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战片制作成本大概多少
《紫日》投资才500万元。按常规拍得花1000万元,大手大脚拍要3000万元,如果让美国人拍,那就要花3000万美元。 冯小宁导演的“抠门”,在圈里很有名。记者曾问过他:“如果让你勒紧腰带省到不能再省,拍一部国产片30万够不够?”冯小宁略作思索后答:“10万元。” 看了《紫日》,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觉得这是一部千万元级的大片:坦克大战、草原野火、航母大战……然而冯小宁只花了500万。日前,记者有机会听冯小宁侃他的“省钱经”。 冯小宁说,《紫日》中贯穿全片的那把枪,是他花了100多块钱自己做的,这样至少省了3万块。 有关部门真有这种苏制波波沙冲锋枪。如果摄制组要借用,必须由这个部门派出一名枪械员监管,所有费用由剧组承担;如果要把枪械带入其他省份必须经过地方公安部门审批,手续十分繁杂。冯小宁做过预算,光这把冲锋枪跟着剧组从北京到内蒙再到黑龙江至少得3万元,他决定自己做。 凭着几十年爱好制作模型的经验,冯小宁买齐了材料,花了100多元。然后熬了一个通宵仅凭着一把钳子“造”出了一把逼真的苏制冲锋枪。这把自制的冲锋枪只能点射,所以冯小宁在北京还是租了一把能连射的真枪。在3天租期里,他让每一个在剧情中使枪的演员都拍了连射的特写。此后1个多月,剧组带着假枪到大兴安岭拍外景,演员在打枪时只拍一个点射的全景。等到后期制作时,冯小宁把特写和全景剪接在一起,真枪假枪变成了同一把枪,3万元就这样省下来了。 《紫日》开头出现了类似《拯救大兵瑞恩》中诺曼底大战的宏伟场面:数百辆苏联红军的坦克与垂死挣扎的日本关东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坦克大战。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冯小宁其实只用了8辆坦克,而且清一色是除了能开动别的什么也不行的破坦克。 冯小宁说,如果像好莱坞那样拍,一个1秒种的镜头,可能就能花掉两三部《紫日》的总投资。帮剧组省钱的人是那些不露脸的坦克驾驶员,用任何语言来形容他们的艰苦都不过分。 拍坦克大战是在内蒙古的荒地上,那时气温高达40℃,坦克内温度至少60℃,人站在外边时间一长脚下都会有一滩汗水,进入坦克不晕倒的最长时间纪录是10分钟。8个坦克手全都晕倒过,有2个晕倒过两次。 冯小宁说,如果选择凉爽的草原拍这些镜头,坦克的运输费将高得惊人。为了省钱,只能苦了大家了。 冯小宁和男主角富大龙已是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在《战争子午线》中,那时富大龙还是个孩子。提起富大龙的刻苦精神,冯小宁赞不绝口。 “大龙在现场,只要有空永远在帮剧组工作人员的忙,拍坦克大战的时候挖战壕,我们请来了8个民工,加上我和大龙一共是10个人。天太热,半途跑了5个民工,剩下5个人,挖完战壕,两手都是泡。” “大龙不是那种只知勤恳的人,他有一个习惯,每天要写一遍小楷,字写得很好。他的床头总有一本《诗经》放着,这样的演员,我觉得出人头地是早晚的事。” 聊完了他的“省钱经”,冯小宁不无感慨地说:“其实哪个导演不想舒舒服服地花钱?可是中国目前的影市这么差,大家只能勒紧裤带。我们现在拚命省钱是希望投资人拍电影投有所报,市场慢慢好起来,有一天我们能花大钱拍大片———我相信, -
B. 电影《八子》真实原型是什么
电影《八子》正是根据江西赣南地区家喻户晓的“八子参军”真实历史改编。
上世纪30年代,一位母亲将自己八位儿子先后送上战场,无情的战火使六个孩子壮烈牺牲,小弟满崽穿过满目疮痍的战场找到大哥杨大牛,在一场场鏖战中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当新的号角吹响,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战友们浴血奋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
(2)电影八子花了投资多少钱扩展阅读
电影采用了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三线并叙的结构,以江西当地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八子参军”为原型,以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
为了守护家园故土,33万赣南壮士踊跃参加红军,排长杨大牛带领全排战士以寡敌众,与敌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一位老母亲毅然决然把八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C. 电影八百投资了多少钱
华谊兄弟影业公司官微宣布,由该公司出品的战争电影《八佰》正式定档于8月21日在全国上映。
消息一出,收获了大批影片讨论,毫无疑问,作为今年度最高的华语片之一,《八佰》倘若如约上映,绝对是挽救低迷影市的一枚“重磅炸弹”,票房潜力不可限量。
所有人都明白这部网传投资破5亿的影片上映,对于华谊的意义,而对于亟待复苏的影市而言,这也是今夏第一部挺进影院的国产大片。
正如华谊内部人士所说:都按兵不动怎么复苏?
