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发展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10 17:49:32

⑴ 中国电影业的前景怎么

中新网上海1月4日消息:中国入世谈判电影界代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刘建中日前接受了《文汇报》记者采访,对入世之后中国电影业的前途发表看法。

据悉,在和中国电影管理条例一致的情况下,中国入世电影方面谈判结果主要有:允许每年进口外国分帐影片20部用于电影院放映;允许外资进行电影院的改造建设,但股份不得超过49%

刘建中说,很多人担忧中国入世以后,市场放开,美国电影大量涌入,用不了一年,中国电影业就垮了。其实,这是误解。WTO的一般条款指的是货物贸易。而电影片的贸易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它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凡是涉及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有其特殊性,电影的发行放映是通过谈判来约定贸易规则的。所以,中国入世之后,不可能出现外国影片无限制的涌入,中国电影也不可能放弃以我为主的立场。入世之后,中国电影业要在新的形势下,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开放中增强竞争力。

那么,我国对WTO的电影部分到底承诺了多少?WTO对中国电影的直接影响又是什么呢?刘建中说,中国入世电影方面谈判的对手是美国人,因为,美国电影业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实际上,中国去年进口电影市场已经开放了,分帐影片进口了16部。

中国电影形势的严峻在于自身。入世带来的压力,正是促进中国电影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刘建中介绍了国家即将出台的电影事业发展政策和策略:降低进口胶片关税,由每21米纳税9元降至1.57元——3元;为促进农村的电影放映,国家5年投入1亿元,而且要给农村放映员发工资,这是2002年的工作重点。

另外,刘建中还告诉记者,建设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立项已获国务院批准,2005年10月将落成。(

⑵ 中国电影未来发展如何

专家表示,中国电影经历了从门可罗雀到排队买票、从票房9亿元到今天接近600亿元的历程,成就来之不易。他们呼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包括普通观众,更加理性地构建电影更好的发展空间。

“这个行业首先不是看它直接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在于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精神消费、城市形象等都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个平台搭建得越完善,各个不同的、跟电影有关的企业,才能够长久、专业、健康地发展,才可以共同做好中国电影产业”,尹鸿说。来源:人民网

⑶ 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影国际影城隶属于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在1999年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CCTV6),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单位组成,以影视产业为依托,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国内一流的大型电影集团。中影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2010年底由中影集团改制重组成立了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中影股份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大规模投资现代化多厅影城,拓展大中城市电影院线合作空间,积极开发中小城市电影终端市场潜力,并为此成立了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带动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满足观众对电影这类文化产品的消费需要。中影集团是电影产业的“国家队”“专业队”,通过影城的投资建设,占有国内电影市场的相当份额,加强对电影市场的控制力和增强中影集团的影响力。
法定代表人:林民杰
成立日期:2007-05-28
注册资本:80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6631018064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英文名:China Film Cinema Investment Co., Ltd.
人员规模:1000-49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外大街25号2号楼901-906室
经营范围:项目投资;企业管理;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制作、发布广告;门票销售代理;销售玩具、服装鞋帽、箱包、针纺织品、首饰、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工艺品、通讯设备、日用杂货;版权转让代理服务;产品设计;专业承包;出版物零售。(“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出版物零售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⑷ 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央电影公司,俗称中影,是台湾一家大型电影公司。中影与中国电视公司、中国广播公司合称“三中”,成立之初皆为中国国民党经营的媒体机构,2005年起配合台湾政府的“党、政、军退出媒体”政策而民营化。
注册资本:500万新台币

⑸ 怎么进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外国电影公司:
皮克斯迪斯尼影业,新线
布埃纳
米高梅/联美
米拉麦克斯
福克斯探照灯
梦工厂影业,派拉蒙
哥伦比亚
通用
试金石
华纳兄弟,索尼
狮门
的Castle
Rock
好莱坞
帝门
国内:
BR>寰亚,华谊,雨棚,中国星,银河,应依......

⑹ 中国影视应如何发展

电影诞生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了,中国电影也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在一百多年的中,中国电影经历了发展与壮大,辉煌与低潮,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电影一直游离在世界主流电影文化之外,中国电影人也一直在追求世界的承认和肯定——即中国电影的国际化。
中国电影有着辉煌的过去,三四十年代中国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硫》《渔光曲》《小城之春》等,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以致与后代的评论家自豪的是说“欧洲六十年代艺术电影中的一切都可以在《小城之春》找到。” 但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当时的中国电影却并没有赢得一种国际性的声誉,所以,在西方各国权威的世界电影史中,我们很难见到关于中国电影的评述。随后,由于东西方两大政治阵营的对立,中国大陆电影则走上了一条独特的自足的政治电影的道路,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傲立于世界电影舞台,拒绝着西方世界的承认。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又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历程。

