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英雄》的影评
吊足了的胃最终吃了一顿饱饭。在一片狼籍的中国电影饭桌,英雄是一道真正的招牌菜。
集中了华人乃至世界顶尖的制作群体,投入3000万美金,英雄成为我所见过制作最为精良的中国电影。很久没有一部中国电影让眼睛,耳朵如此兴奋了。张艺谋的专业精神令人敬佩,如果谁要向张艺谋竖中指,还是先鞠个躬再说。
看过片子绝对同意这种评价:英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我觉得如果早些时候拍出来,英雄还可以拿去做申奥片。所有关于中国的符号,英雄里都不遗余力地再现:围棋,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简,弓箭,威威楼宇,漫漫黄沙,青山碧水,红墙绿瓦。英雄电影的画面,极具中国画的意境。如果不去做申奥片,英雄还可以去做中国旅游的广告片,或是爱国主义教育范本,的确,我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都会为我大好江山,我泱泱大国击节赞叹,相信这部电影全球放映后,会加快留学人员归国效力,加大各国人民来华旅游观光力度。
有几个镜头给人留下强烈印像:李连杰一剑刺中甄子丹,为描述剑之快,镜头在李连杰的脸一点点穿破雨水的画面中一一定格。李连杰与梁朝伟在九寨沟一场对决戏,二人蜻蜓点水,水面及水下的镜头,绝对可以写入武侠片视觉经典。我也相信很多人在章子怡和张曼玉比剑那段漫天黄叶的戏中瞠目结舌,尽管那段戏倒更像属于日本人的意境。
在听觉方面,英雄把武侠片的音效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不再像以往武侠片强调刀剑,拳脚,飞行的强烈夸张表现,相反,英雄的录音和拟音方面都相当克制,他们更重视体现"绵长""幽远"的意境,更强调声音的质感。这些克制后表达出的竟境令人大开"耳"界。在影院,正对画面,背景声安静得像清澈的湖水,在一片衣袍挥舞和鼓声的中低音中,剑声划破空气的锐响,配合人影腾挪的声音,枪剑相撞后的渐弱的震颤声,极富韧性极具质感。让人印像深刻的是为描述李连杰剑法之准,他一剑横贯毛笔,从劈裂笔杆竹质到笔尖毛质声音的变化。还有在九寨沟对决的剑戏,人脚踏在平静的水面声,剑挑破水,震开的一圈圈涟漪声,人耳闷在水里到跃出水面后扑面而来的空气感。影片配乐依然是谭盾,看到最后,我几乎有点迷乎了,那鼓声,琴声,包括伊扎特帕尔曼的小提琴,都真的很像《卧虎藏龙》。
编剧李冯和张艺谋用红,兰,白,黄四段视觉的变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段讲述,还加了不少辩析的色彩,这让人想起《罗生门》。这个故事讲得很别致而且基本能自圆其说。再一想到电影的短短的拍摄周期,让人对老谋子心生敬意。而画面上,英难更像一部部精美的MTV或广告片的联播。
英雄是一部符号化的电影,所有的符号都在传达一个标识:"MADE IN CHINA"。在这样的视觉听觉轰炸中,演员的表演成为影片中最为弱化的环节,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的考虑,估计谁来演都可以完成任务。大牌明星们的表演徘徊在扮酷或更好的扮酷之间,说狠一点,剧本给他们的空间,无法演出"人味儿",他们的内心活动,表情都不再重要,重要是他们要服从服装颜色变化的需要,电影的主角是服装,布景,道具,这些符号代表着忠,义,情。演员是人,但是有一群神一样的摄影舞美灯光,人便不再是人,是英雄,于是一个历史故事最终变成一个超现实故事。
『贰』 哪位帮我评价一下张艺谋的《英雄》谢
简介:秦要完成统一,对六国中的赵国发动战争,赵国刺客无名习得一身本领“十步一杀”。无奈无法接近秦王,于是便说服赵国三大刺客:长空、飞雪、残剑。集齐三者专用武器觐见秦王。无名骗说秦王自己杀死长空,并得以进秦王百步,然后骗取说自己离间飞雪残剑,最终刺死飞雪,并呈上飞雪长剑,得以进秦王十步,但在最后时刻,他想到残剑告诉他秦王不能杀,因为“天下”二字。无名放弃刺杀,被万箭穿心。秦王被无名深深感动,下令厚葬。
