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问懂电影的人士,电影风格主要是指哪些方面,比如一个导演,要从哪些方面谈他的风格
电影的风格在学术界没有什么概念性的界定,但对电影类型确实有。而你问的“谈导演的风格”我想应该是另一个意思了,导演的艺术风格,就跟诸如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似,其实就是特点,我简单列举几项供你参考:
1,最直观的,色调、情绪、节奏等,比如鲜艳、昏暗、浓重的色彩;擅长细腻沉闷还是擅长快节奏轻快激情等等。
2,摄影方面,喜欢固定长镜头还是喜欢快速剪辑多机位等等,比如顾长卫喜欢沉闷的固定机位长镜头,杜琪峰喜欢复杂的调度,李安则擅长更细腻复杂的复合调度。
3,剧本题材方面,伦理、动作、搞笑等等,不同导演有不同的特色,我就不列举了。
4,指导表演方面,有人喜欢舞台戏效果,比如陈凯歌,一腔一调都像舞台戏;有人擅长原生态,比如阿巴斯,一般不用职业演员出演。
5,个人色彩,这算是额外补充的,比如张艺谋最早的电影特点是说教,慢慢转变成承载中华文明重任,慢慢向商业妥协,只讲史诗故事,也曾尝试过走纯人文路线,也尝试过无厘头扯淡,但随着岁数增加,我推测近期会有相对低调的人文中蕴含哲理的作品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贰』 什么是电影风格如何分析电影风格
风格是一种形式系统。Style as a Formal System。
波德维尔的《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一书中,作为标题如是说。
风格,是电影媒体技术中各个层面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也就是电影组织技术的形式系统。除了风格系统之外,还存在叙事/非叙事性系统,它们共同影响电影。
之于观众,风格对于我们的观影经验也有重大贡献。
分析电影风格
1.决定该片的组织结构
叙事电影:
通过情节提供的故事;分析它本身的因果、时间与空间关系的设计;从开场到结束是否有显而易见的模式;是否使用平行对照;是否依需要在不同的段落选择限制型或非限制型叙事手法。
2.辨识显著的技巧
关注影片使用的色彩、灯光、取景、剪辑、声音等元素。
找出在影片中被大量运用的技术。
分析时明确自身意图,是为了呈现电影风格是制作电影的某种典型途径;或者是为了强调某片风格的独特之处。
3.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
对技巧有辨识的基础上,注意技巧在整部影片或一个段落中的重复、变化、发展或与其他技巧平行对应等。
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聚焦风格的模式。
1)反观自己的反应。
2)注意风格如何加强形式组织。风格也可以加强非叙事性电影的结构。
4.提出这些技巧的功能及形成的模式
必须找出风格在影片整体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
1)发掘功能的直接方法,是注意它在影片中对我们的观影经验所产生的效果。
风格同时塑造意义。但是,不要将单一技巧从脉络中孤立出来分析它的功能,也没有理由期待每个风格项目都有一个主题意义。(导演的工作之一是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风格通常单纯地具有知觉上的作用---引发观众注意细节,强调某件事,刻意误导、厘清、增强或复杂化我们对剧情的了解。)
2)另一个方法是观察特定技巧在片中功能的方法,想象其他可能性,并思考它可能引起哪些不同的结果。
对于“风格”,科恩兄弟说:
“只有在回顾电影时,才会将它称为风格。在真正拍电影的当下,那都只是一个个在不同情况下所做的决定。”
“…有关借着一幕幕的戏说故事的最佳方式,不管是被迫或是出于乐趣,你做了自认为适合某场戏的特定选择。拍完后,将它们组合起来,之后有人看了这部电影,如果发现有些地方前后一贯,他们就会说'那就是他们的风格'。”
任何一部电影都需要通过不同的电影技巧来制造风格的印象,而电影工作者将在历史环境条件的限制之下,对这些技巧做出选择。
———摘自《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8版)
『叁』 电影的风格有哪些
纪实风格
纪实风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弃假定性,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纪实”。电影艺术家多用这种风格来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和人物传记,使史诗题材富于纪实性,让观众信服。这种风格的影片,常常采取在扮演镜头中穿插纪录片镜头,并以彩色和黑白相区别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镜头“老化”,以引起“历史回忆”的方法拍摄。重要镜头常在历史现场拍实景,对历史人物避免神化与丑化,甚至用特型演员扮演近现代历史人物。非历史题材的纪实风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并按照这种形态去构建作品,使作品的叙述方式尽量显示生活的本来痕迹,结构一般多层而分散。情节方面力求非戏剧化,对人物和矛盾的复杂关系,不做人为的雕饰,仿佛没有经过艺术的铺排,如同生活一样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戏剧性”,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技术上采取拼帖法、长镜头、无技巧剪编等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作品《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和我国的《见习律师》《开国大典》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溶合风格
溶合风格即把几种不同的风格溶合为一种风格。在传统的戏剧分类中,正剧、喜剧、悲剧的风格样式历来是泾渭分明的,而实际生活却是复杂多样的。艺术家为了反映真实生活,有的在严肃的正剧中渗入喜剧的幽默和讽刺;有的又在喜剧中渗入悲剧的痛苦与哀伤;还有的甚至把悲剧、喜剧、闹剧、打斗等杂糅在一起,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卓别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严肃作品。
共现风格
过去电影拍摄风格分“戏剧式电影”如《于无声处》《陈毅市长》《茶馆》等,“诗的电影”如美国片《黑马》、法国片《红汽球》等,“散文电影”如《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乡情》等,“史诗性电影”如《列宁在一九一八》《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等,以及绘画式电影、小说式电影等。共现风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提出这种风格的电影理论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着变化。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经从初级的综合走向高级综合,因此应在综合各种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现风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生活。这种风格的特点是采用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艺术概括复杂、广阔,形象的发展也是多侧面的,容量比过去扩大了。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恋人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