(一)华语电影的概念
在当前的电影世界中,很多电影都是由几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完成,导演、制片人、演员,投资来源等的组合越来越复杂,要单纯的判断一部电影属于那个国家或地区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早在90年代初大陆和香港就有关于《霸王别姬》的地区属性的争论。更好体现这个问题的是关于《卧虎藏龙》的争论。
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成功。有人曾统计过,不算在英国获得的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学院奖,《卧虎藏龙》共参加29个大大小小的电影节,18个项目84次获奖,更是中国电影首次夺得奥斯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影片在许多国家(包括美国)都打破了外语电影的票房记录。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卧虎藏龙》的版权问题。中国电影集团北京对外合作制作公司总经理郑全刚在谈到《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的意义时说:“这是华语电影的胜利。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卧虎藏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中国民族电影,它是由百分之百的中国影人制作的,百分之百的说中文,体现的是百分之百的中国民族文化。”而台湾媒体视《卧虎藏龙》为"台湾电影的典范",尽管国内人士声称,台湾方面并没有这部影片的版权,这部影片还是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的6项大奖。与此同时,香港电影界也有很多人士,因为影片的男女主角周润发、杨紫琼,摄影鲍德熹和美术指导叶锦添都是香港人,而认为《卧虎藏龙》是香港产影片,而且,这部影片还史无前例地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16项提名,8项大奖。还有一个网上报道说,《卧虎藏龙》的所有权应是由徐立功、李安在开曼群岛所成立的纸上控股公司所有…………
我个人认为,从"文化定位"的角度将这部电影定位与“华语电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正如导演李安所说:"我想这部片子是集合了两岸三地的资源。"在当前的电影环境中,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整体,表达着中华文明中特有的文化、风俗、语言等意义的或某些对历史性事实的解释,整体上代表着两岸三地的电影成就。
两岸三地的电影有着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台湾和大陆的艺术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出现了像侯孝贤,蔡明亮,张艺谋,陈凯歌的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 他们在上世纪后期的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中国的痕迹,但令人尴尬的是,精英文化的立场和沉重的主题让他们原理大众的生活,而在西方他们也未溶入主流文化之中。倒是香港电影取得了繁荣,八九十年代香港年产影片200部左右,在东亚,东南亚的电影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随着香港电影近年来整体上的低迷,香港电影的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
李安的《卧虎藏龙》似乎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找到了令一条康庄大道。自《卧虎藏龙》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以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国内最负盛名的导演纷纷投入到所谓的“大片”的拍摄中,而且大片们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甚至在西方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收入),但也得到大量的口水和争论。那么,在商业大片与艺术电影之间,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究竟该如何抉择?

(二)艺术电影的丰收
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在上世纪后期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可谓风光无限,侯孝贤,蔡明亮,扬德畅,王家卫,张艺谋,陈凯歌等的电影多次获奖,这是中国艺术电影的高峰。这是华语电影的第一次国际化高潮。
陈凯歌的《黄土地》是华语电影第一次国际化开始的标志。影片描写了弄家少女翠巧在八路军文工干部顾青的启发下,大胆出走,抗拒世代相传的命运,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幸福。在影片中,在大远景中高天厚地与渺小如蝼蚁般的人的对比,勤劳俭朴却生活艰辛,命运悲惨的农人,那娶亲的热闹场面,那时而欢悦时而悲凉的陕北信天游,滔滔不息的黄河,腰鼓,祈雨,牧羊,耕地等意象构成了一组整体的象征,超越了一时一地的指向性,而上升到对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历史和命运的回溯和追问,透出一种历史的沉重与苍凉。
1989年的台湾电影《悲情城市》自1945年8月日本投降开始,至1949年12月国民党定都台北结束。在这两个极具意义的台湾历史纪事之间,有著名的二·二八事件、戒严、日侨撤离以及白色恐怖时期。影片通过一个失语者林文清的家族兴衰与情感历程串起全剧,形象地刻画了当时生活在国民党暴政之下,台湾人民无声的反抗以及无奈的沉默。它把二战刚刚结束的台湾混乱的历史破败,浓缩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当中,用一个家庭的悲情来映照整个社会整个时代。这部电影获得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张艺谋的《红高粱》通过讲述“我爷爷”“我奶奶”的爱情故事,展现最原始的生命的野性与粗犷,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表达对于自由的爱与鲜活奔放的生命的热烈追求。这部电影获得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段时期获奖的电影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秋菊打官司》获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香魂女》《喜宴》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霸王别姬》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活着》 获第4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春光乍泄》获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当时的艺术电影的繁荣是有原因的。大陆当时还处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过度时代,主要的电影制片厂也不反对拍艺术片(当时电影厂主要由国家出资养活,所以如果在艺术上得到认可,即使拍的艺术片在票房上没什么收获也会得到支持)。而且当时处于改革开放的初部阶段,人们的精神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艺术电影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在这中情况下拍出的电影很多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所以许多电影在当时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收入,像《红高粱》是400万(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悲情城市》在台湾也有很高的票房收入(侯孝贤靠这还清了欠债),而《霸王别姬》的全球票房更高达2100万美元(很可惜国内被禁)。总之,这时期是话语电影中的艺术电影的全面繁荣的时代。
这段时间是中国艺术电影的丰收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的华语艺术影片,它们在屡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它们使西方开始关注和重视华语电影,华语电影已经成为世界影坛上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让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为20世纪后期的是世界影坛上写下中国(中华)电影的重重一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一些电影创作上的累赘,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有限,具体表现在创作资金的缺乏,票房的低下,在西方电影节上的收获也相对稀少。如顾长卫获得银熊奖的《孔雀》票房仅为600万,而《青红》的票房才300多万,而同期许多生业大片票房都有上亿。而许多电影人,像贾樟柯,张元等第六代导演都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来拍片,而它们的许多片子都难以在国内上映.华语电影的艺术电影进入了整体低潮的时代,只有少数电影人坚守着艺术电影的天空。