评价:1.首先《英雄》将色彩美学发挥到了极致,黑色的秦国,黑色的妆饰压倒了一片,这代表侵略的一方,被欺压的赵国,全是红色,连书塾里的学子都是红色,战争来袭,学生们依旧在学习赵国的书法,红色代表着希望激情和不屈。2.《英雄》通过三种不同口吻的表述产生不同的结果来给人造成不同的感受,但有一种表述是正确的,这种叙事方式在《罗生门》里也有体现,这部电影,结构独特、画面精美、思想深远、气势宏伟,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影史的永恒经典之作!尽管遭受巨大非议,但是凡事自己认真观看电影后的人,无不对其称赞有加!3.《英雄》是中国商业大片的开山鼻祖,在此之前国产电影从未有过过亿元的表现,但是《英雄》在2002年的国内劲收2.5亿人民币,他的对盗版的控制,对版权的买卖,对电影的营销,对票房的分成,对拉动中国观众再次进入影院观看定影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雄》也是唯一一部在北美拿下过票房冠军的中国电影,其在2004年夏天席卷整个北美,占据两周时间北美的票房榜,全球总票房总计1.77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4亿多人民币。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叁』 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英雄》是最大的烂片
张艺谋的《英雄》是不是烂片?
我曾经也在看过后产生这样的疑问?
在大学和老师探讨过,也没准确答案。有的女老师说是听别人说之类,然后自己可能电影都没看过,上课举例想到随口跟着大众观点就提一嘴。问与有关专业的老师会让你去查阅相关资料,说网上某个教授做出专业的讲解······怎么烂的?她也,我后面也没查阅到。
我一直想解开这个疑惑,但都没满意点答案。
因为小时在美术课本上介绍过《英雄》的美术设计,很美。到真正看到电影时,觉得美术设计依然非常漂亮。后来看过很多电影,武侠电影,也不及《英雄》的舞美:湖心点水;琴声意决;磅礴剑雨;漫天黄叶扬起,刀光剑影;忧伤的蓝色,英雄的悲凉。摄影出生的张先生让很多武侠爱好者能在屏幕上看到了小说中意境中的美景。看相关资料时,他说的,那时自己也是在准备拍武侠的,可惜的是,他的剧本比李先生的要晚些。
我读到芦先生说的时,才明白了《英雄》华丽的视听语言下的内伤。
“可叹的是《英雄》里的武侠竟能被暴君一通言不及意的思想教育洗了脑,幡然悔过的改变了世界观,认秦始皇为大救星,还心甘情愿地去当祭品了。这算是哪门子武侠?(一顿文人的修辞)······武侠对中国人太重要了,乃是民间百姓对公平正义最后的梦想与希望。······连金庸先生也忍无可忍拍案而起了。”
所以,你如果还没明白《英雄》为什么烂?是因为现代“美颜视角”下,我们的内在文化缺失。新生代的“苍白”显得无力,没了历史根源的追溯,没了时间积淀。
但本人心底还是赞叹《英雄》所展现的美术功底,不是是个导演都能拍出张先生营造的中国大气的美术韵味!这可能与探讨电影的本质有点扯远,但我想12支顶尖导演团队竞选导演08奥运会开幕式,考虑到选择张先生该是有原因的·····
『肆』 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毋庸置疑,《英雄》是张艺谋最具争议的电影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官方信息来看,美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电影,称“《英雄》这部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电影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