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电影风格,强调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色彩变化,以及各种新的摄影方法,而且爱用长镜头。这种风格讲究纯观赏性、造型的图解性,力求以纯画面的、风格化的静态形象来表达影片的内容,并以此与戏剧化的电影相对立。瑞典影片《梦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玛》、前苏联影片《画家苏里柯夫》等都是具有绘画风格的影片。
电视风格
主要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要求极高的逼真性,甚至采取“隐藏摄影法”;多用采访片、报导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闻特写;强调及时性,多拍最新题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过长,以便与电视的多节目性相协调。如日本片《铁臂阿童木》、英国片《大卫·科波菲尔》、朝鲜片《无名英雄》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肆』 如何挑选好的爱情电影
在众多电影类型中,爱情电影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如果你正寻找一部优秀的爱情电影,但又不知如何选择,下面是一些指南和策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明确你的喜好
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喜好。你喜欢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是浪漫的、悲剧的、还是带有幽默感的?你喜欢哪个时代的背景?是现代都市还是古色古香的乡村?你喜欢什么样的角色?是深情的男主角还是独立自主的女主角?明确自己的喜好后,你就能更容易地找到符合你口味的爱情电影。
二、挑选有实力的导演和演员的作品
通常,由有经验的导演执导的作品往往更加精彩。这些导演能将电影中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身临其境。此外,演员的表演也是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重要因素。选择由知名演员或演技派演员主演的电影,往往能让你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体验。
三、了解电影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在挑选爱情电影时,了解电影的背景和故事情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通过查看电影的简介、剧情梗概或影评来了解电影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这能帮助你判断是否符合你的口味和兴趣。
四、挑选经典作品
在爱情电影的领域里,有很多被认为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其情感表现、剧情设置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例如,《泰坦尼克号》、《罗马假日》、《乱世佳人》等都是备受推崇的爱情电影经典之作。挑选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能让你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和制作水平,还能让你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五、注意电影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好的爱情电影往往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它们能够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音乐和表演来传达出角色的内心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因此,在挑选爱情电影时,注意电影的细节和情感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通过观看预告片或阅读影评来了解电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六、尝试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爱情电影
最后,不要局限于某一种风格或类型的爱情电影。尝试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爱情电影,如浪漫喜剧、悲剧、青春爱情等,能够让你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故事情节。这样不仅能丰富你的观影体验,还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爱情的不同面貌。
总之,挑选好的爱情电影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自己的喜好、导演和演员的实力、电影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等。希望以上的指南和策略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享受到更好的体验。
『伍』 影片的风格有哪些
1、写实主义电影
写实主义电影是一种特定的审美风格,它力求严格地、真实地、客观地、不加任何修饰地再现现实世界。
其基本特征是反叛传统的历史题材、神话与宗教主题以及所谓的英雄史诗,而将注意点放在现实的、非理想化的普通生活上,与表现传统意义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对立。其中,讲故事的手法很重要,它胜在让人感同身受。
2、古典主义电影
古典主义电影是指以古典时代为背景或具有与那个时代相似风格画面的电影。古典主义电影代表作有《欲望之翼》、07年法国最新卖座喜剧大片《莫里哀情史》、《天才莫扎特》、《吝啬鬼》等。
3、形式主义电影
在电影研究中,形式主义是电影拍制的一种习惯,通常在片中会用上大量明显的电影语言,例如剪片、拍摄镜头,摄影机的移动,道具及场景设计等,在片中加入大量人造元素,着重于人工的电影体验。
表现手段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电影的帧速率一般是24帧每秒,随着技术的提升,即将出现48帧甚至60帧每秒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