群分布于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一些电影他自身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就是不正确的,为了一让错误的价值观影响到一些青少年,电影就必须通过广电总局的一个审核,所以,如果一部电影拍出来它没有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就不能够上映,也就不可能靠着电影赚钱了。所以说一部影片需要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才能上映。
2、电影制片单位或者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将《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证号片头印制在该电影片拷贝第一本片头处。
3、个人未经许可擅自举办涉外电影节(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参加电影节(展)的,5年内不得从事相关电影活动。
⑺ 拍电影到底要经历多少个步骤才能完成上映
拍电影到底要经历以下7个步骤才能完成上映:
1,创作剧本,磨合完成,把剧本送到广电总局审核,备案。
2,备案通过之后,开始筹集资金,签约导演和创作团队。
3,建组,摄制组和服道化进组。
4,开机仪式,演员进组开始拍摄。
5,拍摄完成后把成片送到广电总局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拿到上映龙标。
6,谈院线,筹备上映。
7,上映,结算收益。
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所经历的步骤繁琐到超乎想象,尤其是一些大片,光是前期筹备可能都要几年。比如陈凯歌导演筹备《猫妖传》就花了6年的时间,并专门打造了一座唐城影视基地。
这也是很多电影在宣传时,说自己拍摄时间有多么长的一个原因,也是电影众筹比电影版权认购风险更大的原因,毕竟拍电影还是非常专业的事,需要真正电影的人才能拍。
当然,如果投资者对电影制作流程等更熟悉的话,也是有助于对电影进行综合的一个判断:哪些场景难拍,周期可能要多长自己什么时候进入是最佳时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