作为一部以抗战史上著名的淞沪会战为背景,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的《八佰》,演员阵容可谓非常强大。
黄志忠、张俊一、欧豪、张承、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张宥浩、魏晨、李晨、余皑磊、俞灏明、郑恺等众多知名演员出演,并且管虎导演执导,华谊兄弟影业公司出品,可谓在质量上有个保证。
网传影片投资约5.5亿人民币,《八佰》规模之庞大令人咋舌,作为全亚洲首部全程IMAX摄像机拍摄的电影,不仅运用了顶尖CG技术,雇佣了大批群演,实景搭建超过20万平方米,拥有68栋建筑的实景,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点亮700块霓虹灯牌以强化当年上海的摩登气质,在电影工业意义上是绝对的大片。
从《八佰》放出的物料来看,导演管虎显然将这些年积累的大片功底全都放在了影片中。力争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给观众带来更惊艳的视觉感官体验。
D. 投资最大10部华语电影,周星驰占2部,第一花近10亿,它是哪一部影片
花费近10亿的电影是:《捉妖记2》
首先投资最大的10部华语电影分别是,《捉妖记2》 ,《阿修罗》 ,《金陵十三钗》 ,《西游记之女儿国》,《赤壁》 ,《天将雄狮》 ,《大轰炸》 ,《西游伏妖篇》 ,《美人鱼》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其中《美人鱼》和《西游伏妖篇》是周星驰的作品,这两部电影盈利都是比较多的。《美人鱼》投入4.02亿人民币,全球票房33.92亿人民币。《西游伏妖篇》投入4.24亿人民币,全球票房16.5亿人民币。一般情况下票房数额是投资数额的2倍左右,那这部电影就是赚到钱了。
总而言之特效场面是很费钱的,很多人以为特效很简单,而且不需要演员去参与会很轻松。但事实上大部分剧组是不愿意用特效的,因为特效想做好不仅费钱还费事。像《捉妖记2》这种制作非常好的特效,花费肯定是不会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捉妖记2》,需要花这么多钱的主要原因啦!
E. 电影《速度与激情8》投资了多少钱
2017年1月19日,中影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拟投资1500万美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与环球制片有限公司就《速度与激情8》项目进行投资合作,中影集团在进口片的发行垄断优势,加上控股全国前十大院线中的三家,此前就有内部人士透露:“中影股份投资的任何电影在上映期间都会在中国获得优先排期的待遇”。由此推测,《速度与激情8》国内票房的分账,只会比《速度与激情7》更高,而不会更低。
而《速度与激情8》在中国的宣传费用大约在千万左右,几乎都走的传统渠道,比如地铁、公交站牌、各类开屏广告等,没有新鲜的创意玩法。36氪透露,对好莱坞真正的大片,不需要复杂的玩法,依靠好莱坞遥遥领先的工业优势,简单的就很有效。
F.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院线电影制片成本是多少,算上招演员和东西,一共投资了多少钱啊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群星瑞智艺能有限公司和台湾索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青春爱情电影,柴智屏监制,作家九把刀自编自导,陈妍希、柯震东等主演。该片讲述了柯景腾和沈佳宜之间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2500万
G. 八佰电影场地花了多少钱
据了解这部电影光场景投资就高达5.5亿。
为了还原当时的剧情,专门花大代价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耗时730多天建造了68栋房屋来还原真实场景,还挖了一条接近200米长得苏州河,建筑总面积高达20万平米,而且为了使战争片更加真实,还消耗掉了300公斤的烟油,整部剧下来使用的废弃报纸更是超过了5000公斤,并且仅一个镜头就会出现700多个子 弹点。
H. 八子参军永不朽,红色血脉润赣南——电影《八子》观后感
在红色故土赣南,八子参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八子参军去,不见一人归”是那个战火硝烟的,残酷年代的缩影,也是赣南人民群众投入到支援革命战争中,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的缩影。《八子》这部电影取材于瑞金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送八个儿子参军的真实故事。在这部电影中,骨肉相连的母子情、不离不弃的兄弟情、赤胆忠心的家国情.....无数荡气回肠、难以割舍的情感凝聚一起,共同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英雄乐章。
血肉筑山河,英雄永不朽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触很深,让我在感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的同时,也被电影中的人物、情节所深深地感动。经历多次战斗后,满崽的七个哥哥仅有大哥存活下来。在战地医院两兄弟相遇了,当大牛将六个弟弟的红肚兜交给满崽时,满崽清楚地知道他的六个哥哥已经长眠于赣南这片红色热土之下了,但为了在家的老母亲、未婚妻以及像他们一样的劳苦大众不再受白匪军破坏,过上好日子,满崽毅然要求参加红军,像几位哥哥一样战斗。几场战斗下来满崽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迅速从一个老百姓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在一次掩护大部队撤离的战斗中,他们所在的队伍浴血奋战,最终在阻止白匪军追击大部队的战斗中全部牺牲了,而在村头,他们的母亲,还在等待着孩子们的归来。
离别之际,她叮嘱儿子们,“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她知道没有人能给她肯定的答复,但这是所有的母亲都一定会说的话。英雄的身前,是枪林弹雨的沙场,而在英雄的身后,家乡的村庄依然宁静安详,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簌簌作响,一位年迈的母亲正在村头的小路旁孤独的守望。她年复一年地在村口张望,希望能看到儿子归来的身影。她等了35年,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儿子,但是她等来了新中国。
传承红色血脉,共建美好赣南
在当年的赣南苏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齐上战场的情景比比皆是,这位母亲是赣南千百个母亲的缩影。“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现在的国泰民安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更没有人能真的不畏生死,先烈们能甘愿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冲锋陷阵,凭的不仅仅是热血豪情,更是为了心中的信仰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英雄向死而生是伟大的“涅槃”,是战争年代烙印在苏区人民内心深处的“舍小家为大家”家国情怀,更是新时代赣南人民的红色基因,奋进力量。
作为一名在红色文化中浸润成长的赣南人,我要把这部电影带来的感触和思考融入到工作事业当中,学习赣南革命先辈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学习红军战士钢铁般的纪律,传承苏区红色血脉,做新时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努力站好三寸讲台,为赣南的教育事业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评论
共0条
暂未收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