(三)商业大片的时代
在华语艺术电影逐渐低落的同时,商业大片开始在华语影坛展示风采,而且势头越演越烈。而且一些电影打入了西方主流院线,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票房收入。华语影坛进入商业大片的时代。
所谓的商业大片一般有着较大的资本投入,由知名导演执导,聚集众多大牌明星,主要是为了商业目的(票房或获奖),而且大多都是由多国或多个地区的影视资源,瞄准国际市场制作和发行,而且一般都获得了票房上的丰收。
最早的成功的华语商业大片应该是2000年的《少林足球》和《卧虎藏龙》。主要有香港出品的〈少林足球〉制作成本5000万港元,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票房成绩。其中香港票房6000多万港元,日本近1.5亿港元,韩国也有3000多万港元,它当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港片的票房记录。同年由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卧虎藏龙》制作成本高达1500万美元(这在的当时的华语片中是绝无仅有的),影片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收益,它的全球票房更是高达2.13亿美元(这是华语片的最高票房记录),更唯一一次的为华语电影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这两部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商业上的成功大大刺激了中国电影人,仅接着,《英雄》《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功夫》《神话》《无极》《霍元甲》《夜宴》等商业大片纷纷出现,它们在国内几乎都取得了过亿的票房,在世界影坛上也掀起一阵华语电影的热潮。虽然它们在国内饱受批评,但似乎为呼吁电影的国际化找到了另一条道路。
由李安导演,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等主演的《卧虎藏龙》是一部武侠片,影片以"盗剑、夺剑"为契机,带出人物关系,逐步展开两男两女(一对中年男女和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江湖恩怨。其中,一对代表传统,一对代表现代。李慕白克己而又执着于对爱情的追求,岳秀莲洞明人情,时时为他人着想,始终无法放下对死去情人道义上的忠诚,虽然深爱李慕白却一直无法接受李慕白的爱。玉娇龙可以说是集现代少女的另类与反叛于一身的人物,她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分辨是非的唯一标准,罗小虎个性狂放不羁,却又是个重情重义的血性汉子,不惜放下大漠中的一切千里迢迢来寻找旧日的恋人。整部影片饱含着浓厚的侠义精神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它飘逸优美的武打设计、精心构造的传统中国韵味、江南的灵秀与沙漠的雄浑、引人入胜的剧情悬念征服了西方世界。很多人认为它是华语电影国际化的标志,但抛开关于《卧虎藏龙》在艺术和武侠上的争论不谈,我觉得电影在商业运作上的表现都不能算华语电影国际化的典范。《卧虎藏龙》的制作资金为1500万美元,主要来源与哥伦比亚电影制作公司的运作(其中国内仅为100万美元,还是投资人千辛万苦拉来了的),他们以剧本和演员和公司品牌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再凭它得到银行的贷款,这种“空手道”的运作手法又使他们十分卖力的为影片做宣传,以提高票房。虽然《卧虎藏龙》在美国狂揽1.8亿美元票房,但由于国内运作的失败,国内的投资商并没有因此得到收益,所以《卧虎藏龙》仅是华语电影国际化中文化上的成功。
而另一部大制作的《英雄》在运作上成功得多。《英雄》成本3100万美元,多方共同投资(大陆为主,主要来源与银行贷款),在全球工取得1.88亿美元票房。从它开拍一直到上映关于电影的报道都不断出现在媒体上,它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台上的广告宣传,它对盗版的预防,它对与《英雄》相关的各种产品的开发,在人民大会堂高调首映………可以说《英雄》的策划宣传和商业运作非常成功:在国内上映十天票房过亿,二十天票房过2亿,在北美两周票房近6000万美元(而且是连续两周票房榜首,这是绝无仅有的)它的DVD,VCD版权卖了1780万的天价(甚至据说用官方的压力才让《英雄》提早在美国上映)……它创造了很多华语电影的奇迹,当然,这与影片本身密不可分,包括有号召力的导演和大牌明星,唯美的影视画面,富有想象力的武打,等等,但我认为出色的商业运作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包括《卧虎藏龙》《英雄》等商业大片让华语电影进入西方主流文化圈,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已经有专家指出这不是长久之计。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中有个德国观众看完《十面埋伏》后不解的说“真搞不懂这些人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有什么意思”,可以预见,以武侠片为代表的华语商业大片在西方视觉厌倦后又将淡出西方主流,那么,华语电影的国际化之路究竟在何方呢?

