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票房的分账比例是怎样
1、从1994——2012年,好莱坞分账13%。即100元票房,给好莱坞13元。
2、2012年——至今,好莱坞分账25%。是交税后的25%。即100元票房,给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分走5%——5块;相关税费3.3% ——3.3块)剩下的91.7元中的25%给好莱坞,大约为22元左右。
3、现在中国跟美国正在重新谈分账比例,因为中美贸易战,估计波折很大啊!
『贰』 敢不敢直接告诉我2010年中国进口了多少电影!多少分账、多少批片、多少特种片!
我建议你问广电总局
『叁』 好莱坞片商在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票房分账是怎样的
在好莱坞的眼中,只有两种,一个是国内市场,一个是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美国+加拿大,美国人毫不客气的把加拿大当然了自己的后花园。
国际市场:分为三大区域——欧洲/中东/非洲(EMEA),亚太地区(亚洲/澳大利亚)以及拉丁美洲。主要以票房收入作为划分依据。
好莱坞电影票房分账方式——阶梯式规则
一般而言,如果一部电影票房高的话,电影公司所分得利润的比例往往高于院线。例如,一部票房3亿美元的电影,电影公司可以分到高达60%的收入。但是对于一些票房成绩不佳的影片来说,院线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例如,一部票房仅1000万美元的电影,电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虽说现在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很强势,但院线也有自己的底线,不会一味地妥协。总体来说,一部美国电影的本土电影票房,电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肆』 我们在电影院看外国的电影,都是从外国进口的,那么每看一部电影需要给外国多少钱
这个要看这些“大片”进驻中国的方式
目前主要方式有两种
分账
批片
分账是指福克斯,派拉蒙,华纳,迪士尼,环球,狮门等大型电影公司独资拍摄的电影,大部分由中影集团引进国内,按一定比例分得票房利润
批片是指由国内大型电影公司,一次性买断某电影的中国播放权
具体数值没办法统计,而且电影公司一般不公布。
『伍』 进口外国电影影片是怎么进口的
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发行50部进口片,20部是分账大片,除每年引进6部非美国影片,其余都是好莱坞影片。国家标准的1.3K买断片可以放,分账片放不了。另外3D影片作为特种片,不再进口范围限制内,中国电影市场进口片比重在逐步增加,进口片限制放宽。
『陆』 中国进口美国电影分账为什么要给中国制片公司
合资 给别人 我们自己 共同得利
『柒』 什么叫进口分账大片
何谓进口大片?
1994年,为改变电影市场的萧条局面,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提议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以发行的收入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电影事业。当年年底,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这个建议,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于是有人将这10部影片称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称也因此而流传开来。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尽管这样的分账比例似乎对制片方较为不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国外尤其是美国制片方依旧从中国的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994年11月12日,由哈里森-福特主演、华纳出品的《亡命天涯》作为首部进口分账大片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郑州、广州等六大城市率先公映,并以2500万人民币的票房佳绩在全国创造了大片的第一个消费奇迹。
『捌』 电影票房如何分账
国产片,制片商分43%,电影院50%,院线7%。进口影片,一般是由国内发行公司一次性买断的发行权,或者采用营收分成。通常,院线与影院共分48%,影片发行方(中影or华夏)分17%,制片方分35%。 具体参考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http://wenku..com/view/69626b4ffe4733687e21aa7b.html
『玖』 2011年都有哪些特种影片、哪些进口买断影片、哪些进口分账影片。
这其中,既有类似《精神病患者》的影片(如《杀人B类进口买断
长春电影译制分厂译制
月日
特工的特别迪斯尼、皮克斯D动画
A类进口分账/进口特种
上海
『拾』 中国电影票房如何分账
电影票房,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院线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
1、假如一部电影,2亿投资,有10亿票房,分成如下:
电影发展基金0.5亿
营业税0.33亿
院线5-6亿(主要看片子跟电影院怎么分成的);
制作商和发行商分剩余的3.17—4.17亿(这些钱还要除去的宣传费和制作成本,如果电影制作宣传2亿,那么制作发行公司的利润就是1-2亿)
2、另外当制作发行方可以在后期受益再赚一笔,例如在电视频道放映、网络直播以及制作光盘等。
3、有几个关键点
A投资和实际投资。很多电影号称几亿投资,都是噱头,要是真的投资那么多,真的就亏死了
B新人与老人。对于电影新人来说,可能需要3倍于老导演的投资。
C院线。对于万达这样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线的公司来说,可以上下通吃,给自己的电影多放映场次,以获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