(四)关于华语电影国际化的思考
在艺术电影和商业大片中该如何选择?华语电影究竟该如何走向世界?我觉得该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寻求艺术与商业的双赢。这个方向是可行的,从早期的《红高粱》《霸王别姬》就可以看出。像近年的《2046》在国内票房有3000多万,香港也有近3000万,也是处于赢利的状态。陈可辛的《如果爱》也有相当不错的票房。在这方面有国家政策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国家对影视的政策太紧了,很多十分受欢迎的好片子都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在国内上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业的损失和桎梏。像投资1200万的《世界》,光北美地区的发行权就卖了200万美元,可以说在商业上也是有利可途的,但进不了过内的电影院。在如《山峡好人》,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但上映遥遥无期。我希望文化和电影的创作能有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这一定有利与华语电影的繁荣。
其次,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东西。中国目前的电影在制作方面远不能和好莱坞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且这在影视方面有着非常高的价值。一部取材于中国古代木兰从军的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一例。这部动画片于1998年6月在洛杉矶首映,后在全美国取得了1.2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全球票房收入为3亿美元。既然西方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都能成功,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第三,更加深入的参与国际影视的制作与开发。可以说中国目前已经开始参与国际影视的制作中饿,而且是主流的,我们在很多电影中都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人。但是目前中国参与的主要都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离西方主流社会还很疏远,当我们的电影公司广泛的参与到西方主流电影的制作中时,我相信要让华语电影在西方主要院线上映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起码在技术上是),而且这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影视制作水平,对我们自己电影水平的提高也有帮助。
这只是我对与华语电影的一点看法,我希望华语电影能在世界上开出灿烂的花朵,我希望华语电影能有美好的明天。

⑺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运营

中影集团王梦甜是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儿

⑻ 中国影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华亮文化传播公司成立于2006年06月,主要以演艺为龙头,集FASHIONSHOW、文化活动策划、艺术交流、时装发布会制作、影视版权发行、文艺晚会制作、大型舞台灯光音响安装制作、礼仪庆典策划、品牌策划推广、影视广告、平面广告承接代理、MTV制作、企业形象片拍摄制作、明星代理、演员模特包装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机构。

⑼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歌华有限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2015年6月4日,歌华有线发布公告称,拟联合中影、阿里巴巴等6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电视院线运营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法定代表人:喇培康
成立时间:2010-12-09
注册资本:1867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00000000042926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凤翔科技开发区凤和一园10号

阅读全文

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线电影免费观看西瓜影音 浏览:476
吸血鬼系列好看的电影大全 浏览:170
怎么在微信上购电影票 浏览:736
国学电影有哪些内容是什么意思 浏览:840
怎么观看刚出的新电影 浏览:740
我看过的电影作文英语怎么说 浏览:64
电影20号古宅怎么不能看了 浏览:28
哪个国产电影海报最好看 浏览:757
免费在线电影美丽的童年 浏览:94
严智英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195
最美的你电影免费完整 浏览:142
白雪姬电影讲什么 浏览:551
怎么评价姜文在中国电影的位置 浏览:187
关于富豪生活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03
在沙漠里喝马血是什么电影 浏览:181
90年代电影好看的国产 浏览:398
2004年电影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845
无名小卒粤语电影免费 浏览:114
如何看英语电影关字幕 浏览:207
推荐几个日本好看的电影网站 浏览: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